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完整).ppt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完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完整).ppt(4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学学 习习 指指 导导本章学习目的是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学习要求是懂得互换性的含义;了解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关系及其在现代化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了解优先数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节互换性概述一、互换性的定义互换性互换性: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要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其一,不需要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其一,不需要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其一,不需要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配如钳工修配如钳工修配如钳工修配)就能装在机就能装在机就能装在机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
2、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由定义可知,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装配后满足使用要求装配前不挑装配时不调整或修配却一不可二、互换性的种类二、互换性的种类尺寸形状相对位置对几何要素的提出互换性要求。1.按决定的参数或使用要求分为:1)几何参数互换性(主要保证装配)2)功能互换(保证使用)机械物理化学对性能提出互换性要求。2.按程度分:1)完
3、全互换装配或更换时,不挑、不调、不修的互换性。2)不完全互换 包括采用概率法装配、分组装配或在装配时采用调整等措施。(还要附加修配、辅助加工的,则不具有互换性)3.对标准件:内互换:(例如:滚动轴承)外互换:三、互换性的重要性不仅是使用上的需要,也是设计、制造上的需要。1.使用上1)军用2)民用2.制造上可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专业化生产、流水线、自动线),产品单一,分工精细,可采用专用设备,提高生产率,进行文明生产。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举例:备胎、电子元件等等)军工产品易损件:子弹、炮弹都具有互换性。3.设计上采用了互换性原则设计和生产的标准零部件,可简化设计、计算、制图工作量,缩短了设计
4、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总之,遵循互换性原则进行设计、制造和使用,可大大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也为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奠定了基础。所以,互换性原则是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原则,是我们设计、制造中必须遵循的,即使是单件、小批生产,零件不具有互换性,此原则也必须遵循。第二节实现互换性的条件一、公差与检测1.1.1.1.公差公差公差公差: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范围称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范围称为为“公差公差”二、标准和标准化(自学)2.2.检测:检测:检测包含检验与测量。3.实现互换性的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三、优先数和优先数系(GB/T3211980)
5、优先数就是一种对各种技术参数进行简化、协调和统一的一种科学的数值制度。1.优先数系的构成2.优先数的派生系列和复合系列(自学)3.优先数系的应用举例(自学)由一系列十进制等比数列构成,代号Rr(r=5、10、20、40、80),每个数都是一个优先数。R5 公比q=51.6R10公比 q=101.25基本系列R20公比 q=201.12R40公比q=401.06R80公比q=801.03补充系列第四节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它包含几何量精度设计与误差检测两方面的内容,是联系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课程及其课程设计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
6、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学生学完本课程以后,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掌握标准化和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及有关的基本术语及定义;(2)基本掌握几何量公差标准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应用原则;(3)初步学会根据机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选用公差与配合;(4)能够查用本课程讲授的公差表格和正确标注图样;(5)建立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了解基本测量原理与方法和初步学会使用常用计量器具,知道分析测量误差与处理测量结果,会设计检验圆柱形零件的量规。总之,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小结结1.互换性的概述互换性简单的说就是同一规格的零件或部件具有能够彼此互相替
7、换的性能。零、部件在装配前不挑,装配时不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互换性称完全互换;零、部件在装配时要采用分组装配或调整等工艺措施,才能满足装配精度要求的互换性称不完全互换。如装配时,还需要附加修配的零件,则不具有互换性。互换性原则是机械工业生产的基本技术经济原则,是我们在设计、制造中必须遵循的。既便是采用修配法保证装配精度的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产品(此时零、部件没有互换性)也必须遵循互换性原则。2.实现互换性的前提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只有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并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检验,互换性才能实现。3.优先数系由一系列十进制等比数列构成,代号Rr。优先数系中的每个数都是一个
