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题2017.4.20.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题2017.4.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题2017.4.20.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题1.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下图的无色溶液,老师叫各小组开展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质的溶液?【猜测与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原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由此猜测: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理论分析】为了确定该溶液,他们首先进行了分析:1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_溶液。2乙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取少量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静置
2、后,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消失。【实验结论】3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反思】4丙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到达鉴别的目的。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2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花种类花汁在酒精(中性)中颜色花汁在稀酸中颜色花汁在稀碱中颜色玫瑰花粉红粉红绿万寿菊花黄黄黄大红花粉红橙绿试答复以下问题: 1为试验生活中的食盐水、肥皂水、汽水、石灰水四种物质的酸碱性,我选择花汁 ,选用这种花汁的理由是 。2
3、取所选花汁少许分别滴入上述四种物质,请将所显颜色填入下表中: 试验物质 食盐水 肥皂水 汽水 石灰水 所显颜色3、家中烧开水的铝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水垢如图。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中碳酸氢钙Ca(HCO3)2 ,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化合物,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观察与问题】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质是什么?【假设与预测】鸿鸿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可能是碳酸钙。我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 。【实验与事实】依据猜测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猜测正确应该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测的方案取少量水垢于试管,滴加稀盐酸,在试管口用燃烧着木条
4、检验验证猜测的方案取少量硬水于试管并加热,将生成气体通入 中【解释与结论】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请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响化学方程式: ;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做中和反响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我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我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氧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局部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
5、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写出3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如何用该变质的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简述实验步骤 5、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参加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填或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响吗?(2) 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小斌认为反响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_。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许反
6、响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参加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小亮的观点正确方案二:取少许反响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参加 3请你和全组同学一起分析以下问题。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响的微观过程如图1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响能发生的原因是_。锌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响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原因是_6、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固体。两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了探究。一组:猜测: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结论: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二组:猜测:白色固体可
7、能全部是氧化钙。设计方案:取试样于试管中,参加水,再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二组的方案正确吗? ,理由 。乙同学没有滴加稀盐酸,他加了另一种物质看到的现象是 ,乙同学加的物质是 或 。他们看到的现象虽然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响。7、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猜测假设】猜测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猜测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猜测3:该溶液局部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可能
8、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评价第1组假设溶液变红,那么猜测2不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第2组假设产生白色沉淀,反响方程式是: ,那么猜测1不成立。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测2还是猜测3成立。第3组第一步 第二步假设滤液不变红,那么猜测2成立;假设滤液变红,那么猜测3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到达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8、小芳同学从超市购置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以下图是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局部内容:小芳同学根据使用说明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为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小芳同学感到很好奇,产生的
9、气泡是什么呢?请参与小芳同学的探究:我的猜测我的实验方案气泡的成分是_理由是 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我的结论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是 9、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参加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填或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 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响吗?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小斌认为反响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_。同学们选择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
10、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许反响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参加_小亮的观点正确方案二:取少许反响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参加_10、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查阅资料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响而制得。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提出猜测: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参加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
11、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FeCl3溶液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 根本反响类型属于 反响。FeSO4+2NaOH = Fe(OH)2+Na2SO4Fe(OH)2 + + H2O = (完成并配平此方程)学习交流:1氢氧化亚铁是色而不是浅绿色。2小军联系到CO2与C的反响,认为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你认为小军的理由是。 11、小林、小军和小明在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做CaCO3受热分解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问后,他们对试管内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加热CaCO3后试管内的固体成分是
12、什么?【建立假设】小林的假设:CaCO3未分解,固体成分为CaCO3; 小军的假设:CaCO3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 ;小明的假设:CaCO3局部分解,固体成分为 。【收集证据】(1)小军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知小军加水时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明向小军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生成。【获得结论】通过实验可知的假设是成立的。【交流与评价】实验结束后,在组内交流讨论过程中局部同学提出:在实验中假设增加以下仪器中的 填编号就可以直接根据实验现象判断CaCO3是否分解。12、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
13、几种组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参加过量的稀硫酸,那么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只含C 含C、CuO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参加过量稀硫酸,反响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颜色。 实验2 将此
14、粉末隔绝空气加热(假设碳完全反响),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参加过量稀硫酸,反响完全后,静置。请答复: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 假设静置后溶液呈无色,那么该溶液中溶质是(写化学式); 假设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1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响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局部变质?【查阅资料】反响:BaCl2+Na2CO3=2NaCl+BaCO3白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设计实验
15、】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2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那么溶液中一定含有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 变质填“局部或“全部。【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响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1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上述杂质可参加适量的 。2借助于 可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响。14、某同学研究在化学反响前后物质质量变化
16、关系问题时,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两个试验:1为了探究化学反响前后物质质量变化关系,请你提出二点假设: (2) 实验验证:将实验1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纪录数据后取下。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到的现象 。醋酸跟草木灰反响原理为:K2CO3+2CH3COOH=2CH3COOK+CO2+H2O实验完毕,再进行称量,记录数据。将实验2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纪录数据后取下。将两种溶液混合,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完毕,再进行称量,纪录数据。比拟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3实验结论: 。4实验分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对结论进行解释。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枯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枯
17、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这包枯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猜测假设】猜测一:全部是CaO; 猜测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测三:全部是Ca(OH)2; 猜测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取局部该枯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枯燥剂中不含 。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枯燥剂中含有 。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枯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另取局部枯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无“符号扣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初中化学 探究性 实验 2017.4 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