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1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011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1632 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A.大教学论B.学记 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
2、 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A.能动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4.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修养 B.锻炼 C.陶冶 D.制度 5.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6.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
3、法促进学习。这里所教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制策略 D.组块策略 7.当我们看完电影走到大街上,明亮的阳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感觉自如了。这种现象是()。A.明适应 B.暗适应 C.视觉后像 D.感觉对比 8.一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画概念地图的方法后,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生物学习中去,这是一种()。A.负迁移 B.一般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 9.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最大
4、的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到大学堂需要 21 年,至通儒院需要 26 年。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A.六三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壬寅学制 D.癸卯学制 10.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许多同学肯定地回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答是“1”,刘晓翔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这体现了发散思维的()。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独立性 11.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法,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
5、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差异。这种教育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研究法 D.调查法 12.1958 年我国曾提出“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 13.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的是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 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6、14.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A.人格 B.性格 C.能力 D.气质 15.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哪种因素的教育意义?()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16.负强化等同于惩罚。17.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个人本位论者认为,如果按照社会要求去要求个人,这些社会要求就会阻碍个人本能的健全发展。18.杜威继承和弘扬
7、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精华,猛烈地批判了旧教育的理念与做法,并在教育界首次将其称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概念的由来,他还系统阐述了新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新的教育实践。后来,人们把与传统教育相对立的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称为“现代教育”。19.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20.简述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21.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22.简述必修课及其特征。23.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8、24 小题 15 分,第 25 小题 18 分,共 33 分)24.材料: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很多动物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或者爪子在雪地上画出美丽的图画。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不一会儿,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怕冷,所以没有出来。”老师听了不高兴,用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让这个学生坐下后,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这个时候,教室里安静极了,再也没有人回答。看到这种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
9、要冬眠,所以不能出来。”问题:试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的理论来评价这位老师教学的得与失。(15 分)25.材料:李湘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前他都存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问题: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8 分)(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该是怎样的?(4 分)(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6 分)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 大教学论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
10、学著作;学记据郭沫若考证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著;普通教育学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重要著作;教育论则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主要教育著作。2.C解析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都存在,不仅表现在男女性别差异上,还表现在身心构成的所有方面,而且在人的发展优势或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上也是千差万别。3.A解析“产婆术”又称“苏格拉底方法”,由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苏格拉底把产婆术用于教育,将教育比喻为“思想之接生”,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4.A解析品德修养指导法,又称为修养法,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具体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
11、自我批评、慎独等。材料中教师引导学生选出自己的座右铭,以提高修养的做法体现的正是修养法。5.C解析正强化是指增加愉快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惩罚则是直接给予厌恶刺激来减少行为发生的概率。题目中,老师在学生扰乱课堂后给予罚站的处罚,属于惩罚。6.B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概括和归纳等。材料中“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均属于学习策略中的组织策略。7.A解析视觉器官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眼睛过渡到明视觉状态称为明适应。材料中人“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下半年 教师资格 考试 中学 教育 知识 能力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