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制品项目运营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晶玻璃制品项目运营管理手册.docx(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微晶玻璃制品项目运营管理手册微晶玻璃制品项目运营管理手册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服务设计概述3二、 SERVQUAL6三、 DfX概述7四、 DfM、DfC和DfE7五、 信息技术及其对运营管理的影响11六、 网络技术及其对运营管理的影响15七、 三大著名质量奖16八、 卓越绩效模式及框架24九、 过程能力分析与过程能力指数25十、 质量检验27十一、 6质量项目的团队架构30十二、 6管理理念31十三、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31十四、 经济生产批量模型32十五、 单期库存管理问题描述33十六、 单期最优订货量的确定33十七、 库存问题的提出34十八、 库存的作用35十九、 公司简
2、介36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38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38二十、 项目概况38二十一、 进度计划方案4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41二十二、 投资估算43建设投资估算表4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46流动资金估算表4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50二十三、 经济效益评价5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5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5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5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5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59一、 服务设计概述1、服务及其特点(1)服务与服务包服务是指为顾客提供的一种便利。服务可看作特殊的产品,它由服务系统提供。该系统包括提供服务所需要的设施、人员、技术和流程,等等。现实
3、中,很少有纯粹的服务,更多的是服务包。所谓服务包,是指包括用于提供服务的硬件、辅助物品、显性服务和隐性服务在内的统一体。硬件是指提供服务所必需的场所、设施、设备等,如候机室、客机、商品部、手推车、行李转盘等;辅助物品即实物产品,如宣传材料、快餐等;显性服务即可以用感官感觉到的服务的本质或核心特征,如航班准时、办理登机手续快捷有效、引导清晰明了等;隐性服务即服务的附属或非本质特征,如适时的问候、得体的服饰、服务人员彬彬有礼等。(2)服务的特点与产品相比,服务有以下四个特点。1)服务是无形的。通常,产品可以触摸,服务无法触摸,如气氛、态度等,只可感受,无法触摸。2)服务需求更具不确定性。例如,你很
4、难预计明天会有多少人光顾王府井百货大楼。3)服务无法储存。一般地,接受服务与提供服务是同时进行的。这是服务与产品的最大不同之处。产品可以单独生产,单独销售;人们却很少能单独生产出服务,然后在另外的时间出售。这一特点决定了接受服务与提供服务的同时性,如教学、就诊、美容美发等。4)服务过程的可视性。一般地,服务过程是可见的。即使某些可以在后台进行的服务过程,为了博得顾客的满意,也倾向于展示给顾客。例如,拉面馆把拉面的制作过程展示给顾客,又长又细的拉面还没下锅,顾客已急不可待了。2、服务设计的基本要求服务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服务设计比产品设计更复杂、更困难。服务设计要满足以下四个基本要求。(1)与组织
5、的使命、价值观和愿景相一致。所设计的服务或服务系统要有利于实现组织的使命、价值观和愿景。(2)有统一的服务宗旨。例如,社区便民店应从各个方面达到便民效果,如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货上门。(3)所设计的服务对顾客来说是有价值的。所设计的服务是否有价值要以顾客的评判为准。豪华的装饰对到高档饭店就餐的顾客来说,是身份的体现;而对快速解决午餐的顾客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4)所设计的服务是稳健的。无论是超市、医院,还是书店、高尔夫球场,至少要有与平均服务能力相匹配的设施、人员或其他资源。3、服务设计的有效性为保证和提高所设计服务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旦开始进行服务设计,管理者应立即介入并支
6、持服务设计活动;确定服务标准,尤其是那些感受、气氛等难以度量的标准;确保服务人员的招聘、培训和薪酬制度与服务设计的目标相一致;建立可预测事件的处理流程和不可预测事件的紧急预案;建立监控、维持和改进服务的管理体系。二、 SERVQUALSERVQUAL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A.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最早提出的基于服务质量差距管控的服务质量管理方法。SERVQUAL的核心是“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所谓服务差距,是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与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当顾客感知水平接近顾客期望水平时,顾客才会满意;越接近,顾客越满意。当然,如果顾客感知水平超过顾客期望水平
