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同步练习2 苏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同步练习2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同步练习2 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3课 人琴俱亡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子猷_病笃_舆论_恸哭_2文学文化知识填空。(6分)(1)人琴俱亡选自,这是一部记载 的笔记体小说集。作者,彭城(今江苏)人,南朝宋文学家。(2)东晋著名的大书法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风格独特,他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两个儿子王徽之、王献之也都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3根据要求写词、写句子。(4分)(1)请写出两个形容人与人关系亲密、感情深厚的成语。、(2)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手足之情是如此神奇,它能驱散生命中的阴霾;手足之情是如此美丽,它能像花儿一样在心中盛开;,。4阅读下列古诗
2、,回答问题。(6分)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注释】乱:指安史之乱。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表弟)将要去的地方。(1)首联“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两句诗蕴含着哪几层意思?(2)用自己的话说说颔联、颈联的意思。(3)赏析尾联中“秋”一词的表达效果。二阅读理解、分析。(一)人琴俱亡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何以都不闻消息(3)语时了不悲(4)便索舆来奔丧(5)子敬素好琴(6)弦既不调(7)便径入坐灵床上(8)人琴俱亡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有错的一项是()(2分)A而/子敬/先亡B便/索舆/来奔丧C便/径入/坐灵床上D因恸/绝良久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8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_(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_9子猷、子敬是兄弟,为什么子敬死了,子猷“了不悲”“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琴俱亡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人琴俱亡同步练习2 苏教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13 同步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