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江西省2018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Na:23S:32Cl:35.5 K:39Ca:40 Cu:64Zn: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在相应的位置上)1. 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是A. 汞 B. 金 C. 银 D. 铝【答案】A【解析】常温下,铝、银、金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金属汞熔点最低,常温下为液态。应选A。点睛:大多数金属具有延展性、具有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其中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绝大多数金
2、属的熔沸点高,熔点最高的是钨,绝大多数的金属硬度大,硬度最大的是铬。2. 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下圈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是节约用水标志,错误;B、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正确;C、是塑料制品循环使用标志,错误;D、是禁止吸烟标志,错误。应选B。3. 硫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非金属单质 D. 金属单质【答案】C【解析】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错误;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叫化合物,错误;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叫单质,硫属于非金属单质,正确;D、硫属于非金属单质
3、,不是金属单质,错误。应选C。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洁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洁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洁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4. 以下“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 氨水 B. 汽水 C. 冰水 D. 糖水【答案】A【解析】A、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正确;B、汽水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C、冰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D、糖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应选A。点睛:紫色的石蕊试液遇
4、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可以简记为:“紫石酸红遇碱蓝,无酚酸无遇碱红。5. 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 分子质量变小 C. 分子体积变大 D. 分子运动速率变大【答案】A【解析】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运动速率减慢。应选A。点睛:分子的根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6.
5、 在化肥中硫酸铵【(NH4)2SO4】属于A. 钾肥 B. 氮肥 C. 磷肥 D. 复合肥【答案】B【解析】硫酸铵【(NH4)2SO4】中含有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属于氮肥。应选B。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7.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
6、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错误;D、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正确。应选D。点睛:浓硫酸的稀释时,如果将水参加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可以简记为:“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8. 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构成:都
7、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 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 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 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答案】D【解析】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氧分子,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错误;C、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错误;D、含碳燃料燃烧、呼吸作用等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正确。应选D。9.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A.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 一氧化碳从氧化铁中
8、复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絶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D. 化学反响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响提供【答案】C【解析】A、含碳元素的一类化合物称之为有机物,而含碳化合物不都是有机物,如CO、CO2、碳酸钙等化合物属于无机物,错误;B、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复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的复原剂,错误;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絶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正确;D、能量不一定由化学反响提供,可以由风能、水能等提供,错误。应选C。10. t2时,向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参加13g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
9、液中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gB. 搅拌的目的是増大甲的溶解度C. 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容易变为饱和溶液D. 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答案】D【解析】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表述溶解度时要指明温度,图中P点表示在t1时,甲的溶解度,错误;B、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并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因此升温时甲的溶液能够溶解更多的甲物质,不能变成饱和溶液,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根据题意,t2时,加的溶解度是110 g,向10g水中参加13g甲物质完全溶解,当一段时间后,有固体
10、析出,因此甲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定放出热量,正确。应选D。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拟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到达提纯物质的目的。二、选择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毎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D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毎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 以下灭火方法正确的选项是_;【答案】 (1). C (2). 灯帽盖灭【解析
11、】A、用水来浇灭电器着火,容易触电,错误;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错误;C、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通过隔绝氧气而灭火,正确。应选C。D、熄灭酒精灯时,利用隔绝氧气灭火的方法,可以盖上灯帽。点睛: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到达着火点。灭火原理:去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12. 铁可将某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处来,那么该金属可能为_;【答案】 (1). A (2). Cu(合理即可)【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和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响,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前
12、面的金属,能够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的活动性排在锌、镁后面,银前面,所以铁与银的盐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响生成银。应选A。D、铁的活动性排铜前面,所以铁与铜的盐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响生成铜。合理即可13. 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 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_【答案】 (1). A (2). b【解析】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正确,正确;B、装置B不能控制反响的发生与停止,也不可以控制反响的速率,只能随时向反响容器中添加试剂,错误;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错误。应选A。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
13、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b,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14. 以下方案正确的选项是_;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硫酸铁参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B鉴别硝酸铵溶液和硝酸镁溶液取样,分别参加氢氧化钠溶液C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加水溶解、蒸发D鉴别氧化钙和碳酸钙两种固体粉末A、A B、B C、C D、D【答案】B 加水,触摸试管外壁,看是否有发热现象【解析】A、硫酸铁能与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响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铁,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铁,不符合除杂原那么,错误;B、硝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镁溶液反响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可以鉴别,正确
14、;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别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别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错误。应选B。D、氧化钙与水反响放出大量的热,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触摸试管外壁,看是否有发热现象的进行鉴别。15. 以下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_;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 D.将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参加碳酸钾溶液,那么图中物质R是_;。【答案】 (1). C (2). CO2【解析】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响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过程中起到加速反响进行的作用,错误;B、电
15、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体积比是2:1,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盐酸显酸性,pH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参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由7,到恰好完全反响等于7,到酸过量7,正确。应选C。D、向含少量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参加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会先与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与氯化钙反响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所以,图中物质R是二氧化碳。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 根据以下图,将以下带点的局部用化学用语填空:(1)空气中氮气的化学式_;(2)瓶中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3)瓶中的水吸收白烟生成偏磷酸(HPO3),偏磷酸中磷元素显+5价_。
16、【答案】 (1). N2; (2). 4P+5O22P2O5 (3). 【解析】1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每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2;2白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3元素的化合价要标注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数字在前,符号在后,所以偏磷酸中磷元素显+5价,可以表示为:。17. 在我省中小学开展“三色文化的教育活动中,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系列研学旅行。(1)“古色文化之旅;观乐平古戏台,传中华戏文化。古戏台上木雕人物栩栩如生,木材雕刻发生了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建造古戏台时,把埋入地下的一局部木头外表稍稍烤焦成木炭,所利用的碳的化学性质是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2018 年中 化学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