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庆实验中学2015一2016学年高三12月月考 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卷)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 (图13),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4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
2、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金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字”,“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 “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1936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金文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字形看,“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图7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
3、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直的“一”,而是具有弧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金属斧钺阑。“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赐弓矢斧钺”,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征伐之权。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横置的斧钺呢?这也是由它产生的时代决定的。横置是斧钺实施砍杀功能的状态,而最早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荷马时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力不大,亚里士多德说:“假如阿伽门农王获得在战场上
4、杀死逃兵的权力,那么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表示的原因。但这一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说文解字“王”字下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显然是后人的臆测了。 (摘编自罗琨甲骨文解谜)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于“王 ”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王”是斧钺的象形,才解决了这一问题。B.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像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C.在甲骨文中,所谓“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D.罗振
5、玉通过比较说文解字的古文“王”字和金文“王”字,释读出了甲骨文的“王”字。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是说“王”字释读出来以后,含有“王”字的句子可以读通了,没有不顺畅的。B.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字的结构,以为其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三者。C.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阿伽门农王的权利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权力就不复存在。D.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它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诒让之所以未能释出“王”字,一个
6、原因是刘鹗的铁云藏龟中所收“王”字字形单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B.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文的“王”字,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年前殷王室的遗物。C.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字,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的。D.从甲骨文、金文看,最早时候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贺逢圣,字克繇,江夏人。与熊廷弼少同里闬,而不相能。为诸生,同受知于督学熊尚文。尚文并奇二生,曰:“熊生,干将、莫邪也;贺生,夏瑚、商琏也。”举于乡。家贫,就应城教
