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5表面资料说课讲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热处理工艺5表面资料说课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处理工艺5表面资料说课讲解.ppt(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处理工艺5表面资料3.1.3 淬火淬火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间,然后以大于上临界冷速上临界冷速快速冷却的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通称蘸火。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通称蘸火。获得的组织:多数情况下为马氏体,有获得的组织:多数情况下为马氏体,有时为贝氏体,以及少量残余奥氏体和未时为贝氏体,以及少量残余奥氏体和未溶的第二相。溶的第二相。淬火后必须有回火与之配合。淬火后必须有回火与之配合。淬火目的淬火目的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如刃具、量具、模具等。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如刃具、量具、模具等。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如刃具、量具、模具等。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2、。如刃具、量具、模具等。提高强度和韧性。各种机器零件。提高强度和韧性。各种机器零件。提高强度和韧性。各种机器零件。提高强度和韧性。各种机器零件。提高硬磁性。如用高碳钢和磁钢制造的永久磁提高硬磁性。如用高碳钢和磁钢制造的永久磁提高硬磁性。如用高碳钢和磁钢制造的永久磁提高硬磁性。如用高碳钢和磁钢制造的永久磁铁。铁。铁。铁。提高弹性。如弹簧钢。提高弹性。如弹簧钢。提高弹性。如弹簧钢。提高弹性。如弹簧钢。提高耐蚀性和耐热性。不锈钢和耐热钢。提高耐蚀性和耐热性。不锈钢和耐热钢。提高耐蚀性和耐热性。不锈钢和耐热钢。提高耐蚀性和耐热性。不锈钢和耐热钢。淬火是钢最重要的强化方法。淬火是钢最重要的强化方法。淬火
3、是钢最重要的强化方法。淬火是钢最重要的强化方法。一、淬火工艺参数一、淬火工艺参数(1)加热温度)加热温度l l亚共析钢:亚共析钢:亚共析钢:亚共析钢:A Ac3c3+3050+3050CCl l过共析钢:过共析钢:过共析钢:过共析钢:A Ac1c1+3050+3050CC对亚共析钢,若加热温度低于对亚共析钢,若加热温度低于对亚共析钢,若加热温度低于对亚共析钢,若加热温度低于A Ac3c3,组织中会保留一,组织中会保留一,组织中会保留一,组织中会保留一部分铁素体,使淬火后的强度和硬度都较低;若部分铁素体,使淬火后的强度和硬度都较低;若部分铁素体,使淬火后的强度和硬度都较低;若部分铁素体,使淬火后
4、的强度和硬度都较低;若加热温度高,又容易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化,使淬加热温度高,又容易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化,使淬加热温度高,又容易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化,使淬加热温度高,又容易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化,使淬火钢的机械性能变坏。火钢的机械性能变坏。火钢的机械性能变坏。火钢的机械性能变坏。对过共析钢,加热到对过共析钢,加热到对过共析钢,加热到对过共析钢,加热到A Ac1c1+3050+3050CC,组织中会保留,组织中会保留,组织中会保留,组织中会保留少量二次渗碳体,而有利于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少量二次渗碳体,而有利于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少量二次渗碳体,而有利于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少量二次渗碳体,而有利于钢的硬度和耐磨
