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面电路板公司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方案_参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单面电路板公司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方案_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面电路板公司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方案_参考.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单面电路板公司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方案单面电路板公司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方案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3二、 产业环境分析5三、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6四、 必要性分析10五、 风险管理及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及职责设计11六、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总体框架12七、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企业目标的关系18八、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标准18九、 风险管理的目标19十、 风险管理的发展21十一、 企业风险24十二、 风险的定义25十三、 发展规划分析28十四、 法人治理结构35十五、 项目风险分析48十六、 项目风险对策50十七、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52劳动定员一览表53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
2、xx集团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34.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6154.2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794.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20%;建设期利息299.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6%;流动资金3060.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95%。(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6154.27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0
3、037.89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6116.38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68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8806.93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854.3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8.61%。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23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2703.13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2667.00约34.00亩1.1总建筑面积46154.80容积率2.041.2基底面积14733.5
4、5建筑系数65.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72.542总投资万元16154.272.1建设投资万元12794.102.1.1工程费用万元11379.99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061.252.1.3预备费万元352.862.2建设期利息万元299.712.3流动资金万元3060.463资金筹措万元16154.273.1自筹资金万元10037.893.2银行贷款万元6116.384营业收入万元36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8806.936利润总额万元7805.847净利润万元5854.388所得税万元1951.469增值税万元1560.2210税金及附加万元187.2
5、311纳税总额万元3698.9112工业增加值万元12303.2913盈亏平衡点万元12703.13产值14回收期年5.23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8.6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2570.72所得税后二、 产业环境分析(一)增强经济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促进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增强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握产业发展新方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集群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路径,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文化休闲旅游业
6、为重点的新兴生活性服务业。(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内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围绕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供求趋势的变化,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优化升级。(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逐步完善政策、人才和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三、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面临的主要机遇(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PCB是电子信息产品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组件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内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引导和支持PCB产业健康发展。201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
7、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将“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柔性多层印制电路板、特种印制电路板”作为核心产业列入指导目录。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高频微波印制电路板、高速通信电路板、柔性电路板、高性能覆铜板等电子产品用材料”列为“鼓励类”发展产业。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指出“重点发展高频高速、高层高密度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封装基板、特种印制电路板”。(2)下游市场空间广阔及细分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印制电路板的下游行业广泛,包括通讯、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网络设备
8、、工业控制、军事航空、医疗器械等。广泛的应用分布为印制电路板行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降低了行业发展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新兴电子产品不断涌现,使印制电路板产品的用途和市场不断扩展,为PCB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伴随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及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诸多优势,是我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Mini/Micr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备低功耗、高集成、高显示效果、高技术寿命等优良特性,将会成为下一轮LED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以及5G网络建设的大规模
9、推进及商用,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提高,汽车电子化程度、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联网不断发展,上述光伏、新一代显示技术、电动汽车、5G通信等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PCB应用行业的技术革新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为PCB行业带来新机遇,为PCB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3)中国电子行业产业链完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带动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发展。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链已日趋完整,国内电子行业规模大、配套能力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中国印制电路板行业上游行业发展迅速,主要原材料覆铜板、半固化片、铜箔等厂商具备充分生产供应能力,能快速响应PCB企业的需求。PCB行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行业,在产业
10、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完整的产业链使PCB企业既能快速采购原材料,又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保障PCB产业稳定发展。2020年以来,面对全球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重大事件,受益于国内产业链相对完整,中国PCB产业整体上仍实现了稳健的发展。2、面临的主要挑战(1)工艺技术要求提升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加速发展,下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在为PCB行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行业的工艺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PCB行业正向环保化、高密度化、高性能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新型电子产品的涌现与应用,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电子产品向轻、薄、小方向发展,对印制电路板的
11、精细度、稳定性等工艺与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的用工成本逐渐上升,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年轻人就业观念转变,沿海地区多次出现用工荒的情况。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少PCB企业已开始将生产基地从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等内地城市,以减轻劳动力价格上涨和用工荒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和用工困难的问题。(3)环保投入成本上升PCB及其上游覆铜板、铜箔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产生大量的酸碱盐、有机物及重金属(主要为铜),同时还会产生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对周围自然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国内外对电子产品及产业的环保要求越
