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探讨.ppt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探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探讨.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探讨探讨报告人报告人 董锁成董锁成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010-64889430010-648894302008年年9月月1 19日日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主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主 要问题要问题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 三、对策建议三、对策建议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问题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问题 截止截止20002000年,我国有资源型城市年,我国有资源型城市118118个,土地
2、总面积个,土地总面积9696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其中市区面积9.99.9万平方公里;涉及总人口万平方公里;涉及总人口1.541.54亿人,其中市区人口为亿人,其中市区人口为40004000万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正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万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正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境问题。1.1.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属于资源型、粗放型的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属于资源型、粗放型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难点之一在于因特定自然资源而兴起的城市产业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难点之一在于因特定自然资源
3、而兴起的城市产业单一性、产业结构的低层次性和不合理性。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部分以资一性、产业结构的低层次性和不合理性。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部分以资源产业为主导。源产业为主导。特大特大城市城市大大城城市市中中等等城城市市小城小城市市合合计计东部沿东部沿海地区海地区2031419东北老东北老工业地工业地区区02121933中部中部六省六省0282333西部西部地区地区0123033合计合计252586118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分布及其规模分类(个)图图1.1.中中国国资资源源型型城城市市产产业业类类型型及及其其构成构成 6363212112129 98 85 5煤炭城市煤炭城市(个个)森工城市森工城市(个个
4、)有色冶金城市有色冶金城市(个个)石油城市石油城市(个个)黑色金属黑色金属(个个)其他城市其他城市(个个)产产业业结结构构层层次次:粗粗放放型型、低低技技术术含含量量是是资资源源型型城城市市的的普普遍遍现现象象。大大部部分分资资源源型型城城市市以以低低水水平平的的原原材材料料源源和和资资源源密密集集型型的的初初级级产产品品输输出出为为主主导导。资资源源型型城城市市第第二二产产业业占占绝绝对对主主导导地地位位,但但这这种种主主导导地地位位是是由由大大量量输输出出原原料料型产品拉动的,高深加工产品输出较少。型产品拉动的,高深加工产品输出较少。图图2.2006年部分代表性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构成年
5、部分代表性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各地区所在省区资料来源:根据各地区所在省区2007年统计年鉴整理。年统计年鉴整理。城城市市第一第一产业产业第二第二产产业业第三第三产业产业白白银银12.4754.2533.27石嘴石嘴山山7.2464.8827.87铜铜陵陵2.9066.9630.14大冶大冶11.8553.2434.91大大庆庆3.1385.6411.22鞍山鞍山5.3754.8039.83阜新阜新20.7237.8741.40鸡鸡西西30.6429.9039.46产业效益:部分矿业城市人均产业效益:部分矿业城市人均GDPGDP和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和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仅为全国城
6、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生态环境效益也落后于仅为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生态环境效益也落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见表全国城市平均水平(见表1 1)。)。城市规模城市规模(万人)(万人)人均人均GDPGDP(元元)百元百元产值产值利税利税(元元)万元万元GDPGDP耗水耗水(吨)(吨)万元万元GDPGDP耗耗电电(千瓦(千瓦时时)每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SOSO2 2排放量排放量在在岗职岗职工平均工工平均工资资(元)(元)3-203-209348934812.412.48298829820-5020-509940994014.114.1107.7107.72383.72383.722.0822.08
7、100511005150-10050-100123121231217.117.182.482.42450.82450.826.4326.4392949294100100160081600822.822.880.980.92170.22170.231.8431.841016710167全国城市平均全国城市平均183231832311.811.871.871.81421.61421.618.3618.3622017220172001年不同规模矿业城市经济效益比较年不同规模矿业城市经济效益比较2.2.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巨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巨大,严重影响社会稳 定与和谐社会建设定与和
8、谐社会建设 目前,我国已有目前,我国已有2/3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后期,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后期,400400多座多座矿山因资源逐步枯竭濒临关闭,有的已停产闭坑,大量矿工面矿山因资源逐步枯竭濒临关闭,有的已停产闭坑,大量矿工面临下岗。这不仅威胁到资源供应,同时,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临下岗。这不仅威胁到资源供应,同时,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也日益严重。我国资源型城市涉及资源型产业就职职工我国资源型城市涉及资源型产业就职职工12501250万人,登记万人,登记失业人数失业人数9090万人,失业人数占职工比重为万人,失业人数占职工比重为7.2%7.2%,比全部城市的,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
9、高平均水平高2.32.3个百分点。个百分点。2000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155011550亿元,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5007500元,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低元,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低11501150元;元;职工年平均工资为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8007800元,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低元,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低17001700元元(见表(见表2 2)。)。全国资源型城市基本情况118 个资源型城市个资源型城市 60 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个典型资源型城市 土地总面积土地总面积 96 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 46 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 涉及总人口涉及总人口 1.5
10、4 亿人亿人 6650 万人万人 涉及职工涉及职工 1250 万人万人 800 万人万人 登记失业人数登记失业人数 90 万人万人 56 万人万人 失业人数占职工比重失业人数占职工比重 7.20%7.00%失业人数占职工比重比全部城市失业人数占职工比重比全部城市平均水平平均水平 高高 2.3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 高高 2.1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 2000 年年 GDP 11550 亿元亿元 5860 亿元亿元 人均人均 GDP(2000 年年)7500 元元 8810 元元 人均人均 GDP 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 低低 1150 元元 高高 160 元元 职工年平均工资职工年平
11、均工资(2000 年年)7800 元元 8180 元元 职工年平均工资比全部城市平均水平职工年平均工资比全部城市平均水平 低低 1700 元元 低低 1300 元元 3.3.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严重严重 资源濒临枯竭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最直接问题,也资源濒临枯竭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最直接问题,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直接原因。全国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直接原因。全国118118个资源型城市中,随个资源型城市中,随着我国着我国2/32/3的矿山进入中老年期,的矿山进入中老年期,1/41/4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
12、枯竭。根据中国矿业协会的统计,中国目前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中,根据中国矿业协会的统计,中国目前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中,20%20%处于成长期,处于成长期,68%68%处于成熟期,处于成熟期,12%12%处于衰退期。处于衰退期。图图3.中国矿业城市所处生命周期及其构成中国矿业城市所处生命周期及其构成 4.4.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 管理体制的计划特色:管理体制的计划特色:条块分割,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权责利划分不清晰条块分割,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权责利划分不清晰 计划经济体制的刚性制约导致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计划经济体制的刚性制约导致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
