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热动 第一章.ppt
《吉林大学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热动 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大学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热动 第一章.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ThermalEnergyandPowerMechanicsBasis主讲主讲:林学东林学东教授教授单位单位:汽车学院内燃机系汽车学院内燃机系联系电话联系电话:1504309790085095271(O)专业调整后新开设的课,是专业调整后新开设的课,是社会发展的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 一、本课程的设置一、本课程的设置不仅限于现代动力设备的能量转换特点;不仅限于现代动力设备的能量转换特点;能源结构的变化、能源利用方式的更新。能源结构的变化、能源利用方式的更新。21世纪的特点:信息化。世纪的特点:信息化。问题:能源及地球环境污染问题。问题:能源及地球环境污染问题。过
2、去:从内燃机角度,如何有效应用?专业化过去:从内燃机角度,如何有效应用?专业化现在:从能量转换角度,如何更有效利用,并现在:从能量转换角度,如何更有效利用,并节能而且环保。节能而且环保。了了解解和和掌掌握握能能量量转转换换的的基基本本原原理理和和节节能能途途径径,不不同同能源的特点、利用方法及其评价。能源的特点、利用方法及其评价。三、主要内容三、主要内容典型的几种动力设备装置中热能的转换与利用。如典型的几种动力设备装置中热能的转换与利用。如1 1内燃机中的热功转换内燃机中的热功转换2 2涡轮机及喷气发动机中的热功转换涡轮机及喷气发动机中的热功转换3 3锅炉及换热器中的热能的利用锅炉及换热器中的
3、热能的利用4 4热力发电的基本原理热力发电的基本原理5.5.制冷与空调设备中热能的利用等制冷与空调设备中热能的利用等6.6.新能源及其利用新能源及其利用 二、学本课的目的意义二、学本课的目的意义主要参考教材: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主要参考教材: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王中铮王中铮主编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出版四、考核方式和要求四、考核方式和要求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考试课:平时占考试课:平时占2030%,期末考试,期末考试7080%;平时成绩:作业平时成绩:作业平时出勤情况平时出勤情况一、三代能源文明一、三代能源文明 人人类类文文明明的的发发展展,都都和和能能源源的的利利用用
4、息息息息相相关关。人人类进化过程,是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类进化过程,是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人类发现用火以来经历了三代能源文明:人类发现用火以来经历了三代能源文明:1 1、柴薪、柴薪马车农业文明马车农业文明人人类类第第一一代代主主体体能能源源柴柴薪薪。树树枝枝、杂杂草草等等作作为为燃料,用于燃烧燃料,用于燃烧煮食和取暖煮食和取暖;用用草草饲饲养养牲牲畜畜,靠靠人人力力、畜畜力力+利利用用一一些些简简单单机机械械作动力,从事手工作动力,从事手工生产和交通运输活动生产和交通运输活动。从从远远古古时时代代至至中中世世纪纪,在在马马车车的的低低吟吟声声中中,人人类类渡过了悠长的农业文明时
5、代。渡过了悠长的农业文明时代。绪论绪论 2、煤炭、煤炭蒸汽机工业文明蒸汽机工业文明18世世纪纪西西欧欧产产业业革革命命开开创创的的工工业业文文明明,逐逐步步扩扩大大了了煤炭的利用。煤气灯的使用,照彻人类漫长夜。煤炭的利用。煤气灯的使用,照彻人类漫长夜。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的发明,使煤炭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以以煤煤炭炭作作燃燃料料的的蒸蒸汽汽机机,主主要要应应用用于于纺纺织织、冶冶金金、采矿、机械加工等工业,使之获得迅速发展。采矿、机械加工等工业,使之获得迅速发展。同同时时,蒸蒸汽汽机机车车、轮轮船船的的出出现现交交通通运运输输业业得得到到巨巨大进步。大进步。19世世纪
6、纪以以来来,电电磁磁感感应应现现象象的的发发现现,使使得得由由蒸蒸汽汽轮轮机机作作动动力力的的发发电电机机开开始始出出现现,煤煤炭炭作作为为一一次次能能源源被被转换成更加便于输送和利用的二次能源转换成更加便于输送和利用的二次能源电能电能。3、石油、石油内燃机现代文明内燃机现代文明公元前公元前250,中国人,中国人首先发现石油首先发现石油是一种可燃液体。是一种可燃液体。1854年年,美美国国宾宾夕夕法法尼尼亚亚州州打打出出了了世世界界上上第第一一口口油油井井,石油工业由此得到发展。,石油工业由此得到发展。19世世纪纪末末,人人们们发发明明了了以以汽汽油油和和柴柴油油为为燃燃料料的的奥奥托托内燃机
7、和狄塞尔内燃机。内燃机和狄塞尔内燃机。1908年年,福福特特研研制制成成汽汽车车并并量量产产。此此后后,汽汽车车、飞飞机机、柴柴油油机机轮轮船船、内内燃燃机机车车、石石油油发发电电等等,将将人人类类飞速推进到现代文明时代。飞速推进到现代文明时代。到到20世世纪纪60年年代代,全全球球石石油油的的消消费费量量超超过过煤煤炭炭,成成为第三代主体能源。为第三代主体能源。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大幅度增长。煤煤炭炭、石石油油均均为为矿矿物物能能源源,是是古古生生物物在在地地下下历历经经数数亿亿年年沉沉积变迁而形成的,积变迁而形成的,不可再生,其储量极
