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抗病虫育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抗病虫育种.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抗病虫育种抗病虫育种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目录目录第一节第一节 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特点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特点第二节第二节 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与机制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与机制第三节第三节 抗病虫性的遗传与鉴定抗病虫性的遗传与鉴定第四节第四节 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及利用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及利用第一节第一节 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特点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特点一、抗病性、抗虫性概念一、抗病性、抗虫性概念二、抗病虫育种意义与作用二、抗病虫育种意义与作用三、抗病虫育种的特点三、抗病虫育种的特点马铃薯晚疫病造成马铃薯晚疫病造成“爱尔兰饥馑爱尔兰饥馑”1845-1846 1845-1846“爱尔兰饥馑爱尔兰
2、饥馑”马铃薯晚疫病大流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减产一半,导致行,减产一半,导致100100多万人饿死,多万人饿死,200200万人移万人移居海外。居海外。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其危害程度、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其危害程度、防治难度及对社会造成影响已超过水稻稻瘟病和防治难度及对社会造成影响已超过水稻稻瘟病和小麦锈病,被视为国际第一作物病害。小麦锈病,被视为国际第一作物病害。水稻胡麻斑病水稻胡麻斑病水稻各生育期都可发生该病,稻株地上部分均能水稻各生育期都可发生该病,稻株地上部分均能受害,以叶片发病最普遍,其次是谷粒、穗颈和受害,以叶片发病最普遍,其次是谷粒、穗颈和枝梗。枝梗。什么是抗病
3、虫育种?什么是抗病虫育种?抗病虫抗病虫育种是利用作物自身的抗病性通过育种方育种是利用作物自身的抗病性通过育种方法选育出抵抗病害或减轻病害危害的品种。法选育出抵抗病害或减轻病害危害的品种。强调选育对病虫害的抗性,不是创造变异。强调选育对病虫害的抗性,不是创造变异。1.1.作物的抗病性作物的抗病性 当某种病害流行的时候,作物的某些品种对当某种病害流行的时候,作物的某些品种对这种病害不感染或者是感染程度轻,生长发这种病害不感染或者是感染程度轻,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受害程度较小,即为抗病性。育和农艺性状受害程度较小,即为抗病性。并不要求完全抗病并不要求完全抗病一一 抗病性、抗虫性的概念抗病性、抗虫性的概
4、念2 2.作物的抗虫性作物的抗虫性 寄寄主主植植物物所所具具有有的的能能抵抵御御或或减减轻轻某某些些害害虫虫的侵袭或危害的能力。的侵袭或危害的能力。即即某某一一作作物物品品种种在在相相同同的的虫虫口口密密度度下下,比比其它品种能够获得高产、优质的能力。其它品种能够获得高产、优质的能力。二、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作用二、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作用 1 1抑制病原菌数量和虫口密度、抑制病原菌数量和虫口密度、降低病虫危害、降低病虫危害、提高防治效果提高防治效果 2 2减少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减少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 3 3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4 4投资少,见效大投资少,见效大采用抗病虫的方
5、法是最经济最好的方法。采用抗病虫的方法是最经济最好的方法。通过作物自身的抗性来解决产量的稳定性。通过作物自身的抗性来解决产量的稳定性。不不是提高产量是提高产量,而是,而是保持产量稳定保持产量稳定。寄寄 主主病原菌病原菌气气 候候病害病害病害与寄主、病原菌和气候的关系病害与寄主、病原菌和气候的关系三、抗病虫育种的特点三、抗病虫育种的特点抗病虫性抗病虫性持久持久又要又要多抗多抗抗病虫育种涉及两种生物,寄主植物和寄生抗病虫育种涉及两种生物,寄主植物和寄生物是物是异质群体异质群体。寄主和寄生物双方通过相互。寄主和寄生物双方通过相互适应和选择适应和选择共同进化共同进化,寄主植物有一定的,寄主植物有一定的
