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运作概论.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采购与供应运作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购与供应运作概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采购与供应运作概论第一章 获取供应品第一节:采购的“五个合适”1.1五个合适:质量、数量、地点、时间、价格1.3组织还应考虑其他目标:1.关系发展:(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2.创新与开发(创新、改进活动)3.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4.所采购商品的总持有成本(不仅仅是“合适的价格”包括安装成本、培训、维护与维修、升级、保险等)。1.6良好实践的概念:在交付预期结果方面被认为有效果和效率的一个技术、方法、过程或程序。 以实践中经过时间和各种场合验证的可学习的、可重复的程序为基础,一种有效果和效率的任务完成方式。第二节 :增值的来源2.1竞争的优势: 竞争的优势源于公司为其客户创造的价值。价值是指产品
2、或服务值多少钱;组织为了生产它投入了多少成本以及客户愿意为它付多少钱。看待增值的视角2.3根据波特的理论,公司创造的最终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产品或服务支付的数额减去公司进行所有价值创造活动引发的成本得出的差额。2.4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增值等于总收入减去产品或服务开发与营销活动中发生的总成本。2.5价值增加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或提高过程效率两条途径加以实现。2.7价值链概念:可以用来识别和理解一个公司(或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潜在特定来源。2.8波特的价值链图(详情见课本P7)2.9主要价值活动分为五个领域:进货物流是有关输入货物接收、存储和分拔的各种活动;运营涉及输入货物到成品货物或服务的转化;出货
3、物流涉及成品货物的存储、配送和向客户送货等;营销与销售负责与客户的沟通;服务包括销售之后发生的所有活动;2.10采购活动,在每个阶段的主要职能:企业基础结构:计划、财务、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系统和资产人力资源是组织中人员招聘、任用、留任和发展中涉及的所有活动技术开发活动与工作的设备、系统和方法有关采购是指为获取主要活动的输入而需要完成的所有活动。2.13采购可以发挥作用的一些方式: 1.选择与管理供应商,以便提高输入的质量,从而最终改进输出的质量。 2.有效地进行采购谈判与管理,以降低输入的成本 3.有效率地管理采购活动,以降低交易成本 4.有效地与用户部门沟通,以改进采购规格,更有效率地以更低成
4、本满足商业需求 5.加强与用户部门和供应商的联络 6.有效地管理库存2.14为了改进采购工作,最初的重点是提高效率,在更加成熟的采购职能中,例如供应商关系管理,重点是提高有效性。第三节:资金价值3.13在战略层面,供应链管理应确保组织能通过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来降低成本: 1.结构重组 2.集中采购 3.流程设计或再造 4.外包非核心能力 5.发展供应商关系 6.在简化流程中应用ICT和自动化技术3.15采购技术可以帮助获得资金价值: 运用价值分析、对需求进行合并、集中地进行合同与价格谈判、积极主动地进行供应源搜寻、购买完整的部件、鼓励标准化、采用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方法、消除或减少库存、利用电子采
5、购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全球采购4.4服务水平协议概念:服务水平规格和服务水平协议的目的,是界定客户服务水平的需求,保证供应商做出满足这些需求的承诺。4.7 SLA未能实现其目标的各种原因:缺乏来自服务提供方的和/或客户的承诺;缺乏来自用户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支持结构不完善;SLA中为员工安排了超负荷的额外工作;SLA过分详细,使其变成了监督者的累赘;SLA不够详细、不够具体,发现不了潜在的问题;对SLA的目的和实施所做的人员培训不够;4.9 SLA的基本组成要素如下: 包括什么服务 服务的标准或水平 活动、风险和成本的责任分配 如何监控和评审服务与服务水平,使用什么评估措施,出现问题如
6、何解决 如何管理投诉与争议 何时及如何评审和修订协议第二章 合适的价格第一节:什么是合适的价格1.1价格的含义:“用标准货币单位计量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换句话说,价格是供应商为提供的货物或服务收取的费用。1.6供应商或卖方收取的“合适的价格”是:“市场能够承受”的价格 能让卖方在其他供应商中赢得业务的价格 让卖方至少能够弥补其成本的价格1.7买方支付的“合适的价格”是:买方能够负担得起的价格 显得公平的、合理的价格 能让买方获得比竞争者更大的成本或质量优势的价格 能够反映合理采购实践的价格1.8买卖双方各自都有各种方法可以利用: 供应商可能有一份标准价格清单 价格也有可能针对申请而报出 通过
7、供应商和买方之间的谈判,可能达成价格 价格可能是由市场决定的或由拍卖或反向拍卖中双方的竞价过程决定的1.10价格是否合适的方法: 价格分析 成本分析1.11价格分析:就是要确定所提供的价格是否是公平的、合理的货物价格。1.21价格谈判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分配式谈判 配合式谈判2.3供应商定价模型: 基于成本的模型:成本补偿定价法、边际定价法、回报率定价法市场驱动模型:最低产量定价法、市场份额定价法、市场撇脂定价法、当前收入定价法、促销定价法、 市场细分定价法第三节:成本与价格之间的联系3.6直接成本的含义:能够归到某一可销售的输出单元上的成本。(包括直接物料、直接人工)间接成本的含义:不可能归到
8、可销售的输出单元上的,花费在人力,物料和其他项目上的开支。3.8成本习性是指产出的成本受业务活动水平波动影响的方式:有些成本根本不随销售水平或生产数量的增加而改变,这种类型成本叫做固定成本。有些成本随销售和生产数量的增加而改变,这种类型成本叫做可变成本。3.11计算出产品成本,供应商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边际成本计算法,供应商只考虑为买方生产额外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吸收成本计算法,供应商试图计算出为买方生产产品的全部成本,包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他们仅仅需要增加一个足够的加价就可以了。4.10投标包括两个基本的方法: 选择性投标 公开投标(向任何潜在的投标人开放投标机会)第五节:算算节约了多少5.