7、,将会出现令人惊喜的结果。SERVQUAL将服务质量分为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五个维度,分别测评其服务差距。那么,服务质量差距来自哪里呢?服务质量5GAP模型给出了系统的解释。服务质量,5GAP模型是指通过对调查、设计、提供、沟通四个方面的差距进行测评来最终评价顾客感知与顾客期望之间差距的一种服务质量管理方法。首先,在调研阶段,对顾客的了解就可能已存在差距,即没有识别出顾客的真正需求。其次,在设计阶段也可能存在差距,即在设计方案中并没有把所识别出来的顾客需求完全体现出来。再次,在把设计方案转化为服务时,也可能存在差距,即并没有完全根据所设计服务标准来提供服务。接下来,在顾客对服
8、务感知方面存在差距,即服务提供者对顾客对服务满意程度的判断与顾客的真实满意程度存在差距。最后,导致顾客感知质量与期望质量存在差距,即PS与ES之间存在差距。服务质量5GAP模型告诉我们,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即最大限度地缩小感知服务水平与期望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就应该减少市场调研、服务设计、服务传递、理解顾客的真实感知四个阶段的差距。三、 DfX概述所谓DfX,就是为产品生命周期内某一环节或某一要素而设计。其中,X可以代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某一环节,如制造、测试、使用、维修、回收、报废等,也可以代表决定产品竞争力的某一要素,如质量、成本等。最常用的DfX有:可采购性设计、可制造性设计、可测试性设
9、计、可诊断分析性设计、可装配性设计、可拆卸性设计、可服务性设计、为可靠性而设计、面向成本的设计、绿色设计。四、 DfM、DfC和DfE下面分别介绍DfM、DfC和DfE三种设计理念。1、DfMDfM,即可制造性设计。威廉,丘伯利和拉曼,贝克简在加工与制造工程师手册一书中对此做了如下解释:“D/M主要研究产品本身的物理设计与制造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把它用于产品设计,以便将整个制造系统融合在一起进行总体优化。DfM可以降低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使之更顺利地投入生产。”采用可制造性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与制造有关的约束,可以指导设计师选择原辅材料和工艺方案,并估计制造周期和制造成本。此外
10、,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可制造性分析,可消除产品开发与制造环节之间的“间隙”,对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减少产品开发和制造成本,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DfCDfC,即面向成本的设计。其出发点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分析和研究产品制造过程及销售、使用、维修、回收、报废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部分的成本组成情况,对原设计方案中造成产品成本过高的项目进行修改,以降低设计与制造成本。在DfC中,成本是指全生命周期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从产品设计到最终回收利用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与全生命周期成本相关的因素有:产品材质、重量、尺寸、形状、装配操作数、接触面数、紧固件数、装配路径、检
11、测方法和工具、所用公用工程介质、使用环境、操作方法、可回收利用情况,等等。惠普公司对产品设计与成本之间关系的调查表明:产品总成本的60%取决于最初的设计,75%的制造成本取决于设计说明和设计规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DfC在企业产品开发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3、DfEDfE,即绿色设计,也称作面向环境的设计或环境友好的设计。绿色设计就是在设计产品时,在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的前提下,考虑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使产品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减到最低。绿色设计体现了循环经济中企业内部小循环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所谓减量化,就是通过消耗最少的物料和能源来生产产品;所谓再利用,就
12、是使废旧产品的某些配件或成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所谓再循环,是指把本企业的废弃物资源化。(1)绿色设计的基本要求1)优良的环境友好性。要求产品在生产、使用、废弃、回收、处置的各个环节都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最小化。2)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尽量减少材料使用量和种类,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所消耗的能源最少。3)排放最小。通过各种技术或方法减少制造、使用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量。4)最大化可回收利用。在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零件的可共用性等方面提高产品的回收利用率。(2)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绿色设计材料的选择与管理;产品的可拆卸性与可回收性设计;绿色产品成本分析;绿色产品设计数据库与知识库管理。(3
