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病害部分-东方园林复习进程.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病害部分-东方园林复习进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病害部分-东方园林复习进程.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病害部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病害部分分-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一、病害基本知识介绍一、病害基本知识介绍一一 病害分类病害分类 1 1、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 2 2、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二、病害的症状二、病害的症状 1 1、侵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特征:特征:病原生物侵染造成,可以进行再侵染,造成病 害的传播。病原生物:病原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类菌体、线虫、寄生 植物(如菟丝子)。(一)病害的类别(一)病害的类别2 2、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特征:无病原生物侵染,植物自身原因或环境条件恶化所引起,植株间不会传染致病因子:1)遗传因子及先天性缺陷:遗
2、传性病害2)物理因素恶化:灼伤、冻、旱、涝、雷、雹害、栽植密度过大等导致发黄和矮化。3)化学因素恶化:缺素、土壤污染毒害、药害。(二)病害的症状(二)病害的症状概念:概念:园林植物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侵扰后,园林植物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侵扰后,内部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内部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某种异常状态。常状态。作用:作用:是人们识别病害、描述病害和命名病害的主是人们识别病害、描述病害和命名病害的主要依据,在病害诊断中十分有用要依据,在病害诊断中十分有用。症状的类型症状的类型症症状状内部症状内部症状外部症状外部症状细胞形态或组织结构发生细胞形态或组织结构发
3、生的变化的变化需通过显微镜观察需通过显微镜观察病植物外表所显示的种种病植物外表所显示的种种病变,病变,肉眼即可识别肉眼即可识别变色变色 坏死坏死腐烂腐烂萎蔫萎蔫畸形畸形二、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及防治二、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及防治u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1、叶部病害2、枝干病害3、土传病害u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旱害、涝害、冻害、缺素症叶部病害叶部病害特点:特点:主要发生在叶片上,造成提前落叶并削弱树势穿孔病穿孔病病原物:病原物:真菌(樱桃穿孔小球壳菌)、细菌(甘蓝黑腐黄单胞菌桃穿孔致病型)病原寄主:病原寄主:樱桃、梅、桃、李、杏、桃真菌性穿孔病症状:真菌性穿孔病症状:1 1)发病部位:)发病部位:叶片
4、、新梢,多从树冠下部开始,渐向上扩展。2 2)发病初期:)发病初期:叶正面散生针尖状的紫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5毫米的病斑,褐斑边缘紫褐色。3 3)发病后期:)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灰褐色霉点。斑缘产生分离层,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细菌性穿孔病症状细菌性穿孔病症状1 1)枝干:)枝干:枝梢上逐渐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褐色至紫褐色圆形稍凹隐陷病斑。感病严重植株的12年生枝梢在冬季至萌芽前枯死。2 2)叶片:)叶片: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围呈水渍状黄绿晕环,随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3 3)果实:)果实:果面出现暗紫色圆形中央微凹陷病斑,空气湿度
5、大时病斑上有黄白色粘质,干燥时病斑发生裂纹。穿孔病(真菌性)穿孔病(真菌性)樱花褐斑穿孔病樱花褐斑穿孔病碧桃褐斑穿孔病碧桃褐斑穿孔病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桃叶部症状桃叶部症状桃桃果果实实症症状状表表现现桃桃枝枝条条症症状状表表现现枝条表皮症状枝条表皮症状枝条剥皮后特征枝条剥皮后特征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发病规律:发病规律:真菌性穿孔病:真菌性穿孔病:病菌在病叶或梢部越冬,翌年产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每年6月始发,8-9月病重。大风雨多的年份病重,夏季干旱、树势弱易发病。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细菌在枝条溃疡内及病芽内越冬,翌年气温回升,细菌借助风雨、昆虫传播,
