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通信装备项目运营管理_范文.docx
《应急指挥通信装备项目运营管理_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指挥通信装备项目运营管理_范文.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应急指挥通信装备项目运营管理应急指挥通信装备项目运营管理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2二、 “十三五”时期建设成效3三、 必要性分析6四、 KANO模型6五、 订单资格要素与订单赢得要素7六、 战略金字塔8七、 发展战略与运营战略9八、 生产率的计算及改良11九、 生产率的概念12十、 精益生产的概念与目标14十一、 价值流图15十二、 精益生产体系16十三、 精益生产的概念与目标20十四、 实现精益生产的条件22十五、 价值流图24十六、 自制或外购25十七、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26十八、 第三方物流系统27十九、 供应商管理库存29二十、 项目简介32二十一、 项目投资分析36建设
2、投资估算表3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39流动资金估算表4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3二十二、 经济效益分析4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4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4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4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5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52一、 产业环境分析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升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3、、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
4、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难度加大。二、 “十三五”时期建设成效“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狠抓落实,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然灾害管理体系不断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化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组建应急管理部,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基本建立,灾害风险综合会商
5、研判、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救援队伍提前预置、扁平化指挥协调等机制进一步健全。修订施行防洪法、森林法、消防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立法,一批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标准制修订实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组织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形成阶段性成果并发挥重要作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新进展,房屋市政设施减隔震工程和城乡危房改造等加快推进建设。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稳步提升,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北斗导航等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救灾救助能力显著提
6、升。强化全灾种全过程综合管理和应急力量资源优化管理,灾害信息报送更加及时,综合监测预警、重大风险研判、物资调配、抢险救援等多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更加高效。基本建成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中央财政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标准不断提高,灾害发生12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科普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成效凸显,年均受益5亿余人次。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397个,确定首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单位13个,建设12个国家级消防科
7、普教育馆,有序推进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明显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成果丰硕。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进展明显,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等区域合作框架下的合作更加务实,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救援队积极参与国际救援行动,充分彰显了我负责任大国形象。“十三五”时期,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经受了严峻考验,成功应对了九寨沟地震、“利奇马”超强台风、2020年南方洪涝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环境
8、。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分别为0.4%、0.7,大幅低于“十三五”时期提出的1.3%、1.3的规划目标。年均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森林草原火灾受害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分别下降37.6%、70.8%、22.7%、55.3%、38.9%。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
9、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KANO模型KANO模型是由日本的狩野纪昭提出的。KANO模型是按照影响顾客满意的模式把顾客需求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三类,并描述每类需求与顾客满意之间辑关系的一种模型。基本型需求是指使顾客达到基本满意而必须满足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过度满足这类需求未必使顾客很满意;可一旦不能满足基本型需求,顾客会极不满意。相比之下,期望型需求是可以持续地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需求。然而,兴奋型需求是能最显著地增加顾客满意度的需求。虽然不能满足兴奋型需求,顾客不会很不满意,但是,一旦某种兴奋型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极大地提高产品的