12、来越严格,许多国家都颁布了电子产品生产和报废方面的环保法规,我国政府也相继发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标准印刷电路制造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PCB行业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环保制度趋严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4)市场竞争程度加剧PCB行业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基础行业,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放缓的背景下,PCB行业产值整体增长规模有限,这也使得PCB生产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越来越多的PCB生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扩大生产,形成规模优势。随着国内外PCB厂商陆续布局产能扩张项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集中度日益提升,部分落后的
13、中小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产能优势将集中到龙头企业。四、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五、 风险管理及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及职责设计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及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各部门的职责如下。1、风险管理委员会(1)由董事会正式授权监管风险活动,并须确保行政总裁的风险责任作适当履行。(2)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符合企业风险容忍度的风险管理策略,
14、批准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2、风险管理职能部门(1)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是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全职执行机构,通过对逐单交易及风险组合资料的审查及预先/事后批准来确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遵守。(2)通过风险管理经理在营运单位的日常工作及风险管理总监等参与行政管理执委会并对重大事故向行政总裁作出汇报等渠道建立与管理部门(行政总裁/行政管理执委会/营运单位)的汇报机制。3、审计委员会(1)由董事会正式授权对财务报告和内控框架的效率和成效进行独立评核。(2)审阅财务报告/资料以确保法律法规得到遵守。4、内部审计部门(1)内部审计部门是审计委员会的全职执行机构,通过周期/临时审查业务部门和职能单位的具体运作来监
15、察它们对营运的政策及程序的遵守情况。(2)通过与市场及信贷风险主管保持紧密联系,了解确保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得以遵守的具体运作过程和相关文件,以便设计适当的审计步骤和执行方法。(3)与风险管理总监、信贷风险主管、市场风险主管及营运风险主管等讨论分析不遵守风险政策的事件及其产生的风险影响及必要的纠正措施等。六、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总体框架1、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业务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是企业中的业务经营单位,有特定的目标、战略、市场、客户和产品。成功的业务单位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客户及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它们管理和监督经营活动,以创造利润、服务客户、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周期和降
16、低成本;按足以能负担相关成本和风险的价格,向目标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能够为股东挣得在风险扣除后仍可接受的回报。业务单位向总经理和企业执行委员会汇报业务活动。业务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包含了企业大部分的资产和业务,它们在日常工作中直接面对各类风险,风险是他们最先要考虑的。在推出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或投资新的研发项目时,业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经常要承受风险。此外,在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雇员关系及自己所管理的专有资产等方面,业务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也面临许多风险。他们需要了解这些会对其产生影响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并且应该有能力对其进行管理。实质上,身处第一线的业务与相关职能单位的管理层不仅负
17、责管理所选定的经营模式中许多固有风险,也是防范这些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最前线。企业必须把风险管理的手段和内控程序融入到业务单位的工作与流程中,才能建立好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企业建立第一道防线,就是要各业务单位就其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系统化的识别、衡量、评价、管理和监控。要建立好第一道防线,企业的各业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调整风险排序、风险容忍度和风险战略,使其符合全企业的政策和指导方针。(2)按照企业的整体风险承受能力,调整经营和产品开发活动的针对性,从而为企业开辟新的价值来源。(3)识别和度量风险,查明风险的来源。(4)
18、为各项流程确定基准,交流最佳实践方法,以期持续地改进各项措施和流程。(5)向主要的经理分派风险管理职责和责任。(6)就风险应对措施、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的整体质量进行报告。2、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第二道防线是在第一道防线基础上建立一个更高层次的风险管理功能,它的组成部门可以包括董事会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投资审批委员会、信贷审批委员会等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是企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中一个选设的部门。在企业经营模式中,有些固有的特定风险不由业务单位予以管理,或者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那么,按照风险组合观,这些特定的风险就由风险管理职
19、能部门负责管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目标是使同一个或多个风险相关的管理工作发展成为企业的一项核心能力。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可能负责管理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货币风险、商品价格风险、信用风险、气候风险及灾难风险等。它们评估、集中控制、降低、转移和利用自己负责的这些风险。当业务单位考虑承担某些风险,而自己又没有相关知识和专门技能予以管理时,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就和它们合作,给予帮助。对企业经营战略实施来说,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常常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可以由企业的某个职能部门或独立运作的单位组成,责任是领导和协调企业内各单位在管理风险方面的工作,它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点。(1)编制规章制度。
20、(2)对各业务单位的风险进行组合管理。(3)度量风险和评估风险的界限。(4)建立风险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厘定关键风险指标。(5)负责风险信息披露,沟通、协调员工培训和学习的工作。(6)按风险与回报的分析,为各业务单位分配风险管理相关资源。相对于业务部门而言,风险管理部门会克服狭隘的部门利益,能够从企业整体利益角度考察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此外,风险管理部门还可以综合平衡各部门风险。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部门所面临的风险往往是不同的。而作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则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将风险分配于不同部门,对每个部门进行风险上限控制。风险管理总监(风险经理或首席风险官)对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但对
21、总经理(执行总裁)负有汇报责任。同样,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经理直接对风险管理总监负责,但对策略性业务部门负责人负有汇报责任。3、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第三道防线涉及一个独立于业务单位的部门,监控企业内控和其他企业关心的问题,这就是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所下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审查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企业的价值和改进经营。内部审计通过系统的方法,评价和改进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流程的效益,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师应就管理层的决策提出劝告和质疑或表示支持,而不是对风险管理作出决策。依据上述观点,内部审计师协会还确定了
22、在企业风险管理实施中内部审计的核心角色及不应承担的角色。其中核心角色包括以下几点。(1)为企业风险管理流程提供保障。(2)确保风险得到正确的评估。(3)评估风险管理流程。(4)评估关键风险的报告工作。(5)检查对关键风险的管理工作。内部审计不应承担以下职责。(1)设定风险承受能力。(2)批准和命令实施风险管理流程。(3)在就风险及风险管理绩效提供保障方面承担管理角色。(4)决定风险应对的决策。(5)代表管理层实施风险应对措施。(6)接受对风险管理的责任。另外,内部审计师学会特别指出内部审计还可以承担上述两种极端角色之间的其他一些“合理合法的内部审计职责”,但前提是要有适宜的安全保障措施存在。(
23、1)协助风险的识别和评估。(2)指导管理层对风险作出应对。(3)协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4)综合对风险的报告。(5)维持和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6)领导建立企业风险管理。(7)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呈报董事会审批。总之,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以及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等三方面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不应主导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对各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再监督,而不是亲自参与每项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内部审计总监对审计委员会直接负责,但对执行总裁负有汇报责任。同样,内部审计员直接对内部审计总监负责,但对各策略性业务部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面 电路板 公司企业 风险 管理 组织 体系 方案 参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