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重点难点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重点难点复习资料.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考试复习要点参考第一局部根底理论 第一章?根底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根底心理学的内容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现、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可分两类: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 人格能力、气质和性格; 需要和动机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表现人格倾向;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特征。人格不是独立存在,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人格 :需要和动机是心理现象的动力,表现人格倾向;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2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神经系统是心
2、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心理开展的三个阶段;感觉、知觉、思维和意识动物是思维萌芽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争纷: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响的组合,这些反响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只有确定了刺激和反响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这一学派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4a.詹姆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这一学派,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
3、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着一种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着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5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两个主要局部:意识和无意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潜意识动机的作用,儿童期经验对人的心理和人格的影响。 当代研究趋向: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复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中,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
4、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7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根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局部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整合信息的功能。8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9脑干在颅腔内,与脊髓相连,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局部。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是维持生命的根本活动
5、的主要机构。10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11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12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端脑就是大脑13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14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15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16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根本对称,但其功能不对称,叫“单侧化。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
6、势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占优势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17非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18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根底上形成的反射。19巴普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响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20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
7、反映。2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22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23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24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25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26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局部色盲和全色盲。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异来辩认颜色的,明度相同色调不同的颜色
8、他就分辨不出来。27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数。28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 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拟高。 29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大多是多种声波混合出来的,参与混合的声波的性质决定了最终的波形。30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的区别在于,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皮肤感
9、觉中的痛的性质很清楚,定位也很准确。痛觉最难于适应,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3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脑中的整体反映。感觉与知觉的差异:个别属性/整体认识;单一感觉结果/各种感觉结果;感觉相同,知识经验认知不同。知觉的根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32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33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很多,如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估计时间听觉估计的准确度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活动内容丰富容易对时间低估,活动内容贫乏容易高估。对所发生的事件的态度和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看一部有吸引力的电影和在火车站等人,同是一个小
10、时,但等人会显得漫长得多。34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因而错觉具有三个根本特性:歪曲性、固定倾向性和难以克服的性质。35错觉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用眼肌运动来解释线段长短错觉;有用比照的原因来解释面积大小错觉的;有用心理定势的作用来解释形重错觉的等。36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按内容可分为五种: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又叫再现和再认三个环节。 37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他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38表象是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11、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表象的特征:表象的直观形象性,表象的片断不稳定性 ,表象的可操作性,表象的概括性。39.表象是感知向思维过度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难于开展起来。40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保持时间编码方式容量信息能否被意识瞬时记忆不长于4秒刺激物的形象920比特不能短时记忆小于1分钟听觉编码72个工程能长时记忆大于1分钟语义和形象编码无限大不能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4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信息进行复杂加工的过程,分析
12、、综合、抽象、概括是思维操作的根本形式。根据思维形态可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42辐合思维是按照的信息和熟悉的规那么进行的思维。43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44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是个体,既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概念的内涵越深,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多,外延越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相反的关系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
13、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人工概念只是模拟自然概念,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4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的作用、型启发的作用、定势的作用。46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通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有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48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做言语。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那么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那么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言语包括说、听、写、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言语运动中枢在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又叫布洛卡区表达性失语症;言语听觉中枢位于顶枕颞叶交会的
14、颞上回,又称威尔尼克中枢接受性失语症;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失读症;书写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 失写症49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却和表象有了本质上的差异。50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即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觉知、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和做梦。51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频
15、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在这一阶段,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大约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在这一阶段,个体很难被叫醒,大约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出现波,大约持续40分钟; 大多数脑电波呈现波时,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此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阶段。这四个阶段大约经过90分钟左右。此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 快速眼动睡眠异相睡眠期睡眠者正在做梦。52梦有很多特点,如梦境的不连续性、
16、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53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 注意的特征:注意广度注意范围、注意稳定性注意稳定性是指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一段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但是,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注意的分散被无关对象吸引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要求。注意分配是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条件:非常熟练的活动、有内在联系、不同感觉通道。54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
17、至已经到达了自动化的程度;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两种活动是在不同感觉道,如果在同一感觉通道用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这两种活动也很难做到注意的分配。55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需要又是不断开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需要是不断开展的,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56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对需要加以分类的话,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它与有机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饮食、休息、求偶等的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
