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 工艺基准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装配基准 工序基准1 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 成形法 展成法范成法2 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那么是:先基准面,后其它面 先主要外表,后次要外表 先主要平面,后主要孔 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二、 判断题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4.修配装配法特别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的高精度多环尺寸链的装配。5.主轴的纯径向跳动误差在用车床加工端面时不引起加工误差6.自激振动的振动频率接近于或低于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型的固有频率。7.磨削的径向磨削力大,且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
2、。3.试述粗基准的选用原那么。1该外表加工余量要求均匀时;(2)加工余量最小的外表;(3)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外表(4)粗基准的外表要求平整光洁;(5)粗基准一般只使用一次。一、 填空:1、 机械产品的根本生产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生产阶段: 毛胚制造 阶段、 加工 阶段和 装配调试 阶段。2、 工步是指工序中 加工外表 、 切削刀具 和切削用量不包括背吃刀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局部工艺过程。3、 常用的工艺规程主要有机械加工 工艺过程 卡片和机械加工 工序 卡片两种根本形式。二、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刀具是否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 2、制订工艺规
3、程的根本要求是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本钱。 3、粗基准应防止重复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4、机械加工过程中划分加工阶段,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 6、三爪自定心卡盘不但校正和安装工件简单迅速,而且对工件的夹紧力比四爪单动卡盘要大。 13、铰刀的刚度和导向性比扩孔钻要差,一般用于加工中小直径孔的半精加工与精加工。 14、车削加工中,用四爪夹盘安装工件一定要找正,而用三爪自定心夹盘安装工件那么不需要找正。 19、无心外圆磨削时,工件没有定位基准面。 三、 名词解释1、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2、 工序3、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4、 经济加工精度11. 六点定位原理12.?
4、机械制造根底?试题1 机械加工中,轴类零件常用 外圆柱面 或 两端顶尖孔 作为定位基准。2 按误差的特点和性质,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和 粗大误差 。13. 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 和大量生产 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14. 夹具的根本组成局部有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和导向元件、夹具体和其它元件。三爪卡盘的三个卡爪是联动的,具有自动定心作用,所以它的定位精度一般要高于四爪卡盘。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作为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工艺基准。工件定位时,并不是任何情况都要限制六个自由度。10工件被夹紧后,那么六个自由度就被全部限制了。11
5、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各有不同的意义和用途,所以一般是不能重复的。12工件定位时,应选择余量和公差最小的外表作为粗基准,而不应该选择工件不需加工的外表作为粗基准。13为减少定位误差,应尽可能使较多的外表加工用同一精基准。15工序集中,工件精度容易保证,生产率高,同时便于方案和管理,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将工序集中。13加工尺寸精度为I,外表光洁度中等的淬火钢件,应选用 B 加工方案。A. 粗车精车 B. 粗车精车精磨C. 粗车精车细车 D. 粗车精车粗磨精磨14加工以下未淬火的小孔,尺寸精度I,外表粗糙度a.,应选用 C 加工方案。A. 钻孔镗磨 B.钻粗镗精镗C. 钻扩机铰 D.钻镗