5、性。并且,由于降低了奥氏体中的碳含量,不但可以并且,由于降低了奥氏体中的碳含量,不但可以并且,由于降低了奥氏体中的碳含量,不但可以并且,由于降低了奥氏体中的碳含量,不但可以改变马氏体形态(减少粗片状),降低脆性,而改变马氏体形态(减少粗片状),降低脆性,而改变马氏体形态(减少粗片状),降低脆性,而改变马氏体形态(减少粗片状),降低脆性,而且还可减少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见且还可减少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见且还可减少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见且还可减少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见图图图图3 3-6 6,有利,有利,有利,有利于钢的硬度提高和减少变形。于钢的硬度提高和减少变形。于钢的硬度提高和减少变形。于钢的硬
6、度提高和减少变形。图图3-6 奥氏体的碳质量分数对参余奥氏体的影响奥氏体的碳质量分数对参余奥氏体的影响一、淬火工艺参数一、淬火工艺参数(2 2)保温时间)保温时间)保温时间)保温时间淬火加热保温时间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淬火加热保温时间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淬火加热保温时间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淬火加热保温时间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t=t=KDKD式中式中式中式中 tt保温时间(保温时间(保温时间(保温时间(min)min)保温时间系数(保温时间系数(保温时间系数(保温时间系数(min/mm)min/mm)气体中加热:气体中加热:气体中加热:气体中加热:1.01.51.01.5 盐浴中加热:盐浴中加热
7、:盐浴中加热:盐浴中加热:0.30.50.30.5 K K工件装炉方式修正系数工件装炉方式修正系数工件装炉方式修正系数工件装炉方式修正系数 1.0 2.0 1.0 2.0 D D工件有效厚度(工件有效厚度(工件有效厚度(工件有效厚度(mm)mm)一、淬火工艺参数一、淬火工艺参数(3 3)淬火冷却介质及方式)淬火冷却介质及方式)淬火冷却介质及方式)淬火冷却介质及方式 冷却是淬火工艺中最重要的工序,它关系到淬冷却是淬火工艺中最重要的工序,它关系到淬冷却是淬火工艺中最重要的工序,它关系到淬冷却是淬火工艺中最重要的工序,它关系到淬火质量的好坏,同时,火质量的好坏,同时,火质量的好坏,同时,火质量的好坏
8、,同时,冷却也是淬火工艺中最容冷却也是淬火工艺中最容冷却也是淬火工艺中最容冷却也是淬火工艺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一道工序易出问题的一道工序易出问题的一道工序易出问题的一道工序。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淬。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淬。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淬。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淬火时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上临界冷却速度,但是冷火时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上临界冷却速度,但是冷火时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上临界冷却速度,但是冷火时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上临界冷却速度,但是冷却速度过大又会使工件淬火应力增加,产生变形却速度过大又会使工件淬火应力增加,产生变形却速度过大又会使工件淬火应力增加,产生变形却速度过大又会使工件淬火应力增加,产生变形
