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联组会议上讲话.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联组会议上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联组会议上讲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联组会议上讲话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联组会议上的讲话 经党中央同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第四次会议,听取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并作出相关决议,目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举措。现在到 2022 年实现党中央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一系列约束性指标还有不到 3 年的时间,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增强政治责任感
2、和历史使命感,增强政治担当,依法尽职尽责,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人大监督的积极作用,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出贡献。 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专题询问是近些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探索形成的重要监督方式。自 2022 年 6 月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开展了 24 次专题询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人大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 2022 年出台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每年安排至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参加专题询问,完善现场询问组织方式,提高
3、问答质量等。经过不断改进完善,专题询问更有力度、更具权威,起到了增强监督实效、推动改进工作的作用。 本次会议在分组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的基础上,举行联组会议,开展专题询问。这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第一次专题询问,也是此次执法检查的一个重要环节。联组会议专题询问聚焦突出问题,深入研讨交流,会上,12 位出席和列席会议同志的询问重点突出、直截了当,紧扣法律规定和实际问题,抓住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矛盾,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关切。王勇国务委员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负责同志虚心听取意见,积极客观、实事求是、坦率真诚地回答了提问,体现了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接
4、受人大监督的高度自觉。关于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和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当前存在的问题,执法检查报告都作了比较全面的反映,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建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也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建议。下一步,请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执法检查报告、常委会审议意见和本次专题询问所提问题,加强整改落实,依照监督法规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反馈研究处理情况。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要加强跟踪监督,确保此次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里,我就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再讲两点意见。 首先,讲一讲通过这次执法检查得到的三点经验启示。 第一,必
5、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感受最深刻、要求最迫切的突出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扭转了多年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当前治理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是着眼长远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都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和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笃行“八个坚持”要求,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和政治定位,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民生观、生态观、政绩观,切实以习近平
6、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来引领、谋划、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第二,必须用好法律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2022 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一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法律,是一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法律,是一部维护民生、造福于民的法律,也是一部具有强制力和可操作性、“长着牙齿”的法律。这部法律的 129 条规定,每一条都是经验教训的总结,每一条都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期盼,每一条都意味着责任担当,其中许多规定都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工作、重大举措密切相关。党中央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从5
7、个方面部署了治理大气污染的任务和措施,每一项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各行业企业的主体责任、广大群众的社会责任,都在法律中得到了明确。还有 30 条关于违法行为责任的条款,规定了近 90种具体处罚行为和种类。这些就是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法律武器。各级党政机关和全社会要把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好、实施好,坚持依法治污,强化刚性约束,把各项法律制度变为实际行动,把各项法律责任落实到位,筑牢不可触碰的法律高压线。 第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求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一方面,要重视人民
8、群众的感受。治理大气污染,要把数据达标与群众满意结合起来,既要看监测数据、排放标准、完成指标的情况,更要让老百姓认可。群众满意才是真满意,群众说好才是真好。另一方面,要重视发动群众参与和监督,大力宣传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时公布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重大环境决策和措施公开征求群众意见,督促企业依法公开排放信息,畅通意见表达和举报渠道,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法律,理解和认同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打一场攻坚治污的人民战争。 归结起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增强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是我们这次执法检查的经验体会,也是贯穿此次“法律巡视”的一条主线。全国人大常委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四次会议 联组 会议 讲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