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加压气化复习过程.ppt
《煤炭加压气化复习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加压气化复习过程.ppt(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炭加压气化能使煤炭气化生产煤气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简称气化炉。煤炭在此称为气化原料,使煤炭与之反应产生煤气的气体(空气、氧气、水蒸汽、二氧化碳等)称为气化剂。二、煤的气化方法煤气的用途多种多样,制取煤气的控制方式也多种多样。以压力控制方式分类煤气化可分为常压气化法和加压气化法;以气化原料在气化炉内的运动方式分类,气化又可分为移动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和气流床气化;根据排渣方式,煤的气化可分为固态排渣气化法和液态排渣气化法。一、鲁奇加压气化的发展历史鲁奇加压气化是成熟的工业化煤加压气化的方法。于1936年德国建立起第一套加压气化装置至今工业化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鲁奇炉根据炉型的变化大至可划分为三
2、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301954)1930年西德建立了第一套加压气化的试验装置,根据多次试验取得的经验于1936年设计投产了第一台工业化的鲁奇炉,炉子内径为1100毫米,用褐煤为原料原料生产城市煤气,气化剂为氧气和水蒸汽,气化剂通过炉篦之中空心轴从炉低中心进入炉内,出灰口设在炉低侧部,炉内壁衬有耐火砖,炉内无搅拌装置,只有气化非粘结性的煤,气化强度较低。第二阶段(19521965年)由于第一代仅适用非粘结性的褐煤且气化能力低,为了能够气化弱粘结性的煤,并生产合成气,提高气化能力。1950年1954年鲁尔公司与鲁奇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套试验装置,根据试验设计了第二代鲁奇炉,该鲁奇炉在炉内设置了搅
3、拌装置,其起到了破粘作用,从而可以气化弱粘结性煤,同时取消了炉内耐火砖衬里,设置了水夹套,排灰改为炉底中心排灰,气化剂由炉底测向进入炉篦下部。第三阶段(19691980年)为了进一步提高鲁奇炉的生产能力,扩大煤种的应用范围,满足现代化大型厂的需要,研究设计了第三代鲁奇炉,其内经正大到直径3800mm,采用双层夹套外壳,炉内装有搅拌器和煤分布器,转动炉篦采用多层结构,布气效果好,单炉气化提高到化能力3500050000m3粗煤气/hr,同时第三代的结构材料,制作方法,操作控制等均采用了现代技术,自动化程度高。目前,国外鲁奇炉正向第四代发展,其方向是提高能力,进行液态排渣等方面发展。在南非莎索尔厂
4、新建的Mark-V型气化炉直径为5000m,单炉生产能力可达100000/Nm3/hr。同时鲁奇公司在道尔登厂积极从事“鲁尔100MPa”气化的试验研究。近年来,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日益短缺及涨价,能源将重新回到以煤为主的时代。鲁奇炉各主要发展阶段的技术特性发展阶段 1 2 3年代193619541952196519691980适用煤种褐煤褐煤/弱粘结煤除粘结性太强的煤百万大卡/时台254563/100125113144标准立方米/时台(粗煤气)80001500020000/33000 410003700055000气化强度标准米3/米2台150014001900/310039003500450
5、0二、鲁奇加压气化的特点:1、原料方面:煤种适应范围广,能气化从褐煤到无烟煤的各种煤,除焦煤之外。适用于碎煤气化,由于鲁奇炉为加压气化,因而在煤粒度上可放宽至小粒度,其适应粒度最小为2mm,最大为50mm,最大与最小粒度之比一般为8mm,最好为56mm.2、生产过程方面:气化炉生产能力大,加压下气体的体积缩小,流速降低,这样使气化炉的生产能力可以大大提高。(2)气化过程是连续进行的,有利于实现自动化(3)节省氧耗与动力。加压气化,伴有合成甲烷反应,而甲烷化反应是一放热反应,因而氧耗降低。另加压气化产生2.53.0MPa的压力煤气,降低了后系统的压缩动力。3、鲁奇加压气化的缺点:(1)蒸汽耗量大