6、磨15机械加工安排工序时,应首先安排加工 D 。A. 主要加工外表 B.质量要求最高的外表C.主要加工外表的精基准 D.主要加工外表的粗基准5. 何谓“基准先行原那么?主要加工外表的精基准应首先安排加工,以便后续工序使用它定位。精基准面的加工精度,应能保证后续工序工件安装对基准面精度的要求。6. 修配装配法有何特点?修配环应如何选取? 特点:组成环可按经济精度制造,但可获得高的装配精度。 但增加了修配工作,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技术要求高。修配环选择:1易于修配、便于装卸2尽量不选公共环为修配环3不能选择进行外表处理的零件一、 选择题。1、在球体上铣平面,假设采用习图所示方法定位,那么实际限制
7、C个自由度。A、1B、2C、3D、42、自为基准以加工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中,这是由于C 。A符合基准统一原那么 B符合基准重合原那么C能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 D能保证加工面的位置精度。3、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为A 。A零件 B组件C部件 D合件二、计算题1、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外表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L)2、今加工一批直径为,Ra =0.8mm,长度为55mm的光轴,材料为45钢,毛坯为直径280.3mm的热轧棒料,试确定其在大批量生产中的工艺路线以及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其偏差。解:1确定工艺路线:粗车
8、半精车粗磨精磨2.)确定各工序余量:根据经验或查手册确定,精磨余量=0.1mm,粗磨余量=0.3mm,半精车余量=1.0mm,粗车余量=总余量精磨余量+粗磨余量+半精车余量=40.1+0.3+1.0=2.6 mm。3).计算各工序根本尺寸:精磨根本尺寸=24 mm,粗磨根本尺寸=24+0.1=24.1 mm,半精车根本尺寸=24.1+0.3=24.4 mm,粗车根本尺寸=24.4+1.0=25.4 mm。4).确定各工序加工经济精度:精磨IT6设计要求,粗磨IT8,半精车IT11,粗车IT13。5).按入体原那么标注各工序尺寸及公差:精磨,粗磨,半精车,粗车mm。3、批量生产的材料为2Cr13
9、的轴类零件上,有一个尺寸要求为32-0.04的外圆柱外表,在加工时先车削至尺寸32.60-0.10,然后进行外表渗氮,最后磨削外圆至图纸技术要求。要求磨削后外表渗氮层的厚度为0.15-0.35mm。计算渗氮工序的工序尺寸,渗氮层厚度t+t。解:1依题意做尺寸链图;2)确定封闭环和增减环:0.250.1为封闭环,16-0.02;t+t为增环,16.30-0.05为减环。3)计算:0.25= t+16-16.3 t=+0.55 0.1=0+t1-(-0.05) t1=0.05 -0.1=(-0.02)+t2-0t2=-0.08 t=0.55+0.05-0.08=0.47+0.134、在自动车床上车
10、削一批小轴,尺寸要求为。加工后尺寸属正态分布,尺寸分布中心偏小于公差带中心0.03mm。试计算该批工作的废品率,并分析废品率原因。附表x /x /0.50.81.0151752.02.32.52.83.0x /0.19150.28810.34130.43320.45990.47720.48930.49380.49740.4987答:因,由尺寸要求:求废品率为:. ,故废品率为6.68%.8分5.加工图示一轴及其键槽,图纸要求轴径为,键槽深度尺寸为,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1半精车外圆至;2铣键槽至尺寸;3热处理;4磨外圆至,加工完毕。求工序尺寸=?解:建立工艺尺寸链,其中为封闭环。4分6分解尺寸链
11、,得:2分6.按图示方式定位铣轴平面,要求保证尺寸A,:,。试分析计算此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解: 设计基准为轴心线O,其两个极限位置为、和、,根据定位误差定义,得 。用定位误差组成计算也可。一、名词解释1.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局部工艺过程。2.设计基准:设计图纸上标注设计尺寸所依据的基准。3.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4.工序分散: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少些。5.工序余量:上工序与本工序根本尺寸差值为本工序的工序余量。6.工艺规程: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在工艺
12、文件中,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就是工艺规程。3、精基准的选择原那么。4分答:1基准重合原那么;2基准统一原那么;3互为基准原那么;4自为基准原那么。4、影响外表粗糙度的三项因素,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答:1与刀具角度有关的因素几何原因;2与被加工材料性质和切削机理有关的原因物理原因;3其他原因 如切削加工条件的变化,工艺系统的振动等。5、判别工序、工步的依据。答:1工作地是否改变,工作是否连续;2加工外表和加工工具是否改变。6、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答:1)利用保证加工质量;2)合理使用设备。3)便于安排热处理。4)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7. 什么是过定位?举例说明过定位可能产生那些不良后果,
