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后服务提升工作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小学课后服务提升工作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课后服务提升工作方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课后服务提升工作方案中小学课后服务提升工作方案一、工作目的一、工作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综合施策减轻家长上下学接送难、节假日监管难和学生参加校外培训课业负担过重、家长经济负担过重等问题,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好中小学课后服务提升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办好办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1.坚持自愿选择。课后服务应充分遵从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必须以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为前提,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参加服务的教师按个人自愿与单位竞聘的方式选定。2.坚持公益惠民。课后服务不得以盈利为目的,根据
2、课后服务性质,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3.坚持科学合理。课后服务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合理确定服务内容,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4.坚持统筹协调原则。课后服务要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要与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相结合;要统筹校内外道德、体育、艺术、科技场馆、红色教育等各类资源,兼顾学生特长发展,协调开展服务工作。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各学校要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安全保障责任,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三、服务对象三、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为在读公办中小学生,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
3、难儿童等亟需服务群体,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学习辅导帮助。四、服务内容四、服务内容(一)弹性上学服务(一)弹性上学服务。各学校应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确保开齐开足课程的前提下,实行弹性上学,参照关于调整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午上课时间的通知(萍教基字2017)37 号)要求,适当推迟上学,尽量早开校门,让家长能够从容送孩子上学。实行弹性上学后,各学校要统筹安排好早到学生的管理工作,根据学校实际,组织早到的学生开展晨练、晨读等活动,使学生“早到可进校、进校有事做、做事有监管”。(二)在校午餐服务(二)在校午餐服务。有条件的学校应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服务。午餐可由学校食堂统一供应
4、或选择有合法资质的集体配餐企业进行配送。学校没有餐厅供学生集体用餐的,要利用教室等场所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就餐环境,并指导学生做好午餐的自我管理。(三)在校午休服务(三)在校午休服务。各学校应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休服务。学生午休时间为午餐后至下午上课前,一般安排在本班教室,或经过改造具备午休条件的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室、体育馆等场所。学生午休场所应具备安全使用条件,条件较好的午休场所应优先提供给低年级学生。(四)课后托管服务(四)课后托管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为有需求的学生家长提供课后托管服务。课后托管服务时间为下午放学后至 18时(冬季至 17:30)前。课后托管服务内容是:辅导学生在
5、校完成作业,尽量让学生不带作业回家(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 3 级家庭作业分别不超过30、40、50、60 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 90 分钟);合理安排学生自主海量阅读、体育、艺术、科普及兴趣小组等活动;学校要以团队组织活动为主体,在学校总体服务框架内,制定学校、班级团队活动计划,开展团队社会实践、公益志愿服务、拓展训练、研学旅行活动,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剧等。(五)课后兴趣活动服务(五)课后兴趣活动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利用课后、双休日、寒暑假等假日,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各类兴趣活动。课后兴趣活动服务主要是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艺术、科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课后 服务 提升 工作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