6、抗抗性性基因,适应病害、虫害的环境,寄生物又基因,适应病害、虫害的环境,寄生物又有一定的有一定的致病性致病性。形成。形成动态平衡动态平衡关系。关系。抗病虫育种与高产、优质育种相比,具有以下抗病虫育种与高产、优质育种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特点:1.1.要了解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要了解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2.2.了解病原菌或害虫的遗传特性;了解病原菌或害虫的遗传特性;3.3.了解作物和寄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作物和寄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4.4.了解作物和寄生物对环境的敏感性。了解作物和寄生物对环境的敏感性。一、病原菌致病性及其变异一、病原菌致病性及其变异(一)一)致病性致病性 病原菌的致病性常表现
7、在毒性病原菌的致病性常表现在毒性(virulence)(virulence)和侵袭力和侵袭力(aggressiveness)(aggressiveness)两个方面。两个方面。毒性:毒性:指的是病原菌能克服某一专化抗病基因,而侵染指的是病原菌能克服某一专化抗病基因,而侵染该品种的特殊能力,是一种该品种的特殊能力,是一种质量性状质量性状,又称,又称专化专化性致病性性致病性。侵袭力:侵袭力:是指在能够侵染寄主的前提下,病原菌是指在能够侵染寄主的前提下,病原菌在寄生生活中的生长繁殖的速率和强度,是一种在寄生生活中的生长繁殖的速率和强度,是一种数量性状数量性状,又称,又称非专化致病性非专化致病性。第二
8、节第二节 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与机制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与机制 (二)生理(毒性)小种(二)生理(毒性)小种 同一种病原菌可分化成许多类型,不同类型同一种病原菌可分化成许多类型,不同类型间对某一品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这间对某一品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这种根据种根据病原菌致病性差别病原菌致病性差别划分出的类型,就划分出的类型,就是是生理小种生理小种。一般而言,病原菌的一般而言,病原菌的寄生性水平越高、寄主的寄生性水平越高、寄主的抗病特异性越强抗病特异性越强,则病原菌的生理分化也越强,生,则病原菌的生理分化也越强,生理小种也越多。理小种也越多。各小种间在形态上一般难以区别各小种间在形态上一般
9、难以区别只能用抗病力不同的只能用抗病力不同的鉴别寄主来区别。鉴别寄主来区别。小种的消长小种的消长(了解)(了解):小种分化明显的病原菌群体,实际上是由小种分化明显的病原菌群体,实际上是由 若干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若干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大比例较大 的小种称优势小种的小种称优势小种,其余的称,其余的称次要小种次要小种。小种。小种 组成比例常随寄主的品种类型和自然、栽培条组成比例常随寄主的品种类型和自然、栽培条 件等的变化而消长。当某一地区大面积推广某件等的变化而消长。当某一地区大面积推广某 个品种时,能寄生于该品种上的小种便逐渐繁个品种时,能寄生于该品种上的小种便逐渐繁 殖
10、、积累而成为优势小种,因此称该品种为该殖、积累而成为优势小种,因此称该品种为该 小种的小种的哺育品种哺育品种;而原来的优势小种由于失去;而原来的优势小种由于失去 了最优的寄主条件而降为次要小种。了最优的寄主条件而降为次要小种。(三)致病性的遗传(三)致病性的遗传 根据一些真菌病害根据一些真菌病害(如多种锈菌、白粉菌、黑如多种锈菌、白粉菌、黑粉菌等粉菌等)的遗传研究结果,认为的遗传研究结果,认为毒性为单基因毒性为单基因隐性遗传。隐性遗传。(四)致病性的变异(四)致病性的变异 小种毒性和侵袭力的变化以及小种组成的消小种毒性和侵袭力的变化以及小种组成的消长,都是病原菌群体致病性变异的表现。其长,都是
11、病原菌群体致病性变异的表现。其变异的原因可能有:变异的原因可能有:1 1突变突变 自然突变率一般为自然突变率一般为1010-7-7-10-10-5-5,自发突变频率,自发突变频率低,人工诱发突变率较高。低,人工诱发突变率较高。2 2有性杂交有性杂交 真菌病原菌通过小种间、变种间和种间杂交真菌病原菌通过小种间、变种间和种间杂交后的基因重组,会产生新的毒性基因型或侵后的基因重组,会产生新的毒性基因型或侵袭力的变异。袭力的变异。3.3.体细胞重组体细胞重组(异核现象和拟性重组异核现象和拟性重组)不同生理小种的菌丝联结或芽管结合,进不同生理小种的菌丝联结或芽管结合,进 行核交换或产生核突变。行核交换或
