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高三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响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法。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焓变和熵变是与反响方向有关的两种因素。4.了解化学反响的可逆性。5.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6.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7.了解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考点一化学反响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问题1对v(B)的剖析用上式进行某物质反响速率计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
2、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2)化学反响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响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3)同一反响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响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响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4)计算反响速率时,假设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值,要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计算时一定要除以体积),再进行计算。(5)对于可逆反响,通常计算的是正、逆反响抵消后的总反响速率,当到达平衡时,总反响速率为零。(注:总反响速率也可理解为净速率)。2“四大影响因素的深度剖析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四大外界因素,此外反响物颗粒大小对化学反响速率也有
3、一定的影响。(1)浓度: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响或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响产生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都符合“浓快稀慢的原理。(2)压强:注意压强对反响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反响物的浓度来实现的。压强只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响产生影响。向气体反响体系中充入不参与反响的气体时,对反响速率的影响。恒容:充入稀有气体(或非反响气体)总压增大物质的浓度不变(活化分子的浓度不变)反响速率不变;恒压:充入稀有气体(或非反响气体)体积增大物质的浓度减小(活化分子的浓度减小)反响速率减小。(3)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响速率增大。升高温度,无论是吸热反响还是放热反响,反响速率都增大。(4)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增大或减小)化学反响速
4、率,但不能使本来不会发生的反响变成可以发生的。对可逆反响来说,正反响的催化剂同时也是逆反响的催化剂,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响速率,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反响物颗粒大小:固体物质颗粒越小,总外表积越大,反响速率越快;反之越慢。题组一对化学反响速率的综合考查1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均反响速率
5、:v(H2O2)3.3102 molL1min1B610 min的平均反响速率:v(H2O2)3.3102 molL1min1C反响到6 min时,c(H2O2)0.30 molL1D反响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答案C解析2H2O22H2OO2A项,6 min时,生成O2的物质的量n(O2)1103 mol,依据反响方程式,消耗n(H2O2)2103 mol,所以06 min时,v(H2O2)3.3102 molL1min1,正确;B项,610 min时,生成O2的物质的量n(O2)0.335103 mol,依据反响方程式,消耗n(H2O2)0.335103 mol20.67103
6、 mol,610 min时,v(H2O2)1.68102 molL1min1v逆,此时正反响占优势,那么化学平衡向正反响方向(或向右)移动;b假设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K平衡逆向移动;b假设QK平衡不移动;c假设QK平衡正向移动。(3)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的规律勒夏特列原理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响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响方向移动。浓度的影响:增大反响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减小反响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压强的影响: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4)不
7、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问题假设外界条件改变后,无论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或向逆反响方向移动都无法减弱外界条件的变化,那么平衡不移动。如对于H2(g)Br2(g)2HBr(g),由于反响前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不变,外界压强增大或减小时,平衡无论正向或逆向移动都不能减弱压强的改变。所以对于该反响,压强改变,平衡不发生移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响速率,所以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当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与生产要求不一致时,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如工业合成氨条件的选择。题组一多角度、全方位突破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定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以下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混