13、)惠普的绿色设计惠普可称得上DfE的典范,惠普与利益相关者合作,致力于降低产品在设计、制造、配送、使用和回收等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1)设计。早在1992年,惠普就提出了为环境而设计的概念,即缩小产品尺寸,降低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原辅材料使用量,开发环保材料并设计更易回收的产品。2)制造。要求供应商遵守供应商行为准则,简化产品组装。3)配送。通过设计几何形态规则、体积小、重量轻的产品来增加运输数量,进而减少单位运输成本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4)使用。采用寿命更长的电池并加强电源管理,以降低能源消耗。设计多功能产品,以降低能源和材料的使用。设计可升级的产品,延长其生命
14、周期,节省开发和运营成本。5)回收利用。提供回收、捐献、租赁、废旧设备处置/翻新等服务。在设计时就考虑拆卸、回收和重复利用的方便性。五、 信息技术及其对运营管理的影响信息技术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也称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和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施用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构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石。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本质上就是一次关于信息控制的技术革命。下面介绍几种标志性的信息技术,并总结其对运营管理的影响。1、无线射频识别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
15、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自动识别的信息技术。RFID又称射频识别或电子标签。RFID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划时代的,给运营管理带来的影响最为深远。在制造业、零售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出版发行等诸多行业改变了仓储与物流的管理形态。物料的出入库管理、盘存管理、物流信息追踪能够以快捷、准确、经济的方式得到有效实施。今天,其应用已经从库存与物流管理扩展到商品防伪、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等领域。2、GPS与GIS(1)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推出的,具备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与监控,系统、GPS信号接收机三
16、个主要部分组成。GPS的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信等,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部署。今天,GPS的应用已经从军事发展到汽车导航、大气观测、地理勘测、海洋救援、载人航天器防护探测等领域,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通过GPS可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GPS给企业运营管理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流配送路线优化及实时跟踪上。通过接人GPS,可以实现运单信息化、车辆实时监控、人员定位、调度与导航。其经济效果是通过配送线路、运输设备、人员的优化,达到了更快捷的物流配送、更高的资源利用
17、率、更低的运营成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BDS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GISGIS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是商业与市场分析。GIS可以提供进行商业规划时要考虑的商圈内其他商场的分布、周围居民区的分布和人口结构等信息。再具体一些,GIS通过强大的空间分析
18、和可视化功能,提供选址规划中要考虑的地理环境特征、交通条件、公共设施、人口结构等信息,使得选址规划更具科学性和直观性。此外,GIS还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城市基础设施等资源的规划、配置与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的管理与模拟。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以数字地形模型为基础,通过建立城市、区域或大型建筑工程、著名风景名胜区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以实现城市区域规划、大型工程管理、旅游景点的仿真等。3、BIM在建筑行业,建筑信息建模可谓如日中天。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建立三维的建筑模型,用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的一种建筑设计解决方案。BIM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