12、产生核突变。4 4.适应性适应性 病原菌在弱抗性条件的胁迫下,其致病性病原菌在弱抗性条件的胁迫下,其致病性 增强的现象。如增强的现象。如Buxton(1959)Buxton(1959)用抗枯萎病的豌豆用抗枯萎病的豌豆 品种的不同浓度的根系分泌液处理弱毒性小种,品种的不同浓度的根系分泌液处理弱毒性小种,从而获得了能侵染该品种的新菌系。处理浓度越从而获得了能侵染该品种的新菌系。处理浓度越 高,新菌系的致病性越强。高,新菌系的致病性越强。关于适应性变异的关于适应性变异的遗传机理遗传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二、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二、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一)按抗病虫性程度可分为(一)按抗
13、病虫性程度可分为1.1.免疫免疫2.2.高抗高抗3.3.中抗中抗4.4.中感中感5.5.高感高感(二)按寄主(二)按寄主病原菌的专化性有无可分病原菌的专化性有无可分1 1.垂直垂直抗病性抗病性(vertical resistance)(vertical resistance)又又称称小种特异性抗病性小种特异性抗病性或或专化性抗病性专化性抗病性。其特。其特点是寄主对某些病原菌生理小种是免疫的或高点是寄主对某些病原菌生理小种是免疫的或高抗的,而对另一些生理小种则高度抗的,而对另一些生理小种则高度感染。感染。1 2 3 4 5 6 7 8 9生理小种生理小种垂直抗性示意图垂直抗性示意图相相对对病病指
14、指100%2 2水平水平抗病性抗病性(horizontal horizontal resistance)resistance)又又称称非小种特异性抗非小种特异性抗性性或或非专化性抗病性非专化性抗病性。特点是寄主品种对各特点是寄主品种对各个小种的抗病反应大个小种的抗病反应大体上接近同一水平体上接近同一水平(见图示见图示),它对病原,它对病原菌致病性的差异是侵菌致病性的差异是侵袭力的不同。袭力的不同。1 2 3 4 5 6 7 生理小种生理小种水平抗性示意图水平抗性示意图相相对对病病指指100%(三)其他分类方法(了解)(三)其他分类方法(了解)全全生育期生育期抗病性抗病性l从抗性表现时期从抗性表
15、现时期 苗期抗病性苗期抗病性 成株期抗病性成株期抗病性 生物学抗病性生物学抗病性l从抗性机能从抗性机能 形态和组织结构抗病性形态和组织结构抗病性 生理生化抗病性生理生化抗病性l从抗性的遗传从抗性的遗传 主效基因抗性主效基因抗性 微效基因抗性微效基因抗性 三、抗病虫性的机制三、抗病虫性的机制(一)抗病性机制(一)抗病性机制 1 1抗侵入抗侵入 在在等量接种病原菌时,如某一品种被等量接种病原菌时,如某一品种被侵染的侵染的点点数显著少于其它品种,则为抗侵入数显著少于其它品种,则为抗侵入。李李树果实的表面有一层蜡质,它使带有病原菌树果实的表面有一层蜡质,它使带有病原菌的侵染液不易在的侵染液不易在果果
16、面面粘着,从而抵御了病原粘着,从而抵御了病原菌的入侵。菌的入侵。2 2抗扩展抗扩展 当病原菌侵入寄主体内后,会当病原菌侵入寄主体内后,会遇到寄主的一系列遇到寄主的一系列组组 织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织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抑制而难以扩展抑制而难以扩展。主要。主要 表现在潜育期长、病斑少而小,病斑扩展慢、产孢量低、表现在潜育期长、病斑少而小,病斑扩展慢、产孢量低、传染期传染期(一个病斑维持产生孢子的日期一个病斑维持产生孢子的日期)短。短。过敏性坏死反应过敏性坏死反应是寄主对病原菌抗扩展反应的重要是寄主对病原菌抗扩展反应的重要 类型。常说的反应型、侵染型或病斑型,就是这种反应类型。常说的反
17、应型、侵染型或病斑型,就是这种反应 中不同强度的表现。中不同强度的表现。当病原菌侵入具有这种抗性的植物当病原菌侵入具有这种抗性的植物 体内时,受侵细胞及其邻近细胞高度敏感,原生质迅速体内时,受侵细胞及其邻近细胞高度敏感,原生质迅速 坏死,病原菌被封锁或杀死于枯死的组织中。坏死,病原菌被封锁或杀死于枯死的组织中。3 3避病避病 感感病病品种因某些原因没受到病菌的侵染而未品种因某些原因没受到病菌的侵染而未发病者,称为避病发病者,称为避病。时间时间避避病病:作物易受感染的生育期错开作物易受感染的生育期错开了病了病原菌侵染原菌侵染的高峰期或适于发病的环境条件;的高峰期或适于发病的环境条件;空间空间避避
18、病病:因寄主作物的因寄主作物的株型、组织结构、株型、组织结构、开花习性等阻碍了病原菌与寄主的接触而开花习性等阻碍了病原菌与寄主的接触而表表现不发病或发病较轻。现不发病或发病较轻。例如例如苹果、葡萄及大樱桃等果树的一些早苹果、葡萄及大樱桃等果树的一些早熟或特早熟品种,很少发生果实病害,即属于熟或特早熟品种,很少发生果实病害,即属于避病。避病。避避病不是真正的抗病,避病的植物本身可病不是真正的抗病,避病的植物本身可能是感病的。能是感病的。4 4耐病耐病 当某一品种被病原菌侵染、并当某一品种被病原菌侵染、并发生了典型发生了典型 的发病症状,但受害程度较感病品种轻的发病症状,但受害程度较感病品种轻,产