8、为有限不可再生,其储量极为有限。按按现现在在的的能能源源消消耗耗,世世界界上上石石油油、天天然然气气和和煤煤等等生生物物化化石石能源,将在几十年至能源,将在几十年至200年内逐渐耗尽。年内逐渐耗尽。另另外外,大大量量矿矿物物能能源源的的燃燃烧烧,是是造造成成大大气气污污染染、“酸酸雨雨”和和“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的罪魁祸首。4、第四代绿色能源、第四代绿色能源H2?探索中?探索中60年年代代以以来来,“能能源源革革命命”的的呼呼声声日日渐渐高高涨涨。“能能源源革革命命”的目的,是以的目的,是以绿色能源绿色能源逐步代替矿物能源。逐步代替矿物能源。绿绿色色能能源源:如如核核能能和和可可再再
9、生生能能源源-如如水水电电能能、生生物物质质能能、太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绿色能源有望为绿色能源有望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石油能源存在的问题石油能源存在的问题热能热能:与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热运动有关的能量,:与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热运动有关的能量,是能量利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能量形式,是能量利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能量形式,宏观现象:温差。宏观现象:温差。二、热能及动力机械概述二、热能及动力机械概述动力机械动力机械:将其:将其它形式的能量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的动力转换成机械能的动力装置、设备。装
10、置、设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可分割的关系,各行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可分割的关系,各行各业离不开能源各业离不开能源热能与动力机械的关系:热能是动力机械的一种能源;热能与动力机械的关系:热能是动力机械的一种能源;而动力机械是能源利用的具体体现。而动力机械是能源利用的具体体现。燃料类燃料类: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核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核燃料以热能形式利用;以热能形式利用;水利:水利:水的流动动能或位能转换为机械能;水的流动动能或位能转换为机械能;太阳能太阳能:光能转换成热能;洗浴、供暖、制冷;:光能转换成热能;洗浴、供暖、制冷;地热能地热能:直接利用地热水(地热蒸汽)的
11、热能,转换为:直接利用地热水(地热蒸汽)的热能,转换为供热,或间接地用于地热发电。供热,或间接地用于地热发电。潮汐能潮汐能:利用海水涨落时的能量,使之转换为其它能。:利用海水涨落时的能量,使之转换为其它能。海洋能的利用海洋能的利用:海水温差发电:海水温差发电通过热能通过热能机械能机械能电能电能风能风能:将空气的流动能量:将空气的流动能量机械能机械能电能电能电能电能:可直接转化为机械能:可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核能:核能:1自然界能源的存在形式自然界能源的存在形式在在能能量量转转换换过过程程中中,热热能能是是利利用用能能源源的的最最基基本本和和最主要的能量形式。最主要的能量形式。2热能的重要性热能的重
12、要性在在能能源源利利用用中中,我我国国90%以以上上是是通通过过“热热”的的环环 节而利用;节而利用;世界各国平均世界各国平均85%以上都是通过热而利用能源。以上都是通过热而利用能源。第一章第一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热能利用热能利用装置装置和和动力机械动力机械的特点:的特点:都属于能量的都属于能量的传递传递、转换转换和和利用利用的设备。的设备。所以,在能量的传递、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必有所以,在能量的传递、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必有共同的共同的规律规律和共同的内容。和共同的内容。故本章的主要内容:介绍这种能量传递及转换故本章的主要内容:介绍这种能量传递及转换利用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利用过程中的基本概念要求:了解
13、和掌握能量转换原理和特点、方式要求:了解和掌握能量转换原理和特点、方式第一节第一节 热能及其利用热能及其利用一、能量的存在形式一、能量的存在形式能量?:产生某种效果或变化的能力。能量?:产生某种效果或变化的能力。产生某种产生某种效果效果或或变化过程变化过程中伴随中伴随能量能量的消耗和转换。的消耗和转换。能量的类型:能量的类型:6种种1机械能:包括动能、位能(势能)、弹性能、表面机械能:包括动能、位能(势能)、弹性能、表面张力能。张力能。W=F*x特点:以功的形式表现,有效地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特点:以功的形式表现,有效地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2热能:与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有关的能量。热能:与原子和分子的
