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教学大纲-sdau.doc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教学大纲-sdau.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教学大纲-sdau.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学 分:1.5 总学时数:27理论学时:27 实验学时:单独设置面向专业:农机,机师,交通运输大纲执笔人:赵泽超 大纲审定人:赵立新一、 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该学科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涉及机械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和生产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从事机械工程的技术人员应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列为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有关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方面
2、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几何量公差、标准化以及计量学的基本知识。深刻领会上述几方面在实现发展互换性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确切理解有关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掌握标准的内容和特点。初步掌握选用公差、进行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3 学会几何量的测量方法,具有正确处理测量数据的初步能力。3课程教学改革总体设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量多介绍些学生工作以后实际遇到的问题,增强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加强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讲授,通过录像、照片和多媒体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课程教学大纲(一)
3、课程理论教学绪言(1 学时)第一节:互换性概述互换性的含义、分类及其在机械制造业的作用;公差的初步概念。第二节:公差与配合标准发展简介标准发展简介;我国标准发展简介。第三节:计量技术发展简介长度测量基准;计量技术发展简介;我国计量技术发展。第四节:优先数与优先数系优先数与优先数系的作用;优先数系基本系列;派生系列;复合系列。本章重点、难点:1互换性的概念。2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建议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和实际生产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建立互换性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优先数与优先数系的应用。思考题:1互换性的特点是什么。 2互换性在设计和制造中的作用。 3为何引入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6学
4、时)第一节:概述公差与配合的内涵;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第二节: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有关“尺寸”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有关“公差和偏差”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基准制;有关“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标准公差系列:公差单位,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基本偏差系列:偏差代号,轴的基本偏差的确定,孔的基本偏差的确定。第四节: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一般、常用和优先的轴公差带;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孔公差带;基轴制中常用、优先的配合;基孔制中常用、优先的配合。第五节: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基准制的选用;公差等级的选用;配合的选用。第六节: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未注公差;一般公差;精
5、度等级。本章重点、难点:1配合的形式。 2标准公差的确定。3孔的基本偏差的确定。4配合的选用。建议教学方法:利用挂图、教具和实例等引导学生理解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概念,通过实际设计和习题掌握合理选择公差和配合。思考题:1公差与配合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过渡配合应如何理解,作用是什么。 3如何合理选择配合。 4如何理解一般公差和未注公差。第二章:长度测量基础(2学时)第一节: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的概念;测量过程;测量四要素。第二节:尺寸传递尺寸传递的概念;量块的基本知识;量块及其传递系统;角度传递系统。第三节:测量方法与计量器具的分类按用途、特点分类;按构造特点分类;测量方法的分类。第七节:测量
6、误差和数据处理测量误差的产生和分类;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测量误差的数据处理。第八节:计量器具的选择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验收极限;安全裕度。本章重点、难点:1测量四要素。 2尺寸传递的含义。3测量误差数据的处理建议教学方法:利用实验引导学生理解误差和测量的术语和概念,通过实验和习题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思考题:1测量的对象是指什么。 2尺寸传递的含义是什么。 3等精度测量结果的处理过程。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5学时)第一节:概述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形成;形位误差项目;形位误差国家标准;要素的概念和种类。第二节:形状公差形状公差及公差带;直线度;平面度;圆度
7、;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第三节:位置公差位置公差及公差带;定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定位公差(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跳动公差(圆跳动和全跳动);第五节:形位公差的选择选择的原则;几种情况下应注意的问题。第六节: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形状误差及其评定;位置误差及其评定;基准的建立和体现;形位误差检测原则。本章重点、难点:1各公差项目的公差带确定。2形位公差的标注。3形位公差的选用。4形位公差的选择原则建议教学方法:利用挂图、录像、教具和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形位公差的概念和公差带的位置,通过实际设计和习题掌握形位公差的选择和标注。思考题:1形位公差的产生。 2圆度、圆柱度、同轴度
8、和圆跳动、径向全跳动的区别。 3如何理解位置度。 4垂直度和端面全跳动的区别。第四章: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2 学时)第一节: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表面粗糙度的产生;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取样长度;评定长度;轮廓中线;高度参数(Ra、Ry、Rz);宽度参数(S、Sm);综合参数(tp);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含义;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标注。第二节:零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总体原则;类比法;选择注意事项;表面粗糙度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第三节: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比较法;光切法;干涉法;针描法。本章重点、难点:1表面粗糙度的产生与标注。 2各种情况下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和确定。建议教学方法:利用挂图、录像、教具等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互换性 测量 技术 基础 教学大纲 sdau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