19、量、,产量、籽粒饱满度以及其它农艺性状等不受损害或影响籽粒饱满度以及其它农艺性状等不受损害或影响 较小者,称耐病。较小者,称耐病。耐病品种有一定的生产利用价值和潜力,耐病品种有一定的生产利用价值和潜力,其抗性效果虽不如抗病品种,但它不会促进病其抗性效果虽不如抗病品种,但它不会促进病 原菌小种的变异。不过种植耐病品种,会繁殖原菌小种的变异。不过种植耐病品种,会繁殖 出大量菌源,对邻近地区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出大量菌源,对邻近地区会造成一定的威胁。耐病性耐病性大多发现于叶病、根病等。例如果树大多发现于叶病、根病等。例如果树中葡萄根际线虫病、桃根际线虫病及柑橘速衰病中葡萄根际线虫病、桃根际线虫病及柑橘
20、速衰病(线虫病)都有耐病品种。(线虫病)都有耐病品种。耐病性耐病性可能作为潜在的病源,对其它品种可能作为潜在的病源,对其它品种造成严重危害。造成严重危害。1 1、植物固有的抗菌物质、植物固有的抗菌物质;酚酚类类化合物;木质素;不饱和内酯化合物;木质素;不饱和内酯 2 2、诱导的抗菌物质、诱导的抗菌物质 植物保卫植物保卫素;免疫信息物质素;免疫信息物质(二)抗虫性机制(二)抗虫性机制1.1.不选择性不选择性 某些作物品种本身具有某些形态和生理等某些作物品种本身具有某些形态和生理等特征特性,表现出对某些病虫具有拒降落、特征特性,表现出对某些病虫具有拒降落、拒取食、拒产卵,表现出抗虫特性。拒取食、拒
21、产卵,表现出抗虫特性。二化螟二化螟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以幼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水稻,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为害,造成枯鞘,虫为害水稻,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为害,造成枯鞘,3 3龄以龄以后幼虫蛀入稻株内为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后幼虫蛀入稻株内为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造成虫伤株。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造成虫伤株。水稻白稃水稻白稃2.2.抗虫性抗虫性某些寄主作物体内含有毒素或抑制剂;或缺乏昆某些寄主作物体内含有毒素或抑制剂;或缺乏昆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特定的营养物质,致使虫
22、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特定的营养物质,致使害虫取食后,其幼龄若虫或幼虫死亡;或发育和害虫取食后,其幼龄若虫或幼虫死亡;或发育和繁殖受到有害影响的特性。繁殖受到有害影响的特性。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一种典型是一种典型的迁飞性害的迁飞性害虫,也是对虫,也是对水稻危害最水稻危害最为严重的主为严重的主要害虫之一。要害虫之一。多雨日及多多雨日及多露水的高湿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天气,有利于猖獗发生。于猖獗发生。3.3.耐害性耐害性有些作物品种遭受虫害后,仍能正常生长发育,有些作物品种遭受虫害后,仍能正常生长发育,在个体或群体水平上均表现出一定的再生或补在个体或群体水平
23、上均表现出一定的再生或补偿能力,不致大幅度减产的特性。偿能力,不致大幅度减产的特性。第三节第三节 抗病虫性的遗传与鉴定抗病虫性的遗传与鉴定 一、抗病虫性的遗传一、抗病虫性的遗传 (一一)主效基因遗传)主效基因遗传 绝大多数的垂直抗性是受单基因或少数几个主基绝大多数的垂直抗性是受单基因或少数几个主基因控制的,其杂交后代基本按孟德尔法则进行分离。因控制的,其杂交后代基本按孟德尔法则进行分离。1.1.基因的显隐性基因的显隐性 在在一般情况下,抗病性为显性,一般情况下,抗病性为显性,感病性为隐性。感病性为隐性。也有抗病性为隐性的个别实例。也有抗病性为隐性的个别实例。(显性程度受品种的遗传背景、测定菌系
24、和环境的影显性程度受品种的遗传背景、测定菌系和环境的影 响响),2 2.复等位性复等位性 抗病抗病基因常有复等位性,每个基因常有复等位性,每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或或抗抗不同的生理小种不同的生理小种,或具有不同的,或具有不同的表型效应表型效应。具有复等位性的抗病基因,其表现型也不完具有复等位性的抗病基因,其表现型也不完全全相同相同,有的是完全抗病,有的是中度抗病。,有的是完全抗病,有的是中度抗病。3 3.不同抗病基因不同抗病基因间连锁间连锁和互作和互作 抗病抗病基因间基因间还会还会发生上位、抑制、互补、修发生上位、抑制、互补、修饰等作用。饰等作用。(二)微效基因遗传(二)微效基因遗传 水平抗性多为
