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PC技术等级考试大纲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级PC技术等级考试大纲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PC技术等级考试大纲 .doc(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级PC技术等级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2.熟悉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逻辑组成和物理结构。4.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维护管理5.熟悉个人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的性能、原理及结构。考试内容(一)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计算机分类,PC机的组成与性能评测。2.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和运算,实数(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3.文字信息与文本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西文字符的编码、汉字的输入码、国际码、机内码,汉字的输出、通用编码字符集与Unicod
2、e。4.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声音的类型,波形声音与合成声音,图象、图形的特点与区别,图像、图形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5.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和组成。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因特网与IP地址,计算机局域网初步。(二)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微处理器的一般结构:寄存器组,存储器管理,总线时序,工作模式及典型系统配置。2.Pentium微处理器的功能与结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寄存器组,工作模式及存储器管理,中断管理,总线时序。3.80X86系列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指令模式与编码,寻址方式,指令系统。4.80X86宏汇编语言的数据、表达式和
3、伪指令语句。5.80X86宏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顺序、分支及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ROMBIOS中断调用和DOS系统功能调用。(三)PC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1.PC机的逻辑组成与物理结构:主板与芯片组,超级I/O芯片,主板BIOS等。2.系统总线的功能与工作原理:ISA总线和PCI局部总线。3.主存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ROM和RAM,内存条与主存储器工作原理,Cache存储器。4.输入输出控制:I/O寻址方式与I/O端口地址,程序控制I/O方式,中断控制I/O方式,DMAI/O控制方式。5.外设接口:串行接口,并行接口,SCSI接口,USB和IEEE-1394。(四)Windows操作系
4、统的功能与原理1.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和Windows98的体系结构,Windows API与DLL的基本概念。2.Windows的处理机管理:Windows虚拟机,Windows虚拟机管理程序,Windows的进程调度技术。3.Windows的存储管理:Windows的内存结构与管理,Windows的虚拟内存。4.Windows的文件管理:Windows的文件系统结构,磁盘的存储结构,FAT16与FAT32。5.Windows的设备管理:虚拟设备驱动程序,通用驱动程序与小型驱动程序,即插即用与配置管理,电源管理,打印子系统等。6.Windows的网络通信功能:Windows的网络组件,远程网
5、络与通信,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Windows中的Internet组件。7.Windows的多媒体功能:Windows对多媒体文件与设备的支持,Windows的多媒体组件,Windows的媒体播放器。8.Windows的配置、管理与维护:安装与启动,注册表,系统配置与管理,系统性能监视和优化,故障诊断。9.PC机的安全与病毒防范:计算机安全的一般概念,PC机病毒及其防范。(五)PC机的常用外围设备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笔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声音输入设备及MIDI输入设备。2.输出设备: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与显示控制卡;针式打印机、激光印字机与喷墨打印机;绘图仪;MIDI
6、音乐合成、3D环绕声生成与音箱;视频输出设备。3.外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的组成、原理与性能指标,活动硬盘,磁盘阵列;磁带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的原理与分类,CD-ROM,CD-R和CD-RW,DVD光盘存储器。4.PC机连网设备:Modem,ISDN与PC机的接入,ADSL接入,有线电视网与Cable Modem,局域网组网设备(以太网卡与集线器),无线接入技术。(六)上机操作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2.熟练掌握80X86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的上机应用。考试方式(一)笔试:120分钟(二)上机考试:60分钟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1计算
7、机的发展、应用与组成1.1.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人们习惯于以计算机主机所使用的元器件为着眼点,把计算机的发展划分成为四代。表1.1是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主要特点的对比。表1.1 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的对比代别 年代 使用的主要元器件 使用的软件类型 主要应用领域 第一代 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末期 GPU:电子管内存:磁鼓 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科学和工程计算 第二代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60年代中期 GPU:晶体管内存:磁芯 使用FORTRAN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开始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
8、领域 第三代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 GPU:SSI、MSI内存:SSI、MAI的半导体存储器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开始使用 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第四代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GPU:LSI、VLSI内存:LSI、VISI的半导体存储器 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分布式计算、网络软件等开始广泛使用 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性能不断提高 计算机体积不断缩小 计算机价格持续下降 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走向多媒化 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计算机应用进入“网络计算时代” 1.1.2 计算机的分类与PC的组成1.计算机的分