6、从气孔或皮孔侵入,每年4月下旬开始,6-7月病重。穿孔病防治方法穿孔病防治方法药剂防治:一、真菌性穿孔病:一、真菌性穿孔病:1)展叶前后喷洒65%代森锌500倍液或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1:1:100-200倍波尔多液、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500倍液等。2)发病期喷洒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或 50%多菌灵1000倍液,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二、细菌性穿孔病二、细菌性穿孔病 1)发芽前喷波美50度石硫合剂/11100倍式波尔多液铲除越冬菌源。2)发芽后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3)幼果期喷代森锌600倍液、农用硫酸链
7、霉素4000倍液、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 0.5kg、消石灰2kg、水120kg)。6月末-7月初喷第1遍,15-20天喷1次喷23次加强栽培管理,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多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不要将寄主植物栽在风口区 ,干旱时及时浇水。清洁圃地,秋季清除病落叶并烧毁,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减少来年浸染源。病原:病原:真菌(白蜡尾孢菌属丛梗孢目、尾孢霉属)寄主:寄主:白蜡症状:症状:病菌着生于叶片正面,散生多角形或近圆形褐斑,斑中央灰褐,直径1-2mm,大病斑达5-8mm。斑正面布满褐色霉点,即病菌的子实体。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木当年生长量。发病规律发病规律:菌体在冬季潜伏,6-7月易爆发。白蜡
8、褐斑病白蜡褐斑病白蜡褐斑病白蜡褐斑病病原物:真菌(病原物:真菌(苹果盘二孢)寄主:寄主:苹果、沙果、海棠、山定子等症状:症状:病斑分三种类型(1)同心轮纹型。病斑圆形,四周黄色,中心暗褐色,有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周围有绿色晕。(2)针芒型。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无一定边缘。病斑小而多。(3)混合型。病斑很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中心为灰白色,其上亦有小黑点,但无明显的同心轮纹。有时果实亦能受害。病部果肉褐色,呈海绵状干腐。发病规律发病规律:病菌在植物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和浇水传播。病菌从侵入到引起落叶约1355天,田间56月始发,78月进入盛发期,10月
9、停止扩展。海棠褐斑病海棠褐斑病海棠褐斑病海棠褐斑病海海棠棠叶叶片片症症状状苹苹果果叶叶片片症症状状海棠褐斑病海棠褐斑病不同病斑类型不同病斑类型病原:真菌(病原:真菌(松针座盘孢菌)寄主:松树寄主:松树症状:症状:侵染松针,最初产生草黄色或淡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小斑点,随后病斑扩大变褐;病叶上端变褐色枯死,中间褐色病斑与健康组织相间。当年感病针叶,翌年5-6月开始枯死脱落。新生嫩叶感病常不出现典型病斑,针叶尖端迅速变褐枯死。病害自树冠基部开始发生,逐渐向上部扩展。病重的松树,全株枯死。松针褐斑病松针褐斑病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病原菌以子实体在病针叶或病落叶上越冬。在第二年3月下旬当气温高于12时,病
10、菌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植株,侵入后潜育期7-12天表现症状,病菌一年中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当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80%,连续多天降雨,病害迅猛发展而流行。松针褐斑病松针褐斑病松针褐斑病松针褐斑病松针褐斑病从植株基部开始发病松针褐斑病从植株基部开始发病松针褐斑病防治方法松针褐斑病防治方法1、严格进行种苗检疫,防止从疫区引进种子、苗木 2、避免大面积连片集中,砍除重病树,剪除重病枝,防止病害蔓延发展。3、春季温度回升时,喷洒甲托、石硫合剂防治病害侵染。发病后使用1:1:100的波尔多液、70%多菌灵800-1000倍液、70%百菌清8001000倍液喷洒,每半月一次,连续23次,效果明显。
11、病原菌:病原菌:真菌(松针散斑盘菌)寄主:寄主:松树症状:症状:初期产生黄色斑点或段斑,后病斑颜色加深呈淡褐色,至晚秋全叶黄褐脱落。第二年春季在凋落的针叶上先出现纤细的黑色横线,将针叶分割成若干小段,在两横线间产生椭圆形黑色子实体,以后再形成带光泽漆黑或灰黑色米粒状小点,中央纵裂成一道窄缝。松树落针病松树落针病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病原菌以子囊盘和菌丝在感病落叶上越冬。34月林间湿度大,子囊孢子借雨水和气流传播。在土地瘠薄,林地干旱,卫生状况差,林木生长衰弱,针叶的细胞膨压降低时最易感病。混交林比纯林感病轻。松落针病松落针病12图图1、图、图2凋落松凋落松针第二年春季症针第二年春季症状(典型症
12、状)状(典型症状)3图图3松针病当年松针病当年发病症状发病症状松落针病松落针病松落针病整株发病情况松落针病整株发病情况白粉病白粉病病原:病原:属真菌,造成该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子囊菌亚门核菌纲、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类的菌。寄主:寄主:大部分园林植物均可发生此病害,尤其双子叶植物发生更普遍。症状:症状:发病初,叶片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此霉层变为灰色。花穗畸形表面被覆白粉层,植株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识别识别: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