8、优先数。每个优先数系中,相隔r项的末项与首项相差10倍;每个十进制区间中各有r个优先数。第二章尺寸的极限与圆柱结合的互换性学习指导本章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基础标准极限与配合的一般规律,为合理选用尺寸公差与配合、学习其它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进行尺寸精度设计打下基础。学习要求是对极限与配合标准中的术语定义,要着重搞清其概念与作用,并抓住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避免单纯从定义上孤立地去理解;重点要掌握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的结构、特点和基本规律以及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原则。第一节概述1944194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尺寸公差与配合尺寸公
9、差与配合尺寸公差与配合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但实际的国家标准,但实际的国家标准,但实际的国家标准,但实际使用的是日本、德国、美国标准。使用的是日本、德国、美国标准。使用的是日本、德国、美国标准。使用的是日本、德国、美国标准。19551955年:参照苏联标准,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年:参照苏联标准,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年:参照苏联标准,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年:参照苏联标准,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的部颁的部颁的部颁的部颁标准,此标准只是将苏联标准(标准,此标准只是将苏联标准(标准,此标准只是将苏联标准(标准,此标准只是将苏联标准(OCTOCT标准)付与了中文名
10、词。标准)付与了中文名词。标准)付与了中文名词。标准)付与了中文名词。19591959年:颁布了年:颁布了年:颁布了年:颁布了“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的国家标准的国家标准的国家标准GB159GB15917419591741959(简称简称简称简称“旧国标旧国标旧国标旧国标”)(精度等级偏低、配合种类偏少)(精度等级偏低、配合种类偏少)(精度等级偏低、配合种类偏少)(精度等级偏低、配合种类偏少)19791979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的国家标准的国家
11、标准的国家标准GB1800GB18001804197918041979(简称简称简称简称“新国标新国标新国标新国标”)取代)取代)取代)取代GB159GB159174195917419591992199219961996年上述新国标进行了部分修订,将年上述新国标进行了部分修订,将年上述新国标进行了部分修订,将年上述新国标进行了部分修订,将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改为改为改为改为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用,用,用,用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 基础基础基础基础 第一部分:词汇第一部分:词汇第一部分:词汇第一部分:词汇(GB/T1800.11996G
12、B/T1800.11996)替代替代替代替代GB18001979GB18001979中的中的中的中的公差与配合的公差与配合的公差与配合的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术语及定义术语及定义术语及定义,用,用,用,用一般公差一般公差一般公差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GB/T180419921992)替代替代替代替代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18041979GB18041979)。)。)。)。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中,公差与配合部分的标准主中,公差与配合
13、部分的标准主要包括:要包括: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基础基础第第1部分:部分:词汇词汇GB/T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极限与配合基础第第2部分: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极限与配合基础第第3部分: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1999极极限与配合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T18011999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选择GB/T18042000一般公差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
14、线性和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角度尺寸的公差第二节极限与配合的常用术语与定义一、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GB/T1800.11997)1尺寸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如直径、宽度、高度、中心距等。2孔和轴孔和轴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即由两平行平面或切平面形成的包容面。3基本尺寸基本尺寸通过它并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如图2-1)。它可以是一个整数或一个小数值。4实际尺寸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分别用Da和da表示。由于测量误差际尺寸不一定是尺寸的真值。由于形状误差同一表面不同部位的实际尺寸往往不相等,因此要用
15、二点法进行测量。零线零线下偏差下偏差上偏差上偏差轴轴孔孔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公差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公差公差下偏差下偏差上偏差上偏差图2-15极限尺寸极限尺寸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实际尺寸应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分别用Dmax和dmax表示,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Dmin和dmin表示。尺寸合格条件尺寸合格条件:D DminminD Da aD Dmaxmax d dminmind da ad dmaxmax6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尺寸孔或轴具有允许材料量为最多时
16、状态(最大实体状态,简称MMC)下的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最大实体尺寸分别用DMMS和dMMS表示。7最小实体尺寸最小实体尺寸孔或轴具有允许材料量为最少时状态(最小实体状态,简称LMC)下的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最小实体尺寸分别用DLMS和dLMS表示。极限尺寸与实体尺寸有如下关系极限尺寸与实体尺寸有如下关系DMMSD min,DLMSDmax dMMSdmax,dLMSdmin特点:特点:1)实际存在的,对一批零件而言是一随机变量。2)DfeDa,dfe da3)只有Dfe dfe,孔、轴才能自由装配(不是Dada)8.体外作用尺寸体外作用尺寸(见下图)(见下图)定义定义: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相