25、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水平抗性多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 状,属于状,属于微效基因遗传微效基因遗传,其,其抗病性易受环境条抗病性易受环境条 件的影响件的影响,杂交后代群体多呈连续的正态分布,杂交后代群体多呈连续的正态分布 或偏态分布,有明显的超亲现象等。或偏态分布,有明显的超亲现象等。(三)细胞质遗传(三)细胞质遗传 品种的品种的抗病受细胞质的影响抗病受细胞质的影响。抗、感亲。抗、感亲本杂交时,正、反交所得的本杂交时,正、反交所得的F1F1植株抗性表现不植株抗性表现不同。同。二、基因对基因学说二、基因对基因学说 寄主植物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或抗虫性,不仅取决的抗病性或抗虫性,不仅取决于于本身本身的
26、基因型,还受相应寄生物(病的基因型,还受相应寄生物(病原菌或害虫原菌或害虫)基因型)基因型的影响,是寄主和的影响,是寄主和寄生物双方基因型寄生物双方基因型互作互作的结果,但它们的结果,但它们各有其独立的遗传系统。各有其独立的遗传系统。19461946年年FlorFlor在亚麻锈菌的研究中发现:在亚麻锈菌的研究中发现:寄主的抗病基因与病原菌的致病基因间存在着寄主的抗病基因与病原菌的致病基因间存在着基因对基因关系。基因对基因关系。即针对寄主植物每一个即针对寄主植物每一个抗病抗病基因基因,病原菌迟早会出现一个相对应的,病原菌迟早会出现一个相对应的毒性基毒性基因因。毒性基因只能克服其相应的抗病基因,而
27、。毒性基因只能克服其相应的抗病基因,而产生毒性产生毒性(致病致病)效应。效应。在寄主在寄主寄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寄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对方相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基因都只有在对方相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这就是基因对基因学说,鉴定出来。这就是基因对基因学说,也就是寄也就是寄主和寄生物关系的基本模式。主和寄生物关系的基本模式。表 基因对基因相互关系的模式(2对基因)说明:说明:1 1 R-A R-A 抗抗;R-a R-a 感;感;r-A r-A 感;感;r-a r-a 感。感。2 2 抗病表现为上位性。抗病表现为上位性。小小 种种 病病 原原 菌菌基基 因因 型型
28、 寄寄 主主 基基 因因 型型 甲甲 乙乙 丙丙 丁丁 r1r1r2r2 R1R1r2r2 r1r1R2R2 R1R1R2R2 0123 A1A1A2A2a1a1A2A2A1A1a2a2a1a1a2a2 感感 感感 感感 感感抗抗 感感 抗抗 感感抗抗 抗抗 感感 感感抗抗 抗抗 抗抗 感感 FlorFlor以及以后的不少学者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以后的不少学者通过大量的试验,直接或间接地证明了寄主与寄生物的这种关直接或间接地证明了寄主与寄生物的这种关 系,不仅在真菌病害中存在,而且在细菌、病系,不仅在真菌病害中存在,而且在细菌、病 毒、线虫病害毒、线虫病害 甚至高等寄生植物所致的病害甚至高等寄
29、生植物所致的病害 中,也广泛存在着基因对基因的关系。目前已中,也广泛存在着基因对基因的关系。目前已 证实存在这种关系的还有小麦的三种锈病、三证实存在这种关系的还有小麦的三种锈病、三 种黑穗病和白粉病,大麦的白粉病和散黑穗种黑穗病和白粉病,大麦的白粉病和散黑穗 病,燕麦的秆锈病、冠锈病和散黑穗病,马铃病,燕麦的秆锈病、冠锈病和散黑穗病,马铃 薯的晚疫病、癌肿病、金线虫病和病毒病,玉薯的晚疫病、癌肿病、金线虫病和病毒病,玉 米的锈病,棉花的角斑病等米的锈病,棉花的角斑病等2020余种。余种。但也有许多例外。但也有许多例外。HatchettHatchett和和Callur(1970)Callur(1
30、970)把基因对基因的概把基因对基因的概念延伸到昆虫念延伸到昆虫寄主的关系中。寄主的关系中。当寄主中每有一个主效抗虫基因时,在害虫当寄主中每有一个主效抗虫基因时,在害虫中便有一个相应的致害基因。中便有一个相应的致害基因。当寄主具有抗虫基因而害虫不具有致害基因当寄主具有抗虫基因而害虫不具有致害基因时,则表现抗虫;时,则表现抗虫;当寄主具有抗虫基因,而害虫具有相应的强当寄主具有抗虫基因,而害虫具有相应的强致害基因时,寄主则表现不抗虫。致害基因时,寄主则表现不抗虫。三、三、抗病虫性鉴定抗病虫性鉴定 抗病性鉴定的任务:抗病性鉴定的任务:1.1.弄清各育种材料的抗病性和病原菌的致弄清各育种材料的抗病性和
31、病原菌的致病性,筛选出抗病性强的材料,病性,筛选出抗病性强的材料,2.2.探明抗病性和致病性的遗传、变异特点。探明抗病性和致病性的遗传、变异特点。(一)田间一)田间鉴定鉴定 1 1.抗病性的田间鉴定抗病性的田间鉴定 自然自然发病条件下发病条件下的田间鉴定的田间鉴定是鉴定抗是鉴定抗病性的最基本的方法,尤其是在各种病害病性的最基本的方法,尤其是在各种病害的常发区,进行多年、多点的联合鉴定是的常发区,进行多年、多点的联合鉴定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非常有效的方法。促进促进自然自然发病发病在专设病圃中进行在专设病圃中进行,均匀种植感病材料作诱发行。,均匀种植感病材料作诱发行。育种试验育种试验地一般地一般都通过
