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上课讲义.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上课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上课讲义.ppt(1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机械系统的定义一、机械系统的定义2022/11/193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二、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二、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二、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二、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 2.2.2.2.快速响应快速响应快速响应快速响应 :要求机械系统从接到指令到开始执行指令指定的任务要求机械系统从接到指令到开始执行指令指定的任务要求机械系统从接到指令到开始执行指令指定的任务要求机械系统从接到指令到开始执行指令指定的任务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之间的时间间隔短
2、。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之间的时间间隔短。3.3.3.3.良好的稳定性:良好的稳定性:良好的稳定性:良好的稳定性:要求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抗要求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抗要求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抗要求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干扰能力强。干扰能力强。干扰能力强。此外,还要求机械系统具有较大的刚度、良好的可靠性和重量轻、此外,还要求机械系统具有较大的刚度、良好的可靠性和重量轻、此外,还要求机械系统具有较大的刚度、良好的可靠性和重量轻、此外,还要求机械系统具有较大的刚度、良好的可靠性和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体积小、寿命长。体
3、积小、寿命长。体积小、寿命长。4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 三、机械系统的组成三、机械系统的组成 2.2.2.2.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 :作用是支承和导向,为机械系统中各运动装置能安全、作用是支承和导向,为机械系统中各运动装置能安全、作用是支承和导向,为机械系统中各运动装置能安全、作用是支承和导向,为机械系统中各运动装置能安全、准确地完成其特定方向的运动提供保障。如,滚动导轨、滑动导轨准确地完成其特定方向的运动提供保障。如,滚动导轨、滑动导轨准确地完成其特定方向的运动提供保障。如,滚动导轨、滑动导轨准确地完成其特定方向的运动提供保障。如,滚动导轨、滑动导轨等。等。等。等。3.3.3
4、.3.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 :根据操作指令的要求在动力源的带动下,完成预定的根据操作指令的要求在动力源的带动下,完成预定的根据操作指令的要求在动力源的带动下,完成预定的根据操作指令的要求在动力源的带动下,完成预定的操作。如,电动机、液压缸、气缸、液压马达、以及各种电磁铁、操作。如,电动机、液压缸、气缸、液压马达、以及各种电磁铁、操作。如,电动机、液压缸、气缸、液压马达、以及各种电磁铁、操作。如,电动机、液压缸、气缸、液压马达、以及各种电磁铁、或机械手等等。或机械手等等。或机械手等等。或机械手等等。要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确度,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要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确度,
5、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要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确度,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要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确度,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5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 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结构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结构1 1、进给系统的功用进给系统的功用进给系统的功用进给系统的功用协助完成加工表面的成形运动,传递所需的运动及动力。协助完成加工表面的成形运动,传递所需的运动及动力。2 2、进给系统机械部分的组成进给系统机械部分的组成进给系统机械部分的组成进给系统机械部分的组成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运动变换机构运动变换机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执行件(工作台)执行件(工作台)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齿轮传动、同步带传动齿轮
6、传动、同步带传动运动变换:丝杠螺母副、蜗杆齿条副、齿轮齿条副等运动变换:丝杠螺母副、蜗杆齿条副、齿轮齿条副等导向机构:导轨(滑动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导向机构:导轨(滑动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6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工作台导轨副7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 3、主要要求、主要要求(1)减小摩擦力 采用摩擦力及动静摩擦力差值较小的传动件及导轨.(2)提高传动精度和刚度 消除传动间隙,增加传动系统刚度.(3)减小运动惯量 快速响应.减小运动部件质量.8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第二节第二节 常用传动支承系统设计常用传动支承系统设计 传动机构性能要求传动机构性能要求传动机构性能要求传动机构
