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课后复习资料5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课后复习资料5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课后复习资料52页.doc(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西方经济学宏观局部第四版高鸿业 主编课 后 答 案目录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3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7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4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8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24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应模型30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38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44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
2、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2购置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3购置普通股票不计入,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置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置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4)购置一块地产也不计入,因为购置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 ,和,但影响个人收入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
3、,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或是,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局部,所以和均受影响。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总和会有影响。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对两国总和不会有影响。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 2万美元;从两国总和看,计入的价
4、值为0。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由于,甲乙两地是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4、解答:(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 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 10 = 30万美元,两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
5、5 + 5 = 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 - 7.5) + (30 - 5) = 27.5 万美元 用收入法共计得的为12.5 + 27.5 = 40 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殖法和收入法计得的是相同的。5、解答: (1)1998年名义 = 10010 + 2001 + 5000.5 = 1450美元 (2)1999年名义11010 + 2001.5 + 4501 = 1850美元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1450美元,1999年的实际 11010 + 2001+ 4500.5 = 1525 美元.这两年的实际变化百分比=(1525 - 1450
6、) / 1450 = 5.17% (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 1850美元,1998年实际 10010 + 2001.5 +5001 = 1800美元,这两年实际变化百分比=(1850 - 1800)/1800 = 2.78 % (5)的变动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 (6)用1998年作为基期,1998年折算指数=名义实际1450/1450=100%,1999年的折算指数=1850/1525=121.31%6、解答:(1)国内生产净
7、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 = 500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 = 4300亿美元。 (2)从 + i + g + 中可知 cig ,因此,净出口 = 4800 3000800960 = 40 亿美元. (3)用代表政府预算赢余,T代表净税收既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那么有g ,从而有 T = + g = 30 + 960 = 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此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那么有T = 43
8、00990 = 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 33103000 = 310亿美元.7、解答:(1)用S表示储蓄,用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那么S = c = 41003800 = 300亿元 (2)用i代表投资,用 , ,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那么为 = tg = ,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代表预算盈余,在此题中,200亿元 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那么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那么是进口减去出口,在此题中为100,因此i = + + = 300 + (- 200) + 100 = 200亿元 3从 + g + (x - m)中可知,政府支出g =
9、50003800200 - ( - 100 ) = 1100亿元8、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那么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应C + S和总需求C + 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守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既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方案的储蓄总会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方案投资和方
10、案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应的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方案投资等于方案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解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方案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方案存货投资必然为零.我们先看图145:yOEi0如图145所示. 在图中,B线为没有方案投资 时的需要线, 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i. .图中的 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 线与B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方案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而方案存货投资是方案投资局
