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2.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2.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2.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识记 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 理解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用 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能力目标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
2、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物质与运动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及方法论 难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自主阅读课文,完成课前预习部分;小组合作综合探究课前预习【教材助读】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和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 和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 的物质。运动是 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
3、的。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区别: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没有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运动是 的、 的和 的;而静止是 的、 的和 的。联系: 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 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和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 的、 的、 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为转移的,它既不
4、能被 ,也不能被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 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 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预习自测】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之树常青”、“生命在于运动”,这些俗语说明 (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D.运动包括宇宙
5、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句话说明了(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330年来,我国不断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始终没有改变。这说明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一成不变的事物是存在的C静止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对静止【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探究一:阅读思考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2.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四川省 岳池县 第一 中学 高中政治 2.4 认识 运动 把握 规律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