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案.docx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课题测量方法的分类授课人2课程类型班级上课时间专业课知识与技能:一. 了解测量方法的分类范围及性质课时上课地点学校2 课时教学目标二. 掌握不同测量对象采取相应的方法过程与方法:一体化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密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理解四种测量方法的技巧难点掌握测量的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基础差,以实例为主教学方法讲授、视频分析教学准备案例、多媒体教学过程与内容1. 测量方法的分类(1)按测量手续分类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就是用预先标定好的测量仪表直接读取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例如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是简单而迅速,缺点是精度一般不高。但这种测量方法在工
2、程上广泛采用。间接测量 间接测量就是利用被测量与某中间量的函数关系, 先测出中间量,然后通过相应的函数关系计算出被测量的数值。在这种测量过程中,手续较多,花费时间较长,有时可以得到较高的测最精值。间接测量多用于科学实验中的实验室测量。联立测量 联立测量又叫组合测量。如果被测量有多个,而且被测量又与某些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测量得到结果的其他量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则可先测量这几个量,再求解函数关系组成的联立方程组,从而得到多个被测量的数值。显然,它是一种兼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方式(2) 按测量时是否与被测对象接触分类接触式测量 传感器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承受被测参数的作用,感受其变化,从而获得信号
3、,并测量其信号大小的方法,称为接触测量法。例如用体温计测体温等。非接触式测量 传感器不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而是间接承受被测参数的作用,感受其变化,从而获得信号,并测量其信号大小设计意图时间教学方法10多媒体讲解分钟的方法,称为非接触测量法。例如用辐射式温度计测量温度,用光电转速表测量转速等。非接触测量法不干扰被测对象,既可对局部点检测,又可对整体扫描。特别是对于运动对象、腐蚀性介质及危险场合的参数检测,它更方便、安全和准确。(3) 按被测信号的变化情况分类静态测量 静态测量是测量那些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缓慢的物理量。如超市中物品的称重属于静态测量,温度计测气温也属于静态测量。动态测量 动态测量
4、是测量那些随时间而变化的物理量。如地震仪测量振动波形则属于动态测量。(4) 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模拟式测量 模拟式测量是指测量结果可根据仪表指针在标尺上的定位进行连续读取的方法,如模拟式电压表测电压。数字式测量 数字式测量是指以数字的形式直接给出测量结果的方法,如光电脉冲编码器的测量。2. 测量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其误差大小和符号保持恒定或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此类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表征测量的准确度。随机误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其误差没有固定的大小和符号,呈无规律的随机性,此类误差称为随机误差。通常用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准确度和精密
5、度的综合称为精确度,简称精度。粗大误差 明显偏离约定真值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它主要是由于测量人员的失误所致,如测错、读错或记错等。含有粗大误差的数值称为坏值,应予以剔除。在测量中,若误差大于极限误差 C ,即为粗大误差。如压力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分别为0.05、0.1、0.2、0.3、0.5、1.0、1.5、2.0 等;我国电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分别为0.1、0.2、0.5、1.0、1.5、2.5、5.0。70图解分析分钟10分钟教学反思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课题传感器的组成和特性授课人9课程类型班级上课时间专业课知识与技能:一. 了解传感器的组成范围及性质课时上课地点学校2 课时教学目标二.