19、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这八大特点。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规划、设计、运维方面的应用早已不再是设想,其应用越来越成熟,甚至成了建筑行业的标准配置。4、区块链区块链是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机制生成、更新、验证与存储时序性数据,通过密码算法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利用脚本系统实现智能合约功能的一种新型分布式信息架构与应用模式。区块链的主要特征有:去中心化、信任创建机制、信息公开与内容不可篡改等。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从概念到落地,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区块链技术已经在金融行业的商业票据、数字仓单、P2P、溯源与所有权认证、应收账款、跨境汇款等方面得到应用。区块链技术在医
20、疗保健行业的应用则更多地集中在电子票据的生成与使用、个人与公共信息安全管理等领域。5、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信息技术最前沿的技术有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AI是指与机器人技术、网络技术、专家系统相结合的,应用于制造业的设计、生产、储运等各个环节,并拓展到管理领域的智能制造技术。20世纪50年代,AI已经被提出并逐步得到应用。今天,AI正在引领新一轮制造业的变革。VR是指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通过建模与仿真,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具有与环境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并有助于启发构思的综合技术。虚拟现实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21、将再一次颠覆人们的购物观念与方式。六、 网络技术及其对运营管理的影响网络技术是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包括高性能计算机、网络、传感器、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在内的资源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的综合性技术。今天,企业运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人们早已习惯了远程组织与管理。面对面变成了面对屏幕,固定时间与地点变成了随时随地,标准化变成了个性化。而互联网+则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产业,商业模式正在得到重构,业务体系正在得到更新,生产要素正在得到优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在线支付技术的应用,
22、原本无法想象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正向我们迎面而来。可以想象,即使美容美发这类顾客必须与美容师直接接触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先进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减少顾客与美容师面对面接触的程度。顾客完全可以通过远程互动平台商定美容项目及每一个细节,并且借助VR技术展示美容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之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交叉与融合。事实上,今天以智能制造为显著特征的工业4.0正是这种交叉与融合的结果。当然,在应用包括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内的先进技术时,还应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管控。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七、 三大著名质量奖在全世界所有国家质量奖中,最为著名、影响最
23、大的当属日本戴明质量奖、美国鲍德里奇奖和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这三大质量奖被称为卓越绩效模式的典型代表和经济奇迹的助推器。1、日本戴明奖为了纪念戴明博士对日本人民的友情和对当时正处于幼年期的日本工业的持续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1951年,日本国家质量最高奖戴明奖设立。(1)戴明奖的种类戴明奖分为以下三类。1)戴明奖。戴明奖授予在质量管理的研究、统计方法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以及TQM推广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2)戴明应用奖。戴明应用奖授予在规定年限内通过应用TQM而取得与众不同的改进的组织或部门。自1984年开始,其他国家的组织或部门也可以申请戴明应用奖。3)戴明控制奖。戴明控制奖授予在规