18、需要,如求知、交往等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所以又叫获得性需要。57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如对食品的需要,对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需要等和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对各种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如对文化科学知识的需要,对美的欣赏的需要等。58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平安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59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这些需要又叫生长
19、需要。生存是第一位的,开展是次要的。60要到达自我实现的境界,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这种人只能是少数。61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64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根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根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和复合情绪由根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焦虑等等。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
20、、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应激68意志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自制性。 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双趋势、双避式、趋避式、双重趋避式69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70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71人格的结构:包括人格的倾向性包括需要和动机和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 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性格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第二章?社会心理学?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英国麦独孤?社会心理学?两本书,标志着独立学科诞生。 社会心
21、理学是研究社会情景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的学科。2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设法了解与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这个他人的存在包括实际的存在、想象中的存在或隐含的存在。3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响系统。4勒温的:B=f P, E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情境 f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信息加工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9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开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再社会化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22、。社会化的条件:13-25年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群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10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11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性:生物学概念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的标准行事的过程。12社会角色分类:按角色获得方式先赋角色,成就角色;按角色行为的标准化程度规定型角色、开放型角色;按角色功能功利型角色,表现型角色 ;按角色承当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不自觉角色。13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
23、,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有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14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当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15自我或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认知。 20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开展三阶段: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到心理的自我。23詹姆士提出的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24影响自尊的因素: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成功行动的反响;选择参与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拟。25社会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行为原因的知觉影响
24、社会知觉的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认知者的情绪。29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1按社会常模,随大流:不被排斥或笑话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伪装、戴面具;留下好印象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4投人所好:到什么山,唱什么歌。30归因的协变原那么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的三种信息: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个体从以上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们可能做出外部原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归因高高高刺激客体低低高行为主体高低低情境31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观察位置
25、;时间因素33影响亲合的因素:情境因素外界压力、痛苦的情境;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出生序列。34抱负水平:个体对自己可能到达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影响抱负水平的因素:成就动机;过去的成败经验。35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过高、过低都不利;个体为实现目标施展自己才干的时机。36侵犯的构成: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依据社会标准和准那么。37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醒水平2、道德开展水平3、自我控制能力4、社会角色与群体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
26、向于增加5、群众传媒的影响39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责任分散与社会冷漠;时间压力;利他的对象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登三轮捐款例,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人。 利他者的心理特点:心境;内疚;人格。利他的技能40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41嫉妒:通过与他人比拟,发现自己的劣势而产生的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 嫉妒的特点:具有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和普遍性的特点。4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响倾向。43态度的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44态度的成分态度的ABC模式:1态度的情感成分(AF
27、FECTION2态度的行为成分(BEHAVIOR3态度的认知成分:(COGNITION) 态度的属性: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45态度转变涉及的4个要素: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景因素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45海德的平衡理论:是一种人际关系和态度变化的社会认知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事件、他人、文化观念等相互作用中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海德提出POX模型。P:认知个体 O:他人 X:另一个人或事海德认为,如果POX关系相适应,那么该体系呈现均衡状态,P的态度无须变化;反之,如果不相适应,P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改变
28、自己的态度。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否认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46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响测量法等。行为反响的测量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47沟通的定义: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与群众沟通。沟通过程的七个要素:源信息、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响、障碍、背景等沟通的功能:获取信息的手段、交流分享的工具、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减少冲突的途径、提高效率促进目标实现48现实沟通是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拟清楚的把握的沟通,面对面的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形式。虚拟沟通
29、51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54人际距离是人沟通的时候,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包括公众距离12-25英尺、社交距离4-12英尺 、个人距离1.54英尺、亲密距离018英寸。55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心理上的联系。特点是: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56自我暴露的四个层次:1、兴趣、爱好2、态度、价值观3、个人的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家庭 4、隐私、阴暗的想法57良好人际关系原那么1.相互性原那么;2.交换性原那么;3.自我价值保护原那么;4.平等原那么。58人有三种根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舒茨群体整合原那么:包
30、容控制情感 正向形成,反向解体59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感情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程度不同分为:亲和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形式、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形式、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6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熟悉性和邻近性;相似性;互补;外貌吸引力;才能;人格品质最稳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61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变化的现象。63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从众的功能:促进社会形成共同标准、共同价值观的功能;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正当的做法:
31、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标准也要开展自己的个性。从众的原因:寻求行为参照;防止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 群体规模的影响:临界值大致在3-4人。64社会促进的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性别助长性别促进。 社会惰化社会逍遥的主要原因: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焦虑减弱,行为动力相对下降。 群体规模越大,个体的努力水平越低65模仿的意义:模仿是学习和创造的根底;适应作用;促进群体形成。66塔尔德的?模仿律?: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模仿是根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创造就是模仿。 暗示的效果因素:被暗示者独立性差、知识水平低、年龄越小、女性更容易接受暗示。67爱情的特点:相异性、成熟性、高级性、生
32、理性、利他性。爱情是人际吸引的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第三章 开展心理学1.开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开展心理学狭义。2.心理开展的根本性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开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 皮亚杰的研究路线是生物学出发,核心是“发生认识论4.皮亚杰心理开展观:心理开展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平衡;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开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构建过程;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认为心理开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开展变化的过程。