14、运动有关的能量。特点:宏观上以温度的高低表现;特点:宏观上以温度的高低表现;是基本的能量形式是基本的能量形式其它形式的能都能完全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都能完全转换为热能。为热能。3电能:与电子的流动和积累有关的能。电能:与电子的流动和积累有关的能。特点:以特点:以静电场能静电场能或或感应电场能感应电场能的形式的形式贮存贮存;以以电流形式电流形式传递传递电能;电能;能有效地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能有效地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4辐射能(电磁能):物体以辐射能(电磁能):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发射电磁波形式发射的能。的能。特点:以电磁特点:以电磁射线射线形式表现;形式表现;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分为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分为射
15、线、射线、x射线、热辐射、射线、热辐射、微波、毫米射线、无线电波等。微波、毫米射线、无线电波等。热辐射热辐射是是原子振动原子振动而产生的电磁能,包括紫外线、而产生的电磁能,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射线、红外线等可见光射线、红外线等波长及其范围波长及其范围。辐射强度与物质辐射强度与物质温度温度有关,并产生热效应有关,并产生热效应叫热辐射。叫热辐射。5化化学学能能:仅仅以以贮贮存存形形式式存存在在的的能能量量形形式式。如如燃燃料料的的化化学能。学能。特点:与其它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相结合时释放出来。特点:与其它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相结合时释放出来。如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而释放。如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16、而释放。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以热能形式释放的内能。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以热能形式释放的内能。6核核能能:蕴蕴藏藏在在原原子子核核内内部部的的能能量量,仅仅以以贮贮存存形形式式存存在在。如原子能等。如原子能等。特特点点:在在原原子子核核中中的的粒粒子子相相互互作作用用原原子子核核反反应应时时释释放出来;放出来;原原子子核核反反应应,有有放放射射性性衰衰变变、核核裂裂变变、核核聚聚变变三三种种,核裂变、聚变反应时释放大量能量。核裂变、聚变反应时释放大量能量。二、能源及其分类二、能源及其分类能源?: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资源。能源?: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资源。1按能源形式和来源分类
17、为:三种按能源形式和来源分类为:三种1)来来自自太太阳阳的的能能量量:太太阳阳辐辐射射能能、煤煤炭炭、石石油油、天天然然气气、生生物物质质能能、水水能能、风风能能、海海洋洋能能等等间间接接地地来自太阳能。来自太阳能。地地球球上上的的生生命命现现象象的的根根源源,取取决决于于太太阳阳能能的的入入射射和光合作用。和光合作用。从从生生态态学学,将将具具有有光光合合作作用用的的太太阳阳能能的的固固定定量量称称为为纯一次生产纯一次生产。太太阳阳能能对对地地球球生生态态的的影影响响可可用用太太阳阳能能的的入入射射量量以以及其纯一次生产量的比较来分析。例:及其纯一次生产量的比较来分析。例:例:太阳向地球照射
18、的能量约例:太阳向地球照射的能量约17万万MW;其其中中,经经反反射射及及大大气气吸吸收收后后,地地球球表表面面吸吸收收的的能能量量为为:86000MW;地地球球表表面面吸吸收收的的能能量量中中,仅仅有有550MW的的能能量量,被被光光合作用而利用;合作用而利用;其中,考虑光合成效率以及其中,考虑光合成效率以及植物呼吸所吸收的部分以后,植物呼吸所吸收的部分以后,约约97MW为有效的太阳能,为有效的太阳能,即纯一次生产量。即纯一次生产量。所以,纯一次生产量是地表所以,纯一次生产量是地表面吸收太阳能的面吸收太阳能的0.11%;太阳向;太阳向地球照射的全部太阳光入射量地球照射的全部太阳光入射量的的0
19、.057%。据据统统计计,全全世世界界的的能能量量消消耗耗量量,用用石石油油换换算算,约约为为90亿亿吨吨;用功率换算,约为用功率换算,约为12MW;与太阳能的入射量比较,与太阳能的入射量比较,1/10。表表明明:地地球球上上的的能能源源的的可可贵贵,及及利利用用程程度度。以以及及太太阳阳能能的的利用价值和前景。利用价值和前景。2)来自地球的能量:储存于)来自地球的能量:储存于地球内部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和原子能。的地热能和原子能。地热能:以热能形式贮存,地热能:以热能形式贮存,类型: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等。类型: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等。原子能:地球上的铀原子能:地球上的铀2U、钍、钍