32、人工接种来建立病圃,病都通过人工接种来建立病圃,病圃要圃要发病均匀发病均匀、适度、适度。全年全年不使用任何杀菌药,不使用任何杀菌药,并于发病盛期,调查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并于发病盛期,调查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优点:优点:能较全面地反应被鉴定材料的抗病性,结能较全面地反应被鉴定材料的抗病性,结果可靠性较强,操作方便。果可靠性较强,操作方便。缺点缺点:占用占用较多的土地,费用较高。较多的土地,费用较高。2.抗虫性的田间鉴定抗虫性的田间鉴定 一般在大面积感虫作物或感虫品种中设置一般在大面积感虫作物或感虫品种中设置抗虫性试验,通过在测试材料中,套种感虫品抗虫性试验,通过在测试材料中,套种感虫品
33、种;或种植诱虫田;或采用杀虫剂选择性杀测种;或种植诱虫田;或采用杀虫剂选择性杀测试昆虫的天敌。试昆虫的天敌。鉴定指标主要选用寄主受害后的表现。鉴定指标主要选用寄主受害后的表现。(二)室内鉴定(二)室内鉴定 温室鉴定可不受季节及自然环境限制,温室鉴定可不受季节及自然环境限制,并有利于防止特定小种和危险性病原菌的扩并有利于防止特定小种和危险性病原菌的扩散。温室鉴定是一种辅助鉴定方法,散。温室鉴定是一种辅助鉴定方法,其鉴定其鉴定结果不能代替田间鉴定结果。结果不能代替田间鉴定结果。1.1.抗病性的室内鉴定抗病性的室内鉴定 温室鉴定温室鉴定时,必须进行人工接种,将病时,必须进行人工接种,将病原菌孢子或病
34、毒直接接种到温室植株的叶片、原菌孢子或病毒直接接种到温室植株的叶片、果实或根上。果实或根上。离体鉴定离体鉴定,用植株的部分枝条、叶片、分蘖和幼,用植株的部分枝条、叶片、分蘖和幼穗等进行离体培养并人工接种,穗等进行离体培养并人工接种,可可鉴定那些以组鉴定那些以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抗病机制为主的病害。离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抗病机制为主的病害。离体鉴定的速度快,同时还可分别鉴定同一材料对体鉴定的速度快,同时还可分别鉴定同一材料对不同病原菌或小种的抗性,而不影响植株的生长不同病原菌或小种的抗性,而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对于以病原菌的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病发育。对于以病原菌的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病害还
35、可利用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方法进行害还可利用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方法进行鉴定鉴定。接种量接种量既要保证充分发病,有不能丧失其真实的既要保证充分发病,有不能丧失其真实的抗病性抗病性(即发病适度即发病适度)。2.抗虫性的室内鉴定抗虫性的室内鉴定 抗虫性的室内鉴定工作主要在温室和生抗虫性的室内鉴定工作主要在温室和生长箱中进行,易于人为控制,精确度高,易长箱中进行,易于人为控制,精确度高,易于定量表示。室内鉴定法特别适用于苗期为于定量表示。室内鉴定法特别适用于苗期为害的害虫以及研究作物抗虫性机理和遗传规害的害虫以及研究作物抗虫性机理和遗传规律时。律时。(二)苗期鉴定和成株期鉴定(二)苗期鉴定和
36、成株期鉴定 进行田间鉴定和温室鉴定,都可在苗期或进行田间鉴定和温室鉴定,都可在苗期或 成株期进行。对于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表现一成株期进行。对于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表现一 致的病害,可进行苗期鉴定,有利于大量材料致的病害,可进行苗期鉴定,有利于大量材料 的鉴定和筛选,省时省力;的鉴定和筛选,省时省力;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表现不一致的病害,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表现不一致的病害,则必须分别在苗期和成株期进行。则必须分别在苗期和成株期进行。第四节第四节 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及利用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及利用 一、抗源的收集和创新一、抗源的收集和创新 抗病种质资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抗病种质资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根据育种
