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_三级_复习大纲_2015年修订版_.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_三级_复习大纲_2015年修订版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_三级_复习大纲_2015年修订版_.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心理咨询师根底知识_三级_目录大纲_2015年修订版110 / 110优质文本第一章 根底心理学复习概要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根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第三单元 心理学开展简史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那么和方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根底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第三节 感觉、知觉和记忆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第三单元 各种感觉第四单元 感觉现象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第四节 记 忆 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第二单元 遗忘及遗忘规律第三单元 遗忘的原因及
2、系列位置效应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第三单元 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第五单元 表象和想象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与动机概述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单元 情绪和情感概述第二单元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的维度第三单元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第四单元 意志 第九节 能力和人格 第一单元 能力第二单元 人格第三单元 气质第四单元 性格第五单元 人格理论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复习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
3、研究范围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一单元 社会化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第三单元 归因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 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第二单元 身体语言沟通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那么和理论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 第七节
4、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 情第二单元 婚 姻第三单元 离 婚第四单元 家 庭第三章 开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开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单元 开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单元 心理开展的动因第四单元 心理开展过程第五单元 心理开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开展的关键期第七单元 开展心理学简史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开展 第一单元 新生儿的开展第二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开展第三单元 婴儿的学习第四单元 婴儿的认知开展第五单元 婴儿的言语开展第六单元 婴儿的个性和社会性
5、开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开展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第二单元 幼儿的认知开展第三单元 幼儿言语的开展第四单元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开展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开展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开展第三单元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开展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开展 第一单元 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第二单元 少年期的认知开展第三单元 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开展第四单元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开展 第一单元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思维开展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开展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开展 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更年期第二单元 对中年期心理开展的理解和认识第
6、三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开展第四单元 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开展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开展 第一单元 老化的原因第二单元 两种不同的老年期心理变化观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第四单元 老年期的人格特征第五单元 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病症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第二单元 情绪障碍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
7、神障碍第三单元 神经症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第七单元 癔症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 概述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一单元 概述第二单元 常见的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知识复习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根本概念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第四单元
8、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开展史 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 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第三单元 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 第一单元 信度的概念第二单元 信度评估的方法第三单元 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第四单元 影响信度的因素 第四节 测验的效度 第一单元 效度的概念第二单元 效度评估的方法第三单元 效度的功能第四单元 影响效度的因素 第五节 工程分析 第一单元 工程的难度第二单元 工程的区分度 第六节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第一单元 测验的目标分析第二单元 测题的编写第三单元 测验的编排和组织 第七节 心理测验的使用 第一单元 主试
9、的资格第二单元 测验的选择第三单元 测验前的准备及考前须知第四单元 测验实施的程序及要素第五单元 受测者误差及控制方法第六单元 测验的评分第七单元 测验结果的报告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根本概念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根本条件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第四单元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第五单元 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10、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分类和一般程序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 幼儿、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咨询第二单元 青年时期的心理咨询第三单元 中年人的心理咨询第四单元 老年人的心理咨询 第五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 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第二单元 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第三单元 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人类性科学概述第二单元 性心理咨询的内容与方法第三单元 性行为问题附录:心理学家信息汇总优质文本第一章 根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心理学分为:根底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根底心理学着重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根本规律的控讨;总结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根底
11、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习题P3-1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习题P3-2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分为: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根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教材P002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开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动物和人。习题P25-245心理现象发生、开展的角度:动物心理学和比拟心理学;人类个体心理的角度:开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研究社会对心理开展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的:应用心理学;根底心理学的任
