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doc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doc(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21年 月 日教学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负数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3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教学目标课章节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拟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拟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学准备与手段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共性意见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应通过
2、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比照,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加深对负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把握好教学要求。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就可以了。数轴的认识也只是描述性的定义,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关于数的大小比拟,特别是两个负数的比拟,这里还不是抽
3、象的比拟,只需要让学生能借助数轴比拟就可以了。 一、 正数和负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游戏规那么是: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1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六2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2赚了500元。亏了500元,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有一位朋友喜欢旅游,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二)探索交流,解决问
4、题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教学例1 1出示课本例1的情境图 现在是16,温度计上显示的还是16,不过是零下16了!(2) 让学生知道零下16用“-16来表示。3让学生理解“16和“-16的意义是否相同。2、认识存款折,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存入和支出的数目。教学例2 1出示课本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2) 让学生知道“2000表示存入2000元;“-500表示支出了500元,那么“500和“-500正好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 3初步理解存款折上的这些数表示的意义。 3、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1正负数的认识像-16 ,-500,-0、4,-3/8,.这
5、样的数叫做负数。 以前所学的16,2000, 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去。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3/8读作负八分之三, +6.3读作正六点三4、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的1、2题, 2、学习有关负数的认识过程。 3、练习一的1题。(四) 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给大家说一说,共同分享吗?(五) 五、板书设计: 负数的认识像-16 ,-500,-0、4,-3/8,.这样的数叫做负数。以前所学的16,2000, 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去。0既不是
6、正数,也不是负数。 -3/8读作负八分之三,+6.3读作正六点三 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观察存折中“支出或存入一栏,结合具体的数据体会存入和支出的含义正好相反。总结: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认识的负数,在数字前加上“符号,读做“负,而以前所学的,例如12、3、2000这样的数我们叫做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上“符号,读做“正,通常,“号可以省略。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相关内容。1确定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2方向相反可以用正负数加以区别。3“ ”数字表示的意义。引导学生确定好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认识数轴,并引导学生脱离具体的情
7、境,把数轴的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学生总结。1负数都比正数和“ 0小。2两个负数,数值大的数反而小。3完成7页“做一做的内容。 二、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知识回忆(二) 教学例3(三)教学例4四稳固练习五小结一知识回忆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10 5.6 0.9 0 45%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黄昏,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一天晚上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4正负数的表示1足球比赛进球与失球球用正负数表示动画7 足球比赛2商场的营业额某月的盈利与亏损情况用正负数表示3股票的买卖买
8、进和卖出,赚钱与赔钱都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动画9 股票买卖4学生体育达标情况与标准比拟,超过标准与末到达标准的数据用正负数表示动画10学生体育达标情况(二) 教学例3 用数轴表示数 1出例如3:1说出同学们的运动情况。用正负数表示出他们的运动情况。他们的运动方向往东、往西是如何区分的。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动画3 用数轴上点表示学生的运动情况视频1 以大树为起点表示学生运动情况2请同学试着用一条直线出四位学生的运动情况。3教师讲授如何画轴。先画一条直线,在中间位置的点上画一棵大树,以大树为起点,向左为西,向右的方向为东,规定1个单位长度代表1m,根据学生行走的方向和距离在直线
9、上找出对应的位置画出学生。4学生尝试在数轴上标出四个正负数。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5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请学生说一说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6总结:像这样在直线叫数轴,我们在数轴上可以表示0、正数、负数。7练习向东走,向西走,请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在数轴表示出,请你说一说表示什么。往东走如何在数轴表示出来。做一做的第1、2题。8小组讨论正数、负数和0在数轴上排列的顺序三教学例4:借助数轴比拟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视频2 冬天天气预报 动画4 一周的天气 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拟
10、他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拟的方法。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拟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4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5练习:做一做第3题。四稳固练习1填空: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边,也就是正数都比0 。所有负数都比正数 。2练习一第4、5题。3练习一第6题。(五) 小结 请学生说说本学课的收获。 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请同学试着用一条直线出四位学生的运动情况 学生尝试在数轴上标出四个正负数。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拟
11、 学生交流比拟的方法。他们的大小 请学生说说本学课的收获。 三、正负数的大小比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读数,指出以下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6 0 -8.2 +20% -3/5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黄昏,黄山上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下2摄氏度下降了6摄氏度,这天黄昏黄山上的气温是 摄氏度。 4、读出我国去年3月份局部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北京: 610 长春: -511 拉萨: -68
12、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出示教学例3师:下面是4名小朋友以大树为起点,分别运动的情况:小丽:我向西走了4米。 小伟:我向西走了2米。小红:我向东走了3米。 小强:我向东走了4米。思考并交流:1、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图并交流。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让学生用数表示这些小朋友与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二教学例4多媒体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拟他们的大小。1、小组交流讨论比拟的
13、方法。2、负数与负数的比拟。学生讨论:-2比-10气温高,所以-2-10,因此-2-10。3、让学生通过数轴比拟-8和-6的大小。 因为-8在-6的左边,所以-8-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一第4、5题。2、练习一第6题。3、实践题。 各小组记录本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超过的记为正数,缺乏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1.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是怎样比拟正负数的大小的?板书设计: 比拟正负数的大小21217865432102211周四五周五周一五周六五周三五
14、周二儿五周日五周日五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8-6 -22 通过这一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正负数。并能够应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思考并交流:学生画图并交流。使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理解直线上的点与正负数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1、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是?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根据学生讨论,通过小精灵的话导出利用数轴比拟数的大小的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学生很容易比拟出2比0大,0比负数大,学生可以得出结论:正数大于负数
15、。关键是负数与负数的比拟。注重启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记录数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准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比拟负数与负数的大小。这样的设计贴近生活,更表达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复习和稳固怎样比拟正负数的大小。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21 年 月 日教学课题六下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教学目标课章节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根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外表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
16、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与手段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时间年级 科第 周星期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这局部内容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在教学认识圆柱体和圆椎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柱、圆锥
17、的实例和信息资料,以便在课堂中交流。认识圆柱、圆锥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创设和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形的物品,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掌握知识、开展空间观念。如圆椎体积的教学,教材创设“如何知道像铅锤这样的物体的体积?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意提供应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参与探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其中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应让学生在经历试验探究过程中获取,改变只通过演示
18、得出结论的做法。一:圆柱的认识与外表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复习:二、新课三、应用四、稳固练习一、复习:师:出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指出各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重点突出圆的面积求解方法,并引出圆周长的求解方法。二、新课 1导入新课教师手中先后拿一个长方体形的物体和正方体形的物体,提问:我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教师出例如题图例:观察下面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2圆柱的认识。指出:沿着这些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线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柱体,简称圆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指出:这样得到的图形就是圆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标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集体 备课 教学 案全册 表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