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资格证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教教教教育育育育与教与教与教与教育育育育学学学学主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l满分满分100100分,分,6060分合格;分合格;l考试时间为考试时间为120120分钟;分钟;l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论述题。2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l教育是什么: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人人-社会社会l教育为什么:教育目的教育为什么:教育目的l谁来教谁
2、来教-交给谁:学生与教师交给谁:学生与教师l教什么:课程(德育)教什么:课程(德育)l怎么教:教学怎么教:教学l教的基础:班级、学校、制度教的基础:班级、学校、制度3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l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l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l教育发展的过程教育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 l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l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l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4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
3、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l教者也,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者也,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学记l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许慎l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l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5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l“实质教育实质教育”与与“形式教育形式教育”的争论的争论l斯宾塞斯宾塞:教育就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教育就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l杜威:杜威:教育即生活教
4、育即生活6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定义l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一种活动l教育是教育是培养人培养人的一种的一种社会活动社会活动l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的基本途径。7教育是人类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l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
5、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想观念的活动。l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l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化的活动。8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l学校教育与人类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学校教育与人类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6、l教育与人类几乎是同时出现的。(教育与人类几乎是同时出现的。()9判断题判断题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二、学校教育制度二、学校教育制度l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学校系统。(纵横衔接纵横衔接)10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11 1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非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正式教育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
7、校系统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l制度化教育形成之前存在的非正式、非正规的教育。制度化教育形成之前存在的非正式、非正规的教育。l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化教育,即,即实体化教育实体化教育。12教育实体教育实体的出现,意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趋于定型。味着教育形态趋于定型。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古代的
8、前学校与前包括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教育主体确定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社会活动形态 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l主要指正规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层次结构、年龄分级层次结构、年龄分级l近代学校系统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9、13l学校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学校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l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l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或教育实体系统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或教育实体系统化的过程),也就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也就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判断题判断题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l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宗旨和近代学制。14l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
10、制系统产生于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1902年的年的钦定学堂章程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又称壬寅学制)以及以及19041904年的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又称又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l制度化教育:学历社会制度化教育:学历社会l学历社会的双重影响学历社会的双重影响15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l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于学校的围墙之内。”l非制度化教育(非制
11、度化教育(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伊里奇的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非学校化观念)不是全盘否定不是全盘否定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l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16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2.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l 幼小衔接幼小衔接 l 强化强化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延长年限、延长年限l 普通教育普通教育与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渗透(双轨制的渗透(双轨制综合中学综合中学)l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形式与内容)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形式与内容)l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
12、育的界限逐渐淡化l 教育制度的开放性与国际化教育制度的开放性与国际化17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三、教育发展的过程三、教育发展的过程18l古代教育古代教育l近代教育近代教育l2020世纪以后的教育世纪以后的教育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1.1.古代教育古代教育19l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儒、墨 古代中国古代中国l 西周西周 学校教育制度比较完备学校教育制度比较完备 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国学国学”与与“乡学乡学”礼乐礼乐为中心的为中心的文武兼备文武兼
13、备的六艺教育的六艺教育l夏代:出现了学校夏代:出现了学校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l我国历史上文化思想定于一尊的思维模式开始于汉我国历史上文化思想定于一尊的思维模式开始于汉l科举制度的起止时间:隋唐科举制度的起止时间:隋唐19051905年年l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l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20四书五经是什么时候成四书五经是什么时候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举考试的依据?科举不等于八股文,科举制科举不等于八股文,科举制度以儒家经典为
14、内容,束缚度以儒家经典为内容,束缚人的思想,后来八股文的采人的思想,后来八股文的采取又从形式上钳制了人。取又从形式上钳制了人。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古代印度古代印度l婆罗门教等级严格婆罗门教等级严格 僧侣祭司与刹帝利僧侣祭司与刹帝利吠舍种姓与普陀种姓吠舍种姓与普陀种姓l内容:内容:吠陀吠陀;教师:僧侣;教师:僧侣21l教育控制在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与与佛教佛教手中。手中。l 佛教关心大众,面向大众广设庙宇,形成了寺院学佛教关心大众,面向大众广设庙宇,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府的特色。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
15、格认定考试 古代埃及古代埃及l古王国末期有宫廷学校;中王国以后设职官学校古王国末期有宫廷学校;中王国以后设职官学校l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l“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吏为师,以僧为师”是古埃及教育的特征。是古埃及教育的特征。22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古代希腊古代希腊l雅典雅典: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 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l斯巴达斯巴达:军事体育教育、政治道德灌输。:军事体育教育、政治道德灌输。23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
16、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5.5.中世纪中世纪l僧侣教育僧侣教育:培养僧侣人才:培养僧侣人才 僧院学校或大主教学校担当僧院学校或大主教学校担当 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天文、历法、几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天文、历法、几何、算术、音乐)何、算术、音乐)l教区学校教区学校:面向普通贫民子弟:面向普通贫民子弟24l 骑士教育骑士教育 生活与交往中进行生活与交往中进行 内容:效忠领主;军事本领;风雅素养内容:效忠领主;军事本领;风雅素养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l阶级性: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阶级性:贵族与平民
17、、主人与仆人l道统性:政治教育与伦理教育道统性:政治教育与伦理教育l专制性:师生关系与管理制度专制性:师生关系与管理制度l刻板性: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刻板性: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l象征性:实用与装饰象征性:实用与装饰 25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2.2.近代教育近代教育l教育国家化教育国家化l初等教育义务化初等教育义务化 l教育世俗化教育世俗化l教育法制化教育法制化26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3.203.20世纪以后的教育世纪以后的教育l教育的终身化:应对教育的终身化:应对知识加速增长知识加速增长和和人的持
18、续发展人的持续发展l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19901990年的年的宗迪恩大会宗迪恩大会、两个文件两个文件l教育的民主化:否定教育的民主化:否定等级化、权利化与专制化等级化、权利化与专制化;两;两方面内涵方面内涵l教育的多元化:否定教育的多元化:否定单一性单一性与与统一性统一性;目标、办学、;目标、办学、管理、内容、评价管理、内容、评价l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基于运用;基于电脑电脑和和互互联网联网实现实现教育内容更新教育内容更新和和教育形式变革教育形式变革27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28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
19、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当代教育的变化当代教育的变化l加强学期教育加强学期教育l强化并延长义务教育强化并延长义务教育l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l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多元化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多元化l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淡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淡化29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l研究对象: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研究对象: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l研究目的:深化认识、更新观念、指导实践研究目的:深化认识、更新观念、指导实践30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的定义第一章第一章
20、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l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l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31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1.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l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l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在论语论语中有详细记载中有详细记载l重视教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培养重视教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培养贤人贤人与与君子君子l广开学门:广开学门:“有教无类有教无类”l教育内容及主张:教育内容及主张:以以“仁仁”为核心、教学纲领为核
21、心、教学纲领 、基本科目基本科目 l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式、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式、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32孔子(儒家)孔子(儒家)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l以以“兼爱兼爱”和和“非攻非攻”为教,同时注重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文史知识的掌握的掌握和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使用技术的传习。的传习。l“亲知亲知”、“闻知闻知”和和“说知说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33墨子(墨家)墨子(墨家)第一
22、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l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被称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被称为为“教育学的雏形教育学的雏形”。l出于出于战国后期战国后期的的礼记礼记,总结了,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教育的教育经验。经验。l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为先”,教育与,教育与政治政治。l完整的教育体制:基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基层到中央;视导和考试制度视导和考试制度。l师生关系方面(教学相长)及教师观(师严道尊)师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证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师 资格证 教育 教育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