13、 陈旧,资源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创新能力得陈旧,资源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创新能力得 不到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不到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大中型国有企业与资源型城市政府责权利关系界定不清大中型国有企业与资源型城市政府责权利关系界定不清 导致的矛盾导致的矛盾 资源区域分配机制不科学和资源产品价值扭曲资源区域分配机制不科学和资源产品价值扭曲 资源型城市政府官员考核机制的僵化资源型城市政府官员考核机制的僵化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大战略方针(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大战略方针1、资源
14、型城市经济转型依据、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依据党的十六大明确做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议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
15、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达到较大规模,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2 2、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目标、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目标 资源型城市要获得较强的自我增长能力,必须大力推进发展战略
16、创新。资源型城市要获得较强的自我增长能力,必须大力推进发展战略创新。包括经济结构创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就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科包括经济结构创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就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技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创新转型目标创新转型目标社会福利均等化、经济持续发展(富地目标变为富民目标)社会福利均等化、经济持续发展(富地目标变为富民目标)、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效益目标。、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效益目标。(1 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2010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存
17、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经济本解决,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国务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号)(2 2)社会福利均等化)社会福利均等
18、化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护人的发展权利,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护人的发展权利,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期重点近期重点要从解决关系资源型城市要从解决关系资源型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城市低收入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教育等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内部的社会公平问题人群的医疗、教育等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内部的社会公平问题;从完善从完善资源补偿机制入手,协调资源输出与输入地区、落后
19、与发达地区的利益资源补偿机制入手,协调资源输出与输入地区、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利益协调问题协调问题。(3 3)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内部三大产业关系。协调经济内部三大产业关系。形成资源型城市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把调整和优化经济形成资源型城市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改变经济发展对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改变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依赖程度。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源产业带自然资源的高依赖程度。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源产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驱动转变。动和数量扩张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驱动转变。近期重点近期重点:要
20、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阶段推进,积极开发替代资源,: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阶段推进,积极开发替代资源,培育替代产业,既要强市,又要富民,从经济结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培育替代产业,既要强市,又要富民,从经济结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4 4)生态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整治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关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关系。系。要立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方要立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单一强调经济增长模式向经济、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单一强调经济增长模式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转变。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转变。
21、近期重点近期重点是要依托技术进步,加强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是要依托技术进步,加强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彻底遏制因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将经济社会发展彻底遏制因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将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确定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的速度确定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社会。(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延伸产业链、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延伸产业链、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构建循环产业体构建循环产业体系,由资源密集型传统产业向资本系,由资源密集型传统产业向资本技术技术劳动密集型产
22、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彻底转变增长方式。业转型。彻底转变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性污染而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理论”。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绿色文明绿色文明 国外成功典型:企业层面国外成功典型:企业层面美国的杜邦化学工业公司;美国的杜邦化学工业公司;区域层面区域层面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社会层面社会层面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SDSSDS)我国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包括四个层次我国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包括四个层次:(1
23、 1)企业层次:)企业层次:包包括以企业内循环为主,与外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包括括以企业内循环为主,与外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包括以一个工业区内有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企业,将企业之间以一个工业区内有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企业,将企业之间的原料的原料产品产品废弃物连接起来循环再生。废弃物连接起来循环再生。(2 2)产产业业层层次次:同同一一产产业业内内部部,不不同同行行业业、不不同同产产品品、不不同同工工艺艺过过程程间间的的物物质质、能能量量和和信信息息交交换换。将将行行业业之之间间的的原原料料产产品品废废弃弃物物(再再生生资资源源)连连接接起起来来,在在产产业业内内循循环环为为主主
24、,同时与外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同时与外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建建立立生生态态工工业业园园区区,按按照照生生态态原原理理组组织织和和布布局局工工业业生生产产过过程程,延延伸伸产产业业链链,延延长长产产品品生生命命周周期期,形形成成生生态态工工业业循循环环体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3 3)区区域域层层次次:在在利利益益共共享享前前提提下下,依依据据区区域域分分工工协协作作关关系系,通通过过不不同同区区域域之之间间产产业业链链、市市场场网网络络、金金融融网网络络、信信息息网网络络、资资源源及及生生态态环环境境联联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资源 城市经济 转型 模式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