7、谕。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二人,授翰林编修。天启间,为洗马。当是时,廷弼已再起经略辽东矣。广宁之败,同乡官将揭白廷弼之冤,意逢圣且沮之。逢圣作色曰:“此乃国家大事,吾安敢小嫌介介,不以明!”即具草上之。湖广建魏忠贤生祠,忠贤闻上梁文出逢圣手,大喜,即日诣逢圣。逢圣曰:“误,借衔陋习耳。”忠贤怫然去。翌日削逢圣籍。庄烈帝即位,复官,连进秩。九年六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十一年致政。十四年再入阁。明年再致政。 逢圣为人廉静,束修砥行。帝颇事操切,逢圣终无所匡言。其再与周延儒同召,帝待之不如延儒。及予告宴饯便殿赐金赐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澜动容焉是时,湖广贼大扰
8、。明年春,张献忠连陷蕲、黄,逼江夏。有大冶人尹如翁,逢圣门生,走三百里,持一僧帽、一袈裟来贻逢圣。逢圣反其衣曰:“子第去,毋忧我。”如翁去。五月壬戌晦,贼陷武昌,执逢圣。叱曰:“我朝廷大臣,若曹敢无礼!”贼麾使去,遂投墩子湖死也。贼来自夏,去以秋云。大吏望衍而祭,有神梦于湖之人,“我守贺相殊苦,汝受而视之,有黑子在其左手,其征是。”觉而异之,俟于湖,赫然而尸出,验之果是,盖沉之百有七十日,面如生。以冬十一月壬子殓,大吏挥泪而葬之。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二)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及予告宴饯便殿/赐金赐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澜动容焉B及予告宴饯便殿赐
9、金赐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澜动容焉C及予告宴饯便殿/赐金赐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澜动容焉/ D及予告宴饯便殿赐金赐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澜动容焉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B.“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C.“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意同“致仕”或“致事”。古代官员一般在70岁时退休,有疾患则可提前退
10、休。D.“壬子”是干支纪日法。古人用干支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辰。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贺逢圣饱有文才。做生员时就受到督学熊尚文的赏识,殿试考中第二名,后来湖广建造的魏忠贤生祠的上梁文竞误传出自他手。B贺逢圣刚正不阿。广宁战役失败之后,他不计前嫌,起草奏章为熊廷弼鸣冤;权臣魏忠贤登门拜访,他据实言明,绝不趋炎附势。C贺逢圣清廉沉静。门生尹如翁远道送来衣帽,他坚决拒收,原物奉还;皇上虽然对待他和周延儒有厚薄之别,但他始终没有进言纠正。D贺逢圣临难不屈。在武昌被贼寇逮捕
11、,他毫不畏惧,义正词严,呵斥贼寇无礼,贼寇没有杀他,而驱使他离开,他毅然投墩子湖而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逢圣作色曰:“此乃国家大事,吾安敢小嫌介介,不以明!”(2)觉而异之,俟于湖,赫然而尸出,验之果是,盖沉之百有七十日,面如生。(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8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联哪两个字以浅为深,以俗为雅,用得很特别?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5分)9.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
12、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的命运时,希望与神仙和明月同在的两句是“ , ”。荀子劝学中“ , ”两句强调只要不停地雕刻,即使是金属和玉石也能在上面刻出图案。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直接表达希望收复中原,从而取得世代相传之美名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莲荷图 张晓林黄庭坚路过江陵,去承天寺谒见住持智珠禅师。智珠禅师拈须微笑,说:“山谷果然来了。”黄庭坚也笑。“偿债而来。”二人都还记着那件事。绍圣二年,黄庭坚被贬谪黔州,途经江陵,就
