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向盘握力的疲劳驾驶检测研究_张明明.docx





《基于方向盘握力的疲劳驾驶检测研究_张明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方向盘握力的疲劳驾驶检测研究_张明明.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基于方向盘握力的疲劳驾驶检测研究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宄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以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江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年月曰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江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
2、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宄所将本论文编入中国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会提供查询,授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 志社将本论文编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会提供查询。 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江苏大学研究生处办理。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口。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签名 : 年月曰 年月曰 江 苏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发生起数有所下降,但在事故中死亡的人数却逐 年大幅增加。其中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疲劳驾驶的 监测是
3、一个重点研宄课题。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研宄现状,并比较了各类检测疲劳 驾驶方法的特点。发现以往的驾驶疲劳监测研宄中,通常是通过机器视觉检测驾 驶员疲劳时的个人特征,还有利用生理设备检测驾驶员的脑电、心电等生理信号, 或者是设计车载设备检测疲劳驾驶时的车辆信息,以这三种方式来进行疲劳驾驶 的监测。本课题提出利用方向盘握力信号来检测疲劳驾驶,相比较于以上的检测 方式,基于握力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信号易采集,信号的信噪比高,设备成本 低廉,监测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正常的驾驶操作。然而此方法精准度却相对不高, 效果不理想,而利用检测脑电信号判断疲劳驾驶具有非常高的精准度,但此方法 只 在实验中应用较为广泛,
4、因此本课题的研宄是通过同步检测脑电信号和握力信 号,利用 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基于握力信号的疲劳特征参数与基于脑电信号的 疲劳程度值之间的联系。 文中首先搭建能够测量脑电信号与握力信号的实验平台,然后安排 6名驾驶 员都分别进行正常和疲劳两组实验,为保证真实环境下驾驶实验的安全性,每人 每次只进行 30mm的驾驶实验 。一 方面,针对获取的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设 置时长 10s的时间窗口,然后利用小波包分析法提取脑电信号中与疲劳驾驶相关 的时频域特征,计算每个样本的平均功率后再计算反映疲劳状态的 脑电指标 R 值,从而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另一方面,针对获取的握力数据,提取 握力信号的
5、时域特征和时频域特征,设置相同的时间窗口长度,计算各个特征参 数在组内的平均数值,利用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并筛选出正常驾驶和疲劳驾驶 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特征参数,以这些握力特征参数来表征疲劳状态,接着对特 征进行平滑处理。最后,建立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疲劳驾驶状态,以筛选出的 可以表征疲劳的方向盘握力相关参数作为输入层,以对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 后得到的 R值作为输出层,对模型进行训练并验证准确率。 关键词:疲劳驾驶,脑电,方向盘握力, BP神经网络 I 基于方向盘握力的疲劳驾驶检测研究 ABSTRACT In china, the number of traffic accidents
6、decreas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but the deaths caused by the accidents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Fatigue driving was contributed to the traffic accidents, and fatigue driving is a key research topic.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fatigue detecting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mparing the
7、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atigue detecting methods, the fatigue detecting methods were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detecting the drivers face character by computer vision, detecting the drivers9 physiological signals by using the physiological equipment, or detecting vehicle informatio
8、n by using car equipmen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fatigue detecting methods, this paper takes advantage of steering wheel grip signal to detect driver fatigue, which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like easy signal acquisition, high signal noise ratio, low cost, and not affect the normal driving opera
9、tion. However, the detecting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wa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use of EEG to detect driver fatigue shows highly accuracy, which only widely used in the experiment So this paper simultaneously detected the drivers EEG signal and grip strength signal, and then used the BP neural netw