37、目标的主次,有针对性地广泛搜集根据育种目标的主次,有针对性地广泛搜集鉴定抗病资源鉴定抗病资源 。在野生种及地方品种中,存在着丰富的抗病在野生种及地方品种中,存在着丰富的抗病资源,特别是地方品种多具遗传上的多样性,它资源,特别是地方品种多具遗传上的多样性,它与病原物间保持平衡的遗传弹性较大。与病原物间保持平衡的遗传弹性较大。抗源可来自下列不同类型的群体:抗源可来自下列不同类型的群体:1.1.普通育种群体普通育种群体 其抗性个体主要来自自然变异和基因重组。其抗性个体主要来自自然变异和基因重组。2.2.栽培品种间的不同反应型栽培品种间的不同反应型 从现有栽培品种中筛选抗源。如棉花枯萎从现有栽培品种中
38、筛选抗源。如棉花枯萎 病抗源病抗源52-12852-128和和57-68157-681分别从德分别从德531531和岱和岱1515两两 个品种中经过连续筛选获得。个品种中经过连续筛选获得。3.3.近缘野生种、属材料近缘野生种、属材料 在自然选择下,这类材料积累了相对抗性。在自然选择下,这类材料积累了相对抗性。二、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方法二、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方法 以前讲过的各种育种方法都适于抗病虫种的选育,以前讲过的各种育种方法都适于抗病虫种的选育,现简述其应用特点。现简述其应用特点。(一)引种(一)引种 从外国或外地引进抗病虫品种直接应用于生产,从外国或外地引进抗病虫品种直接应用于生产,是简易有效
39、的方法。如我国从日本引进了抗稻瘟是简易有效的方法。如我国从日本引进了抗稻瘟病的农垦病的农垦1919、2020水稻品种;从意大利引进了抗锈水稻品种;从意大利引进了抗锈的南大的南大24192419等小麦品种;从前苏联引进抗晚疫病等小麦品种;从前苏联引进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从美国引进了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马铃薯品种;从美国引进了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等,在生产上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等,在生产上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二)选择育种法(二)选择育种法 从现有的本地或外地的栽培品种及种质资源中,从现有的本地或外地的栽培品种及种质资源中,经过抗性鉴定和筛选,培育出抗病虫新品种。经过抗性鉴定和筛选,培育出抗病虫新品种。如
40、水稻莲塘早如水稻莲塘早 莲塘早莲塘早4 4号号(抗稻瘟病抗稻瘟病);水稻矮;水稻矮 脚南特脚南特 南早南早1 1号号(抗稻瘟病和白叶枯抗稻瘟病和白叶枯);水稻;水稻 IR1561 IR1561 湘抗湘抗32(32(抗稻瘟病、白叶枯、稻飞抗稻瘟病、白叶枯、稻飞 虱虱);小麦南大;小麦南大2419 2419 万年万年2 2号号(抗赤霉病抗赤霉病);棉;棉 花关农花关农1 1号号 辽棉辽棉1 1号号(抗黄萎病抗黄萎病)等。等。(三)杂交选育法(三)杂交选育法 抗病虫育种的主体工作是将搜集、鉴定、抗病虫育种的主体工作是将搜集、鉴定、创造出来的抗源的抗性转移到农艺性状优良创造出来的抗源的抗性转移到农艺性
41、状优良的生产品种中去,转育的主要途径就是杂交。的生产品种中去,转育的主要途径就是杂交。(四)回交转育法(四)回交转育法 应用回交法将抗性基因转移到当地推广品应用回交法将抗性基因转移到当地推广品 种中,培育出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虫新品种。种中,培育出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虫新品种。(五五)远缘杂交)远缘杂交 利用远缘杂交以扩大抗源,并将其抗性基利用远缘杂交以扩大抗源,并将其抗性基 因导入栽培作物,是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有效方因导入栽培作物,是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有效方 法。法。(六)诱变育种(六)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也是抗病虫育种的有效途径。一些诱变育种也是抗病虫育种的有效途径。一些 感病虫品种,经过理化因素诱
42、变后,可获得抗病感病虫品种,经过理化因素诱变后,可获得抗病 虫的突变体,进而可培育成抗病虫的新品种。虫的突变体,进而可培育成抗病虫的新品种。(七)生物技术育种(七)生物技术育种 1 1利用染色体工程转育抗性利用染色体工程转育抗性 如小麦与偃麦草进行染色体易位,获得了对秆绣具如小麦与偃麦草进行染色体易位,获得了对秆绣具 有垂直抗性的品种;利用染色体添加法,把天蓝草的抗有垂直抗性的品种;利用染色体添加法,把天蓝草的抗 三绣的基因转育到了小麦。三绣的基因转育到了小麦。2 2利用原生质体培育、细胞融合、基因工程、外源利用原生质体培育、细胞融合、基因工程、外源 DNADNA导入等生物技术和突变细胞的化学
