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4 页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共 48分)一、选择题(每题 1.5分,共 48分)1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 “公田不治”已很普遍,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 。上述现象( )A导致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促使新兴阶层的发展壮大C标志新的社会制度诞生 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者产生2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官员报酬的变动( )A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B反映了官吏待遇下降C标
2、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 D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3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完善的农艺体系。该体系的形成(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传统经济发展C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 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4唐代任官制度规定,五品以上髙官的任命,先由中书门下审核,然后以君主的名义颁发委任状,六品以下则由吏部任命。但是,谏官补阙(七品) 、拾遗(八品)和监察御史(八品)的任命方式却与五品以上高官完全一样。这反映了唐代( )A三省体制制约了皇权 B官吏任命方式相对混乱C监察与行政职权分立 D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第 2 页 共 14 页5明清时期平
3、均每年发生水旱等自然灾害超过 18次,农业发展形势严峻。但是从 16世纪中叶到 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 3亿亩,不到 50%,而人口却增加了近 3倍。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 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革命性变化C高产农作物的传人与推广 D政府推行以土地为主的赋税政策6明代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人多从事纺织业。这种现象( )A说明了南北经济的差异 B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速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7清代福建农村家族在遗产继承中既有保障嫡长子特
4、权的“抽长制” ,又有照顾老年人、妇女的“膳田” “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种继承制度( )A旨在维护农村家族的和谐稳定 B造成家族地权不断集中C说明清代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D导致宗法制愈来愈巩固8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税、钱漕、盐课,其中地丁税占全部岁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的收入几占岁人的一半。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B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传统社会经济的衰败9据史料记载,在湖南岳州等地, “自近年(指 1899年以后)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宗,尤为畅销。业此者现仅有四五家,而每日所获,综计不下三四
5、百金。惟本地所产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 。这一现象表明当地( )A近代民族纺织业缓慢发展 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C对外贸易数量的日益萎缩 D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加深10清代光绪时期的荒灾救助集前代之大成,近乎完备周密。但据申报记载,1906 年湖第 3 页 共 14 页南发生水灾,江西安义县等地出现禁止米谷出省救济湖南事件。几年后,湖南邻省发生水灾,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这反映了( )A灾荒造成省际矛盾逐渐激化 B地方政府赈灾能力的下降C吏治腐败破坏荒灾救助机制 D封建朝廷的权威面临挑战11洋务派鉴于“既不能禁华商之勿搭洋船,又何必禁华商之自购轮船” ,所以允许商办运输业,
6、但又怕完全商办“久恐争利滋弊” ,于是把商办置于官府监督之下。由此可知,近代“官督商办”企业的产生( )A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C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D辅助了军事工业的发展12近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逐渐出现“崇奢黜俭”的消费观念,甚至“隶卒倡优之徒,服饰艳丽;庶人之妻,珠玉炫耀,虽经禁约,全不遵守” ,形成了“等威不能辨,贵贱不能别”的局面。该现象反映了( )A沿海地区习俗逐步西方化 B沿海地区正经历剧烈的变革C男尊女卑的观念遭到摒弃 D求奢成为一种主流社会意识13近代学者潘鸿声在 19201924年,对长江、黄河流域 12省区 3000余户农家使用农具情况进行
7、了深入的调査,发现这些地区的农具在构造和形制上没有多大改进,仍停滞在古老、简陋的手工操作阶段。这说明当时中国( )A农业技术受西方影响有限 B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C经济受工业革命影响甚微 D民族工业引进机器困难重重14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养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促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C有利于团结农民共同抗日 D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第 4 页 共 14 页性15据统计,1949 年至 1957年,全国城市人口由 5765万增加到 9949万,增加了 72.58%
8、;农村人口则由 48402万增加到 54704万,仅增加了 13.02%。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不平衡,主要是因为( )A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影响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16下表是 1960年和 1978年世界各国 GDP总值与中国的对比(各国倍数以中国当年 GDP总值为基数) ,由此表可以推知( )1960 年 1978 年中国 597亿美元2164.6亿美元美国 9.1倍 10.6 倍日本 0.74 倍 4.6倍西德 1.21 倍 3.4倍法国 1.05 倍 2.3倍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B法德和解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C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9、D “左”的思想阻碍中国经济发展17古雅典法律要求提前公布大会议程,便于人们了解要讨论的事务。对于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两次投票,第一次所做的决定可能在下次会议上被更改,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告。这些做法( ) A进一步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B扩大了雅典公民的政治权利第 5 页 共 14 页C表明雅典民主制度日趋成熟 D有利于减少直接民主的失误1817 世纪中叶,荷兰不仅垄断了黑奴贸易,还从非洲源源不断地将黄金、白银运到国内,将美洲庄园生产的蔗糖、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大量地运输到欧洲市场出售。这反映了当时( )A荷兰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B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C黑奴贸易引发价格革命 D欧
10、洲殖民扩张的加剧1917 世纪晚期,英国土地税的收入占到政府总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而到 1793年时,土地税的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主要是因为( )A君主立宪制得以发展和完善 B关税成为财政主要收入C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D社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20在自由殖民主义时期,英国政府规定印度产品出口英国,英国征收保护性关税,而英国输往印度的商品,则以自由贸易为名,征收象征性关税。这一规定( )A使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B表明英国已是世界工厂C摧残了印度的传统手工业 D使得自由贸易流于形式2119 世纪中叶前后数十年间,欧洲各个国家都出现了政党组织。到 19世纪末,宪法议会和政党已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洛阳市 高三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