9、2节约和好处一般来自三大类采购:合同续订 初次购买 重新谈判或者完善条款5.5效率方面的一些绩效指标: 节省的人员时间 库存管理 电子化工具的安装启用 文化变革 需求缩减 资产最大化 标准化 员工成本 发票成本5.7采购有效性得到提高的例子:资金缩减 避免不必要的采购 价格降低 合作性的节约 避免成本增加增加价值 简化规格5.9与采购部门的绩交有关系的效性指标如下:成本节约 质量提高 采购改进 运输优化第三章 获取优质的供应第一节:合适的质量1.1质量的定义:从某种程度上讲,质量“取决于观察者”。1.2大卫A.加文(“八个维度的质量竞争”): 性能 特色 可靠性 耐用性 一致性 可维护性 审美
10、性 感知质量1.4质量的定义有不同维度的关注焦点:卓越性 相对卓越性 设计的质量 符合用途 与要求或规格的一致性 可接受的质量与资金价值1.6英国标准对质量的定义:“产品或服务为了能够满足给定需求所需具备的特征与特性的总和”。1.7销售商在商业过程中供应货物,必须提供:具有满意质量的货物、符合常用用途的货物1.9规格的作用:一致性 性能1.10规格为评估所供应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或一致性提供了一种工具,用以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这些供应。1.11采购人员保证“合适的质量”的第一步就是对采购的物品或服务制定清晰、准确的规格。1.16谈到质量的定义和管理的时候,服务为什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为服务是无形的
11、、服务的提供每次都是在独一无二的环境中面向不同的人群、有形货物的确切用途通常都是已知的。1.17服务质量评价(SERVQUAL)模型提出了客户评价服务的五个常用维度:有形性 可靠性 响应性 保证性 共鸣性第二节:质量成本2.1合适的质量的目的:使其产品与众不同,和竞争者相比取得有利的地位;将其品牌在市场上定位为“优质”品牌;保持住客户、建立忠诚度、遵守法律和法规;避免质量差引起的产品如回、退货和客户赔偿成本;保持组织文化和土气、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2.2购买“合适的质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为客户生产“合适的质量”。2.3质量成本被定义为:“确保和保证质量的成本,以及未达到质量而产生的损失”
12、。2.4与质量有关的成本包括: 鉴定与预防活动的成本 “故障”成本2.6鉴定成本的含义:为保证进向物料和出向产成品具有“合适的质量”而进行的检验过程所发生的成本。2.7预防成本:为降低鉴定成本而产生的成本,用于预防或减少过程产生的次品或故障。2.12规格失败的成本:超过规格要求的成本、没有达到规格要求引发的成本、无效的规格要求引发的成本。第三节:供应商质量管理3.1供应和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技术分为两个基本类别或方法: 缺陷检测与纠正的体系 (被动的方法) 缺陷预防体系(积极主动的方法)3.3术语“全面质量管理”(TQM)用于指一种彻底的质量管理方法,作为一种经营理念。3.7采购人员可以通过各种途
13、径来帮助提供“合适的质量”:选择那 些质量管理体系 审核并批准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 对产品设计的质量施加影响 必要时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进行监督等等。第四节:质量控制4.5物料的特征划分为:关键的、重要的、次要的。5.1质量保证是“融入质量”,而不是“清除缺陷“。第五节:质量保证5.6零缺陷概念是一种文化价值、哲学或“完美的目标”,而非实际的方法:是组织及其他供应链为了避免自满或漠不关心而对低质量保持“零容忍“,是渴望得到的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帮助组织实现零缺陷理想的实用技术:与供应商合作、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故障模式和效果分析、石川图(也称为因果分析图或鱼骨图)5M:机器、方法、物料、人力和维护。
14、4P:政策、程序、人员和设备。5.7零缺陷方法的优点 (见课本P67)5.8质量管理体系(QMS)可以定义为:“用于指导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一套经过协调的活动,目的是持续提高该组织绩效的效率与效力。”QMS的主要目的是定义和管理系统性的质量保证过程。第六节:全国质量管理6.1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概念:是一种质量取向,是将质量的价值观与理念应用于管理企业内和整个供应链的所有资源与关系,以追求全面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卓越。6.6持续改进的周期性方法 (见课本P70)第四章 在合适的时间获得合适的数量第一节:库存及其成本1.2确定采购“合适的数量”的一些重要因素:对于最终产品的需求量、对采购的最终物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购 供应 运作 概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