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菲薄(fi)绯红(fi)挨打(i) 尘埃(i) B寥落(lio) 涸辙(h) 纽扣(ni) 忸怩不安(ni) C踌躇(chu ch)惩创( chung)彳亍(ch ch) 叱咤风云( zh)D噩耗() 山阿() 浸渍(z) 载人航天(z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调剂 通碟 不记其数 雍容华贵B海哮 匮乏 扑朔迷离 宏篇巨制C慷概 刚健 勉为其难 枉废心机 D厮打 溽暑 作壁上观 暮鼓晨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航空博物馆里,在歼敌机前人流不绝如缕,孩子
2、们非常兴奋,很多白发老人也与孩子们一样惊奇,纷纷用相机拍下这难忘的画面。B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以及高山冰缘植被广泛发育,夏天,如花似锦,可谓“花花世界”;冬天,也依然有不少红花绿草,满眼生机。C南京的夫子庙、总统府个个都称得上经典,花钱也不多。但综观现在盖起的栋栋高楼,真正能流传下来,并能代表南京城市特色和历史的微不足道,而且花费巨大。D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功利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做人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农村,农民的地权问题依然被悬置着,而三十年的承包权是否原封不动
3、地延续,权利能否得到保障,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根基。B专家指出,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高层在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的文化建设能力正在不断地提升。C根据清华自主选拔“B计划”,专家组考察农村学生,将更关注他们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看重他们在成长中克服困难、自强自立。D大雪使铁路运输压力骤增,执勤民警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延长执勤时间和力度,维护旅客乘车秩序,保障了春运高峰平稳度过。5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最得体的一项是A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C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D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
4、能喝酒吗? 二、课内语段阅读(21分,每小题3分) (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6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主要是( )A月下的荷塘 B月的光和影C荷塘的月色 D月下的荷塘及月色7文中加点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5、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8选出对“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分析正确的一项( )A描写月下灌木和柳树之美B描写灌木和柳树的影子美C正面描写月色朦胧美D侧面描写月光轻盈荡漾(二)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6、。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C.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D.又欲肆其西封 肆:肆意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乃还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两“以”相同,两“乃”相同 B两“
7、以”相同,两“乃”不同C两“以”不同,两“乃”相同 D两“以”不同,两“乃”不同11、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秦伯说,与郑人盟A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这两座城池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B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C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两座城池 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D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 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12、对下列各句的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站在秦的立场说话,引起秦王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
8、可能。B“邻之厚,君之薄也”帮晋成霸业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从根本上动摇秦晋联盟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拉拢引诱之后,从历史出发,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晋的贪欲,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三、(每小题1分,共6分)13、默写填空。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复为慷慨羽声, , 发尽上指冠。3、寻梦,撑一支长篙, 。4、那河畔的金柳, 。5、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6、激扬文字,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冷冷的夜雨铁 枫仿佛是刹那间的事,一直狂躁地奔突于高楼广厦之间的狂
