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东莞市市万江大汾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广东省东莞市市万江大汾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东省东莞市市万江大汾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广东省东莞市市万江大汾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年广东省东莞市市万江大汾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C南北皆旱D南北皆涝析析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252 分分)1.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2325题。23.6 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A雨带停滞B冬季风势力强盛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D受地形阻挡24.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A雨带位于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B雨带位于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雨带位于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D雨带位于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25.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
2、气候资料,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A南涝北旱B北涝南旱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A A2.读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回答 2829题。28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严重水体污染严重A B CD29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建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交通建设AB C 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8.A 29.D3.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盛产“乌江贡米”,品质优良。上世纪80 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2000 年,黑河开始实行分水制(每
3、年将上游来水的60%分给下游),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种子繁育农业,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2016 年,乌江镇建起“乌江贡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复“乌江贡米”生产。下图示意乌江镇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推测 20 世纪 80 年代乌江贡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产量低B.耗水多C.品质下降D.市场缩小24.2000 年后,“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B.市场C.气候D.技术25.2016 年,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主要是为了A.增加粮食产量B.发展绿色农业C.保护传统品牌D.扩大生产规模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3.A 24.A
4、 25.C【23 题详解】材料中提到:上世纪 80 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与外地高产品种相比,本地主要是产量低,A 正确。乌江贡米与外地高产品种耗水均较多,B 错误;乌江贡米品质优良,该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品质没有下降,C 错误;乌江贡米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D 错误。故选 A。【24 题详解】材料中提到:2000 年,黑河开始实行分水制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种子繁育农业,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故属于政策因素影响,A 正确。乌江贡米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B 错误。黑河附近气候变化不大,C 错误;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水稻种
5、植技术较高,技术发展可能使“乌江贡米”更能适应恶劣环境,不可能几近销声匿迹,D 错误。故选 A。【25 题详解】增加粮食产量主要是通过技术提高单产,和恢复“乌江贡米”生产关系不大,A 错误;发展绿色农业的途径是发展生态农业或增施有机肥等,和恢复“乌江贡米”生产关系不大,B 错误。曾经的盛产的乌江贡米,品质优良,古代是进贡的品种,有品牌优势,属于传统优质大米,现在恢复生产,也是为了保护传统品牌,C 正确。当地水资源缺乏,不适合扩大生产规模,D 错误。故选 C。4.下图是重庆、昆明、长沙和温州四地的年降水量曲线图,分析回答图中、曲线所示降水量都处于最多时期时,关于这一时期,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攀登珠
6、穆朗玛峰的最佳时期 B重庆地区雾日最多时期C长江口附近海域盐度最高时期 D塔里木河水位最高时期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5.安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野外考查,绘制出图中等高线(单位:米)和主要河流图,并于北京时间 2017 年 12 月 22 日 13:20 在图中丁地测得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4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某风电企业准备在图中设立风力发电场,该兴趣小组提供的最佳参考位置应该是()A.甲 B.乙 C.丙 D.丁24.该小组根据相关地质部门资料,绘制出丁到戊的地质统计图(右图),曲线上各数据表示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某相同岩层的深度,则可以判断出沿该剖面线为()A.背斜谷 B.向斜谷 C.