9、或开裂。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淬火冷却曲线如或开裂。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淬火冷却曲线如或开裂。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淬火冷却曲线如或开裂。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淬火冷却曲线如图图图图3 3-7-7所示。所示。所示。所示。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冷却方法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冷却方法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冷却方法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冷却方法和冷却介质来尽可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和冷却介质来尽可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和冷却介质来尽可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和冷却介质来尽可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图图3-7 理想淬火冷却曲线示意图理想淬火冷却曲线示意图(3)淬火冷却介质及方式()淬火冷却介质及方式(
10、1)单介质淬火法单介质淬火法l l钢件奥氏体化后,置于一种冷却介质中冷却钢件奥氏体化后,置于一种冷却介质中冷却钢件奥氏体化后,置于一种冷却介质中冷却钢件奥氏体化后,置于一种冷却介质中冷却的方法,叫做单介质淬火法。的方法,叫做单介质淬火法。的方法,叫做单介质淬火法。的方法,叫做单介质淬火法。图图图图3 3-8-8。l l碳钢一般用水冷却,合金钢用油冷却。碳钢一般用水冷却,合金钢用油冷却。碳钢一般用水冷却,合金钢用油冷却。碳钢一般用水冷却,合金钢用油冷却。l l优点:操作简单,易实现机械化,应用广。优点:操作简单,易实现机械化,应用广。优点:操作简单,易实现机械化,应用广。优点:操作简单,易实现机
11、械化,应用广。l l缺点:水淬变形开裂倾向大;油淬冷却速度缺点:水淬变形开裂倾向大;油淬冷却速度缺点:水淬变形开裂倾向大;油淬冷却速度缺点:水淬变形开裂倾向大;油淬冷却速度小,大件淬不硬。小,大件淬不硬。小,大件淬不硬。小,大件淬不硬。l l应用:适于形状简单及小尺寸钢件的淬火。应用:适于形状简单及小尺寸钢件的淬火。应用:适于形状简单及小尺寸钢件的淬火。应用:适于形状简单及小尺寸钢件的淬火。图图3-8 不同淬火方法示意图不同淬火方法示意图(3)淬火冷却介质及方式()淬火冷却介质及方式(2)双介质淬火法双介质淬火法l l钢件奥氏体化后,先在一种强冷却介质中冷却,钢件奥氏体化后,先在一种强冷却介质
12、中冷却,钢件奥氏体化后,先在一种强冷却介质中冷却,钢件奥氏体化后,先在一种强冷却介质中冷却,当钢件冷却到当钢件冷却到当钢件冷却到当钢件冷却到400 400 以下时,迅速转入另一种以下时,迅速转入另一种以下时,迅速转入另一种以下时,迅速转入另一种弱冷却介质中冷却的方法。见弱冷却介质中冷却的方法。见弱冷却介质中冷却的方法。见弱冷却介质中冷却的方法。见图图图图3 3-8-8曲线曲线曲线曲线2 2。l l碳钢常先水冷后油冷碳钢常先水冷后油冷碳钢常先水冷后油冷碳钢常先水冷后油冷,合金钢常先油冷后空冷。合金钢常先油冷后空冷。合金钢常先油冷后空冷。合金钢常先油冷后空冷。l l优点:马氏体转变时产生的内应力小
13、,减少了优点:马氏体转变时产生的内应力小,减少了优点:马氏体转变时产生的内应力小,减少了优点:马氏体转变时产生的内应力小,减少了变形和开裂的可能性。变形和开裂的可能性。变形和开裂的可能性。变形和开裂的可能性。l l缺点:操作复杂,要求操作人员具有经验。缺点:操作复杂,要求操作人员具有经验。缺点:操作复杂,要求操作人员具有经验。缺点:操作复杂,要求操作人员具有经验。(3)淬火冷却介质及方式()淬火冷却介质及方式(3)分级淬火分级淬火l l钢件奥氏体化后,迅速淬入稍高于钢件奥氏体化后,迅速淬入稍高于钢件奥氏体化后,迅速淬入稍高于钢件奥氏体化后,迅速淬入稍高于MsMs点的恒温点的恒温点的恒温点的恒温
14、盐浴中,保温适当时间,在发生贝氏体转变之前,盐浴中,保温适当时间,在发生贝氏体转变之前,盐浴中,保温适当时间,在发生贝氏体转变之前,盐浴中,保温适当时间,在发生贝氏体转变之前,并且钢件内外都达到盐浴温度后取出空冷的方法。并且钢件内外都达到盐浴温度后取出空冷的方法。并且钢件内外都达到盐浴温度后取出空冷的方法。并且钢件内外都达到盐浴温度后取出空冷的方法。见见见见图图图图3 3-8-8曲线曲线曲线曲线3 3。l l常用硝盐(常用硝盐(常用硝盐(常用硝盐(55%KNO55%KNO3 3+45%NaNO+45%NaNO3 3)作盐浴。作盐浴。作盐浴。作盐浴。l l优点:减少热应力和相变应力,从而降低钢件