9、风突然声势大减,变得气若游丝了,紧接着细密的雨丝就从幽邃、混沌的夜空里无声地飘落下来。冰凉的雨滴划过脸颊,锐利的寒意透过肌肤在心底迅速扩散开来,然而这浓浓的寒意却无法驱退心中焦躁的火焰那辆每日载我回到栖身之处的夜班巴士,今晚不知何故久等不至。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要在这个飘着冷雨的初冬深夜等待多久。我孤零零地伫立在狭窄的、勉强可以遮雨的候车亭里,头顶一盏昏黄的路灯下,晶亮的雨滴急速飞旋成一道道凌乱交织的线条,如同在表达一种浮躁而又无奈的情绪此时的马路上冷冷清清,偶尔有行人经过,大都是低着头,行色匆匆。在马路的另一边,一间餐厅明亮辉煌的灯光无遮拦地倾泻出来,以其温暖柔媚的色调引诱每一个在寒冷中穿行的
10、行人。我远远地注视着那些坐在灯光里细斟慢酌、谈笑风生的男男女女,心中隐隐掠过一缕失落和酸楚,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后来我注意到,在餐厅内一个灯光昏暗的角落里,一个中年男人独自坐着,目光总是在腕上的手表与窗外之间游移不定。看上去他是在等什么人,或者是这场突降的冷雨阻挡了他回家的行程。餐厅内再温暖再明亮,也终究无法取代家中妻儿的欢笑在所有的词汇中,家是最为温暖的一个词儿,洋溢着关爱的馨香。没有家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家的人是无根的浮萍,值得悲哀。在许多真正的漂泊者眼里,“浪迹天涯、四海为家”这八个字中所包含的无奈与悲哀远远多过浪漫和洒脱。一个真正的漂泊者是不会崇拜漂泊的。这样想着的时候,那辆巴士终
11、于姗姗而至了。在登上巴士的一瞬间,我稍稍犹疑了一下,下意识地觉着似乎有什么东西被我遗忘在站台上了,但是回头看看刚才站过的地方,什么也没有。车门咣地一声关上了,把细锐的寒风、绵密的冷雨和一些或焦躁或怅惘的心情关在了车外。车内空荡荡的,零星地坐着几个乘客。除了沉闷的马达声之外,听不见别的声音。忽然从邻座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声。循声望去,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膝上躺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看情形是他的女儿了。小女孩已经睡着了,她的父亲咳嗽的时候努力向一边偏着头,并用手捂着嘴,生怕吵醒她。路灯的光芒透过车窗,一束一束扫过女孩的脸庞:她微闭着双眼,脸上漾着幸福的微笑,腮边闪烁着快乐的红潮恍惚间,我仿若回到
12、十年前那个初冬的雨夜,父亲挽着我的手走在一段泥泞的路上,我几次险些滑倒,都是父亲那只厚实有力的大手牢牢把我抓住。黑暗中,温煦的父爱从父亲坚实的掌心传过来,令我为之深深陶醉,忘却了寒冷和恐惧下车的时候雨已经小了,只是风更紧了,寒气沁骨。耳边的雨声淅淅沥沥,犹如肖邦奏响的雨滴。多年以前,当我第一次沉醉于这支绝美的钢琴曲中时,内心随之生发的是对生途艰辛、世事跌宕的嗟叹,而此刻,这支熟悉的旋律再度从心底奏响的时候,我已经走近被自己称之为“家”的狭小居所,和着那旋律的是一种安然恬淡的归属感。假如说人生就是一场突降的冷雨,那么谁能够拥有一个可以栖息和回归的地方,保证自己一颗干燥而又从容的心不被淋湿,谁就注
13、定能够坦然地接近幸福。这场冬夜的冷雨也许很快就会过去,但愿一切长养于这场雨中的幸福感觉能够永恒。14第段说“一个真正的漂泊者是不会崇拜漂泊的”,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4分)15第段画横线句子“觉着似乎有什么东西被我遗忘在站台上了”中,遗忘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遗忘?(4分)16第段写对肖邦的钢琴曲雨滴的感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17如果将第段画横线的语句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说明理由。(6分)五、作文(40分)18、目:_因你而亮丽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按题作文,横线上可填入“家乡”“母亲”“我的世界”“我们班级”等词语或短语。(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不
14、少于700字的记叙文。第二部分 能力部分 (50分)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灞上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19这首诗歌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0第三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做分析。(6分)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22分)雪屋记(明)杜琼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
15、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
16、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造:建造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 尚:推崇C今又济之以雪 济:加上D以屋名雪,讵不韪欤 韪:正确22、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A而 因之B则 为
17、所C以 乎之D且于所2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2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
18、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着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4分)译文: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分)译文: (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3分)译文: 八、语言运用(18分)26、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4分)音乐家
19、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2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28阅
20、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答: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樊庆华第一部分 水平测试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菲薄(fi) 绯红(fi) 挨打(i) 尘埃(i) B寥落(lio) 涸辙(h) 纽扣(n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湘潭市 凤凰 中学 2014 2015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