6、,在鲁奇炉固态排渣气化过程中,蒸汽分解率低,一般低于40,这使蒸汽耗量指标超高,气化过程的热效率有所降低。(2)配套多而价格昂贵,鲁奇加压气化需要纯氧,因此需要配备价格昂贵的制氧设备。另生产过程中产生煤气水也需配置煤气水处理装(3)生产运行中,设备损坏与检修频繁,因此气化炉开工率低。煤炭气化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煤的生成与分类 煤是含碳、氢元素为主的固体矿物燃料,它还含有氧、硫、氮等元素,其是千百万年前远古时代植物残骸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的可燃性生物岩,燃烧时产生大量热量。一、煤的生成:我们都知道煤是远古时代植物残骸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的。而煤的生成、大量堆积却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1、高等植物的发生、
7、发展是煤生成的首要条件2、陆地上有均匀的温度和潮湿的气候,适宜于陆生植物一代一代地繁茂地生长。3、地形的起伏形成大的沼泽地带,有利于植物群的发展及残骸堆积在水中。4、地形的运行使有可能保存植物残骸,并转变到沉积状态。在具备以上条件的前提下,古代植物转变成煤经过了一系列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泥炭化阶段:此阶段植物不断繁殖、生长、死亡,其残骸堆积在水中之后,在细菌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堆积在下面的完全与空气隔绝,植物残骸的菌作用就依靠本身含有的氧,发生氧化分解,发生去羧基、脱水等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水及甲烷,形成一种凝胶状的物质。这种残留物的碳含量相对增加,而氧和氢含量则趋于减小。植
8、物残骸经过这些变化以后,改变了原来的形态和结构,变成含水分很高的棕色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泥炭或称为泥煤。第二阶段 煤化阶段 由于地壳的下沉、泥炭层被埋复于地下,当在泥炭层上面形成了岩石顶板即进入了成煤的第二阶段煤化阶段,此阶段根据作用的因素及所发生的不同又可分为成岩作用阶段和变化作用阶段。(1)成岩作用阶段:若地壳的下沉速度和植物生长的速度互相配合,将形成很厚的泥炭层,以后便可能形成很厚的煤层。但是,地壳下沉的速度常常超过植物残骸堆积的速度,于是水层复盖过厚,影响植物生长,泥炭堆积中断,代之以粘土、沙石的堆积,因此在泥炭层上面形成了岩层,称为顶板。此时,若地壳下沉速度逐渐变慢,又造就了植物生长、
9、繁殖及植物残骸堆积的条件,则泥炭层的顶板仅仅变成了泥炭内部的矸石夹层,以后将形成含有夹矸层的煤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埋复泥炭受着顶板和上复岩层的压力作用,发生了变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物理化学变化,同时,埋复泥炭的化学组成也发生了相当缓慢的变化。这一切变化使得埋复炭最后变成了比重较大、较致密的黑褐色褐煤。从无定形的泥炭转变为这种具有岩石特征的过程,成为成岩作用阶段。(2)变质作用阶段:当地壳继续下沉和顶板加厚时,由于地热和顶板压力的提高,使得煤的变化逐渐脱离了成岩作用范畴,进入变质作用阶段。变质作用阶段是指在褐煤形成以后,沉降到地壳内很深的地方,受高温高压的影响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和结构的过
10、程。在变质因素的作用下,煤发生了物理、化学变化。变质作用的结果,煤中宫能团含量、挥发分产生率逐渐减小,碳含量逐渐增高,氢和氧含量逐渐减小,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在自然中,从植物转变成煤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的发展过程,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下表所示:植物及煤的组成成分元素分析族组成分析CH O 纤维素木质素腐植酸树木50 64440-6020-30_泥炭60-705-625-350-156-4040-60褐煤70-805-615-250-302-31-85烟煤80-904-55-15_无烟煤90-981-31-3_ 从植物及各种煤的组成成分,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煤中碳含量增加;氢、氧含量减小。成煤过