6、掌握传感器的组成和特性过程与方法:一体化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密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传感器的组成难点掌握传感器的特性学情分析学生基础差,以实例为主教学方法讲授、视频分析教学准备案例、多媒体教学过程与内容传感器就是利用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的作用可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数据的交换及控制信息的采集三大内容。通过传感器对自然界的各种物质信息进行采集。如图所示,人们把传感器比作人的五种感觉器官,但在诸如高温、高湿、深井、高空等环境及高精度、高可靠性、远距离、超细微等方面是人的感官所不能代替的。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如图 1-2
7、所示,传感器是任何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今,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已涉及到科研、各类制造业、农业、汽车、智能建筑、家用电器、安全防范、机器人、人体医学、环境保护、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军事等各个方面,人们已经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了。设计意图时间教学方法10视频播放分钟图解分析传感器的分类1)按输入量(被测对象)分类输入量即被测对象,按此方法分类,传感器可分为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和生物量传感器三大类。例如,物理量传感器又可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等。这种分类方法给使用者提供了方便。2).按转换原理分类从传感器的转换原理来说,通常分为结构型、物性型和复合型三大类。结构型
8、传感器是利用机械构件 (如金属膜片等)在动力场或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变形或位移,将外界被测参数转换成相应的电阻、电感、电容等物理量,它是利用物理学运动定律或电磁定律实现转换的。物性型传感器是利用材料的固态物理特性及其各种物理、化学效应(即物质定律,如虎克定律、欧姆定律等)实现非电量的转换。它是以半导体、电介质、铁电体等作为敏感材料的固态器件。例如: 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光电式、热敏、气敏、湿敏、磁敏等等。70分钟PPT 讲述10分钟复合型传感器是由结构型传感器和物性型传感器组合而成动画放影并的,兼有两者的特征。讲述这种分类方法清楚地指明了传感器的原理,便于学习和研究。3).按输出信号
9、的形式分类按输出信号的形式,传感器可分为开关式、模拟式和数字式。4).按输入和输出的特性分类按输入和输出特性,传感器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类。5).按能量转换的方式分类按转换元件的能量转换方式,传感器可分为有源型和无源型两类。有源型也称能量转换型或发电型,它把非电量直接变成电压量、电流量、电荷量等,如磁电式、压电式、光电池、热电偶等。无源型也称能量控制型或参数型,它把非电量变成电阻、电容、电感等量。教学反思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课题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授课人课程类型班级上课时间专业课知识与技能:一. 了解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范围及性质课时上课地点学校2 课时教学目标二. 掌握应变力的计算过程与
10、方法:一体化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密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了解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难点掌握应变力的计算学情分析学生基础差,以实例为主教学方法讲授、视频分析教学准备案例、多媒体教学过程与内容1. 应力2. 应变3. 胡克定律与弹性模量 = E = G式中,E 为弹性模量或称杨氏模量,单位为Nm2;设计意图时间教学方法10分钟多媒体教学G 为剪切模量或称刚性模量;为切应力。1. 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说明弹性元件受力(或力矩、压力)与其相应的位移(线位移,角位移) 之间的关系II. 弹性敏感元件的材料图解分析70分钟III. 弹性敏感元件的类型1. 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10分钟2. 变换压力的弹性元
11、件教学反思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课题传感器的应用授课人课程类型班级上课时间专业课知识与技能:一. 了解传感器应用的范围范围及性质课时上课地点学校2 课时教学目标二. 掌握如何选择相应的传感器过程与方法:一体化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密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了解传感器应用的范围难点掌握掌握如何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学情分析学生基础差,以实例为主教学方法讲授、视频分析教学准备案例、多媒体教学过程与内容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 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在有些学科领域, 传感器又称为敏感元件、检测器、转换器等。这些不同提法,反映了在不同的技术领域中,只是根据器件用途对同一类
12、型的器件使用着不同的技术术语而已。现如今应用最为广泛。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在军工设备仪器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 在医疗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检测设备也非常重要的应用。设计意图时间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10分钟动画演示航空航天宇宙飞船飞行的速度、加速度、位置、姿态、温度、气压、磁场、振动测量;“阿波罗 10”飞船对 3295 个参数进行检测,其中:温度传感器 559 个压力传感器 140 个信号传感器 501 个遥控传感器 142 个师生共同讨论70分钟10分钟教学反思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课题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授课人课程类型班级上课时间专业课知识与技能:一. 了解传感器
