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doc
《《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编号:21118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采矿工程专业地下开采方向)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2005年10月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Kl、K2和K3煤层, 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该采(带)区走向长度3600m,倾斜长度1100m,采(带)
2、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和K2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 =2,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 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12(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 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16三、课程设计内容 1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2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或带区下
3、部平车场(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路设计; 3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设计采(带)区综合柱状图柱 状 厚度(m) 岩性描述 8.60 灰色泥质页岩,砂页岩互层 -8.40 泥质细砂岩,碳质页岩互层 - 0.20 碳质页岩,松软 3.5K1煤层,=1.30tm3 4.20 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硬 - 7.80 灰色砂质泥岩 0.20.5K2煤层 - 4.60 薄层泥质细砂岩,稳定 .3.20 灰色细砂岩,中硬、稳定 2.50 K3煤层,煤质中硬,=1.30tm3 。 3.50 灰白色粗砂岩、坚硬、抗压强度6080MPa 。 24.68 灰色中、细砂岩互层 四、进行方式学生按设计大纲
4、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的知识,每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 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本课程设计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五、设计说明书内容 第一章 采(带)区巷道布置第一节 采区或带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采区或带区生产能力可选90万t/a、120万t/a、150万t/a和180万t/a,设计者可任选一种。 2、计算采区或带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3、计算采区或带区的服务年限。 4、验算采区采出率。 第二节 采区或带区内的再划分 1、确定采煤工作面长度。2、确定采区内的区殴数
5、目或带区内的工作面数目。3确定工作面生产能力。4、确定采区或带区内同采工作面数目及工作面接替顺序。 第三节 确定采(带)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1、根据所选题目条件,完善采(带)区所需的开拓巷道。 2、确定采(带)区巷道布置系统时至少就上山数目、位置、或带区布置方式提出两个布置方案,并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3、确定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单巷布置、双巷布置、沿空掘巷、沿空掘巷),并进行分析。 4、在采(带)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内,工作面布置及推进到的位置应以达到采(带)区设计产量为准。 5、采区内上、下区段,或上下煤层工作面,或带区内相邻工作面交替期间同时生产时的通风系统在说明书中以简图示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 课程设计 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