13、可采取那些措施?答:工件的某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更多支承点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过定位会造成定位干预,使工件或定位元件变形,还可能使局部工件装不上,如一面两孔定位,过定位一般是不允许的。消除过定位干预一是提高工件、定位元件工作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二是改变定位元件的结构,如削边销、浮动支承等。 8.切削加工工序的安排原那么。答:1先基面后其他;2)划分加工阶段;3)先主后次;4)先面后孔9.应用装配尺寸链分析解决装配精度问题的步骤如何?答:1)建立装配尺寸链,根据封闭环找出所属的组成环;2)确定到达装配精度的方法;3)按装配精度要求对各组成件分配经济可行的加工公差。10.对定位元件的要求。4分答
14、:1 足够的精度 2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耐磨性好 4工艺性好11.外表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4分答:1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2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3对抗腐蚀性的影响 4对配合精度的影响12.表达粗、精基准的选择原那么,加工顺序安排原那么。13.何谓“基准先行原那么?主要加工外表的精基准应首先安排加工,以便后续工序使用它定位。精基准面的加工精度,应能保证后续工序工件安装对基准面精度的要求。14.修配装配法有何特点?修配环应如何选取? 特点:组成环可按经济精度制造,但可获得高的装配精度。 但增加了修配工作,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技术要求高。修配环选择:1易于修配、便于装卸2尽量不选公共环为修配
15、环3不能选择进行外表处理的零件假设镗床、车床主轴均采用滑动轴承支承,当镗床、车床主轴轴径和轴承内孔均存在圆度误差时,试分别分析上述误差对两种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答: 车削时,车床切削力方向固定,支承轴径的圆度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影响最直接,而轴径内孔圆度误差影响很小; 镗削时,由于切削力方向变化,两者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恰好相反。2某批环形零件在铣床上采用调整法铣削一缺口,其尺寸见下面零件图,要求保证尺寸430-0.1mm。现采用900的V形块和支承板两种定位方案,试分别求它们的定位误差,并判断能否满足加工要求。铣削加工的=0.05mm138. 选择精基准时,一般遵循的原那么是 和 。 基准
16、重合;基准统一139. 简述工序的含义。答: 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局部工艺过程。 140. 夹具上定位元件的作用是: 。确定工件正确位置141. 什么是粗基准?在加工零件时,假设以毛坯上未经过加工的外表来定位,该外表称为粗基准142. 拟订工艺过程的三先三后的原那么是什么?答:先基准外表,后一般外表先主要外表,后次要外表先粗加工,后精加工。14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用粗基准安装是必不可少的。 144. 粗基准就是粗加工中用的定位基准面。 145. 基准统一就是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应尽量统一。 146. 加工箱体类零件时,通常以箱体的 面作为粗基准。 AA 底 B 侧 C
17、上 D 轴承孔147. 工艺基准指的是 。 ADEA 定位基准 B粗基准 C设计基准 D 测量基准 E 安装基准 F 精基准148. 调质应该放在半精加工之前。 149. 粗基准应在粗加工时使用。 150. 粗基准只能使用一次 151. 生产类型是指产品的年产量。 152. 在制造业中,生产类型可以分为: 。 BDEA 大批生产 B 单件生产 C 小批生产 D 成批生产 E 大量生产153. 淬火应放在 加工之后, 加工之前。 B CA 粗加工 B半精加工 C 精加工 D 光整加工154. 工件的装夹包括 和 两项内容。 定位、夹紧155. 按用途的不同,机床的夹具可以分为 、 和 三大类。
18、通用夹具、专用夹具 和 组合夹具156. 夹具广泛应用于单件和小批量生产中。 AA 通用夹具 B 专用夹具 C 组合夹具157. 夹具广泛用于成批和大量生产中 BA 通用夹具 B 专用夹具 C 组合夹具158. 轴类零件工艺过程拟订。制定以下图所示零件的工艺过程。 答工序 工序 工序内容 装卡方法 机床 号 名称 定位面1 下料 棒料 28 x 85 三爪卡盘 C6132 2 车削 车两端面、打中心孔 28 C6132 3 车削 安装1 双顶尖中心孔 C6132 粗、半精车16,留磨量 切槽 3 x 0.5 、倒角至尺寸安装2 双顶尖中心孔 粗、半精车方头外圆至尺寸4 钻削 钻孔5 平口钳 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 工艺学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