43、筛选技术,在抗病导入等生物技术和突变细胞的化学筛选技术,在抗病 虫育种中也有广阔的前景。虫育种中也有广阔的前景。利用外源利用外源DNADNA直接导入技术,已将抗病基因导入到直接导入技术,已将抗病基因导入到 高产、优质的感病品种中;利用生物技术将编码植物病高产、优质的感病品种中;利用生物技术将编码植物病 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到寄主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中,获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到寄主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中,获 得抗病毒的转基因植株;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素蛋白得抗病毒的转基因植株;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素蛋白 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获得抗虫的转基因植株;利用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获得抗虫的转基因植株;利用 一
44、些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也可获得抗虫植株;利用病菌毒一些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也可获得抗虫植株;利用病菌毒 素或者与病菌毒素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作为筛选剂,亦可素或者与病菌毒素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作为筛选剂,亦可 培育出抗病品种。培育出抗病品种。(八)多系品种(八)多系品种 方法是用一个优良的推广品种作轮回亲本,分别方法是用一个优良的推广品种作轮回亲本,分别 与含有不同垂直抗性基因的品种杂交,然后分别多次与含有不同垂直抗性基因的品种杂交,然后分别多次 回交于轮回亲本并选择,以选育出具有轮回亲本的优回交于轮回亲本并选择,以选育出具有轮回亲本的优 良农艺性状、又各具一个不同抗性基因的一套近等基良农艺性状、又各具一个不
45、同抗性基因的一套近等基 因系。然后根据病原菌生理小种或害虫生物型的变因系。然后根据病原菌生理小种或害虫生物型的变 化,随时将各近等基因系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品种。化,随时将各近等基因系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品种。实质上,实质上,多系品种是一个农艺性状和表现型基本一多系品种是一个农艺性状和表现型基本一 致,而抗性基因多样化的混合群体。致,而抗性基因多样化的混合群体。近年来,一些学者建议用农艺性状协调、但抗性近年来,一些学者建议用农艺性状协调、但抗性 基因不同的现有品种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混合品种,基因不同的现有品种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混合品种,它在防止非目标病虫害上,比多系品种优越得多。它在防止非目标
46、病虫害上,比多系品种优越得多。(九)轮回选择法(九)轮回选择法 在选育异花授粉作物的、由多基因控制的、抗在选育异花授粉作物的、由多基因控制的、抗 多种病虫害的品种时,可采用轮回选择法,它可有多种病虫害的品种时,可采用轮回选择法,它可有 效地积累多种抗性基因。效地积累多种抗性基因。方法:方法:选用若干个具有水平抗性的亲本,随机互选用若干个具有水平抗性的亲本,随机互 交混合授粉,繁殖成综合品种群体。从中选出若干优交混合授粉,繁殖成综合品种群体。从中选出若干优 株自交;自交后代按病虫害类别分成几份,分别种植株自交;自交后代按病虫害类别分成几份,分别种植 和接种鉴定,从中再选择具有多抗性的和接种鉴定,
47、从中再选择具有多抗性的10-2010-20个优系,个优系,在互交混合授粉而组成第在互交混合授粉而组成第1 1轮改良的多抗群体。在第轮改良的多抗群体。在第1 1 轮的基础上,按上述程序进行第轮的基础上,按上述程序进行第2 2、3 3轮的选择。轮的选择。(十)双列选择交配法(十)双列选择交配法 自花授粉作物在选育受多基因控制的抗多种自花授粉作物在选育受多基因控制的抗多种 病虫害的品种时,可采用双列选择交配法。病虫害的品种时,可采用双列选择交配法。工作要点:工作要点:选用若干中等抗性的品种进行双列杂交,各选用若干中等抗性的品种进行双列杂交,各 F1F1再进行双列杂交。在后代中选择抗性高于各亲本再进行双列杂交。在后代中选择抗性高于各亲本 的植株再杂交,然后再选择抗性强的植株进行株间的植株再杂交,然后再选择抗性强的植株进行株间 杂交,直到把不同来源的微效抗性基因积累起来,杂交,直到把不同来源的微效抗性基因积累起来,使其抗性达到要求时为止。使其抗性达到要求时为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