7、性能要求 1)1)1)1)具有良好的伺服性能;具有良好的伺服性能;具有良好的伺服性能;具有良好的伺服性能;2)2)2)2)传动部分与伺服电机的动态特性相匹配。传动部分与伺服电机的动态特性相匹配。传动部分与伺服电机的动态特性相匹配。传动部分与伺服电机的动态特性相匹配。9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对传动机构要求对传动机构要求对传动机构要求对传动机构要求 1.1.1.1.转动惯量小转动惯量小转动惯量小转动惯量小1)1)1)1)转动惯量大会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机械负载增大;转动惯量大会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机械负载增大;转动惯量大会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机械负载增大;转动惯量大会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机械负
8、载增大;2)2)2)2)转动惯量大系统响应速度降低,灵敏度下降;转动惯量大系统响应速度降低,灵敏度下降;转动惯量大系统响应速度降低,灵敏度下降;转动惯量大系统响应速度降低,灵敏度下降;3)3)3)3)转动惯量大系统固有频率减小,容易产生谐振。转动惯量大系统固有频率减小,容易产生谐振。转动惯量大系统固有频率减小,容易产生谐振。转动惯量大系统固有频率减小,容易产生谐振。在不影响机械系统刚度在不影响机械系统刚度在不影响机械系统刚度在不影响机械系统刚度的前提下,传动机构的的前提下,传动机构的的前提下,传动机构的的前提下,传动机构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应尽量质量和转动惯量应尽量质量和转动惯量应尽量质量和转动惯
9、量应尽量减小。减小。减小。减小。10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 2.2.2.2.刚度大刚度大刚度大刚度大 伺服系统动力损失随之减小;伺服系统动力损失随之减小;伺服系统动力损失随之减小;伺服系统动力损失随之减小;机构固有频率高,超出机构的频带宽度,使之不机构固有频率高,超出机构的频带宽度,使之不机构固有频率高,超出机构的频带宽度,使之不机构固有频率高,超出机构的频带宽度,使之不易产生共振;易产生共振;易产生共振;易产生共振;增加增加增加增加闭环闭环闭环闭环伺服系伺服系伺服系伺服系统统统统的的的的稳稳稳稳定性。定性。定性。定性。刚度是使弹性体产生刚度是使弹性体产生刚度是使弹性体产生刚度是使弹性体产
10、生单位变形量所需的作单位变形量所需的作单位变形量所需的作单位变形量所需的作用力。用力。用力。用力。3.3.3.3.阻尼合适阻尼合适阻尼合适阻尼合适 阻尼越大,其最大振幅阻尼越大,其最大振幅阻尼越大,其最大振幅阻尼越大,其最大振幅就越小且衰减也越快;就越小且衰减也越快;就越小且衰减也越快;就越小且衰减也越快;阻尼大使系统的稳态误阻尼大使系统的稳态误阻尼大使系统的稳态误阻尼大使系统的稳态误差增大、精度降低。差增大、精度降低。差增大、精度降低。差增大、精度降低。11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一、无侧隙齿轮传动机构一、无侧隙齿轮传动机构功用:功用:功用:功用:转矩匹配;转矩匹配;转矩匹配;转矩匹配;惯
11、量匹配;脉冲当量匹配;降速惯量匹配;脉冲当量匹配;降速惯量匹配;脉冲当量匹配;降速惯量匹配;脉冲当量匹配;降速12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一一一一)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 消除传动间隙消除传动间隙作用:消除反向间隙,提高传动精度作用:消除反向间隙,提高传动精度方法:使啮合状态轮齿的两侧均处于接触状方法:使啮合状态轮齿的两侧均处于接触状实现:偏心轴调整、轴向垫片调整实现:偏心轴调整、轴向垫片调整 (刚性)(刚性)轴向压簧调整、周向压簧调整(柔性)轴向压簧调整、周向压簧调整(柔性)径向(中心矩)调隙法;轴向调隙法;周向径向(中心矩)调隙
12、法;轴向调隙法;周向(切向)调隙法切向)调隙法13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图图图图2.1 2.1 2.1 2.1 偏心轴套式消隙结构偏心轴套式消隙结构偏心轴套式消隙结构偏心轴套式消隙结构 1.1.1.1.电动机电动机电动机电动机 2.2.2.2.偏心轴套偏心轴套偏心轴套偏心轴套 14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以上以上以上以上两种方法的特点两种方法的特点两种方法的特点两种方法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能传递较大扭矩,是结构简单,能传递较大扭矩,是结构简单,能传递较大扭矩,是结构简单,能传递较大扭矩,传动刚度较好,但齿侧隙调整后不能自动补偿,又传动刚度较好,但齿侧隙调整后不能自动补偿,又传动刚度较好,但
13、齿侧隙调整后不能自动补偿,又传动刚度较好,但齿侧隙调整后不能自动补偿,又称为刚性调整法称为刚性调整法称为刚性调整法称为刚性调整法。15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图图图图2.22.22.22.2 锥度齿轮消隙结构锥度齿轮消隙结构锥度齿轮消隙结构锥度齿轮消隙结构 1 1 1 1、2.2.2.2.齿轮齿轮齿轮齿轮 3.3.3.3.垫片垫片垫片垫片 16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 特点:特点:齿侧间隙可自动补偿,但结构复杂。齿侧间隙可自动补偿,但结构复杂。17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图图图图2.3 2.3 2.3 2.3 双圆柱薄片齿轮错齿调整双圆柱薄片齿轮错齿调整双圆柱薄片齿轮错齿调整双圆柱薄片齿
14、轮错齿调整 1 1 1 1、2.2.2.2.薄片齿轮薄片齿轮薄片齿轮薄片齿轮 3 3 3 3、4 4 4 4、9.9.9.9.凸耳凸耳凸耳凸耳 5.5.5.5.螺钉螺钉螺钉螺钉 6 6 6 6、7.7.7.7.螺母螺母螺母螺母 8.8.8.8.弹簧弹簧弹簧弹簧 18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二、滚珠丝杠副传动机构二、滚珠丝杠副传动机构 (一)工作原理、特点及类型(一)工作原理、特点及类型(一)工作原理、特点及类型(一)工作原理、特点及类型 19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图图2.9 滚珠丝杠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滚珠丝杠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特点:特点:(1)(1)传动效率高:传动效率高:0.900.
