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经济制品公司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_参考.docx
《生物经济制品公司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_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经济制品公司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_参考.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生物经济制品公司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生物经济制品公司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3二、 产业环境分析5三、 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8四、 必要性分析11五、 其他利用合同的融资措施12六、 套期保值13七、 金融风险14八、 危害性风险及其损失16九、 不确定的水平与风险18十、 考察风险的角度22十一、 控制型风险转移22十二、 风险规避24十三、 发展规划分析25十四、 法人治理结构28SWOT分析说明42(一)优势分析(S)421、工艺技术优势42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
2、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42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24.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
3、总投资11453.2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418.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50%;建设期利息85.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5%;流动资金2949.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75%。(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1453.23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7961.54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3491.69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247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0672.2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942.47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8.
4、31%。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01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9314.38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6000.00约24.00亩1.1总建筑面积29138.64容积率1.821.2基底面积9440.00建筑系数59.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43.752总投资万元11453.232.1建设投资万元8418.132.1.1工程费用万元7384.81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793.002.1.3预备费万元240.322.2建设期利息万元85.552.3流动资金万元2949.553资金筹措万
5、元11453.233.1自筹资金万元7961.543.2银行贷款万元3491.694营业收入万元24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0672.226利润总额万元3923.307净利润万元2942.478所得税万元980.839增值税万元870.6610税金及附加万元104.4811纳税总额万元1955.9712工业增加值万元6824.2113盈亏平衡点万元9314.38产值14回收期年6.01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8.3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333.69所得税后二、 产业环境分析把振兴工业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作为提振工业的根本途径,
6、落实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哈尔滨市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哈尔滨智造”品牌。加快发展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石化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超过1400亿元,年均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左右。(一)加快发展优势产业1、食品产业。依托优质高效生态农产品的资源优势,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以资源招产业,以市场招项目,重点发展功能食品、生物食品、绿色食品、营养食品和方便休闲食品等,支持龙头企业制定食品安全行
7、业标准,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转化,叫响“寒地黑土”食品品牌,建设国家重要的食品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2、高端装备制造业。坚持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采取升级技术、合资合作等方式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以“制造服务”的模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鼓励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动高端装备产业走出去。重点发展民用航空、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装备制造、增材制造、海洋装备、新型农机等产业,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00亿元。3、石化工业。依托中石油哈石化、蓝星化工等重点企业,争取国家增加原油指标,规划和建设化工产业园区,推动
8、市区现有化工企业迁移、升级。重点发展千万吨炼化或乙烯、CPP项目,谋划向油、气、烯烃等下游产业延伸发展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哈经开区、哈高新区和利民开发区为依托,重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2、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推动生物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培育区域特色生物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50亿元。3、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石墨及石墨烯、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半导体
9、照明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新材料,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00亿元。4、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环保产品等产业,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咨询、设计等服务在各个行业推广应用。引进建设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哈尔滨寒地节能产业示范园等园区,打造具有寒地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品牌。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三)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作用,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技术改造,促进生产手段向数字化、模拟化、智能化转化,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和精
10、细化转变。实施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方面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组建全市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四)增强制造业发展支撑力实施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建设“四基”产业发展平台,提高工业基础领域创新能力。实施绿色制造示范行动,建设绿色制造技术推广平台,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建设质量技术标准平台,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办法,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三、 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1.培强培优生物农业。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
11、种产业创新中心,积极推动神农种业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建设,优化完善主要农作物育种技术体系。完善生物育种安全追控和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国际领先研发水平的生物育种研究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生物种业企业(集团),打造千亿级生物育种产业集群。支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和制繁种建设,培育推广突破性新品种,提升种企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高抗优质玉米、大豆粮食作物品种选育推广,开展优质生猪、肉鸡、奶牛等禽畜和水产品良种攻关及科学饲养。研制可替代抗生素的生物兽药、生物饲料添加剂,促进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与应用。2.优化升级生物医药产业。深入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促