13、的发展趋势范围及性质课时上课地点学校2 课时教学目标二. 掌握传感器应用的环境过程与方法:一体化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密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了解传感器的发展趋势难点掌握传感器应用的环境学情分析学生基础差,以实例为主教学方法讲授、视频分析教学准备案例、多媒体教学过程与内容 、 开发新型传感器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是基于各种效应和定律,由此启发人们进一步探索具有新效应的敏感功能材料,并以此研制出具有新原理的新型物性型传感器件,这是发展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和小型化传感器的重要途径。结构型传感器发展得较早,目前日趋成熟。结构型传感器,一般说它的结构复杂,体积偏大,价格偏高 。物性型传感器大致与之相反
14、,具有不少诱人的优点,加之过去发展也不够。世界各国都在物性型传感器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研究, 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发展动向。(1)采用新原理(2)填充传感器空白(3)仿生传感器二、开发新材料传感器材料是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基础,由于材料科学的进步, 人们在制造时,可任意控制它们的成分,从而设计制造出用于各种传感器的功能材料。用复杂材料来制造性能更加良好的传感器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设计意图时间教学方法10分讲授法钟多媒体教学三 、新工艺的采用在发展新型传感器中,离不开新工艺的采用。新工艺的含义范围很广,这里主要指与发展新型传感器联系特别密切的微细加工技术。该技术又称微机械加工技术,是近
15、年来随着集成电路工艺发展起来的,它是离子束、电子束、分子束、激光束和化学刻蚀等用于微电子加工的技术,目前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传感器领域。113新工艺的采用例如利用半导体技术制造出压阻式传感器,利用薄膜工艺制造出快速响应的气敏、湿敏传感器,日本横河公司利用各向异性腐蚀技术进行高精度三维加工,在硅片上构成孔、沟棱锥、半球等各种开头,制作出全硅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四 、集成化、多功能化集成化 :为同时测量几种不同被测参数,可将几种不同的传感器元件复合在一起,作成集成块。例如一种温、气、湿三功能陶瓷传感器已经研制成功。把多个功能不同的传感元件集成在一起,除可同时进行多种参数的测量外,还可对这些参数的测量结果
16、进行综合处理和评价,可反映出被测系统的整体状态。多功能化:同一功能的多元件并列化,即将同一类型的单个传感元件用集成工艺在同一平面上排列起来,如 CCD 图像传感器。多功能一体化,即将传感器与放大、运算以及温度补偿等环节一体化,组装成一个器件。五 、智能化对外界信息具有检测、数据处理、逻辑判断、自诊断和自适应能力的集成一体化多功能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与主机互相对话的功能,可以自行选择最佳方案,能将已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分割处理,实现远距离、高速度、高精度传输等。70分钟10分讨论法钟教学反思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课题温度传感器基础知识授课人课程类型班级上课时间专业课知识与技能:一. 了解温度的
17、基础知识范围及性质课时上课地点学校2 课时教学目标二. 掌握温度的相关概念过程与方法:一体化教学重点了解温度的基础知识难点掌握温度的相关概念学情分析学生基础差,以实例为主教学方法讲授、视频分析教学准备案例、多媒体教学过程与内容1.1 温度定义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两个不同温度相接触的物体将会产生热交换在国际单位制中,以热力学温标为基本温标,它定义的温度为热力学温度T,单位为开尔文,符号为K。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之一。其它的基本单位还有米、千克、秒、安培、摩尔和坎德拉等,用符号 K 表示。1.2
18、温标分类温标定义: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温标分类: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 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 热力学温标(K)国际实用温标1.3 温标特点(1) 摄氏温标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零度(C),把水的沸点定为 100设计意图时间教学方法10分钟多媒体教学度,两个温度点间划分100 份,每份为 1 摄氏度。符号为t,单位为C 。(2) 华氏温标70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 32F,水的沸点定为 212F,两温度点划分 180 份,每份为 1 华氏度。符号为。它与华氏度的关系分为q / F = (1.8t / C +
19、 32)钟(3) 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标以水的三相点平衡共存时的温度为基本定点,并规定其温度为 273.15K。三相点是指在热力学里,可使一种物质三相(气相,液相,固相) 共存的一个温度和压力的数值。开氏温度计上的一度等于摄氏温度计上的一度,水的冰点摄氏温度计为 0C,开氏温度计为 273.15K。(4) 国际实用温标为解决国际上温度标准的统一及实用问题,国际上协商决定, 建立一种既能体现热力学温度(即能保证一定的准确度),又使用方便、容易实现的温标,即国际实用温标,又称国际温标。1968 年国际实用温标规定热力学温度是基本温度,用t表示,10其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 K。1K 定义为水三相点热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传感器 原理 应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