10、营业收入和利润,从而使企业赢得订单,获得竞争优势。例如,如果烤肉机不但易于清洗、操作简便,而且具有人工智能,不会把肉烤烟,用户就会争相购买。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兴奋型需求将成为明天的期望型需求或基本型需求。在企业制定运营战略时,应确保满足基本型需求,即确保订单资格要素,然后把关注点集中在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上,以此来识别并培植企业的订单赢得要素,进而形成企业现实竞争力。五、 订单资格要素与订单赢得要素2000年,伦敦商学院的特里,希尔教授首先提出了订单资格要素和订单赢得要素的概念。订单资格要素是指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值得购买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订单赢得要素是指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优于其竞争对手,从
11、而赢得订单所必须具备的要素。订单资格要素和订单赢得要素会发生转变。例如,20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进入世界汽车市场时,改变了汽车产品原先的订单赢得要素,从成本导向变成了质量和可靠性导向。美国的汽车厂商就是在产品质量方面输给了日本的汽车厂商。到了80年代后期,福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菜斯勒提高了产品质量,才得以重新进入市场。现在,汽车的订单赢得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个性化。顾客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特征(如可靠性、安全性、设计特征、外观和油耗等),然后希望以最低价格购进一辆能满足特定要求的汽车,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六、 战略金字塔可以看到,从使命、价值观和愿景到发展战略和职能战略,再到策
12、略和方案,构成了一个层级关系,这里称为“战略金字塔”。这一层级关系由上到下是细化和落实过程;由下而上则是保证和支持过程。为此,我们需要一个贯穿各层级的核心元素。一个组织有一个明确的使命,确立了有别于其他组织的价值观,有一个包含了可观测的中长期目标的愿景,并制定了一个与使命、价值观和愿景相对应的发展战略。在组织内部,有各种职能战略,比较重要的是对应于财务职能、运营职能和营销职能的财务战略、运营战略和营销战略。而财务职能、运营职能和营销职能构成了组织的黄金搭档。除财务战略、运营战略和营销战略外,还有企业文化战略、人才战略和公共关系战略等职能战略。对应于每一个职能,有多个战略。例如,研发战略、运营能
13、力战略、质量战略、供应链战略等都可以划归为运营战略,这些运营战略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运营职能。再如,投资战略、融资战略都属于财务战略,这些财务战略互相支持,协同完成财务职能。而市场战略、品牌战略则属于营销战略,这些营销战略互为犄角,一起实现营销职能。需要说明的是,不同职能战略之间不是孤立的,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发展战略需要由各个职能战略来支撑。七、 发展战略与运营战略1、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根据组织的内部条件和所处外部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就组织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发展能力做出的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的谋划。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一般遵循顶层设计、上下结合的原则。首先,高层决策者要对整个形
14、势做出判断,提出总体思路和总体方向,然后交由各个业务部门展开讨论。经过反复磨合,形成简明扼要的发展战略。比起愿景中所表述的目标,发展战略中所确定的目标更为具体。例如,如果某大学的愿景中确定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那么发展战略所确定的目标就应该明确未来主要学科在世界同类大学中的具体位置。发展战略与愿景、价值观、使命的关系可概括为:通过实施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来达到所确定的愿景,践行价值观,进而实现组织的使命。2、运营战略运营战略就是在使命、价值观、愿景、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对目标市场的定位、价值的主张、核心能力的培养、产品和服务的提供等所做出的中长期谋划。研发战略、区域布局战略、能力战略、质量战略
15、、供应链战略等都是运营战略。例如,某一服装公司制定了如下运营战略:“针对高端客户,依靠公司在服装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地位和服饰DIY社群,为顾客提供极具个性化的服饰体验。”根据这一运营战略的定位,可以把这一时期的运营战略称为“产品差异化”战略。运营战略是职能战略之一。职能战略是对组织相应的职能或业务做出的中长期谋划。除了运营战略外,营销战略、财务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等都属于职能战略。运营战略要与营销战略、财务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等职能战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运营战略与发展战略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发展战略用于指导运营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的制定,而运营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一起对发展战略起支撑作用。显然,运营战
16、略比发展战略的跨度更短一些,但所确定的内容更为具体。根据这个关系,尽管各个职能或业务都不相同,但所形成的职能战略都要指向发展战略,都要有利于发展战略的实施。组织制定并实施运营战略,就是要通过运营管理提升组织的竞争力。运营战略实施的效果最终体现在质量、成本或准时交货率等指标的改善上。八、 生产率的计算及改良(一)生产率的计算生产率可按单一投入、两种以上的投入或者全部投入来度量。与这三种度量方法相对应的是三种生产率,即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二)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管理、资本、质量和技术等。除了这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标准化、工作场所