11、程是一个碳逐渐增加的过程。二、煤的分类 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为了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有计划地对煤炭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合理地对煤进行分类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意义。1、煤的分类指标:煤的分类指标要能反应出煤的煤化程度与工艺性质之间的关系。目前作为实用分类指标仍采用可燃基挥发分作为分类的主要指标,再补充几个表征工艺性质的指标。(1)挥发分 其中煤中有机质的组成和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它能大致地代表煤的煤化度。(2)煤的胶资层厚度:其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煤的粘结性。(3)自由膨胀序数:它尚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煤的粘结性。(4)葛金指数:其对煤的结焦性区分能力广,对挥发分接近而粘结不同的煤都
12、能加以区分。(5)罗加指数:是一个粘结性指标,它对低、中等粘结的煤有较强的区分能力。(6)奥加膨胀度:其对强粘结性煤的区分能力较好。中国煤分类(以炼焦煤为主)大类别小类别分类指标名称名称 Vr Y mm无烟煤110贫煤 10200(粉状)1号叟煤 14200(成块)8叟煤2号叟煤 1420 812叟焦煤 1418 1225主焦煤1826 1225焦煤焦叟煤2026 8121号肥焦煤2630 9142号肥焦煤 2630 1425不粘煤20370(粉状)肥 煤1号肥煤2635 25302号肥煤 2637 301 号 焦 肥 煤26 25302 号 焦 肥 煤 26 30气肥煤 37 25气煤1 号
13、 肥 气 煤 3037 9142 号 肥 气 煤 3037 14251 号气煤 37 592 号气煤 37 9143 号气煤 37 14251号弱粘煤 20260(成块)82号弱粘煤 26370(成 块)8长焰煤 3705褐煤 40无烟煤含量占到了总储量17.55,而在无烟煤中变质程度又有显著的不同,为了更合理地使用无烟煤,以Hr和Vr为指标将无烟煤进一步分为三种,如下表示:无烟煤的分类名称HrrV 年老无烟煤23.5中等变质无烟煤233.56.5年轻无烟煤346.510.0由上分类表可看出通过煤的分类,对煤炭的勘探、生长、合理使用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节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一、煤的工
14、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也叫煤的技术分析,工业分析的项目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及固定碳。其中水分和灰分是煤的无机组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取决于有机质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对煤的工业分析可合理使用煤种,且起到指导生长的作用。1、水分(W)从水分在煤中存在的状态来看,水分可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附着在煤颗粒表面或大毛细管(直径105cm)的水,称为外在水分。将煤在空气中风干时,这类水分就不断蒸发,一直到其中的蒸汽压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为止,此时失去的水分就是外在水分,以“WWZ”表示,失去了外在水分的煤称为风干煤或分析用煤。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的水,(直径 10-5cm)中的水,成为内在水分
15、。内在水分主要以物理化学的方式与煤质相连结,它的蒸汽压比纯水的蒸汽压小,因而在常温下,这部分水分不易除去。除上述水分外,煤中还有结晶水和化学水,在煤的工业分析中,只测定游离水(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而不测定结晶水和化学水。在煤的工业分析中所测定的水分,分为原煤全水分(若来样符合应用煤状况,则称为应用煤水分)和分析煤样的水分。水分用定量法测定,全水分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WQW1+G1/G (100-W1)式中:WQ 试样全水,;W1 试样在运输中损失的水分,;G1 试样干燥后的 失重,克;G 试样的重量,克。G12、灰分(A)(1)煤中灰分的来源:煤的灰分是指煤中所有可燃物质完全燃烧以及煤中矿物质
