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山彭线基础安全质量技术交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500kV山彭线基础安全质量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kV山彭线基础安全质量技术交底.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00kV山彭、线迁改项目(基础施工)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四川蜀能电力有限公司运维分公司 二0一三年四月交底日期: 二O一三年四月二十四日 交底人:参加交底人员: 一、编制目的 本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全治理的方针,四川蜀能电力有限公司电网运维分公司项目部承接负责施工的500kV山彭线迁改项目,地质大部分为粘土、土夹石、流沙,土石方开挖施工任务较重,全线不采用爆破作业;为了加强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实现:“双零”控制,实现“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和其他重大事故“的目标,公司特对本工程土石方开挖、基础施工部分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请严格遵照执行。二、引用依据1、500kV山彭线迁改
2、项目设计文件;2、本工程现场调查资料;3、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4、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0版);5、国家颁布的有关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的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6、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7、基建质量(2010)100号 关于应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8、基建质量(2010)322号 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 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2009版-简称 新安规。三、工程概况:1、500kV线在二绕高速公路于K103+460段与500kV山彭#7
3、-#8线段档内穿越500kV山彭线一次,因穿越位置线与铁路施工及运行电气距离不满足国家规范要求,须对本线段的500kV山彭线跨越线段#7-#8进行迁改。500kV山彭线#7至#8线段线路走廊利用原有线路进行迁改,不改变原有线路线路路径走向,迁改起点原有500kV山彭线#6直线塔附近,终点为原有500kV山彭线#9直线塔附近,涉及迁改耐张段长8.5km,新建铁塔均为单回自立式铁塔。500kV线根据成都二绕高速公路提供的高速工程设计资料,成都二绕高速公路于(K103+320)处在成都双流县煎茶镇鹿溪村7社与500kV山彭线#10与#11塔位置进行交叉跨越。经计算,跨越位置导线与高速施工及运行电气距
4、离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但因原山彭线#11塔位于高速公路施工红线内,根据相关规程规范规定:杆塔须位于成都二绕高速公路用地界外,且平行电力线路的杆塔距离高速公路在开阔地区进行交叉跨越时,杆塔边缘须距离公路红线15m以外,因此须对本线段的500kV山彭线进行迁改。500kV山彭线路走廊利用原有线行进行迁改,不改变原有线路路径走向,迁改起点为;500kV山彭线#10塔,终点为;500kV山彭线#12塔,线路涉及迁改耐张段长度4.2km,新建铁塔均为单回路自立式铁塔。四、质量通病防治 1、基础分坑、开挖通病防治 (1)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A 基础分坑时仔细核对杆塔明细表、基础配置表、基础施工
5、图等施工图,不要把转角的内、外侧方向搞反。 B分坑测量前必须依据设计给定的数据复核设计给定的杆塔位中心桩,并以此作为测量的基准。 C基础开挖过程中要仔细核对基坑埋深,一定要保证基坑深度不得低于设计基坑埋深。 D基础施工基面一定要按设计要求进行降方,不得为了减少降方量而使得基础埋深不够。(2)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A遇特殊地质条件(如: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 B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超深或欠挖现象。 C掏挖基础如需放炮时,应采用多点放小炮的方式,严禁放大
6、炮爆破,避免破坏原地质结构。2、基础位移、扭转通病防治 (1)基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A基坑分坑时必须对中心桩及辅助桩进行保护,必要时用混凝土进行加固,避免丢失和误碰。 B基础支模后、浇制前需再次校核中心桩及辅助桩的方位、转角度数是否准确,是否与复测时相符。(2)基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A基坑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脚的方位准确。 B基础支模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或插入角钢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 C当基坑有积水时,在填前应先将水排完,然后四周均匀填土、夯实,并随时检查基础是否移位。3、混凝土质量通病
7、防治 (1)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A基础浇制时,混凝土配合比一定要按要求进行配制,不得为了节约水泥用量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B基础试块养护需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 C基础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拆模时强度要求,方可拆模。 D基础浇制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坍落度。 E混凝土浇制中一定要搅拌均匀,振捣合格。 F基础顶面高差控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以个人的施工经验随意抬预偏值。(2)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A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附有试配强度报告)。直入冬期施工或更换添加济时,应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
8、计。 B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基本相同。记录试块养护期的日平均温度,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累计达到600d时送检。 C基础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应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基础模板应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的侧压力,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模板接缝处应酬采取粘贴胶带措施,防止出现跑浆、漏浆现象。 D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现场质检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过程,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 E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应使用溜槽、串斗,防止混凝土离析。 F基础浇制时,应多方位均匀下料,防止地脚螺栓受呼不均与基础立柱不同
9、心。 G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基面高差进行测量,杜绝二次抹面。4、接地沟深度不够防治 (1)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A 接地网地沟开挖一定要按设计要求值进行开挖。 B 接地网地沟开挖完成后,要派专人进行深度、长度检查,并保留隐蔽工程照片。(2)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A接地网地沟开挖时要充分考虑敷设接地体时出现弯曲的情况,留出深度富裕量。 B 接地体敷设时要边压不边回填,保证埋深。 C 杆(塔)引下线应竖直埋入土中,直至设计埋深。5、基面整理不规范防治 (1)基面整理不规范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A 回填时应使基面回填平整。 B 回填时应预留防沉层,防沉层应
10、平整规范。(2)基面整理不规范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A回填时应在坑口地面上筑防沉层。防沉层平整规范,其宽度不小于坑口宽度,其高度不应掩埋铁塔构件。 B 基出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C 清理现场时应恢复现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滑坡。六、强制性条文实施措施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20024.1.1条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严格审查和监督施工现场按作业指导书执行,加强现场监督管理手段。2混
11、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4.1.3条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严格审查和监督施工现场按作业指导书执行,加强现场监督管理手段。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5.1.1条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制定和监督施工现场按设计变更管理程序执行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5.2.1条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12、必须按规定送样试验。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5.2.2条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B、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必须按规定送样试验。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5.5.1条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严格审查并
13、监督施工现场按基础作业指导书执行,加强管理力度。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6.2.1条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6.3.1条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6.4.4条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
14、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不得超过一根;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B、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予以更换。检查数虽: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7.2.1条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
15、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严格按规定送样试验,作好水泥进场登记表及使用追踪表,加强材料管理力度。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7.2.2条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
16、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要求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执行。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7.4.1条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拌制 100盘且不超过 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
17、得少于一次;C、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D、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E、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严格按规定送样试验。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8.2.1条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严格按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执行,并编制技术处理方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00 kV 山彭线 基础 安全 质量 技术 交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