9、类计算机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从技术角度可以按其逻辑结构进行分类,如单处理机与多处理机(并行机)、16位机、32位机或64位计算机等。从应用角度可以按其性能和价格进行分类,把计算机分成下面的5大类。巨型计算机(supercomputer),也称为超级计算机,它采用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体系结构,由数以百计、千计甚至万计的CPU共同完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运行任务,有极强的运算处理能力,速度达到每秒数万亿次以上。 大型计算机(mainframe),指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通信连网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丰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通常含有4、8、16、32甚至更多个CPU。 小型计算机(m
10、inicomputer),是一种供部门使用的计算机,以IBM公司AS/400为代表。近些年来,小型机逐步被高性能的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所取代。 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也称为个人电脑或微型计算机,它们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单片微处理器的出现而开发成功的。个人计算机的特点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软件丰富,性能不断提高,适合办公或家庭使用。 有一种特殊的个人计算机,称为工程工作站或简称工作站(workstation),它们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通常运行UNIX操作系统,特别适合于工程与产品设计使用。 嵌入式计算机(embedded compute
11、r),是安装在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例如安装在智能仪表、电子玩具、计算机外部设备、家用电器、汽车、手机、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等产品中,它们执行着特定的任务。2.PC的组成无论系统多么复杂,任何计算机系统都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 计算机软件则是指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和相关的数据及文档,其中程序是指计算机硬件完成特定功能的指令序列,数据则为程序处理的对象。 PC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它们通过总线互相连接。 (1)中央处理器(CPU) 迄今为止,我们
12、所使用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存储程序”的原理进行工作的,计算机中能够按照各种指令的要求完成对数据运算处理的部件称为处理器。 处理器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运算器用来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它也称为执行单元。控制器是指挥中心,它能解释指令的含义,控制运算器及其他部件的工作。 PC中通常包含多个不同的微处理器,它们各有不同的分工和任务,其中承担系统和应用软件运行任务的处理器称为CPU,它是任何一台计算机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2)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分为两大类: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和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内存是存取速度快而容量相较小(因容量太大,成本将十分昂贵)的一类存储
13、器,外存则是存取速度慢而容量相对很大的一类存储器。内存直接与CPU相连接,是计算机中的工作存储器,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与数据都必须存储在内存中。CPU工作时,所执行的指令及操作数都是从内存中取出的,处理的结果也存放在内存中。外存储器也称为辅助存储器,其存储容量很大,存放着计算机系统中几乎所有的信息。计算机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外存中的信息需要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CPU使用。(3)输入设备输入(input)是把信息送入计算机的过程,作为名词使用时,指的是向计算机输入的内容。输入可以由人、外部环境或其他计算机来完成。用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通称为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有多种,例如鼠标器、键盘、扫描仪、麦
14、克风等。不论信息的原始形态如何,输入到计算机中的信息都使用二进位(0和1)来表示。(4)输出设备输出(output)表示把信息送出计算机,作为名词使用时,指的是计算机所产生的结果。计算机的输出可以是文本、语音、音乐、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5)总线总线(bus)是连接计算机中CPU、内存、外存、各种输入/输出控制部件的一组信号线及其相关的控制电路,它是计算机中用于在各部件间运载信息的公共设拖。 3. 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从技术角度可以按其逻辑结构进行分类,如单处理机与多处理机(并行机)、16位机、32位机或64位计算机等。从应用角度可以按其性能和价格进行分类,把计算机分成下面的
15、5大类。巨型计算机(supercomputer),也称为超级计算机,它采用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体系结构,由数以百计、千计甚至万计的CPU共同完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运行任务,有极强的运算处理能力,速度达到每秒数万亿次以上。大型计算机(mainframe),指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通信连网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丰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通常含有4、8、16、32甚至更多个CPU。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是一种供部门使用的计算机,以IBM公司AS/400为代表。近些年来,小型机逐步被高性能的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所取代。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