15、90到到0.960.96 ;(2)(2)传动精度高、刚度好:可消除间隙;传动精度高、刚度好:可消除间隙;(3)(3)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高;(4)(4)运动平稳;运动平稳;(5)(5)摩擦阻力小摩擦阻力小:静摩擦阻力及动静摩擦阻静摩擦阻力及动静摩擦阻力差值小;力差值小;(6)(6)不能自锁、有可逆性。不能自锁、有可逆性。20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21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22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类型:类型:定位滚珠丝杠副定位滚珠丝杠副定位滚珠丝杠副定位滚珠丝杠副(P(P(P(P类类类类)传动滚珠丝杠副传动滚珠丝杠副传动滚珠丝杠副传动滚珠丝杠副(T(T(
16、T(T类类类类)通过旋转角度和导通过旋转角度和导通过旋转角度和导通过旋转角度和导程来控制轴向位移程来控制轴向位移程来控制轴向位移程来控制轴向位移量的滚珠丝杠副量的滚珠丝杠副量的滚珠丝杠副量的滚珠丝杠副即与旋转角度无关,即与旋转角度无关,即与旋转角度无关,即与旋转角度无关,用于传递动力的滚用于传递动力的滚用于传递动力的滚用于传递动力的滚珠丝杠副珠丝杠副珠丝杠副珠丝杠副外循环式外循环式外循环式外循环式 内循环式内循环式内循环式内循环式单圆弧型面单圆弧型面单圆弧型面单圆弧型面双圆弧型面双圆弧型面双圆弧型面双圆弧型面 23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二)滚珠丝杠副的结构(二)滚珠丝杠副的结构 图图图图
17、2.10 2.10 2.10 2.10 螺纹滚道型面的形状螺纹滚道型面的形状螺纹滚道型面的形状螺纹滚道型面的形状 24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25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a)a)a)a)插管式外循环方式插管式外循环方式插管式外循环方式插管式外循环方式1.1.1.1.压板压板压板压板 2.2.2.2.弯管(回珠管)弯管(回珠管)弯管(回珠管)弯管(回珠管)3.3.3.3.螺母螺母螺母螺母 4.4.4.4.滚珠滚珠滚珠滚珠b)b)b)b)螺旋槽式外循环方式螺旋槽式外循环方式螺旋槽式外循环方式螺旋槽式外循环方式图图图图2.11 2.11 2.11 2.11 外循环方式原理图外循环方式原理图外循环
18、方式原理图外循环方式原理图26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图图2.12 2.12 内循环方式原理图内循环方式原理图1.1.凸键凸键 2 2、3.3.反向器反向器 27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3 3 3 3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和预紧方法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和预紧方法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和预紧方法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和预紧方法 减小或消除轴向间隙方法:减小或消除轴向间隙方法:减小或消除轴向间隙方法:减小或消除轴向间隙方法:1)1)1)1)预紧使弹性变形控制在最小预紧使弹性变形控制在最小预紧使弹性变形控制在最小预紧使弹性变形控制在最小限度内;限度内;限度内;限度内;2)2)2)2)提
19、高制造精度、减小丝杠安装部分和驱动部提高制造精度、减小丝杠安装部分和驱动部提高制造精度、减小丝杠安装部分和驱动部提高制造精度、减小丝杠安装部分和驱动部分的间隙。分的间隙。分的间隙。分的间隙。28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预紧的基本思想29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2 2 2 2)双螺母预紧方法)双螺母预紧方法)双螺母预紧方法)双螺母预紧方法 1)1)1)1)垫片调隙式垫片调隙式垫片调隙式垫片调隙式 图图图图2.132.132.132.13所示结构,通过改变垫片厚度,所示结构,通过改变垫片厚度,所示结构,通过改变垫片厚度,所示结构,通过改变垫片厚度,使螺母产生轴向位移。结构简单可靠、刚性好,但