15、变优点:减少热应力和相变应力,从而降低钢件变优点:减少热应力和相变应力,从而降低钢件变优点:减少热应力和相变应力,从而降低钢件变形和开裂的倾向。形和开裂的倾向。形和开裂的倾向。形和开裂的倾向。l l缺点:盐浴冷却能力小,只能处理小件缺点:盐浴冷却能力小,只能处理小件缺点:盐浴冷却能力小,只能处理小件缺点:盐浴冷却能力小,只能处理小件l l应用:形状复杂和截面不均匀的小件(刀具)。应用:形状复杂和截面不均匀的小件(刀具)。应用:形状复杂和截面不均匀的小件(刀具)。应用:形状复杂和截面不均匀的小件(刀具)。图图3-8 不同淬火方法示意图不同淬火方法示意图(3)淬火冷却介质及方式()淬火冷却介质及方
16、式(4)等温淬火等温淬火l l钢件奥氏体化后,迅速淬入稍高于钢件奥氏体化后,迅速淬入稍高于钢件奥氏体化后,迅速淬入稍高于钢件奥氏体化后,迅速淬入稍高于MsMs点的恒温点的恒温点的恒温点的恒温盐浴中,保温足够长时间,直至奥氏体完全转盐浴中,保温足够长时间,直至奥氏体完全转盐浴中,保温足够长时间,直至奥氏体完全转盐浴中,保温足够长时间,直至奥氏体完全转变为下贝氏体,然后出炉空冷的方法。见变为下贝氏体,然后出炉空冷的方法。见变为下贝氏体,然后出炉空冷的方法。见变为下贝氏体,然后出炉空冷的方法。见图图图图3 3-8-8曲线曲线曲线曲线4 4。l l优点:大大降低了淬火内应力,减少了变形。优点:大大降低
17、了淬火内应力,减少了变形。优点:大大降低了淬火内应力,减少了变形。优点:大大降低了淬火内应力,减少了变形。l l缺点: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缺点: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缺点: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缺点: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l l应用:形状复杂和精度要求高的小件,如弹簧、应用:形状复杂和精度要求高的小件,如弹簧、应用:形状复杂和精度要求高的小件,如弹簧、应用:形状复杂和精度要求高的小件,如弹簧、螺栓、小齿轮、轴及丝锥等。高合金钢较大截螺栓、小齿轮、轴及丝锥等。高合金钢较大截螺栓、小齿轮、轴及丝锥等。高合金钢较大截螺栓、小齿轮、轴及丝锥等。高合金钢较大截面零件的淬火。面零件的淬火。面零件
18、的淬火。面零件的淬火。二、钢的淬透性二、钢的淬透性(1 1)淬透层深度)淬透层深度)淬透层深度)淬透层深度l l以零件表面至内部半马氏以零件表面至内部半马氏以零件表面至内部半马氏以零件表面至内部半马氏体区(体区(体区(体区(50%M50%M)的距离为)的距离为)的距离为)的距离为淬透层深度淬透层深度淬透层深度淬透层深度。l l钢件实际淬火的淬透层深钢件实际淬火的淬透层深钢件实际淬火的淬透层深钢件实际淬火的淬透层深度,随钢的淬火临界冷速、度,随钢的淬火临界冷速、度,随钢的淬火临界冷速、度,随钢的淬火临界冷速、钢件截面尺寸和淬火介质钢件截面尺寸和淬火介质钢件截面尺寸和淬火介质钢件截面尺寸和淬火介质
19、的冷却能力而变化。的冷却能力而变化。的冷却能力而变化。的冷却能力而变化。图图3-9淬火时零件截面各层淬火时零件截面各层冷速与显微组织的关系冷速与显微组织的关系图图3-10 淬火试样断面上马氏体量和硬度的变化淬火试样断面上马氏体量和硬度的变化(2)钢的淬透性及测定方法)钢的淬透性及测定方法l l钢在淬火时形成马氏体的能力叫做钢的钢在淬火时形成马氏体的能力叫做钢的钢在淬火时形成马氏体的能力叫做钢的钢在淬火时形成马氏体的能力叫做钢的淬透性淬透性淬透性淬透性。其大小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形成的淬透层深其大小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形成的淬透层深其大小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形成的淬透层深其大小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