24、定的年限内通过应用TQM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方法而取得了与众不同的改进效果的组织的某一个部门。(2)戴明奖的评审标准戴明奖(应用奖)包括10个考察项目。每个考察项目又进一步细分为数目不等的检查点。2、美国鲍德里奇奖1987年8月20日,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美国100107号公共法案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改进法。依据该法案,设立鲍德里奇奖,用以表彰美国在TQM和提高竞争力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美国国家质量奖以鲍德里奇的名字命名是为了表彰鲍德里奇在促进美国国家质量管理的改进和提高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1)鲍德里奇奖的评审标准鲍德里奇奖从7个方面对组织进行评审,即领导作用,战略规划,对
25、顾客和市场的关注,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的关注,过程管理,经营结果。这7个方面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框架。这一框架就是后来被广泛应用的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对上述7个方面,评价的具体内容如下。1)领导作用:检查高层管理的各项能力以及组织社会责任的定位及履行措施。2)战略规划:检查组织战略的定位以及重大决策的实施。3)对顾客和市场的关注:检查组织对顾客需求的定义以及与客户建立关系的方式。4)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检查组织为了对关键的组织流程和组织绩效提供支持而管理、有效利用、分析和改进数据和信息的方式。5)对人力资源的关注:检查组织促进其成员充分拓展其潜能并激励他们调整到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轨道
26、上的方式。6)过程管理:检查组织的运营和支持等各个关键流程的设计、管理和改进。7)经营结果:检查组织的各关键业务领域的绩效和改进措施,以及客户满意程度、财务和市场表现、人力资源表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表现、运营表现、公共和社会责任。此外,还检查组织与其竞争对手关系的处理。(2)鲍德里奇奖的实施鲍德里奇奖的评审和奖励由美国商务部负责,具体管理机构是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美国质量协会协助NIST从事对申请者的评审、准备相关文件和具体政策以及各类信息的发布等工作。鲍德里奇奖的评奖过程包括自我评审与申请、专家评审、信息反馈、奖励与经验推广四大阶段。1)自我评审与申请。各类组织可以根据公开发布的标准进
27、行自评。完成自评工作后,如果组织希望获得该奖项,可以向NIST提出申请,接受评审委员会的严格审查。在提交的申报材料中应着重说明所取得的卓越绩效。2)专家评审。所提交的申报材料由鲍德里奇奖评审部门的专家进行审查和评定。评审分为4个步骤:第一步由评审部至少5位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定;第二步对第一步评分高的申请单位进行一致性审查和评定;第三步对第二步评分高的申请单位进行现场考察;第四步由仲裁委员会最终评审,推荐获奖者名单。3)信息反馈在评审结束后,每一个申报单位都会收到评审部门的反馈报告。报告由评审部门的美国高级专家签署评定意见。反馈报告根据评定准则逐项列出申请者的强项和需要改进的薄弱环
28、节。反馈报告是申请单位改进业绩的指南,也是未能获得奖励者继续申请该奖项的一个重要指南。4)奖励与经验推广获奖单位可以公开发布获奖信息或通过媒体宣传所获得的奖项。获奖者要与其他美国机构分享其取得成功业绩的经验,但不要求分享其专利信息。分享经验的主要途径是美国一年一度的追求卓越大会。3、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日本戴明奖和美国鲍德里奇奖在推动和改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所取得的质量成效使欧洲企业管理者有所感悟。他们认为欧洲有必要建立一个能与之相娘美的欧洲质量改进的框架。当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的雅克,戴勒指出:“为了企业的成功,为了企业竞争的成功,我们必须为质量而战。”1990年,在欧洲质量组织和欧盟委员
29、会的支持下,EFQM开始策划欧洲质量奖。1991年10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EFQM年度论坛上,由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丁本格曼正式提出设立欧洲质量奖(EuropeanQualityAward,EQA),以表彰卓越的企业,并帮助所有申请者追求卓越。1992年,由西班牙国王首次向获奖者颁发了欧洲质量奖。自此,每年颁发一次。欧洲质量奖现更名为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1)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的奖励范围及颁奖类别申请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的组织可以分为4类:大企业、公司运营部门、公共组织和中小型企业。前三类申请者要具备以下4个基本条件:雇员不少于250人;至少有50%的活动已经在欧洲运营了5年以上;
