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罗集中学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罗集中学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罗集中学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安徽省合肥市罗集中学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年安徽省合肥市罗集中学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252 分分)1.“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9.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30.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A.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属
2、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9.B 30.A29.“大量脱发”是指荒漠化,荒漠化的成因是气候干旱,降水少,过度放牧与垦殖,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治理措施应为退耕还林、还草,建立自然保护区;“腹泻”是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其成因主要是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另外还有黄土结构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治理措施为恢复地表植被,护坡、固沟;“脚肿”是指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这与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密切相关,河流含沙量大,容易诱发洪涝灾害,因此应该加高、加固堤坝,减小洪灾的威胁;“动脉阻塞”指的是凌汛,凌汛是河流流向较高纬度
3、,上、下段河道封冻、解冻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破冰对黄河防凌至关重要,其作用是扩大断面、增大排冰能力,减少冰凌堵塞。B 正确。30.黄河上游流经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且河流径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适于梯级开发。A 正确。【考点定位】流域的综合开发2.关于海洋污染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的扩散、稀释、氧化、沉降作用能快速并无限度地将污染物加以分解与消化B.海洋污染物主要来自陆地上的生产过程C.海洋污染物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坏人类自身D.施入农田的农药、化肥能最终进入海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解析:海水的扩散、稀释、氧化、沉降作用能逐渐将污染物加以分解与消化,但海洋的
4、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限的。3.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回答:3233题。32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耗加大城市人口剧增水域面积扩大市郊农业发展A B C D33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上游输沙量降低 风暴潮频发长江径流量加大 海平面上升A B C 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D4.读“中、日两国在产业链环节的分工情况示意图”,完成 1920 题。19该产业链在中国生产环节的地域联系主要表现为()A工序联系 B零部件联系C商贸联系 D信息联系20图示产业最可能为()A汽车工业
5、B钢铁工业C煤炭工业 D纺织工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9.B 20.A5.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 12-13题:12、“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1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2.B 13.A6.读下图,回答 45-48题。45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 B水源C地形 D军事46该地区城市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 D河口三角洲47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A.土地荒
6、漠化 B.水土流失C.草原破坏 D.水体污染48.下列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错误的是:A.退耕还草B.合理利用分配水资源C.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D.开垦土地,发展种植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45.B 46.A 47.A 48.D略7.某人从赤道以北 40公里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行100公里,则最后回到(A.原出发地以北 B.原出发地以东B.C.原出发地以西 D.原出发地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8.图示中 1 图是某著名湖泊,2 图表示其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 911 题:9.图 2 所给的信息说明()A.4、7 两月的水位差比 1、4 两月的水位差大B.4、7 两月的水面积差比 1
7、、4 两月的水面积差大C.4、7 两月的水量差比 1、4 两月的水量差大D.4、7 两月的盐度差比 1、4 两月的盐度差大10近年来,线逐渐靠近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11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次生盐碱化 C沙尘暴 D酸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D D9.2016 年某月,某天气系统正由西北太平洋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我国东南沿海风雨交加,某校气象观测小组观测到低空的云层快速向西南方向移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此时,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这一天气系统的()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
8、北侧8.该天气系统致灾因素主要包括()强风风暴潮低温暴雨A.B.C.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7.D 8.B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熟悉天气系统的特征就能通过天气系统的描述确定天气系统的类型,要求熟悉主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7.形成于西北太平洋,并且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带来大风、暴雨,这种天气系统应该是属于台风,该校吹东北风,此时,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这一天气系统的北侧。选择D。8.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该天气系统台风,台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强风、风暴潮、暴雨。造成的气温降低很小,选择 B。10.鄱阳湖被誉为“候鸟天堂”,其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
9、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11.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回答下面小题。10.上图中 A 点的海拔范围(H)和 B 地温度值(T)范围是()A.1000 米H1300 米3T4.8B.1200 米H1500 米3T4.8C.1500 米H1800 米6T7.8D.1200 米H1500 米6T7.811.按照上左图中的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 厘米),则坝长和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A.50 米、200 米 B.500 米、150 米C.500 米、100 米 D.50 米、100 米参考
10、答案:参考答案:10.B 11.C10.据图可知,右图最低等温线为 12,对应海拔为 300 米,该区域等温距为 1.8,等高距为 300米;根据等值线的一般规律,A 地与 M 地温差为 5.4-7.2,故 A 地海拔为 1200-1500 米,B 地与 M 地高差为 1200-1500 米,则温度为 3-4。故选 B。11.由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可得坝长为 500 米,坝顶的高度为 550 米,坝底高为 450-500 米。因此坝高约 100 米。故选 C。12.GPS 卫星星座的工作卫星和在轨备用卫星分别是()A.21 颗和 3 颗 B.22 颗和 2 颗 C.21 颗和 4 颗 D.24 颗
11、和 4 颗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13.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1该产业构想对农业的影响是A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B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C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D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增加22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A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B湖区的混合放养C北方的退耕还草D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2、21.C 22.A14.读两区域相互联系及发展图,回答 2324题。23.如图所示,从甲区域向乙区域发生了()A.文化交流 B.资源调配 C.信息传递转移24.假如甲、乙两区域均位于我国,则甲、乙最可能是()A.甲地位于珠三角地区,乙地位于长三角地区B.甲地位于东部沿海,乙地位于中部地区C.甲地位于东北地区,乙地位于京津唐地区D.甲地位于中部地区,乙地位于西部内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 B15.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A.大气圈B.生物圈 C.水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16.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右图中的 A地区,回答 12 题。产业D.岩石圈 D.1A 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13、A光热资源 B土地资源C水资源 D劳动力资源2影响番茄榨汁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原料 B市场C技术 D劳动力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 2.A17.2017 年 6 月,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100%清洁能源供电一周。下图示意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地域广阔,土地廉价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落差明显,水能蕴藏量大冰川积雪融水丰富,径流量较大峡谷发育,建坝条件好A.B.C.D.18.相较于沿海省区,青海省能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的主要原因是A.开发条件好,清洁能源成本低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小C.经济发展程度低,电
14、力需求量小D.火力发电量小,电力供应不足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7.D 18.C【17 题详解】影响水电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势落差、河流流量及建坝条件。地域广阔、土地廉价不是水能丰富的条件,错误;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可以促进水电发展,但这不表示水能丰富,错误;青海省靠近地势一、二阶梯,落差明显,水能蕴藏量大,正确;青海省大气降水少,但冰川积雪融水丰富,径流量较大,正确;靠近地势一、二阶梯、地形起伏大,峡谷发育,建坝条件好,正确。正确,D 正确。故选 D。【18 题详解】据图中信息判断,青海省水电、光伏比重大,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成本高,A 错误;青海省人口较少,B 错误;青海省经济发展程度低
15、,全省用电量小,一般全年用电量为650 亿千瓦时,电力需求量小,清洁能源发电量约为 680 多亿千瓦时,C 正确;火力不属于清洁能源,D 错误。故选 C。18.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原因多样,干旱本身就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据此完成67 题。6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7关于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雨年促进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安徽省 合肥市 集中 学高二 地理 模拟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