10、ork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of fatigu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based on two different signals. Firstly,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monitor the EEG and grip strength signal, and then six drivers respectively performed 30 minutes normal driving and fatigue driving for the sake of drivers
11、safety. Secondly, on the one hand, this paper preprocessed the raw EEG signal by setting 10s time window, then extracted the time-domain fatigue feature by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uted the average power to reflect EEG fatigue index R, and determined the drivers fatigue state. On the
12、other hand, in terms of grip strength signal, the time-domain feature and the frequency-domain feature were extracted and computed the average in the same time window. Using the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alysis to screen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the normal
13、 driving and fatigue driving, the grip strength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were smoothed to represent the fatigue state. Finally,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driver fatigue state, taking the steering wheel grip strength as input layer and R values as output layer, and this paper t
14、rained the prediction model and verified its accuracy. KEY WORDS: Fatigue driving, EEG, grip force, BP neural network 江 苏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目 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研宄背景和意义 . 1 1.2疲劳驾驶的影响 . 3 1.3疲劳驾驶检测的国内外研宄现状 . 3 1.3.1基于生理信号的检测方法 . 3 1.3.2基于个人特征的检测方法 . 5 1.3.3基于车辆信息的检测方法 . 6 1.4研宄现状分析 . 7 1.5主要研宄内容及安排 . 9 1.5
15、.1主要研宄内容 . 9 1.5.2研究内容安排 . 10 第二章疲劳驾驶检测的实验设计 . 12 2.1疲劳驾驶的脑电检测系统 . 12 2.1.1生理反馈仪 . 12 2.1.2生理仪脑电电极 . 13 2.1.3脑电数据分析软件 . 14 2.2方向盘握力检测系统 . 14 2.2.1压力传感器 . 15 2.2.2数据采集开发板 . 16 2.2.3信号转换电路设计 . 17 2.3驾驶实验 . 18 2.3.1实验设计 . 18 2.3.2实验对象 . 19 2.3.3实验道路 . 19 2.3.4手握方向盘姿势 . 19 2.4本章小结 . 22 第三章疲劳特征提取和处理 . 23
16、 III 基于方向盘握力的疲劳驾驶检测研究 3.1脑电疲劳特征 . 23 3.1.1脑电数据预处理 . 24 3.1.2时间窗划分 . 26 3.1.3脑电时频域特征提取 . 27 3.1.4疲劳程度量化 . 31 3.2握力特征 . 32 3.2.1方向盘握力特征提取 . 32 3.2.2握力特征参数显著性分析 . 36 3.2.3握力特征平滑处理 . 37 3.3本章小结 . 40 第四章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疲劳 . 42 4.1神经网络概述 . 42 4.1.1神经网络定义 . 42 4.1.2神经元模型 . 42 4.2 BP神经网络 . 43 4.2.1 BP神经网络结构 . 43 4.
17、2.2 BP神经网络求解步骤 . 44 4.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设计 . 45 4.3.1数据预处理 . 46 4.3.2神经网络构建 . 47 4.3.3神经网络训练 . 49 4.4神经网络预测 . 50 4.5本章小结 . 53 第五章论文总结与展望 . 55 5.1总结 . 55 5.2展望 . 55 参考文献 . 57 $ 谢 . 6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研宄 . 63 IV 江 苏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提高,汽车渐渐成为了现代人出行 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根据我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
18、的数据显示, 2010 2015 年之间机动车以每年 1500多万辆的数量在增长,每年更是有 2000多万新增驾驶 员。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4年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到 2014年末全国机动车的保 有量达到 26400多万辆,其中居民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 15447万辆,与上年末 相比较快速增长了 12.4%,全国居民汽车每千人保有量则首次超过一百辆,达到 105.83 辆 /千人 1。 虽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危险意识的加强,最近几年道路交通事故的 发生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如图 1.1所示为 20082014年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 的发生起数。 机动 车交通 故发生教(起) 图 1.1
19、2008 2014年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起数 Fig. 1.1 Number of motor vehicle traffic accidents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4 然而,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总人数却不减反增,而且增长的幅度较大,值得 我们深度关注,如图 1.2所示为 20112014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我国 道路交通事故中每万车的死亡人数为 2.22人,比 2013年有 8.5%的增长,在 2014 年全年中,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达到 16万起左右,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有 约 8亿元。在我国,交通类事故也是重特大事故中的高发类型。据统计在 2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方向盘 握力 疲劳 驾驶 检测 研究 明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