33、认知结构的开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开展的根本因素。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开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开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艾里克森的人格开展八阶段理论:婴儿前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疑心感,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幼儿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童年期7-12岁获得
34、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老实品质;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防止孤独感,爱的品质;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开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防止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P190;成年晚期5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开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防止失望或厌反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P191维果斯基:教育应走在开展的前面。5.柯尔伯格的道德开展理论柯尔伯格研究发现,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开展而开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大致可以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一、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35、二、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三、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那么的定向阶段。6.婴儿期0-3岁的动作开展对心理开展的意义:源泉和前提;外部表现;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开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开展。 动作开展的规律:整体向分化、不随意向随意、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那么从上到下、近远原那么从中心到外周、大小原那么粗细指向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开展中最早发生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认识的开端。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一、感知觉开展五空间知觉的开展包括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开展一、情绪的开展一笑的开展
36、P200-P201婴儿笑的开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发性微笑0-5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三、社会性依恋二婴儿依恋的类型P202艾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平安型依恋占65%-70%、回避型依恋占20%、对抗型依恋占10%-15%。平安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对抗型依恋均属消极的不平安依恋。第三节 幼儿期3-6岁的心理开展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P204一、关于游戏的理论P204重点是二精神分析论:主要指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绪,以调节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三练习论:游戏是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的排演和联系;四重演论
37、: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开展过程;六认知论:游戏是一种同化过程,儿童的认知水平反映在游戏活动中,如幼儿前运算阶段的特点反映在象征性游戏中。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开展的意义P205一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开展的重要途径;二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三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表达创造性能力;四培养健全人格;五增强体质。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开展二、记忆的开展二幼儿记忆特点的开展趋势P207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2.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3.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幼儿期以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词语记忆薄弱。三记忆策略形成P207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经历从无到有的开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没有策
38、略,多为5岁以前的儿童;二是过渡阶段,一般为5-7岁的儿童,其特点是自己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运用;三是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定开展。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开展三、性别角色社会化P210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儿童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鼓励那些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那些不适当的行为。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性激素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度和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五、第一对抗期P21
39、1第一对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对父母的对抗行为的表现是开展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对抗期。第四节 童年期7-12岁的心理开展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P212-P213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以下特点:(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2)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3)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开展一、记忆
40、的开展三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开展特点P214小学儿童能采用多种记忆策略,其中主要的记忆策略是复述和组织。复述背诵是注意不断指向输入信息、不断重复记忆材料的过程,也是为了到达识记目的而主动作出的意识活动。组织是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工程,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组织策略一般可分为归类和系列化两种。四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P214-P215,属二级考试范围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即对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记忆过程与记忆效果、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记忆的以及各因素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弗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三个方面:有关自我的知识、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关于记忆策略
41、的知识。二、思维的开展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根本特点P214(1)经历一个思维开展的质变过程变为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导;(2)不能摆脱形象性思维的逻辑思维;(3)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开展三、同伴关系的开展一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P219-P220研究者按在同伴交往中的人气特点将儿童分为三种:受欢送的儿童、不受欢送的儿童、受无视的儿童。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送的因素有多种,根本的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四、友谊的开展四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P220-P221(1)相互接近;(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3)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
42、4)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第五节 青春期11、12-15、16岁的心理开展第一单元 生理发育与心理开展的矛盾性二、心理开展的矛盾性特点P224-P226(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第二单元 青春期的认知开展P226-P227初中生的记忆容量到达11.04+/-0.4,超出成人短时记忆容量。青春期记忆的主要特点:(1)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2)多方面的记忆效果到达个体记忆的最正确时期;(3)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第三单元 青春期的社会性开展二、情绪变化特点
43、P228一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二青春期躁动。三、第二对抗期P228-P229第一对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主权;第二对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那么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渗入到内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第二对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1)硬抵抗;(2)软抵抗;(3)对抗的迁移。第二对抗期的成因,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第六节 青年期17、18-35岁的心理开展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认知开展P232-P233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在青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
44、力那么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积累而呈上升趋势。总的来说,青年期之前的思维开展主要表现在知识的获得上,而青年期之后的成人思维主要表现在知识的应用上,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重要的思维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帕瑞研究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开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二元论阶段;(2)相对性阶段;(3)约定性阶段。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拉勃维维夫把成人的思维看作是一种“实用性思维。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开展四、社会关系的变化P235恋爱和结婚是亲密感建立的中心任务,亲密感建立还包括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心理学家安托露丝将这三重关系称为“人生护航舰,是青年人面对人生挑战的保护层
45、。中年期35、40-60、65岁老年期60岁以后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P249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P249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就是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永远并存的依据。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P250)(一) 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P251)1、 是从两个命题出发的,用弗洛伊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1精神分析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2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症。2、依据上述两个命题,弗洛伊德又推演出以下的判断: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比多;2“力比多自出生起到开展结束,有三个开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和生殖器欲阶段。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此相对应的人格那么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4本我是按“快乐原那么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那么 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那么活动。5人们为了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防御机制。3、精神分析的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4、弗洛伊德的历史功绩不在心理方面,而是在哲学方面。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P255)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首先提出“潜能概念,并同时赋予它一种性质,即“潜能不管就生理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