12、务:把心理学各个分支研究的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根底心理学的内容即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知习题情绪、情感和意志习题P3-3个体的心理特征需要和动机习题P3-4能力、人格气质和性格二、根底心理学的内容:1、认知认识:感觉和知觉都是外部现象的认识感觉:通过每个单一感觉器官认识事物的属性;是感性认识。知觉:把各种感觉结合起来,形成事物整体认识;是感性认识。记忆:提供过去的经验,把经历联系起来,到达理性认识。思维:对事物本质认识;依赖于记忆,是理性认识。2、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外在和情感内在: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意志:心理对行为的支配;3、
13、需要和动机: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需要: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人内部的不平衡状态。动机:需要转化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向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4、能力和人格能力: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适宜性。人格=气质+性格习题P25-246气质脾气、秉性: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速度、强度、稳定性方面;没有好坏之分。性格: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有好坏之分。三大心理现象: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以过程形式存在,都经历发生、开展和结束。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心理特性。需要和动机反映人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
14、他的人格特征。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教材P004*以下两个科学命题是心理现象的指导思想: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习题P26-250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观映象,具有能动性,脑活动的结果。习题P25-247人的大脑是物质开展的最高产物。1、无机物和植物,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单细胞动物有感应性都没有心理。无脊椎动物之腔肠动物无神经系统;无脊椎动物之环节动物有神经系统;2、环节动物蚯蚓:有了“感觉皮肤,条件反射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环节动物蚂蚁:嗅觉器官;环节动物蜘蛛:感受
15、震动器官;3、脊椎动物有脊髓和脑:有了“知觉4、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习题P3-7动物心理的开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习题P3-65、人类:思维是人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心理开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故人的心理才叫:思维、意识、精神。习题P25-249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能动的反映。2、心理是大脑产生的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体验。3、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边缘学科。习题P3-54、人的心理现象生产的标志:以能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响;以
16、能形成条件反射;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习题P25-2485、心理反映的形式: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欲望和要求。习题P26-2516、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人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习题P26-252第三单元 心理学开展简史 教材P007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是:总结个人经验;思辨。习题P26-253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希波克拉底古希腊,西方医学之父:人分四种:胆汁质黄胆汁:多血质血液:黏液质黏液:抑郁质黑胆汁:盖伦罗马:提出了气质概念,气质类型分类。19世纪前,心理学隶属哲学范畴。19世纪中叶,
17、引进实验方法,成为独立学科。韦伯德国,1840:差异感觉阈限定律韦伯定律;费希纳德国,1860:心理物理学;赫尔姆霍兹德国:颜色视觉,听觉和空间知觉。艾宾浩斯德国:记忆的实验研究;冯特德国,1879,莱比锡大学: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办?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习题P4-8习题P4-9二、学派的纷争一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德国:用内省实验的方法,分析意识,找出规律。习题P4-10*缺点:只问意识经验构成,不问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二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连续整体,强调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
18、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习题P4-11习题P26-254习题P26-256*机能主义在什么思想下产生:达尔文的进化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习题P26-255*奉献:应用心理学在美国的开展。三行为主义华生,美国:反对构造心理学。主张心理学抛开意识,径直研究行为。查明刺激与反响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根据刺激推知反响,即可预测行为。典型环境决定论观点。习题P4-13习题P26-257四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德国:主张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组成元素。建立完形心理学,即格式塔心理学。习题P4-12习题P26-258五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奥地利:建立精神分析学说。主张人的行为
19、归结为本能和原始冲动。习题P26-259无意识潜意识:觉察不到;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经过集中注意、认真回忆、不断搜索能回忆到;意识:能觉察。*人心理结构三个层次:本我快乐原那么、自我现实原那么、超我道德原那么。三者平衡,人格健全。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反对弗洛伊德主义,反对行为主义。习题P4-14主张: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发挥人的潜能;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习题P27-261三大心理学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习题P27-260二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新方向。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新领域主要方向:
20、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来研究人的认识活动。习题P27-262三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根底和脑的机制。习题P4-15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那么和方法 教材P013一、研究心理现象的原那么:习题P27-263一客观性原那么:要有科学的手段,实事求是的态度。二辩证开展原那么:都是开展、变化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理论联系实际原那么:二、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习题P27-264一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不干预,客观、真实。二调查法:分为访谈法口头,问卷书面,心理量表。三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强调个体差异。不可或缺。
21、四实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自变量为因: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条件;因变量为果: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额外变量:除自变之外,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实验效度上下的关键。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根底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教材P018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习题P5-19习题P27-268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神经元组成。是其根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习题P4-16一、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细胞体灰色+树突灰色+轴突外白内灰。习题P4-16习题P27-266树突:接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基础知识 三级 复习 大纲 _2015 修订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