30、前3年内申请者没有获得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同年同一母公司,其独立运营分部申请者不得超过3家。(2)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的评审标准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从手段和结果两大方面对组织进行评审。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的总分为1000分,手段和结果各占500分。1)手段标准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从5个要素来评审组织手段的有效性,即领导作用(100分)、人员(90分)、方针与战略(80分)、资源(90分)、过程(140分)。从手段上可以评审组织做了什么。领导作用要素考察领导者如何促成任务和远景目标的实现,如何制定长期成功所需要的战略,并通过适当的行动和行为予以实施;人员要素考察组织如何在个
31、人、团体和组织高层上管理、开发和释放员工的知识和潜能,如何制订活动计划来支持方针与策略和过程的有效运行;方针与战略要素考察组织如何通过明确的战略,并由相关的方针、计划、目的和过程支持,来实现组织的使命和远景目标;资源要素考察组织如何计划和管理其外部合作关系和资源来支持其方针与战略以及过程的有效运行;过程要素考察组织如何设计、管理和改进其过程来支持方针与战略,使顾客和其他受益者满意。2)结果标准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从4个要素来评审组织结果的有效性,即人员结果(90分)、顾客满意(200分)、社会结果(60分)、经营绩效(150分)。从结果上可以评审组织获得了什么。人员结果要素考察就员工而言,
32、组织取得了什么成果;顾客满意要素考察就顾客而言,组织取得了什么成果;社会结果要素考察就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而言,组织取得了什么成果;经营绩效要素考察就企业经营而言,组织取得了什么成果。(1)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的评审过程1)自我评估并提交申请申请者首先根据评审标准自我评估,然后在每年的2月或3月以申请文件的形式将评估结果提交给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2)专家评审并选出入围者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小组对申请者的申请文件进行审查,然后评分选出入围者。3)现场考核被选出的入围者将接受现场考核。现场考核由以前获奖者的代表和欧盟委员会、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以及欧洲质量管理组织的代表执行。他们将对申请文件的内容和
33、不确切的地方进行现场验证。现场考核对申请者而言是学习卓越模式的好机会。4)选定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单项奖获得者现场考核结束后,基于评审小组的最终报告,评审委员会选定单项奖获得者。获得单项奖意味着组织已经在卓越绩效经营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5)产生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获得者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获得者产生于单项奖获得者。获奖者都将参加声望很高的欧洲质量论坛,媒体将对此进行广泛深入的报道,在整个欧洲他们都将得到认可,成为其他,组织的典范。获奖当年,将举行一系列的会议邀请获奖者与其他组织分享他们达到优秀的历程与经验。八、 卓越绩效模式及框架卓越绩效模式是当今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
34、理的有效方法。这种系统的绩效管理方法通过领导作用、战略规划、对顾客和市场的关注、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的关注、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的集成来改变组织的形象。其中,领导作用、战略规划和对顾客与市场的关注构成了“领导一战略一市场”循环;对人力资源的关注、过程管理和经营结果构成了“资源一过程一业绩”循环。两个循环以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为基础和纽带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组织整体绩效和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是引导企业满足甚至超越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实现卓越经营绩效。朱兰认为,卓越绩效模式的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追求卓越的企业,卓越绩