8、合气体的密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颜色,各反响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系数之比(1)能说明2SO2(g)O2(g)2SO3(g)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2)能说明I2(g)H2(g)2HI(g)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3)能说明2NO2(g)N2O4(g)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4)能说明C(s)CO2(g)2CO(g)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5)能说明A(s)2B(g)C(g)D(g)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答案(1)(2)(3)(4)(5)2假设上述题目改成一定温度下的恒压密闭容器,结果又如何?答案(1)(2)(3)(4)(5)3将一定量纯洁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
9、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到达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判断该分解反响已经到达化学平衡的是()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答案C解析该反响为有固体参与的非等体反响,且容器容积不变,所以压强、密度均可作标志,该题应特别注意D项,因为该反响为固体的分解反响,所以NH3、CO2的体积分数始终为定值(NH3为,CO2为)。化学平衡标志判断“三关注关注反响条件,是恒容容器,还是恒压容器;关注反响特点,是等体积反响,还是非等体积反响;关注特殊
10、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题组二化学平衡状态移动方向及结果的判定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响2NO2(g)N2O4(g)H0到达平衡,当分别改变以下条件时,请填空:(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NO2,那么到达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N2O4,那么到达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2)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NO2,那么到达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N2O4,那么到达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3)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氖气,那么到达平衡时NO2的转化率_;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的容积增大一倍,
11、那么到达平衡时NO2的转化率_。答案(1)减小减小(2)不变不变(3)不变减小解析(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NO2,那么增加了NO2的浓度,所以平衡正向移动,且NO2转化率比原来大,NO2的含量减小;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N2O4,那么增加了N2O4的浓度,所以平衡逆向移动,但其进行的程度比原来的N2O4的转化率要小,所以NO2的含量减小。(2)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NO2或N2O4,不影响平衡,所以NO2的含量不变。(3)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氖气,此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平衡不移动,NO2的转化率不变;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的容积增大一倍
12、,那么相当于减小压强,所以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所以NO2的转化率会减小。5将E和F参加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响: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压强/MPa体积分数/%温度/1.02.03.081054.0ab915c75.0d1 000ef83.0bf915 ,2.0 MPa时E的转化率为60%该反响的S0K(1 000 )K(810 )上述中正确的有()A4个 B3个 C2个 D1个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得出该反响正向是吸热反响,然后逐项分析。反响E(g)F(s)2G(g)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响,压强增大平衡
13、逆向移动,故b75.0,故b0,正确。因为该反响正向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正确。6(2014江苏,15改编)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2CH3OH(g)CH3OCH3(g)H2O(g)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CH3OH(g)CH3OCH3(g)H2O(g)3870.200.0800.0803870.402070.200.0900.09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响的正方应为吸热反响B到达平衡时,容器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中的小C容器中反响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中的长D假设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C
14、H3OH 0.15 mol、CH3OCH3 0.15 mol 和H2O 0.10 mol,那么反响将向正反响方向进行答案D解析A项,根据表格中数据,容器和容器中起始物质的量都是0.20 mol,温度在387 时,到达平衡时CH3OCH3的物质的量为0.080 mol,而温度在207 时,到达平衡时CH3OCH3的物质的量为0.090 mol,说明该反响的正反响为放热反响,错误;B项,由于该反响是一个反响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响,因此容器和容器的平衡为等效平衡,故CH3OH的体积分数一样大,错误;C项,容器的温度高,反响速率快,到达平衡所需时间短,错误;D项,容器中的K4,而此时的Q0.67,因此
15、QK,那么反响将向正反响方向进行,正确。对于反响物或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可逆反响而言,在改变物质浓度而引起化学平衡移动时应遵循或应用以下方法进行分析:(1)在温度、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参加某种气体反响物(或生成物)的平衡移动问题:对于aA(g)bB(g)cC(g)或bB(g)cC(g)aA(g),当T、V不变时,参加A、B、C气体,相当于给体系增大压强,但平衡移动的最终结果是由浓度决定。(2)在温度、压强不变的体系中参加某种气体反响物(或生成物)的平衡移动问题:对于aA(g)bB(g)cC(g)或bB(g)cC(g)aA(g),当T、p不变时,参加A气体,平衡移动的最终结果与原平衡等效,相当于平衡不移