17、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孔的作用尺寸(Dfe)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轴相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轴的体外作用尺寸(dfe)内接的最大理想轴Dfe图2-2孔和轴的体外作用尺寸实际孔外接的最大理想孔dfe实际轴9.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孔或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MMS;任何部位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LMS。Dfe变小保证配合不要小于Dmin dfe变大不要大于dmax有配合要求的零件尺寸合格条件:DminDfeDaDmax dmindadfedmax小结小结二、有关二、有关二、有关二、有关“公差与偏差公差与偏差公差与偏差公差与偏差”的术语和定义的术语和定义的术语和定义的术语和定义3.3.公
18、差带公差带公差带公差带1)1)公差带图解:公差带图解:基本尺寸孔公差带轴公差带0+-ESEIeseia)a)零线:零线:b)b)公差带特性:公差带特性:两个要素两个要素 大小大小 T T 标准公差标准公差位置位置极限偏差极限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c)画法:画法:(1)零线。零线。(2)确定公差带大小位置。确定公差带大小位置。(3)孔孔、轴、轴(或或)或在公差带里写孔、轴。或在公差带里写孔、轴。(4)作图比例基本一致,单位作图比例基本一致,单位m、mm均可。均可。(5)基本尺寸相同的孔、轴公差带才能画在一张图上。基本尺寸相同的孔、轴公差带才能画在一张图上。公差与偏差的区别:
19、公差与偏差的区别:4极限制极限制公差带有两个参数:一是公差带的大公差带有两个参数:一是公差带的大小(即宽度);二是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小(即宽度);二是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置。国标已将它们标准化,形成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系列。5标准公差标准公差(IT)指国家标准(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字母IT为“国际公差”的符号。标准公差确定了公差带的大小。6基本偏差基本偏差eies 基本尺寸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IES孔轴轴孔0+-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三、有关三、有关三、有关三、有关“配合配合配合配合”的术语及定义的术语及定义的术语及定义的术语及定义1
20、)间隙配合)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上方,即具有间隙的配孔的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上方,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合(包括Xmin0的配合)。对一批零件而言,所有孔的尺的配合)。对一批零件而言,所有孔的尺寸寸轴的尺寸轴的尺寸孔轴Xmax孔轴XmaxXminXmin=0特征参数:特征参数:XmaxDmaxdminESeiXminDmindmaxEIes2)过盈配合过盈配合孔孔轴轴Ymin=0YmaxYminYmax特征参数:特征参数:YminDmaxdminESeiYmaxDmindmaxEIes3)过渡配合过渡配合:孔、轴公差带相互重叠,即可能具有孔、轴公差带相互重叠,即可能具有X或或Y的配合的配合
21、轴孔轴孔轴孔YmaxXmaxYmaxXmaxXmaxYmax过渡配合过渡配合主要用于主要用于孔、轴间的定位联结孔、轴间的定位联结(既要求装拆方便;又要求对中性好既要求装拆方便;又要求对中性好)特征参数:特征参数:XmaxDmaxdminESeiYmaxDmindmaxEIes XmaxXmin XmaxYmax|ESei(EIes)|TDTd|YminYmax|若要提高配合精度(即Tf)可减小相配合的孔、轴尺寸公差(即提高相配合的孔、轴加工精度)。设计时,应使TfTDTd。Tf3.配合公差配合公差2基孔制、基轴制基孔制、基轴制第三节标准公差系列一、标准公差代号及等级一、标准公差代号及等级1代号
22、代号国家标准(GB/T1800.21998)2公差等级公差等级在基本尺寸至500mm内,国家标准将标准公差等级规定为20个等级,在基本尺寸大于500至3150mm内规定了IT1至IT18共18个标准公差等级。依次为IT01IT0IT1IT18等级高低IT7称为低于IT7级公差值小大IT7称为高于IT7级即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相同二、标准公差数值二、标准公差数值小小结结1.有关“公差与偏差”的小结:2.有关配合的小结:3.有关“标准公差”的小结:IT01IT0IT1IT18等级高低第四节基本偏差系列一、基本偏差的代号、特点一、基本偏差的代号、特点1)代号:拉丁字母(按英文读音),孔大写、
23、轴小写。轴+0-eseiabccddeefffg g hjjskmn prstuvxyzzazbzc基本尺寸 孔基本尺寸+0-EIESABCCDDEEFFFGGHJJSKM NPRSTUVXY ZZAZBZCa)分布简图如下图孔轴a零线基本尺寸hAZCzc图aH孔零线基本尺寸轴aAZCzceiESEI图bHhes2)特点b)Js完全对称,完全对称,J基本对称基本对称(孔(孔ES,只有只有J6、J7、J8;轴只有轴只有j5、j6、j7、j8,逐步被逐步被Js取代)取代)c)基本偏差原则上与公差等级无关基本偏差原则上与公差等级无关,有一些除外(,有一些除外(K、M、N等有两种位置等有两种位置)。例
24、:)。例:AH(ah)与公差等级无关。与公差等级无关。10f7、10f8、10f9d)“AZC”(azc)除)除J(j)以外,以外,20个等级齐全。个等级齐全。二、基本偏差数值1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轴的基本偏差数值 间隙配合可根据生产实践或试验得知间隙X的大小,然后以基孔制,计算出ag轴的基本偏差es(h=0,不要计算),如图所示。孔轴2 2孔的基本偏差数值孔的基本偏差数值孔的基本偏差数值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由于构成基本偏差公式所考虑的因素是一致的,所以,孔的基本偏差不需要另外制定一套计算公式,而是根据相同字母代号轴的基本偏差,在相应的公差等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规则换算得来的。换算的原则换算的原则是:基
25、本偏差字母代号同名的孔和轴,分别构成的基轴制与基孔制的配合(这样的配合称为同名配合),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的条件下(如H9/f9与F9/h9、H7/p6与P7/h6),其配合的性质必须相同(即具有相同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换算过程及换算规则如下:(换算原则:基孔制、基轴制同名配合的配合换算原则:基孔制、基轴制同名配合的配合性质相同)性质相同)(1)基本偏差的换算过程)基本偏差的换算过程基本偏差AH的换算过程图 Xmines基本尺寸0基轴制基轴制0ah基孔制基孔制基本尺寸Xmin+EI1)基本偏差)基本偏差AH的换算过程的换算过程eiES基本尺寸0基孔制基孔制2)基本偏差)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换性 测量 技术 基础 完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