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doc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课题能源的利用及开发学科化学学校北京工大附中教师姓名孟哲虹教材版本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2003年第1版第二章 职称中教一级年级高一性别女学历大本年龄34联系电话Email地址Mengzhehong0420基本情况主要内容1、 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视、听、触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表达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感官受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要多得多。信息和
2、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关于记忆持久性的实验还证明,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还可以自主选择使用个别化教学策略或协作式教学策略。这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
3、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交互式教学环境下教、学双方的及时双向反馈也使学生的学习不至于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多种方式的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对学生加以指导,对教学过程加以调整,从而更好地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学习中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高考中化学STS(科学、技术、社会)题型越来越多的出现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信息获得手段过于单一,教师往往只能对着课本或几本参考书照本宣科,而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情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就会成为“理论的巨人,实
4、践的矮子”。但是,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信息的海量化提供了使学生可以自由翱翔的知识天空。当今,网络技术发展到internet,全世界可以同步交流,声音,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可自由传输,传输的信息量也愈来愈大,教育教学已能在全世界进行交换,共享。化学教材信息毕竟是有限的,但在internet网上不论学生或者教师都能实时收集、整理大量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Internet所具的功能紧密地契合着时下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和进程,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加大课堂的信息流量,在强调教学的基础性的同时兼顾其时效性,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
5、地探索和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质。2、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改造自然,使生活和劳动条件得到改善,同时也带来对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被污染和破坏了的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因此,可以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版 第75页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如何发展?地球向何处去?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世界
6、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2003年第1版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本节将通过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引起大家对能源的关注,并补充一些资料简单介绍与化学关系最密切的一些问题。教学及学生情况:早在2000年,受已毕业的在林大的学生影响,想在中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先是自己查阅资料,制作演示文稿,利用选修课对学生宣讲环保,发现存在弊病:资料不全面、不及时;仅仅是说教,学生不太感兴趣;学生不积极不主动,缺乏热情等等。我的想法虽好,效果却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2001年我从高一带班,正好班里
7、有学生计算机基础不错,对网络比较熟悉,于是我先在班里试行讲了一节研究课酸雨与环境,发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很热情,主动参与,收集到的资料多而新,效果比我一个人讲要好的多。于是,每当我遇到教材中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问题时,就交给学生处理,给他们一些指导,放手让他们去查阅,去讨论,去备课,去“上课”,学生积极主动,实际效果在他们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至今,我不断改进方法,通过我的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收集,我和我的学生们积累了很多素材;我们进行资料的整理,在同学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环保宣传,形成一系列有关环保的学习。学生们协助我制作了大气污染酸雨能源的利用开发新能源等课件,我将它们在组内共享,其他老师也有
8、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补充,完善,更新,既是资源共享,又是提高。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习主动性强了,又能达到宣传环保的目的。教学方式及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利用网络进行材料的收集、整理、汇编,并制成演示文稿,向全体展示,同时进行相关调查及实验。技术准备:利用家庭电脑网络。联系学校电子备课室,确定上网时间。查看网络教室软件设备,安装ACDSee看图软件、抓图软件Snagit、视频剪辑软件等.对学生进行网络搜索下载、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等技能的培训。制定网络、电子备课室使用规则3、 教学目标及内容框架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关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3、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化学 学科 教学 整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