16、,PC),也称为个人电脑或微型计算机,它们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单片微处理器的出现而开发成功的。个人计算机的特点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软件丰富,性能不断提高,适合办公或家庭使用。有一种特殊的个人计算机,称为工程工作站或简称工作站(workstation),它们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通常运行UNIX操作系统,特别适合于工程与产品设计使用。嵌入式计算机(embedded computer),是安装在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例如安装在智能仪表、电子玩具、计算机外部设备、家用电器、汽车、手机、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等产品中,它们执行着特定的任务。2. PC的组成无论系统多么复杂,任何计
17、算机系统都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计算机软件则是指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和相关的数据及文档,其中程序是指计算机硬件完成特定功能的指令序列,数据则为程序处理的对象。 PC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它们通过总线互相连接。(1)中央处理器(CPU)迄今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存储程序”的原理进行工作的,计算机中能够按照各种指令的要求完成对数据运算处理的部件称为处理器。处理器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运算器用来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它
18、也称为执行单元。控制器是指挥中心,它能解释指令的含义,控制运算器及其他部件的工作。PC中通常包含多个不同的微处理器,它们各有不同的分工和任务,其中承担系统和应用软件运行任务的处理器称为CPU,它是任何一台计算机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2)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分为两大类: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和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内存是存取速度快而容量相较小(因容量太大,成本将十分昂贵)的一类存储器,外存则是存取速度慢而容量相对很大的一类存储器。内存直接与CPU相连接,是计算机中的工作存储器,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与数据都必须存储在内存中。CPU工作时,所执行的指令及操作数都是从内存中取出的,处理的结果
19、也存放在内存中。外存储器也称为辅助存储器,其存储容量很大,存放着计算机系统中几乎所有的信息。计算机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外存中的信息需要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CPU使用。(3)输入设备输入(input)是把信息送入计算机的过程,作为名词使用时,指的是向计算机输入的内容。输入可以由人、外部环境或其他计算机来完成。用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通称为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有多种,例如鼠标器、键盘、扫描仪、麦克风等。不论信息的原始形态如何,输入到计算机中的信息都使用二进位(0和1)来表示。(4)输出设备输出(output)表示把信息送出计算机,作为名词使用时,指的是计算机所产生的结果。计算机的输出可以是文本、语
20、音、音乐、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5)总线总线(bus)是连接计算机中CPU、内存、外存、各种输入/输出控制部件的一组信号线及其相关的控制电路,它是计算机中用于在各部件间运载信息的公共设拖。3. PC的性能参数(1) CPU的性能计算机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CPU。CPU的性能主要体现为它的运算速度。测量CPU运算速度的传统方法是看它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指令。由于不同类型的指令所需要的执行时间不同,因而运算速度的计算比较复杂,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例如,可以以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时间来计算,单位是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也可以以单字长浮点指
21、令的平均执行速度来衡量,单位是MFLOPS(million floating instructions per second)。CPU的运算速度与它的工作频率、cache容量、指令系统、运算器的逻辑结构等都有关系。CPU的工作频率也称为CPU的主频,它决定着CPU内部数据传输和指令执行的每一步的快慢。(2) 内存容量与速度计算机中内存的容量是越大越好,速度是越快越好。内存的速度用存取周期来衡量。存储器执行一次完整的读(写)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存取周期,通常情况下也就是从存储器中连续存(写)或取(读)两个字所用的最小时间间隔。(3) 硬盘存储器性能磁盘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磁盘的存储容量和平均访
22、问时间。(4) 总线的传输速率总线的传输速度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相互间传输数据的速度,它与总线中的数据线宽度、总线工作频率、每次数据传输需要的总线周期数目等有关,以MBps或GBps为单位。(5) 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常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rime between failures,MTBF)、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MTTR)来表示,它们的单位是“小时”。若MTBF值很高,且MTTR值很低,则称该计算机具有高的可用性(availability)。1.1.3 PC软件1.软件的功能与分类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都是按照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思想
23、设计的。软件大致划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2.系统软件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实用程序与工具软件等。(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ong system,OS)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它已成为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操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系统的各类资源(包括硬件与软件资源)进行统一控制、管理、调度和监督,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故被称为操作系统),其目的是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使用,并为其他软件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相应的接口。(2)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处理程序计算机硬件可以直接执行的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级PC技术等级考试大纲 三级 PC 技术 等级 考试 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