7、背斜山 D.向斜山25.下列是该兴趣小组对该区域的发展提供的参考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B.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立体化农业C.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D.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3.A 24.A 25.D23.由图示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甲处是一湖泊沿岸,受湖泊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常年有稳定的湖陆风,且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设风电场;乙处开阔但风力不稳定;丙地处山坡、丁在山顶,面积小,不利于风电场建设。选 A 正确。24.根据曲线上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相同岩层的深度,判断丁到戊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由
8、图中海拔高度可知,该处地貌是谷地,有河流流经,是背斜谷。选A 正确。25.冬至日丁地测得正午太阳高度是42,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可算出当地纬度是 24.5N;北京时间 13:20 测得的最大太阳高度,应是当地的正午时刻12:00,时差1:20,由此可算出当地在北京时间120E 的西侧,经度是 100E;由此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南云贵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不适宜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A 错;当地多喀斯特地貌,水资源短缺,B 错;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利于保护环境,不能扩大环境承载力,C 错;山区交通不便,应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D 正确。6.下图为我
9、国某地形区内甲、乙两监测点地温包络线分布图(地温包络线由各深度的最冷月平均温度线与最热月平均温度线组成,形状犹如向上的“喇叭”),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的深度被称为地温年变化深度(记作 ZAA),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该地形区可能为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盐地8.推测乙监测点地表景观可能为A.沼泽草甸B.森林C.草原D.荒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7.C 8.A8.根据乙监测点的地温包络线可知该地的地温全年低于0,年较差较小,最有可能发育的地表景观是沼泽草甸。正确答案是 A。7.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图为“某地区各月日平均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图”。完成 1718 题
10、。17.该地区天文辐射受纬度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8.导致图中 a 线数值高于 b 线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和昼长B地表状况和昼长 C太阳高度和纬度 D地表状况和纬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7-18 DA8.读“我国 15?64 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 6?7 题。6.2015 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少儿人口比重上升B.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7.影响图中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A.出生率B.B.医疗卫生 C.死亡率D.D.自然环境参考答案:参考答案:6.D 7.A9.总和生育率指妇女终身平均生育的孩子数;
11、老年抚养比指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图 2 是某国总和生育率和老年抚养比变化示意图。完成 4-6题。4图 2 反映的国家最有可能是()A印度 B巴基斯坦 C韩国 D尼日尔5有关该国人口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1970 年以来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B1990 年以来儿童占总人口比重上升C未来老龄化将加剧 D未来劳动力将过剩6中国总和生育率比该国低,主要原因是()A人民生活富有 B医疗卫生改善 C生育意愿降低 D计划生育政策参考答案:参考答案:4.C 5.C 6.D10.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
12、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邯郸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 46 题。4.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A.作物品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形因素5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A昼夜温差小B 夜间多云C强风 D大气逆辐射弱6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与不浇湿喷水的麦田相比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C花期不变 D花期滞后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随终霜、初霜时间与纬度差异关系图像判读。分析相应自然地理特征。【
13、答案解析】4.C 5.D 6.B解析:4 题,纬度越低,初霜越晚;纬度越低,终霜越晚,说明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故选C。第 5 题,霜冻发生的条件多是在冬半年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水汽凝结,故选D。第 6 题,由于水的比热容量大,浇水可增加土壤的热容量,减缓夜间温度的下降,起到一定的防霜冻的作用。【思路点拨】大气热力作用应用实例:(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含量较大时,大气保温作用较强。如下面两例: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原理: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
14、料薄膜或玻璃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2)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洁净的地区,太阳辐射强,如青藏高原、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3)青藏高原“头上火辣辣,脚下冷飕飕”的原因:头上火辣辣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脚下冷飕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少且大气逆辐射弱,因而气温低。11.读我国两省会城市位置图(下图),回答现在,两城市建筑禁止使用红砖,主要是因为A红砖的生产成本高 B红砖的质量差C为了保护土地资源 D为了保护大气环境参考答案:
15、参考答案:C12.读图,回答 2627 题。26上图中揭示的地理规律是A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B区域整体性示意图C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D区域差异性示意图27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生长期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A B C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B13.下图为拉丁美洲某一农场的景观图。请回答 D这种农业活动的特征是单位劳动力产量低资金、劳动力密集农场规模大种植单一粮食作物易遭受生产过剩的风险A、B、C、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14.在苏勒亚其其格演唱的歌曲拉萨夜雨唱到:“拉萨午夜的细雨,淋响了心的铃铛”,夜雨率是指 20 时至次日 8 时降水量总和占一天中降
16、雨量的百分比。读下图青藏高原夏季(6-9 月)平均夜雨率的空间分布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3.图中甲、乙两地的数值可能为()A.42,50 B.48,45 C.44,51 D.49,494.关于拉萨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夜晚的主要原因是:()A.临近河流,夜晚水汽较白昼充足,水汽容易凝结B.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的气流,水汽容易凝结C.地处高原,夜晚气温远比白昼低,水汽遇冷凝结D.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水汽遇冷凝结参考答案:参考答案:3.A 4.B试题分析:3.图示乙的数值是 50,甲在一闭合等值线内;由“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判断甲的数值应比45 还要小。4.拉萨地处拉萨河谷
17、,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的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成雨。选B 正确。15.甲地(位置见图 2)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 45题。4、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5、甲地 58 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4、B 5、B解析:4、首先气温年较差大小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只有纬度较低,甲地冬季气温不会比夏季降得很多,气温年较差较小,B 项符合。5、58 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广东省 东莞市 市万江大汾 中学 地理 联考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