35、效模式提供了评价准则,企业可以采用评价准则所集成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评价自己的管理业绩,从而走向卓越。因此,卓越绩效模式是手段,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卓越绩效是目的。实现目的的路径是利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定期对组织进行系统的诊断,识别存在的不足,实施持续改进,取得预期的绩效水平。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中国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卓越经营的努力方向。九、 过程能力分析与过程能力指数1、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指标。过程能力取决于影响质量的六大因素:5MIE。过程能力测定
36、十分重要,这不仅对于加强质量管理,而且对于产品设计、工艺制订、计划安排、生产调度和经济核算等方面的作用都很大。只有在设计、工艺及计划等工作中,一方面考虑用户要求,另一方面考虑加工过程的过程能力,改善工艺水平,合理组织生产,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例如,分析过程能力后,合理使用设备,可以尽可能少地减少废品和返修品的产生,又不至于让高精尖的设备生产质量要求不高的产品,即可以减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浪费和损失。就质量管理本身而言,过程能力的确定是一项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测定,掌握薄弱环节,开展革新与改造活动,可以提高过程能力。2、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是表示过程能力满足产品技术标准(产品规格、
37、公差)的程度。3、不合格品率计算当质量特性值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一定的过程能力指数对应着一定的不合格品率。4、过程能力等级及工序能力评价根据过程能力指数可把过程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根据过程能力等级,可以对现在和将要生产的产品有所了解,进而有重点地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当发现过程能力过高,例如过程能力等级为I级,即Cp1.67时,意味着粗活细做,或用一般工艺方法可以加工的产品,采用了特别精密的工艺进行加工。这势必影响工作效率,增加产品成本,应该考虑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技术要求低的设备和工艺。当过程能力不足。应当指出,表85中给出的过程能力指数及相应的评价不是一个统一的模式。通常所谓过程能
38、力不足或过高都是对特定生产制造过程、特定产品的特定过程而言的。十、 质量检验1、检验数量和检验频度(1)产品检验数量的确定检验数量就是检验产品的数量,依产品的不同而异。对量大且成本低的产品如回形针、爪钉和木杆铅笔等,因漏掉不合格品所造成的损失非常低,同时生产这些产品的过程通常相当可靠,以致废品很少,所以一般只需进行少量检验。对量小且价值高的产品如飞机、大型舰船和运载火箭等,因某一部件的失效不但导致产品功能的失效和惊人的财产损失,还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危害,所以对这类产品要进行大量检验,甚至是逐件检验。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对自动生产线上的产品,可选择自动检验。在实际质量控制中,检验数量根据检验费用
39、和预期的漏检不合格品所发生的费用来决定。显然,随着检验数量的增加,检验费用会随之增加,而因漏检不合格品所发生的费用就会减少。传统的观点是与总费用最低所对应的检验数量就是最优检验数量。目前的观点是,只要减少不合格品,就会降低成本,所以检验数量越多越好。(2)检验频度的确定检验频度就是检验的频率程度,主要依赖于生产过程处于非受控状态的比例和拟检查批量的大小。对一个稳定的生产过程,就不需要进行频繁的检验,而对一个非稳定的或近期有质量问题的生产过程,就要加大检验频度。对小批量的生产过程需要抽取大量样本,而对大批量生产过程,抽取的样本可相应地少些。2、检验点的确定因为每一项检验都会增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40、所以检验位置的确定至关重要。检验点就是检验位置。就制造业而言,有以下典型的检验点。(1)原料或外购件入库前,即要控制源头质量。(2)成品出厂前。就发生的费用来说,在工厂内部处理不合格品比在顾客那里要低得多。(3)高附加值操作之前。最不经济的是由高技能的工人使用高精尖的机器设备去加工不合格的半成品。(4)在不可逆转工序之前。陶器在烧制之前可返工,一旦烧结,不合格品就只能被弃掉或作为次品降价处理。(5)在一道覆盖性工序之前。油漆、电镀和安装往往会掩盖产品的某些缺陷,所以必须在这些工序开始之前对产品进行一次检验。在服务领域,检验点通常是采购的原材料和物资的入库点、服务窗口和已经完成的服务项目(如已修
41、理好设备、汽车等)。3、检验地点的确定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现场检验。例如,当检查船身的裂缝情况时,就要求检查人员到船上检查。而当进行药品试验、食物样品分析、金属强度测试、润滑剂的流动黏性测试时,在实验室里进行效果更好。下面是集中(通常为实验室)检验和现场检验各自的特点,检验人员可以参考这些特点,并根据具体要检验的产品来确定检验地点。集中检验的特点有以下六项:可进行一些特殊项目的检验,如可进行药品的毒理和药理分析;设备精良;检验环境良好,低噪声、无震动、无粉尘;按事先制定好的检验规程进行操作,结果更为准确;由训练有素的检验人员进行检验;等待检验结果的时间较长,有时为了等待检验结果可能会使生产中断