17、的设计与布置、激励制度等。一个错误观点是:工人是生产率的主要决定因素。照此观点,让工人更卖力地工作是提高生产率的途径。然而,事实上,历史上很多生产率的提高是技术改进的结果。技术是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但是,技术本身并不能保证生产率的提高。事实上,没有先进的管理,反而会降低生产率。早些年,中国在引进外资时就有过沉痛的教训:要么引进了过时的设备和技术;要么只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而没有引入软件和管理。如果把管理和技术比作企业发展的两个车轮,那么这两个车轮一定要匹配。否则,企业不可能向前发展,只会原地打转。(三)提高生产率的步骤生产率度量可用于很多方面。通过度量生产率,可以评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
18、营业绩,分析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并针对不足采取改进措施。企业可采取以下步骤来提高生产率:(1)确定生产率测评指标;(2)识别影响整体生产率的“瓶颈”环节;(3)以管理、资本、质量、技术等为切入点提高“瓶颈”环节的生产率;(4)巩固提高生产率的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九、 生产率的概念生产率即投入产出比。生产率反映了产出(产品和服务)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劳动、材料、能量及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对指标。生产率既可以从国家或行业宏观层面上来度量,也可以从企业微观层面上来度量。当从国家或行业宏观层面上来度量时,般用总产值或国民收入来计量产出。当从企业微观层面上来度量时,一般用企业产量或创造的价值来
19、计量产出。投入和产出可以是实物量,也可以是价值量。所以,生产率有多种表现形式。以实物表示投入与产出,生产率所表示的结果直接、明了,可以在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也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但是,实际中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是单一的,这时,通常是选取某一代表产品,利用换算系数把其他产品或服务折算为代表产品。当涉及的投入不是单一的时,只能以价值来统计投入。事实上,当以价值来表示投入与产出时,生产率就与企业的效益建立起了联系。此时,就体现出了计算生产率的意义,即企业可以借助分析生产,率水平来改进自身的管理和技术。实际运用中,企业通常使用生产率的倒数来评价资源的利用情况,此即单位消耗。当把单位消
20、耗与劳动定额、机时定额、原材料消耗定额等进行比较时,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生产率对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对营利性组织,较高的生产率意味着较低的成本及较高的利润;对非营利性组织,较高的生产率意味着利用较少的社会投入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对国家,提高生产率意味着经济运行状况更加良好,国家的实力得到增强。美国20世纪90年代长时期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它的生产率提高了。值得指出的是,生产率不同于效率。生产率反映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源下实现的产出。十、 精益生产的概念与目标1、精益生产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汽车
21、项目组对日本汽车工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发现,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公司与美国的汽车公司相比,只需大约一半的人员、一半的生产场地、一半的投资、一半的工程设计时间、一半的新产品开发时间和少得多的库存,就能生产出质量更高、品种更多的轿车。詹姆斯,沃麦克博士对日本企业取得的这些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并于1990年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LP是以多功能团队活动与持续改进为基础,以丰田生产系统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和稳定快捷的供应链为支撑,通过精准定义价值,让没有浪费环节的价值真正流动起来,最终实现卓越绩效的生产模式。而TPS是在生产的各个层面上,采用能完成多种作业的工人和通用性
22、强、自动化程度高的机器,以质量的持续改进为基础,通过实施准时化生产和多品种混流生产,不断减少各种浪费,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TPS由大野耐一创建,准时制与自动化是其两大支柱。2、精益生产的目标精益生产致力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浪费。浪费包括只增加成本、不创造价值的一切要素和活动,如过量生产、无谓的搬运、多余的库存、多余的操作或动作、次品等。精益生产所追求的目标是废品量最低(零废品)、库存量最低(零库存)、更换作业时间最短、搬运量最低、生产提前期最短和批量最小。精益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卓越绩效。十一、 价值流图价值流图是一种用于精益流程设计与优化的工具,最早由丰田公司提出。价值流图是指用统
23、一的图标,以可视化的方式把产品从最早的原料采购到加工制造,再到产品配送到客户的全部流动过程及信息流描述出来的图形。除加工步骤和物流外,用于计划和实现控制的信息流也在图中显示出来。此外,在价值流图中还会显示出人员、每天可用时间、提前期、加工时间、换产时间、停滞时间、平均库存等信息。应用价值流图,可以客观、直观地描述当前的流程现状,在员工之间达成共识: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价值是如何实现的。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找到现有流程中不创造价值或,创造价值少的环节,进而改进并描述未来理想的流程。因此,价值流图实现了精益生产与流程优化的有机结合。价值流图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只要有流程或业务的地方,就可以
24、应用价值流图。十二、 精益生产体系多功能团队活动与持续改进是精益生产的基础,TPS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和稳定快捷的供应链是精益生产的支撑,实现卓越绩效是精益生产的目标。1、TPS(1)TPS的含义TPS是指企业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工序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精益生产认为生产系统中多余的库存不但是一种浪费,同时掩盖甚至滋生了各种管理问题,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如图152所示。这正是有人把多余库存视为“万恶之源”的原因。TPS就是通过这种减少库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库存的循环模式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2)看板控制系统1)看板及其分类。看板是泛指能够传递信息的各类指示板、公告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指挥 通信 装备 项目 运营 管理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