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学报》刍议《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及与道德教育意义.doc
《《济南大学学报》刍议《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及与道德教育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大学学报》刍议《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及与道德教育意义.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刍议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及其道德教育意义 本文为于学强主持的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德才兼备用人标准实现机制研究”(10CDJ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于学强(聊城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山东聊城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摘要】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至少包括如下内容:表现为行为上的“能养”, 表现为心理的“敬”, 表现为礼节上的“无违”, 表现为时限上的“三年无改”, 表现为空间上的“泛爱众”。站在历史与时代的视角审视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其道德教育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关
2、键词】论语,孝道,孔子具有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中国,历来就重视孝道。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挖掘论语中孝道思想的道德教育意义在于,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崇尚孝道的美德,提高公民特别是党政干部的个人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晚辈对长辈尊重为基本体现的伦理道德规范。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主要围绕如何孝顺父母展开,也涉及长兄以及社会关系层面的内容,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也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概括地讲,论语中的孝
3、道思想至少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的内容:1表现为行为上的“能养”。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论语中曾涉及到子夏问孝的一段话,孔子的回答是:“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意思是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可以知道,他认为仅仅能供养父母吃喝是不足以称为孝道的。但实际上,这句话中也有孝敬父母首先要供养父母之意。所以,讲究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应当是能使父母衣食无忧。虽然,孔子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孝即能养”的思想,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论语为政)如果人们的孝道仅停留在“能养”的层面上,人与犬马就没有什么不同了。需要指出
4、的是,这里孔子驳斥的是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两种狭隘的“孝”理念,一是在体力上去服务父母、长辈,去劳动干活,二是让他们有酒有食,进而指出了孝与敬的关系,要求人们“养”且“敬”。但是,孔子强调“敬”并没有因之否定“孝要能养”的要求。并且从逻辑上看,虽然批判了狭隘的“能养”即孝理念,但对于“能养”要求还是十分突出的,如若人们连“能养”都做不到,岂不是犬马不如了?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孟子曾指出五种不孝,前三种是“不顾父母之养”:“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可见,在孟子那里仍将“能养”作为孝的基本要求。曾子也曾
5、指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同样是将能养作为孝最为基本的要求。 2.表现为心理的“敬”。孔子认为,讲究孝道不能仅仅理解为“能养”,因为“能养”仅是孝最为基础和底线性要求,人之为人还必须要“养”且“敬”。他指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可见,在孔子看来人之为人或者人是否遵从孝道,关键在于敬。敬与养相比,两者都内含于孝之中,是孝的内容。但两者相比,敬的层次明显要高于养。正如后来孟子指出的,“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篇上)。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在于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意识,在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形成和继承的美好传统。“
6、敬”便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意识,它与动物本能如“虎凶不伤子”不同,因为这种“敬”中不仅仅渗透着血缘关系,也渗透着人类文明。没有社会历史的继承和发展,人们便会永远停留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历史便不会避免“易子相食”的悲剧。“孝”表现为人们心理的“敬”,也正说明了人之为人。也正基于此,人们对自己的父母或长亲不敬往往被人骂为不在人伦或禽兽不如。可见,孝的本质在于对父母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一般而言,若真有这情感则总能对父母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决不会颐指气使、粗鲁放肆,这一点对于讲孝之人而言是一致的。至于体力上的侍候和物质上的供给,人和人之间会因客观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些人有时候会心有余而力不
7、足,但这并不说明就是不孝。3表现为礼节上的“无违”。 如果将仁作为孔子孝道的本质的话,礼则是其孝道的核心。孔子之所以强调要“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当然,孝作为仁爱的根本,不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承诺与应诺的统一。论语中论及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无违。”(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要做到无违,既要靠内在修养规约,也要靠外在礼制制约。一方面,作为儿女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也就是说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可以委婉的去劝止;另一方面,无违还是受制于礼法的约束,也就是要按礼节办事,父母在世的时候要按
8、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以后要按照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虽然“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但孔子还是主张从简,“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这就要求孝子之于丧亲,要以“戚”为本,同时居丧之礼要“致乎丧而止”(论语子张)。这里,“葬之以礼”,实际上表达了对父母的爱心和敬爱,也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的自觉行为。4表现为时限上的“三年无改”。在孔子看来,孝是个延续性的动词,人们实践孝道是个不断的过程,甚至应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人们要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必须在生命的全过程关注孝道。在孔子看来,“
9、父”不仅是“子”的自然生命的来源,更是“子”的文化生命乃至价值生命的来源。基于此,即便是父亲不在时也要贯彻子承父业。论语指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也就是讲,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在这里,“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后来,曾子曾转引过孔子这一思想,“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由于孝不仅是长辈生前要侍奉的问题,由此还引发孔子对于祭祀
10、的关注,提出“祭如在”的思想,强调“吾不如祭,如不祭”(论语八佾)。意思是说,祭祀祖先时好像祖先就在眼前,只能亲自参加而不应让人代理,否则就和不祭祀一样。这实际上还是讲对长辈敬爱之心要在时间上延展,在孔子看来,父母去逝后亲自祭祀父母,也是出于践行孝道。5表现为空间上的“泛爱众”。论语中的孝道虽然主要围绕父母之孝展开,但又不限于此,而是“泛爱众而亲仁”,将孝施于天地之间,目标是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孔子多将孝与礼、仁、悌、义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将人复合化为一个多重角色的扮演者,而这正符合人的社会本性。当然,孝、悌、仁、义、礼在原则上主要是针对下对上,臣对君,主对客而言的
11、,这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应当指出的是,孔子不仅强调将孝道延伸到“泛爱众”的社会领域,也强调将孝道延伸到“事公卿”的政治领域,认为将孝的品德运用到政治上就是参与了政治。孔子点明了孝与政治的关系,一个家庭的孝,可以逐步影响开来,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这就是“孝治”的内容之一。论语指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而将忠与孝结合起来,并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论语子罕)来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从而落实了儒家“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的政治理念。 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孝道问题,可以依据其基本原理内因与外因关系理论。我们认为内因是根据
12、,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孝道固然有世人的影响和时代的因素,但关键还是主体自身。正是由此,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特别是其关于提高自身修养以尽孝道的思想,对于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二、论语中孝道思想的道德教育意义论语中关于孝道的思想博大精深,从如上论述中只能窥豹一斑。毋庸置疑,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是基于“礼崩乐坏”的特定时代产生的,其目标指向是“克己复礼”,自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痕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中国传统孝道的重要源头,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至今仍然存续并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本身就说明这种孝道思想中的合理成份与生命力。站在历史与时代的视角审视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其道德教育意义至少有如下几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南大学学报 论语 济南 大学 学报 刍议 中的 孝道 思想 道德教育 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