42、一段时间。现场检验的特点有三个:可避免外来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如样品的损坏或样品在带到实验室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变化;可以很快得到检验结果,以便迅速做出决策;检验设备、试剂、操作规程或人员等有一定的限制。十一、 6质量项目的团队架构6质量项目的成功实施有赖于6团队的建设。6团队的关键成员包括冠军、黑带大师、黑带和绿带。冠军是6计划的领导者,负责批准6的项目计划,对项目做出预算,排除一切妨碍计划执行的障碍。黑带大师是6项目的中坚力量、教练,负责培训、指导黑带和绿带,参与项目的讨论与评价,并能提出建议及要求。黑带大师具备丰富的统计方法与技术知识。黑带是专职从事6项目的骨干力量,负责实现DM
43、AIC模型中的具体步骤及方法。绿带是半专职的6项目成员,职责与黑带类似,接受过DMAIC程序的培训,兼任其他业务。十二、 6管理理念6追求的是最完美的质量水准:百万机会缺陷数为3.4,即3.4DPMO。根据可靠性理论,由可靠性是99.99%的1000个零件组成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可靠性至多达到90%,更何况任何一台笔记本也不会仅由1000个零件组成。所以,追求6就是追求最完美的质量,水准。事实上,任何企业系统或流程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追求最完美的质量水准就意味着要敢于面对存在的问题。6的核心理念就是不怕问题。世界级公司的经验表明:6是一种回报丰厚的投资,依照6配置资源,企业将获得如,下成就:
44、质量水准每提高1o,产量提高12%18%,资产增加10%36%,利润提高20%左右。6是一种商业战略和哲学:顾客的实际效用意味着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相应的价值;企业的实际效用意味着在交易过程中必须为公司创造价值。6管理“以顾客为中心,超越顾客期望”的理念使顾客满意度大为提高,提升了客户价值。6使商家与顾客利益达到高度统一。十三、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所谓经济订货批量,就是使与库存有关的成本(以下简称总成本)达到最小的订货批量。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最早由哈里斯于1915年提出。该模型有以下基本假设:总需求量已知;对库存的需求率为常数;提前期不变;订货费用与订货批量无关;持有费用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全部订货
45、一次交付;无数量折扣。十四、 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实际中,经常会采用成批生产方式。成批生产的特点是轮番生产少数几种产品。每次重新生产前,都要做生产准备工作,因此会产生生产准备费用,包括清理或调整设备、改变工具与工装等的费用。成批生产方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生产批量的大小。批量越大,库存水平越高,持有费用越高,但一定时期内生产准备的次数越少,生产准备费用低;批量越小,库存水平越低,但一定时期内生产准备次数越多,生产准备费用越高。为确定合理的生产批量,可采用经济订货批量的思想,建立经济生产批量模型。所谓经济生产批量是指使持有费用和生产准备费用之和最小的生产批量。经济生产批量模型的基本假设如下。(1)产
46、品按生产速率逐渐生产出来,连续补充库存。(2)生产准备费用替代订货费用。(3)其他假设条件与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相同。十五、 单期库存管理问题描述有些物品是易腐的,如新鲜水果、蔬菜、海鲜、鲜花等。有些物品的时效性很强,如报纸、杂志、比赛用的物品等。对于这类物品,如果未能及时售出,将会给卖方带来损失。腐烂的果蔬和过期的面包只能丢弃,过期的报刊只能降价处理。同时,保管和处置这些剩余的物品还会发生相关的费用。这类问题就是单期库存管理问题。单期库存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次订购多少才是最合适的。由于未来的需求总是存在着不确定性,为了确定单期库存问题的最优订货量,必须对未来的需求做出预测。报纸的销售是典型的单
47、期库存问题,所以,单期库存问题常被称为报童问题。十六、 单期最优订货量的确定显然,对于报童问题,最理想的情况是订货量正好等于需求量。但是,需求总是不确定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是近似于离散的。因为需求的不确定性,为了确定报童问题的最优订货量,可以采用边际经济分析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在对未来需求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欠储成本与超储成本进行估算,然后分析少订购一件物品所带来的损失或多订购一件物品所带来的损失。所谓欠储成本是指因为订货量少于实际需求而带来的损失。具体包括因错过销售机会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和因信誉降低所带来的间接损失。欠储成本通常用Ce来表示。所谓超储成本是指因订货量超过实际需求而带来的损失。具体包括购买成本与残值的差额和处置过量物品所发生的费用。超储成本通常用C。来表示。1.需求呈现均匀分布的情况2.需求呈现正态分布情况下最优订货量的求解十七、 库存问题的提出物料的存储现象由来已久,但是把存储问题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还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情。早在1915年,哈里斯对银行货币的储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建立了一个确定性的库存费用模型,并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