16、动;而参加B或C,那么平衡的移动由浓度决定。考点三全面突破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1化学平衡常数的全面突破(1)数学表达式:对于反响mA(g)nB(g)pC(g)qD(g)来说,K。注意不要把反响体系中纯固体、纯液体以及稀水溶液中水的浓度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如:CaCO3(s)CaO(s)CO2(g)Kc(CO2)Cr2O(aq)H2O(l)2CrO(aq)2H(aq)K但在非水溶液中,假设有水参加或生成,那么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如: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KC(s)H2O(g)CO(g)H2(g)K同一化学反响,化学反响方程式写法不同,其
17、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亦不同。如:N2O4(g)2NO2(g)KN2O4(g)NO2(g)K2NO2(g)N2O4(g)K因此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时,要与化学反响方程式相对应,否那么意义就不明确。(2)平衡常数的意义平衡常数可表示反响进行的程度。K越大,反响进行的程度越大,K105时,可以认为该反响已经进行完全。转化率也能表示反响进行的程度,转化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起始条件有关。K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响物或生成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无关。(3)浓度商:可逆反响进行到某时刻(包括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之积与反响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Q)。当QK时,该反
18、响到达平衡状态;QK时,该反响向正反响方向进行;QK时,该反响向逆反响方向进行。2转化率的全面突破(1)转化率的计算公式(A)100%100%。(2)转化率的变化分析: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A、b mol B发生反响aA(g)bB(g)cC(g),到达平衡后,改变以下条件,分析转化率的变化情况(用“增大、“减小或“不变表示)再通入b mol B,(A)增大,(B)减小。再通入a mol A、b mol B,假设abc,(A)增大、(B)增大;假设abc,(A)不变、(B)不变;假设abc,(A)减小、(B)减小。1(2014四川理综,7)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
19、),发生反响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X)n(Y)n(M)7000.400.100.0908000.100.400.0808000.200.30a9000.100.15b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中,假设5 min时测得n(M)0.050 mol,那么0至5 min 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响速率v(N)1.0102 molL1min1B实验中,该反响的平衡常数K2.0C实验中,到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D实验中,到达平衡时,b0.060答案C解析A项,根据方程式可知在5 min内反响生成的n(N
20、)等于生成的n(M),那么v(N)1103 molL1min1,该项错误;B项,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平衡时c(X)0.002 molL1、c(Y)0.032 molL1、c(N)c(M)0.008 molL1,那么平衡常数K1.0,该项错误;C项,因该反响在800 时平衡常数为1.0,设反响中转化的X的物质的量为x,那么有(0.20x)(0.30x)xx,故x0.12 mol,X的转化率为100%60%,该项正确;假设在900 时,该反响的平衡常数也为1.0,根据实验中的数据可知b0.060,由中数据可知在700 时平衡常数约为2.6,结合800 时平衡常数为1.0可知,温度越高,该平衡常数越小
21、,平衡逆向移动,故b0.060,该项错误。2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响:2NO2(g)NaCl(s)NaNO3(s)ClNO(g)K1H10()2NO(g)Cl2(g)2ClNO(g)K2H2“不变升高温度(3)c(NO)c(NO)c(CH3COO)bc解析(1)观察题给的三个方程式可知,题目所求的方程式可由()2()得到,故该反响的平衡常数K。(2)由题给数据可知,n(ClNO)7.5103molL1min110 min2 L0.15 mol。2NO(g)Cl2(g)2ClNO(g)起始物质的量/mol 0.2 0.1 0 0.15 0.075 0.15 0
22、.05 0.025 0.15故n(Cl2)0.025 mol;NO的转化率1100%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由恒容条件(2 L)改为恒压条件,因该反响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响,平衡正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即21;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故由恒容条件改为恒压条件时平衡常数不变;要使平衡常数减小,平衡应逆向移动,因为反响()是放热反响,故应升高温度。(3)由反响方程式计算可知:c(NaNO3)c(NaNO2)0.1 molL1,c(CH3COONa)0.1 molL1;由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NO3HNO2CH3COOH,酸越弱其对应盐溶液中的离子水解程度越大,那么c(NO)c(NO)c(C
23、H3COO)。由越弱越水解可知,A溶液的碱性比B溶液的碱性弱,pHApHB。要使pHApHB,那么应使pHA增大或pHB减小。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其水解程度虽然增大,但pHA减小,不符合题意。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能使其碱性增强,pHA增大,符合题意。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其水解程度虽然增大,但pHB减小,符合题意。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能使其碱性增强,pHB增大,不符合题意。考点四看图识图借图破解1图像类型(1)浓度时间如A(g)B(g)AB(g)(2)含量时间温度(压强)(C%指产物的质量分数,B%指某反响物的质量分数)(3)恒压(或恒温)线(c表示反响物的平衡浓度,表示反响物的转化率)图,假设p1p2p3那么正反响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响,H0;图,假设T1T2,那么正反响为放热反响。2分析方法(1)认清坐标系,弄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有关原理相结合。(2)看清起点,分清反响物、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响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3)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注意渐变和突变,分清正、逆反响,从而判断反响特点。(4)注意终点。例如,在浓度时间图像上,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