20、调使螺母产生轴向位移。结构简单可靠、刚性好,但调使螺母产生轴向位移。结构简单可靠、刚性好,但调使螺母产生轴向位移。结构简单可靠、刚性好,但调整费时,不能在工作中随意调整。整费时,不能在工作中随意调整。整费时,不能在工作中随意调整。整费时,不能在工作中随意调整。图图图图2.13 2.13 2.13 2.13 双螺母垫片调隙式结构图双螺母垫片调隙式结构图双螺母垫片调隙式结构图双螺母垫片调隙式结构图 30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2)2)2)2)螺母调隙式螺母调隙式螺母调隙式螺母调隙式 图图图图2.142.142.142.14所示结构,利用螺帽实现预紧,两所示结构,利用螺帽实现预紧,两所示结构,利用
21、螺帽实现预紧,两所示结构,利用螺帽实现预紧,两个螺母个螺母个螺母个螺母1 1 1 1、2 2 2 2以平键与外套相联,平键可限制螺母在外套以平键与外套相联,平键可限制螺母在外套以平键与外套相联,平键可限制螺母在外套以平键与外套相联,平键可限制螺母在外套内转动。用两个锁紧螺母内转动。用两个锁紧螺母内转动。用两个锁紧螺母内转动。用两个锁紧螺母3 3 3 3、4 4 4 4能使螺母相对丝杠作轴向能使螺母相对丝杠作轴向能使螺母相对丝杠作轴向能使螺母相对丝杠作轴向移动。结构既紧凑工作又可靠,调整也方便。但调整移动。结构既紧凑工作又可靠,调整也方便。但调整移动。结构既紧凑工作又可靠,调整也方便。但调整移动
22、。结构既紧凑工作又可靠,调整也方便。但调整位移量不易精确控制,故预紧力不能准确控制。位移量不易精确控制,故预紧力不能准确控制。位移量不易精确控制,故预紧力不能准确控制。位移量不易精确控制,故预紧力不能准确控制。图图图图2.14 2.14 2.14 2.14 双螺母螺帽式结构图双螺母螺帽式结构图双螺母螺帽式结构图双螺母螺帽式结构图 1 1 1 1、2.2.2.2.螺母螺母螺母螺母 3 3 3 3、4.4.4.4.锁紧螺帽锁紧螺帽锁紧螺帽锁紧螺帽 31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3)3)3)3)齿差调隙式齿差调隙式齿差调隙式齿差调隙式 图图图图2.152.152.152.15所示结构。在两个螺母的凸
23、缘所示结构。在两个螺母的凸缘所示结构。在两个螺母的凸缘所示结构。在两个螺母的凸缘上分别有齿数为上分别有齿数为上分别有齿数为上分别有齿数为z z z z1 1 1 1、z z z z2 2 2 2的齿轮分别与相应的内齿圈的齿轮分别与相应的内齿圈的齿轮分别与相应的内齿圈的齿轮分别与相应的内齿圈相啮合。内齿圈紧固在螺母座上,预紧时脱开内齿相啮合。内齿圈紧固在螺母座上,预紧时脱开内齿相啮合。内齿圈紧固在螺母座上,预紧时脱开内齿相啮合。内齿圈紧固在螺母座上,预紧时脱开内齿圈,使两个螺母同向转过相同的齿数,然后再合上圈,使两个螺母同向转过相同的齿数,然后再合上圈,使两个螺母同向转过相同的齿数,然后再合上圈
24、,使两个螺母同向转过相同的齿数,然后再合上内齿圈。两螺母的轴向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实现间内齿圈。两螺母的轴向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实现间内齿圈。两螺母的轴向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实现间内齿圈。两螺母的轴向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实现间隙的调整和施加预紧力。隙的调整和施加预紧力。隙的调整和施加预紧力。隙的调整和施加预紧力。图图图图2.15 2.15 2.15 2.15 双螺母齿差式结构图双螺母齿差式结构图双螺母齿差式结构图双螺母齿差式结构图 32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4 4 4 4滚珠丝杠副的安装滚珠丝杠副的安装滚珠丝杠副的安装滚珠丝杠副的安装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安装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安装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安装滚
25、珠丝杠螺母副的安装 一般要求:一般要求:一般要求:一般要求:滚珠丝杠螺母副相对工作台不能有轴向窜动;滚珠丝杠螺母副相对工作台不能有轴向窜动;滚珠丝杠螺母副相对工作台不能有轴向窜动;滚珠丝杠螺母副相对工作台不能有轴向窜动;螺母座孔中心应与丝杠安装轴线同心;螺母座孔中心应与丝杠安装轴线同心;螺母座孔中心应与丝杠安装轴线同心;螺母座孔中心应与丝杠安装轴线同心;滚珠丝杠螺母副中心线应平行于相应的导轨滚珠丝杠螺母副中心线应平行于相应的导轨滚珠丝杠螺母副中心线应平行于相应的导轨滚珠丝杠螺母副中心线应平行于相应的导轨 能方便地进行间隙调整或预紧能方便地进行间隙调整或预紧能方便地进行间隙调整或预紧能方便地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一体化 系统 设计 机械 上课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