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习题与参考复习资料概要.doc
《仪器分析实验习题与参考复习资料概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实验习题与参考复习资料概要.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调整保存时间是减去 的保存时间 。2、气相色谱仪由五个局部组成,它们是 3、在气相色谱中,常以 和 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 表示柱效能。4、色谱检测器按响应时间分类可分为 型和 型两种,前者的色谱图为 曲线,后者的色谱图为 曲线。5、高效液相色谱是以 为流动相,一般叫做 ,流动相的选择对别离影响很大。6、通过色谱柱的 和 之比叫阻滞因子,用 符号表示。7、层析色谱中常用比移值表示 。由于比移值重现性较差,通常用 做对照。他表示 与 移行距离之比。8、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设计的原那么是 、 以到达减少谱带变宽的目的。二、选择题1、色谱法别离混合物的可
2、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异。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2、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那么。A. 沸点上下, B. 熔点上下,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3、相对保存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A. 调整保存值之比,B. 死时间之比, C. 保存时间之比, D. 保存体积之比。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5、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别离度; B. 分配系数; C保存值; D柱的效能。6、以下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
3、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7、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和C8、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9、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C.固定液的沸点。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10 、分配系数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与温度有关;B.与柱压有关;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1
4、1、对柱效能n,以下哪些说法正确_ A. 柱长愈长,柱效能大;B.塔板高度增大,柱效能减小;C.指定色谱柱对所有物质柱效能相同;D.组分能否别离取决于n值的大小。12、在气相色谱中,当两组分不能完全别离时,是由于 A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少 B 色谱柱的选择性差 C 色谱柱的分辨率底 D 色谱柱的分配比小 E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高度大13用硅胶G的薄层层析法别离混合物中的偶氮苯时,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经2h展开后,测的偶氮苯斑点中心离原点的距离为9.5,其溶剂前沿距离为24.5。偶氮苯在此体系中的比移值为 A 0.56 B 0.49 C 0.45 D 0.25 E 0.3914、气相色
5、谱分析以下那个因素对理论塔板高度没有影响 。A 填料的粒度 B 载气得流速 C 填料粒度的均匀程度 D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 E 色谱柱长三、计算题1、用一根2m长色谱柱将组分A、B别离,实验结果如下: 空气保存时间30s ;A峰保存时间230s;B峰保存时间250s;B峰底宽 25s。求: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A、B各自的分配比;相对保存值r2,1;两峰的别离度R;假设将两峰完全别离,柱长应该是多少?2、组分A和B在一1.8m长色谱柱上的调整保存时间=318s,=32s,两组分峰的半宽分别为W1/21.5和W1/22.0,记录仪走纸速度为600,试计算:1 该柱的有效塔板高度H有效和相对
6、保存值,2 如果要使A和B的别离度1.5,色谱柱至少须延长多少? 3、从环己烷和苯的色谱图上测得死体积3环己烷=9.5苯=16,计算苯对环己烷的相对保存值V苯-环己烷是多少?4、 色谱柱长为1m,测得某组分色谱峰的保存时间为8.58,峰底宽为52s,计算该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及理论塔板高度。5、 为了测定氢火焰离子化监测器的灵敏度注入0.5含苯0.05%的二硫化碳溶液,测得苯的峰高为12,半峰宽为0.5,记录器的灵敏度为0.2,纸速为1,求监测器的灵敏度。6、在一根理论塔板数为9025的色谱柱上,测得异辛烷和正辛烷的调整保存时间为840s和865s,那么该别离柱别离上述二组分所得到的别离度为多少
7、?7、 在鲨鱼烷柱上,60时以下物质的保存时间为:柱中气体即0157.9s;正己烷420.0s;正庚烷829.2s;苯553.3s。计算苯在鲨鱼烷柱上60时的保存指数8、某样品和标准样品经薄层层析后,样品斑点中心距原点9.0,标准样品斑点中心距原点中心7.5,溶剂前沿距原点15,求试样及标准样品的比移值及相比照移值。四、简答题1、色谱定性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有哪些定性方法。2、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分析原理? 答案一、填空题1、 死时间2、 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别离系统、监测系统、记录系统3、 理论塔板数n,理论塔板高度(H) ,单位柱长(m) ,有效塔板理论数(n有效)4、积分,微分,一台阶形,峰形
8、5、液体,载液6、样品,载气移动速度,7、组分在层析色谱中的位置,相比照移值,样品移行距离,参考物质8、缩短传质途径,降低传质阻力二、选择题1、D 2 C 3 A 4 B 5 A B 6 B 7 A B C 8 B 9B 12 C 13 E 14 E三、计算题1、解:16()2=16(250/25)2=1600k0=(230-30)/30=6.7K0=(250-30)/30=7.32,1220/200=1.1(t)(220-200)/25=0.82(1.5/0.8)27m2、解:(1)n有效= H有效(1.8103)/2681=0.67088.1182/198t/t=(2) n有效=16R2(
9、/(-1) 2=161.52(1.088/0.088)2=5503L= n有效H有效=55030.67=36923.69m需延长.368-1.8=1.89m四、简答题1、 色谱定性的依据是:保存值主要定性方法:纯物对照法;参加纯物增加峰高法;保存指数定性法;相对保存值法。2、 热导检测器的分析原理:热导池检测器是根据各种物质和载气的导热系数不同,采用热敏元件进行检测的。1每种物质都具有导热能力,欲测组分与载气有不同的导热系数;2热敏元件金属热丝具有电阻温度系数;3利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等设计原理。优质文本原子吸收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 ,在从激发态
10、跃迁回基态时,那么发射出一定频率的光,这种谱线称为 ,二者均称为 。各种元素都有其特有的 ,称为 。2、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不同处在于 ,前者是 ,后者是 。3、空心阴极灯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 。其主要局部是 ,它是由 或 制成。灯内充以 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 。5、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 、 及 三局部组成。6、分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的相同点是:都是 ,都有核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波长范围 。二者的区别是前者的吸光物质是 ,后者是 。 7、在单色器的线色散率为0.5的条件下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铁时,要求通带宽度为0.1,狭缝宽度要调到 。8、分别列出,及三种吸收光
11、谱分析法中各仪器组成(请按先后顺序排列):: : : 二、选择题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 单色器、 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A.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B. 空心阴极灯; C. 原子化器; D. 辐射源.3、C2H2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又难分解的元素(如)时,最适宜的火焰是性质:A.化学计量型 B.贫燃型 C.富燃型 D.明亮的火焰4、贫燃是助燃气量化学计算量时的火焰。A.大于;B.小于C.等于5、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光的吸收符合, 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 多普勒效应; B. 朗伯-比尔定律; C. 光电效应; D.乳剂特性曲线.6、原子发射光
12、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 可对约70种元素(包括金属及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常用于。A. 定性; B. 半定量; C. 定量; D. 定性、半定量及定量.7、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A. 多普勒效应, B. 光电效应, C. 朗伯-比尔定律, D. 乳剂特性曲线。8、在中, 设I为某分析元素的谱线强度, c为该元素的含量,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I与c具有的函数关系(以下各式中a、b在一定条件下为常数)。A. c = ; B. c = ; C. I = ; D. I = .9、富燃是助燃气量化学计算量时的火焰。A.大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仪器 分析 实验 习题 参考 复习资料 概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