16、在一定温度下产生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剩下来的残渣。煤的灰分全部来自煤中的矿物质,但它的组成和重量与煤中矿物质不完全相同,因而确切地说,煤的灰分应称为灰分产率。煤中矿物质有不同的来源,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钟:a、原生矿物质:它是由成煤植物本身所含有矿物质形成,原生矿物质在煤中含量很少。b、次生矿物质:它是在成煤过程中由外界混到煤层中的矿物质形成。c、外来矿物质:它并不含于煤中,而是在采煤过程中混入煤中的顶板、底板、夹矸的矸石形成。煤中的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的总和称为内在矿物质,内在矿物质很难用选煤方法除去,来自内在矿物质的灰分。而外来矿物质(称为外在矿物质)用洗选煤的方法比较容易除去。来
17、自外在矿物质的灰分称为外在灰分。煤的灰分是一种废物,它不仅影响煤的热值,几乎在煤炭加工利用的各种场合下都带来有害的影响。(2)灰分的熔点:灰熔点即指煤灰分加热至熔融流动状态时温度T3。另外表示灰溶融特征的还有T1变形温度和T2软化温度。煤灰分的灰熔点变动范围很大,它取决于煤的灰分组成,灰分的主要成分为SiO2,AI2O3、FeO3及CaO等,若在灰分中,SiO2AI2O3所占的比例愈大,则灰分的灰熔点愈高。3、挥发分(V)煤的挥发分不是煤中的固有的物质,而是在特定条件下,煤的有机质受热分解的产物。因此确切地说,该指标应称为挥发分产率。挥发分产率和煤中有机质的组成和性质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煤化度的
18、增高,挥发分产率逐渐减小。因为挥发分能大致代表煤的变质程度,同时又能根据挥发分产率和焦渣性状初步判断煤的加工利用性质。所以挥发分产率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二、煤的元素分析 在自然界中,虽然煤的品种很多,然而,它们都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部分组成。无机物主要是水和矿物质;有机物主要是由碳、氢、氧、氮、硫等五种元素组成。其中又以碳、氢、氧为主其总和占有机质的95以上。氮的含量变化范围不大,硫的含量则随原始成煤物质和成煤时的沉积条件不同有高有底。煤的工艺用途主要是由煤中有机质决定的。所以了解有机质的组成是很重有的。1、煤中的碳、氢、氮、氧的测定(1)碳、氢、氮、氧的测定 碳和氢是煤中有机质的基本元
19、素,测定法为燃烧法,即在800下通人氧气使其完全燃烧,碳氧化成二氧化碳,氢生成水,测定两种产物的数量便可计算出碳和氢的含量。煤中的氮,主要是由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转化而来的,具测定一般采用开氏法:即煤加入在硫酸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分解,氮转化为硫酸氢铵。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把氨蒸出并吸收在硼酸溶液中,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用去的硫酸量,计算出煤中的氮含量。煤中氧含量一般用差额法算出,即 Or100Cr-Hr-Nr-Sryj(2)C、H、O、N与煤质的关系:煤的元素组成随着煤的种类、煤化度及媒岩组成的不同而异。我国各种煤的元素组成下表可见,煤中碳含量随着煤化度的增高而增加。因此煤的煤化
20、度也常常称为煤的碳化程度各种煤的元素组成CrHrOrNr腐植煤类泥炭55655.36.5273413.5年轻褐煤60705.56.620231.52.5年老褐煤7076.54.56.0153012.5长焰煤77814.56.010150.72.2气煤79855.46.881211.2肥煤82894.86.04912焦煤86.5914.55.53.56.5 12元素煤种CrHrOrNr瘦煤8892.54.35.0350.92贫煤8892.74.04.7250.71.8年轻无烟煤 89933.240240.81.5典型无烟煤 93952.03.2230.61.0年老无烟煤 95980.82.012