13、寄居在承天寺,也是那个时候,二人结成知音。那天清早,花香把黄庭坚醺醒,他披衣起床,去找智珠禅师说禅。这天早晨的阳光灿烂无比,他见禅师站在院子里,正拈着佛珠让人把一座旧塔拆去。黄庭坚走过去站在智珠禅师的身边。禅师说:“我要建七级浮屠。”稍停,又说:“塔建好,你可得为塔作篇文章。”黄庭坚笑起来。“文章不难作,只怕塔不好建。”智珠往山寺外望去。山道崎岖,山雾缭绕,空中有飞鸟盘旋。他弯下腰,捡起一片瓦砾,拂去灰尘,装进口袋。六年过去。黄庭坚再次走进承天寺,七级浮屠已然建好,在霏霏的江南细雨中有说不出的壮严。智珠禅师绕塔三匝,从衣袋里掏出当年的那片瓦砾,那片瓦砾看上去竟然温润如玉。他把瓦砾递给黄庭坚,说
14、:“难者已经成功,接下来看不难的了。”黄庭坚看着瓦砾,似乎想从中看出点什么来。智珠禅师让黄庭坚先在山寺住下。他说:“清净两晚,再说为塔作记之事。”过两天,智珠禅师在塔下摆下案子,备了纸墨和茶水,喊来两个小沙弥,侍候黄庭坚为寺塔泼墨作记。事也凑巧,江陵知府马瑊听说黄庭坚住在承天寺,这一天率同僚陈举、林虞等来拜访他。碰上这等雅事,他们都很高兴。陈举是个掏钱买来的官,喝的墨水不多,但他最好雅聚。黄庭坚这一天灵感涌动,他让小沙弥并排铺下十余张宣纸,饱醮浓墨,文不加点,落纸云烟,一篇承天院塔记转瞬完成了。文辞典雅,书法墨气豪迈,大家齐击掌。天院塔记因要刻碑勒石,黄庭坚在文章的后边将智珠、马瑊等人的名字都
15、写了进去,唯独把陈举的名字给落下了。陈举的脸色很难看。他走上前,朝黄庭坚一揖手,恳求道:“黄公添上陈某的名字,也好传之子孙。”黄庭坚没说话,笔交给小沙弥,朝寺院后边的茅厕走去。陈举脸色愈发的难看,他走到无人处,抽出佩刀,将一棵树上的三根枝条一刀斩断。崇宁元年,黄庭坚改任领太平州事。仅到任数天,就有人向朝廷举报,说黄庭坚在承天院塔记中“幸灾谤国”。朝廷震怒,黄庭坚再遭贬谪。朝中佞臣趁机想铲出黄庭坚,又进谗言,皇上下旨,革除了黄庭坚的一切职务和功名,流放宜州。稀落的鞭炮声响起,旧历年快到了。黄庭坚在潭州遇到了秦观的儿子秦湛。秦湛是扶秦观的灵柩迁葬故里的,秦观早几年病逝在了藤州任上。黄庭坚见了秦观的
16、画像,悲从中来,不禁失声痛哭。临别,黄庭坚掏出二十两银子送给秦湛,这几乎是他的全部积蓄了。秦湛不收,黄庭坚哽咽说:“我与你父几如骨肉,想他死不得预殓,葬不能往送,你想让我遗恨终老吗?”秦湛跪倒,给黄庭坚磕了三个头。黄庭坚原是和家眷一道起程的,可到零陵时,他忽然改变了注意,将家眷安置在零陵,他一人前往宜州,想等到宜州停当下来,再派人来接他们。白天在路上行走,黄庭坚倒不觉得什么,可一到夜间,夜深人静,草虫相鸣,还是感到有几缕说不出的孤独。他又想起了智珠禅师。智珠禅师除了佛法高深,还深谙画理,性喜画莲。他画莲,画出了它们的魂,高洁而脱尘。酷热的夏日展卷,不仅能闻到清幽的荷香,还能感到有阵阵凉风吹拂。
17、黄庭坚想求老友一幅画,时时把玩,不但可解寂寥,也不愁打发宜州漫长的夏日了。他修书一封,让人送到承天寺,交给智珠禅师。智珠禅师接了信,沐浴、焚香,然后关了禅房木门,拿出珍藏十余年的澄心堂纸,调好颜料,对着雪白的纸走进了一个了无纤尘的境界。禅房的烛光亮了六个夜晚和六个白天,一幅莲荷图画好了。智珠禅师把图很小心地叠好,装进信囊,喊来一个小沙弥,打发他尽快把信送出。小沙弥走出禅房的木门,智珠禅师弹弹袈裟,坐上莲花座,口里念了一个偈子,竟坐化去了。黄庭坚收到莲荷图的时候,已是黄昏。残阳如血。他急忙将画幅展开,展到一半,泪水就模糊了双眼。 (选自领导文萃。2015年第1期)(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
18、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莲荷图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紧紧围绕莲荷图行文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如黄庭竖、秦观、智珠禅师等的性格特征,表现了黄庭坚与智珠禅师的友谊等。 B小说插叙了黄庭坚和智珠禅师六年前的约定,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表现了黄庭坚注重承诺的性格,引出下文黄庭坚写承天院塔记以及洲此遭受贬谪等事情。 C智珠禅师当初随手拾起的一片瓦砾跟随了智珠禅师六年时间,后来让黄庭坚看时竟然温润如王,这说明几年间智珠禅师经常拿出来摩挲,时时想起当初的诺言 D、因为黄庭坚讨厌不学无术的陈举,所以他在承天院塔记中没有写陈举的名字,尽管陈举请求也没有写。这为黄庭坚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并因此遭
19、到贬谪 E、小说中的智珠禅师是一个智者,他用六年时间建成了佛塔,又让黄庭坚为佛塔写了纪念的文章,也为好朋友画了莲荷图,此时他心愿已了,于是便坐化了。(2)小说的环境描写简洁但富有表现力,请找出三处并简要赏析其作用。(6分)(3)小说在刻画智珠禅师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4)小说写了黄庭坚的两“笑”和两“哭”,请结合小说简要解说黄庭坚的“笑”和 “哭”体现的不同心理或情感,以及这样写的效果.(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
20、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
21、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
22、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大庆 实验 中学 2016 届高三 语文 上学 12 月月 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