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上好数学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更好的上好数学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更好的上好数学课 高升实验小学 李小玲内容摘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然而在改革的趋势下,如何才能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活力、学生更深入的学习、更好的掌握显得十分重要。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师 学生 数学 学习 提高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在教学改革的前提下
2、,为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选择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带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的进入学习状态,追寻好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课堂,这是知识的舞台。在这为学生展现知识,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基本的条件。充分利用教学课堂也能为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供帮助。把它创造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和美。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时间下,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教学过程的意义,主动的预习、学习、复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其主导地位,让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带动学生学习,让学
3、生爱上数学,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上好数学课,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其中,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一、选择适当教学方式创造高水准的课堂(一)新颖的教学方式,创设灵活的教学课堂社会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人们的认识也在随之改变,社会科技也在不断改革更新。教学方式的新颖更好的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改革。首先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努力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把适合教师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要选择新颖的、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有逻辑性的带动学生学习。其次,要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例如,直线和射线是小学数学中2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过去只能靠语
4、言的形象描述或借助生活中的现象作比喻式解说,学生总是想象不出直线和射线中“无限长”的含义。为此,教学时笔者设计两组抽拉片,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成为一条亮线。慢慢抽拉,亮线越来越长。笔者一边抽拉,一边描述:“像这样无止境地抽拉下去,亮线将无止境地延长。”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无限长”的图景。讲直线时,笔者将双向抽拉片向两个方向抽拉,帮助学生想象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的情景。因为整个演示的过程学生看得清楚,所以教学效果很好。 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又进入课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
5、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
6、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
7、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笔者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提出一个激起思维的数学问题等方法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时,笔者巧妙地设计一台复合幻灯片,映出5朵黄花和1行红花,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先遮住,只露出比黄花多的3朵。然后在引导学生看图分析题意后,不急于讲解题方法,而是鼓
8、励学生猜一猜,红花有几朵?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回答,笔者立即揭开问:“你们看,是这样的吗?”果真是8朵!学生的情绪更为高涨。就在此时此刻,笔者话锋一转:“红花8朵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把学生学习的外在兴趣引入内在兴趣,由形象思维逐步转入抽象思维。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兴趣和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
9、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实行民主教学,帮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一)民主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
10、习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
11、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二)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鼓励学习乐观学习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将来学习数学的信心,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
12、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给困难学生“小红旗”,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
13、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这项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尽量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走近他们的生活,经常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绩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学习的主体,积极的学习,做到知识的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1常汝吉主编.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赵启泰主编.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马云鹏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长春出版社,2004.4林良富主编.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宁波出版社,200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