21、0.31.0腐泥煤75806.57.0_油母页岩61698.510.815231.53.5乐平残植煤 82865.06.5481.01.6元素煤种煤中氢含量变化较大,随着煤化度的增高而减少煤中氧含量随煤化度的增高而显著减少。2、煤中的硫:(1)煤中硫的形态及来源:煤中硫分的存在通常可分为有机硫(Syj)和无机硫两大类。无机硫又可分为硫化物硫(SLT)和硫酸盐硫(SLY),有时存在微量的元素硫。有机硫和硫化物硫在空气中能燃烧,总称可燃性硫;硫酸盐硫不能燃烧,属非可燃硫,两者总值为全硫(SQ)硫化物硫一来源于成煤植物及其转化产物中的硫化物,另一则是水中的硫酸铁等盐类还原生成的硫酸盐主要由Ca、Fe
22、等盐类组成,如果煤经风化,硫化铁硫就可能被氧化生成硫酸盐硫。煤中有机硫的含量一般较低,其是煤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而不是以有机硫化合物的形式与煤的简单聚合。2)煤中硫含量的测定:煤中全硫含量常用艾氏法测量,即将煤与艾氏试剂均匀混合灼烧使煤中的硫含量全部变成可溶性的钠和镁的硫酸盐,然后通过重量法测定硫酸钡沉淀物的数量,来计算煤中的全硫含量。三、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是评价煤质的一项主要指标,也是进行燃烧计算时不可缺少的基本数据,燃烧过程的热平衡、耗煤量、热效率等的计算,都是以煤的发热量为依据的。1、发热量的基本概念:煤的发热量就是单位质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单位表示为:卡/克或千卡/千克。根据
23、燃烧产物中水的状态的不同,发热量的数值可有两种。一种称高位发热量:假定燃烧废物中所有的水汽都冷凝下来成为零度时的液态水,在这种情况下,单位质量的燃烧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称为高位发热量,以QGW表示。另一为低值发热量,燃烧废物中的水仍以气态(假设为25)逸出.此条件下,单位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成为低位发热量,以QDW表示,其接近工业实际情况.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可互为换算:即QGW=QDW+6(WY+9HY)式中:QGW应用煤的高位发热量;QDW 应用煤的低位发热量;WY 应用煤中的水分,百分数;HY 应用煤中的氢含量,百分数.2.发热量的计算:煤的发热量除了可以直接测定外,还可以利
24、用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来计算.(1)利用工业分析计算a.灰分Ag的无烟煤高位发热量 QfGW=K0-80Wf-90Af式中:QfGW 分析样高位发热量,卡/克;Wf分析样水分含量,;Af-分析样灰分含量,;K0-常数,的无烟煤高位发热量:QfGW=K1100-(Wf+Af)-6Af式中:K1常数,由煤实测的Vr值和焦渣特征表查得.C.灰分Ag40%的褐煤高位发热量:QGW=K2-70Wf-75Af式中:K2为常数(2)利用元素分析计算:a、计算任何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发热量QGW80(78.1)Cr310(300)Hr15Sr25Or5(Ag-10)当Cr95或Hr1.5时,式中Cr前面
25、的系数采用78.1;当Cr77,式中Hr前面的系数采用300。b、计算各种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QDT:QDT 80(78.1)Cr310(300)Hr10Nr25Sr25Or5(Ag-10)式中Cr和Hr前面的系数的采用原则同前述。当煤中Ag 10时,式中最后一项灰分校正值才需减去,否则,最后一项删去。3、煤的发热量与煤质的关系:在煤的组成的元素中,C和H是影响煤发量的主要因素,从褐煤、长烟煤过渡到焦煤时,煤中H含量减少不大,而碳含量却有明显的增加,这使得煤的发热量趋于增加。到焦煤以后,由于煤中碳含量增加幅度降低,而H含量却明显地降低,而氢的发热量比碳大4.2倍,因此,发热量的变化又随着煤化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炭 加压 气化 复习 过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