20、火形成的淬透层深度来表示。度来表示。度来表示。度来表示。l l淬透性一般用淬透性一般用淬透性一般用淬透性一般用“末端淬火法末端淬火法末端淬火法末端淬火法”来测量,见来测量,见来测量,见来测量,见图图图图3 3-1111。其淬透性值用。其淬透性值用。其淬透性值用。其淬透性值用J J 表示。其中表示。其中表示。其中表示。其中J J表示末表示末表示末表示末端淬火的淬透性,端淬火的淬透性,端淬火的淬透性,端淬火的淬透性,d d表示距水冷端的距离,表示距水冷端的距离,表示距水冷端的距离,表示距水冷端的距离,HRCHRC为该处的硬度。为该处的硬度。为该处的硬度。为该处的硬度。GB225-88.GB225-
21、88.l l淬透性是钢的固有属性,取决于钢的淬火临界淬透性是钢的固有属性,取决于钢的淬火临界淬透性是钢的固有属性,取决于钢的淬火临界淬透性是钢的固有属性,取决于钢的淬火临界冷速的大小。冷速的大小。冷速的大小。冷速的大小。HRCd图图3-11 末端淬火法测定钢的淬透性末端淬火法测定钢的淬透性(3)淬透性与淬硬性、淬透层深度)淬透性与淬硬性、淬透层深度l l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能够达到的最大硬度。淬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能够达到的最大硬度。淬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能够达到的最大硬度。淬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能够达到的最大硬度。淬硬性主要与钢的碳质量分数有关。见硬性主要与钢的碳质量分数有关。见硬性主要与钢的碳质量
22、分数有关。见硬性主要与钢的碳质量分数有关。见图图图图3 3-12-12。l l淬透性虽然用淬透层深度表示,但与零件实际淬透性虽然用淬透层深度表示,但与零件实际淬透性虽然用淬透层深度表示,但与零件实际淬透性虽然用淬透层深度表示,但与零件实际淬透层深度不同。淬透性是钢在规定工艺条件淬透层深度不同。淬透性是钢在规定工艺条件淬透层深度不同。淬透性是钢在规定工艺条件淬透层深度不同。淬透性是钢在规定工艺条件下的一种性能,是确定的,可以比较的。下的一种性能,是确定的,可以比较的。下的一种性能,是确定的,可以比较的。下的一种性能,是确定的,可以比较的。l l零件实际淬透层深度是变化的,除与钢的淬透零件实际淬透
23、层深度是变化的,除与钢的淬透零件实际淬透层深度是变化的,除与钢的淬透零件实际淬透层深度是变化的,除与钢的淬透性有关外,还与零件尺寸大小及冷却介质的冷性有关外,还与零件尺寸大小及冷却介质的冷性有关外,还与零件尺寸大小及冷却介质的冷性有关外,还与零件尺寸大小及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有关。却能力有关。却能力有关。却能力有关。图图3-12 碳含量对马氏体硬度的影响碳含量对马氏体硬度的影响(4)淬透性的实用意义)淬透性的实用意义l l零件承受纯拉伸或压缩载荷时(拉杆),因零件承受纯拉伸或压缩载荷时(拉杆),因零件承受纯拉伸或压缩载荷时(拉杆),因零件承受纯拉伸或压缩载荷时(拉杆),因要求截面上的机械性能相同
24、,所以应选用淬要求截面上的机械性能相同,所以应选用淬要求截面上的机械性能相同,所以应选用淬要求截面上的机械性能相同,所以应选用淬透性好的钢。透性好的钢。透性好的钢。透性好的钢。l l承受弯曲或扭转载荷的零件(轴类),外层承受弯曲或扭转载荷的零件(轴类),外层承受弯曲或扭转载荷的零件(轴类),外层承受弯曲或扭转载荷的零件(轴类),外层受力大,心部受力小,可用低淬透性的钢。受力大,心部受力小,可用低淬透性的钢。受力大,心部受力小,可用低淬透性的钢。受力大,心部受力小,可用低淬透性的钢。l l焊接结构用钢,应选用低淬透性钢,以防止焊接结构用钢,应选用低淬透性钢,以防止焊接结构用钢,应选用低淬透性钢,
25、以防止焊接结构用钢,应选用低淬透性钢,以防止焊缝热影响区形成马氏体,增大焊接变形和焊缝热影响区形成马氏体,增大焊接变形和焊缝热影响区形成马氏体,增大焊接变形和焊缝热影响区形成马氏体,增大焊接变形和开裂的倾向。开裂的倾向。开裂的倾向。开裂的倾向。三、淬火缺陷三、淬火缺陷变形与开裂是淬火最常见的两种缺陷。变形与开裂是淬火最常见的两种缺陷。缺陷产生原因是由淬火应力引起的。缺陷产生原因是由淬火应力引起的。l l淬火应力包括热应力(钢件内部温度分布不均淬火应力包括热应力(钢件内部温度分布不均淬火应力包括热应力(钢件内部温度分布不均淬火应力包括热应力(钢件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引起的内应力)和组织应力(马氏体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处理 工艺 表面 资料 讲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