12、进仿制药替代使用。建立中药材生态种植体系,提升中药材标准化水平,推动中药大品种质量升级,加快中药配方颗粒与标准提取物产业化,推动中医药理论的传承创新。推动生物技术与精密机械、新型材料、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融合创新,发展高端医学影像装备。优化免疫诊断产品和微生物检测等体外诊断试剂、配套仪器及关键原材料等系列技术和产品,打造全国最大的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加强微流控、高灵敏等生物检测技术研发。发展远程监护装备、可穿戴设备、高端超声成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智能医疗器械。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企业与医疗机构组织开展医、药联合体试点工作,为医药产业发展开创新的发展模式,提高我国医药产业高
13、质量发展水平,探索换道领跑发展路径。3.巩固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积极发展生物质资源收运、成型、气化、发电及供热综合利用装置,突破先进生物质能源与化工技术,培育发展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多联产产品,探索开展纤维素乙醇、绿色生物炼制产业化示范。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先进生物燃料在市政、交通等重点领域替代推广应用,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稳步发展生物质供气供热、生物液体燃料等,培育一批生物质装备制造、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综合服务等特色骨干企业。4.规范发展生物环保产业。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大力发展高性
14、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运用功能型微生物、酶制剂等生物技术,推动实现水体脱氮除磷、重金属土壤修复、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推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发展污染物生物环境响应监测、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复、生物资源回收利用等生物环保产业链。5.积极发展生物经济新业态。面向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医学和健康大数据资源,发展智能辅助决策知识模型和算法,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决策支持。利用5G、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药品、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药品追溯体
15、系。积极发展“互联网+卫生健康”,建设区域性远程医疗服务中心、第三方影像信息中心等,推动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一体化,推广非处方药“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便民服务,搭建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共享平台,提升老龄化人口和特殊人群的健康生活质量。四、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
16、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五、 其他利用合同的融资措施除了保险、套期保值这些比较常用的风险转移措施之外,还有一些基于合同的融资型风险转移形式。融资型风险转移与控制型风险转移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型风险转移将承担损失的法律责任转移
17、了出去,而融资型风险转移只是将损失的经济后果转移给他人承担,法律责任并没有转移,一旦接受方没有能力支付损失,损失最终还要由转移方支付。融资租赁合同就是一种融资型风险转移措施。在财产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和承租人经常会就出租物的质量责任、维修保养责任和损坏责任等问题发生纠纷。为了转移此类责任风险,出租人可以根据承租人的租赁要求和选择,出资向供货商购买租赁物,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并可在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物的所有权、续租或退租,这就是融资租赁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出租人最主要的义务是为承租人融通资金,购买租赁物,对他而言,既取得了租赁财产的租金收入,又转移了租赁财产的损失责任风险。对承租
18、人来说,虽然承担了风险,但可以从其他渠道取得资金以保证正常经营。六、 套期保值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针对纯粹风险,应用保险和控制型措施等进行风险控制与风险转移,但从20世纪末开始,风险管理开始越来越多地涉及金融风险管理,利用期权、期货、远期与互换等衍生工具对金融风险进行套期保值。衍生工具是进行套期保值的主要手段,它是一种收益由其他金融工具的收益衍生而来的金融工具,它可以建立在实物资产,如农产品、金属以及能源等之上,也可以建立在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之上。主要的衍生工具包括期权、期货合约、远期合约、互换等。1.期权期权是指在将来一定时间内以一定价格买卖特定商品的权利,它为期权的买方所拥有。2.远期
19、合约远期合约指交易双方,即买方和卖方,达成一种协议,同意按照当日确定的某一价格在将来某一日期买卖某种资产。3.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的远期合约,在期货交易所场内进行交易,服从逐日结算的程序,保证合约的损失方将款项及时支付给对方。期货合约中商品或其他资产的规格、品质、数量、交货时间、地点都是确定的。4.互换及其他衍生金融工具期权、远期和期货构成了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基本工具系统,但仍有许多混合型和变异型的衍生产品不可忽视,其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互换。互换合约是一种以特定的方式交换未来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协议,它可看做是远期合约的一种组合。互换的标的资产可以是利率、汇率、权益、商品价格或其他指数。
20、一般地,互换应用时间比远期和期货要长。除了互换之外,还有许多以期权、远期或期货为基本要素的混合型及变异型衍生产品。例如,一家公司可能选择买入一种期权合约,它的盈亏表现不依赖于基础性资产的运营状况,而取决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资产中运营状况较好或较差的那个表现,这种期权被称为可选择性期权合约。此外,有些类型的金融合约结合了一些其他类型金融合约的元素,它们被称作混合合约。七、 金融风险大部分金融风险源自市场中商品价格、利率或汇率波动,如果是涉及股票和金融衍生品业务的金融机构,还会受到这些交易的影响。由这些因素造成的风险也常称为价格风险,它是企业普遍面临的一种风险。例如,一个石油生产商面临石油价格降低的风
21、险,同时又面临劳动力价格上升的风险;他在筹融资的过程中,将面临利率波动的风险,利率上涨会影响授信的条件;如果其产品出口到国外,则汇率波动也会对他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这三种价格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广泛的,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和策略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涉及对现有以及未来的产品和服务在销售和生产过程中的价格风险进行分析与管理。信用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另一类风险,它是指企业客户和当事人不能履行承诺的支付时所面临的一种风险。信用风险具有纯粹风险的性质,因为信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带给企业的只能是损失,不存在收益的可能性。绝大多数企业在应收账目上都面临一定程度的信用风险,尤其是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
22、由于它们有相当数量的贷款业务,这些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借款人拖欠不还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源于流动性的不确定变化。这里的流动性有两层含义,一种指的是某项金融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在市场上流通、交易以及变现等的能力,另一种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金融产品运转流畅、衔接完善的程度。也就是说,前者的流动性是针对某项产品而言的,后者的流动性是针对某个机构而言的,如第一章所提及的“百富勤”的案例中,“百富勤”就因自身流动性不足而陷于不利境地。经营风险是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某些金融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经营管理出现失误而使经济主体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因外国政府的行为而导致经济主体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即国家风险
23、。例如,一家银行对某外国政府或由外国政府担保的经济实体发放跨国界贷款,如果该外国政府发生政权更迭,新的政府拒付前政府所欠的外债,则这家银行就将收不回贷款。又如,一家银行对某外国公司发放跨国界贷款,但由于该外国政府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导致外汇无法汇出,也将使这家银行遭受损失。八、 危害性风险及其损失1、危害性风险危害性风险指的是对安全和健康有危害的风险,它们都是纯粹风险。对于企业而言,传统上的“风险管理”指的就是对这类风险进行管理。影响企业的主要危害性风险包括:(1)财产损毁风险由于物理损坏、被盗或政府征收(被外国政府没收财产)而引起的公司资产价值减少的风险。(2)法律责任风险由于给客户、供应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经济 制品 公司 控制 风险 管理 措施 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