11、部的一局部,一般不为零.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方案投资不等,村在非方案存货投资,如以下图;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方案存货投资为零。2、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有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意识考察消费指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指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加收入后,既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1,一般情况是一局部用于增加消费,另一局部用于增加储蓄,即+,因此1,所以=1- ,只要 不等于1或0,就有0 2
12、, 显然就有C1 C2 ,即你比邻居少消费。6、解答: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总是追求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效用最大化.人们会在一生内方案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到达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正确配置。社会保障系统等因素回影响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当一个社会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有更多人享受养老金待遇时,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就回增加,即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增大。相反,如果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人们就会为了以后的生活考虑而减少当期的消费,增加储蓄,从而平均消费倾向就会降低。7、解答;(1)由于该人想要在其一生中平稳的消费,所以其一生的收入应等于各个时期的均匀消费之和。其收入为30 + 60 +
13、90 = 180万美元.消费那么分为四个时期,由于不受预算约束,那么每期消费为180 / 4 = 45万美元.将其与各期对照得; 第一期: 负储蓄15万美元 ; 第二期: 储蓄15万美元; 第三期: 储蓄90 45 =45万美元 第四期: 负储蓄45万美元(2)当没有受到流动性约束时,平稳消费水平为每期45万美元,比第一期收入要大.现在假设该人受到流动性约束,那么该人第一期只能消费其全部收入30万美元。从第二期开始,假设没有受到流动性约束时,平稳消费水平为每期(60 + 90) / 3 = 50万美元,小于第二 三期的收入.故流动性的假设对这几期的消费不产生影响,第 二, 三, 四期的消费为每
14、期50万美元.(3)在期初接受外来财富13万美元,加上其收入30万美元后,显然还是小于其平稳消费水平(注意,此时平稳消费水平为45 + 13 / 4 = 48.25万美元,故该人将在第一期消费完全部外来财富13完美元,其消费为30 + 13 = 43 万美元 第二 三 四期的消费如同第(2)小题的50万美元 如果利用信贷市场,那么消费者每期消费48.25万美元.此时新增财富为13万美元仍完全用于第一期消费。 当外来财富为23万美元时,在第一期,此时加上其收入30万美元,大于其平稳消费水平45 + 23 / 4 =50.75;第二、三期的收入均大于此值,故在这里,流动性约束的假设实际上对消费不产
15、生任何实际的影响,消费者将平稳的消费其全部收入和外来财富.其消费为每期50.75万美元.外来财富为23万美元是这样被消费掉的;第一期50.75 30 = 20.75万美元;第二 三期为0;第四期为23 20.75 = 2.25万美元。8、解答:显然,后一个老太聪明些.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单个消费者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当前的绝对收入来做消费决策,而是根据终生的或持久的收入来做决策.也就是说,消费者不单单考虑本年度可支配收入,还把他们在将来可能获得的可支配收入考虑进去,当他们购置住宅或汽车之类需要大量资金,而他们目前的收入和已经累起来的货币又缺乏以支付如此巨大的金额时,就可以凭借信用的手段
16、用贷款来完成购置行为,用以后逐年逐月获得的收入来归还贷款.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提前获得消费品的享受.所以我们说后一位老太更聪明些。9、解答:(1).由于消费者连续两年的可支配收入都是6000元,根据题中持久收入的形式公式,第2年的持久收入6000,那么消费为c2 = 200 + 0.92 = 200 + 0.96000 = 5600美元 (2) 第3年的持久收入为:3 = 0.7 7000 + 0.3 6000 = 6700美元 第3年的消费为:c3 = 200 + 0.9 3 = 200 + 0.9 6700 = 6230美元 第4年的持久收入为:4 = 0.77000 + 0.3 7000
17、= 7000 美元 第4年的消费为:c4 = 200 + 0.94 = 200 + 0.9 7000 = 6500美元 由于以后一直持续在7000美元,杂第4年以后的持久收入也一直保持在7000美元,因而消费也一直保持在6500美元这一水平. (3) 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说明的是消费和当年收入之间的关系,将持久收入公式代入消费函数,有:c = 200 + 0.9 * (0.7yd + 0.3 yd-1) 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为: = 0.63 长期消费边际倾向说明的是消费和长期收入(持久收入)之间的关系,直接由消费函数可得到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 = 0.910、解答:(1)方程组 100 + 0.8
18、t + y = c + 可解得100 + 0.8 (y t + )+ g =100 + 0.8 (y 250 + 62.5) + 50 +200 = 1000,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0亿美元。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法的公式,得到乘值:投资乘数 = 1 / (1 - b)=1 / (1 0.8) = 5政府购置乘数5(与投资乘数相等)税收乘数 = - b(1 - b)= - 0.8 (1 0.8 ) = - 4 转移支付乘数 / (1 - b)= 0.8 (1 0.8)= 4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置)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 = + = 1 或 5 + ( - 4)=1
19、(3)本小题显然要用到各种乘数.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到达1200,那么缺口=200亿美元。 (a) 增加政府购置 =200 / 5 = 40 (b)减少税收=200 / = 200 / 4 = 50 (c)增加政府购置和税收数额200/1=200即同时增加政府购置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选择答案:1 选C。理由见书p524。2 选B。理由见书p429、p525。3 选A。理由:L1(y)上升,r上升使L2(r)下降4 选C。理由见书p535、540。5 选A。理由见书p544。2.第一个工程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实际利率是3%,
20、其现值是120/1.03*1.03=113万美元,大于100万美元,值得投资;同理可计算得到第二个工程回收值的现值是130/1.03*1.03*1.03=114万美元,大于100万美元,也值得投资;第三个工程回收值的现值是130/(1.03*1.03*1.03*1.03)=115万美元,大于100万美元,也值得投资。 如果预期利率是5%,那么上面三个工程回收值的现值分别为120/(1.05*1.05)=108.84万美元,125/(1.05*1.05*1.05)=107.98万美元,130/(1.05*1.05*1.05*1.05)=106.95万美元。因此也值得投资。3、如果预期通胀率是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宏观 部分 高鸿业 第四 课后 复习资料 5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