20、3Th等核燃料等核燃料3)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能量:月球和太阳作用的)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能量:月球和太阳作用的潮汐能。潮汐能。2按能源按能源利用形态利用形态分类为:二种分类为:二种一次能源一次能源:凡自然界中现存的、可:凡自然界中现存的、可直接取得直接取得而不改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如,煤、天然气、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如,煤、天然气、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能、太阳能等。二次能源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由一次能源经加工或转换而成加工或转换而成的另一种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形态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焦碳、煤气、氢气、石油制品等;如:电力
21、、蒸汽、焦碳、煤气、氢气、石油制品等;生产过程排出的余热(高温烟气、可燃废气、排生产过程排出的余热(高温烟气、可燃废气、排放、有压流体等)。放、有压流体等)。按能源形成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按能源形成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再再生生能能源源:不不断断再再生生并并有有规规律律地地得得到到补补充充的的能能源源。如如水水能能、太太阳阳能能、生生物物质质能能、风风能能、海海洋洋能能等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非非再再生生能能源源:经经亿亿万万年年形形成成短短期期内内不不能能再再生生的的能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两次石油危机,
22、非再生能源储量日益减少。两次石油危机,非再生能源储量日益减少。能源问题: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新能源的开发能源问题: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利用节能。节能。3按按人人类类使使用用能能源源的的习习惯惯分分类类:常常规规能能源源和和新新能能源源常常规规能能源源:人人类类使使用用最最多多的的常常用用能能源源。如如煤煤炭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新新能能源源:尚尚未未大大规规模模应应用用的的正正开开发发应应用用或或尚尚未未应应用的能源。用的能源。如如太太阳阳能能、地地热热能能、生生物物质质能能、风风能能、海海洋洋能能、核聚变能等。核聚变能等。三、热能的发生三、热能的发生
23、热能发生途径:热能发生途径:直接产生直接产生如地热能、海洋热能通过能量形式;如地热能、海洋热能通过能量形式;转换产生转换产生化学能的转换:燃烧放热反应,生成化学能的转换:燃烧放热反应,生成CO2和水;和水;电能转换:焦耳效应,电能转换:焦耳效应,辐射能转换:热辐射辐射能转换:热辐射核能转换:核裂变和核聚变中释放出核能转换:核裂变和核聚变中释放出大量的热大量的热机械能的转换:摩擦生热机械能的转换:摩擦生热四、热能的特点四、热能的特点能量的转换:人类所用能源基本上都是由一次能源经一次或能量的转换:人类所用能源基本上都是由一次能源经一次或多次转换而来。多次转换而来。太阳能的转换:太阳照射使植物内叶绿
24、素发生光合作用,太阳能的转换:太阳照射使植物内叶绿素发生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为生物质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生物质能;太阳能的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热转换;太阳能的光太阳能的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电转换,太阳能电池;燃料化学能的转换:通过燃烧,将化学能燃料化学能的转换:通过燃烧,将化学能热能热能机机械能。如械能。如汽轮机:化学能汽轮机:化学能蒸汽的热能蒸汽的热能经汽轮机转换为机经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械能;内燃机:化学能内燃机:化学能燃气的热能燃气的热能经活塞连杆机构转经活塞连杆机构转换为热能。换为热能。热能的热能的转换转换:两种能量形式,即:两种能量形式,即机械能机械能内燃机、汽轮机内燃机、汽轮机电
25、能电能热电发电热电发电热能的热能的储存储存:三种基本储存方式,如:三种基本储存方式,如显热贮存显热贮存利用升高固体或液体温度来蓄热;利用升高固体或液体温度来蓄热;潜热贮存潜热贮存物体相变时吸收或释放的热。一般利物体相变时吸收或释放的热。一般利用从固体到液体的相变蓄热用从固体到液体的相变蓄热半潜热贮存半潜热贮存与潜热贮存类似,贮存时发生可逆与潜热贮存类似,贮存时发生可逆的吸热反映,热能的吸热反映,热能化学能。化学能。热热能能的的传传递递:换换热热器器不不同同温温度度水水平平的的流流体体,通通过固体壁从高温向低温流体进行传热。过固体壁从高温向低温流体进行传热。五、热能的利用五、热能的利用热能的应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大学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热动 第一章 吉林大学 热能 动力机械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