13、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会变为灰色。花穗畸形表面被覆白粉层,植株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大叶黄杨白粉病大叶黄杨白粉病五角枫白粉病五角枫白粉病月季白粉病月季白粉病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一般在4月份开始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会因为天气燥热而趋缓或停止,但9-10月份又可能再度重发。在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栽植过密或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白粉病防治方法:白粉病防治方法:1、清除侵染来源,及时清除病落叶、病梢,并烧毁。2、及时修剪除糵,保持苗圃枝干通风透光。3、药剂防治:冬季休眠期发芽前喷洒2-3遍石硫合
14、剂;发病后可喷洒15%粉锈宁(三唑酮)1000-1500倍液、70%甲托1000倍液、25%阿米西达3000倍喷雾、56%嘧菌酯百菌清1500倍。锈病锈病 锈病是园林植物病害中的一种常见重要病害,锈病是园林植物病害中的一种常见重要病害,据统计,花木上有据统计,花木上有8080余种锈病,有些为害相当严余种锈病,有些为害相当严重。主要发生于海棠、国槐、毛白杨;油松、云重。主要发生于海棠、国槐、毛白杨;油松、云杉、樟子松等松柏类。杉、樟子松等松柏类。病原物病原物:梨胶锈菌、山田胶锈菌夏寄主:夏寄主:梨、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山楂、西府海棠、白海棠、红海棠、垂丝海棠、白花垂丝海棠、三叶海棠、贴梗海
15、棠、苹果冬寄主:冬寄主:桧柏、新疆圆柏、希腊桧、矮桧、翠柏及龙柏等海棠锈病海棠锈病症状:症状:叶片染病,初生桔黄色小圆斑,直径1-2毫米,后扩大至4-10毫米;病斑稍凹陷,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性孢子器;发病后一个月叶背病斑突起,产生灰色至灰褐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破裂后散出褐色锈孢子。最后病斑变黑,严重的干枯脱落。叶柄染病,初病部膨大,呈橙黄色,生毛状物,后变黑干枯,叶片早落。锈病在冬寄主上症状表现锈病在冬寄主上症状表现桧柏症状桧柏症状冬孢子角冬孢子角桧柏锈病在夏寄主上症状表现锈病在夏寄主上症状表现叶片正面症状叶片正面症状叶片背面症状叶片背面症状锈病发生严重表现锈病发生严重表现海海棠棠感
16、感染染锈锈病病症症状状锈孢子器锈孢子器锈病在枝干上症状表现锈病在枝干上症状表现柏柏海棠海棠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以多年生菌丝在桧柏针叶、小枝及主干上部组织中越冬。翌春遇充足的雨水,冬孢子角胶化产生担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为害,潜育期6-13天,该病的发生与5月份降雨早晚及降雨量正相关。展叶20天以内的幼叶易感病;展叶25天以上的叶片一般多不再受侵染。锈病防治方法锈病防治方法1、避免将海棠、松柏等转主植物种在一起。园林风景区内,注意海棠种植区周围,5km内不要种植转主植物,减少发病。如景观需要配植桧柏等转主植物时,则以药剂防治为主来控制该病发生。2、化学防治:1)春季柳树发芽、桃树开花时,降雨量为
17、410 mm时,应立即往桧柏针叶树上喷洒药剂:1:2:100的波尔多液;波美0.50.8度的石硫合剂。2)降雨量为10 mm以上时,向海棠等阔叶树上喷洒1%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3)秋季89月份锈孢子成熟时往海棠上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粉锈宁。煤污病煤污病 病原菌:病原菌:引起煤污病的病原菌主要分布于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半知菌亚门核菌纲。寄主:寄主:可侵染多种园林植物,多在蚜虫、介壳虫、粉虱、木虱危害后发病。症状:症状:在叶上生成黑色疏松状小斑,连片后形成坚硬的墨黑色霉层,严重全株覆盖满黑色的烟煤状物。妨碍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影响植物
18、生长。煤污病煤污病 朴树朴树 华山松华山松女贞煤污病女贞煤污病介壳虫引发的煤污病介壳虫引发的煤污病苏铁煤污病苏铁煤污病发病规律:发病规律:病菌以蚜虫、蚧虫和粉虱等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这些害虫的存在是该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并随这些害虫的活动程度而消长。在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蔓延危害,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也可随昆虫传播。在栽培管理粗放和荫蔽、潮湿的园林中常造成严重危害。煤污病防治方法:煤污病防治方法:1、整枝修剪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可减少病害发生。2、药剂防治: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是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减少其排泄物或蜜露从而达到防病的目。可于发病期喷施40%氧乐果1000倍液、1:1:150波尔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虫害 发生 防治 病害 部分 东方 园林 复习 进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