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端午的习俗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端午的习俗作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家乡端午的习俗作文还记得家乡的端午节是怎么过得吗?今日小编就来共享作文:家乡的端午节,请各位读者好好观赏和借鉴。第一篇 家乡的端午节端午节快到了,说起端午节的习俗各地都不一样,但总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在我们家乡每到此时就会有许多习俗,比如门口插艾、吃煮鸡蛋煮大蒜,讲究一些的家庭是吃粽子、吃炸水饺、然后就是在手腕脚腕上系五彩绳,颈项上挂香布袋,鼻子、耳朵、肚脐抹雄黄酒。端午节的前一天大人们就到地里拔回一些艾插在门上,听老年人说,端午节拔回的艾杀菌驱邪效果最佳,把艾插在门口上,既起到杀菌作用,又能避邪驱鬼魅。现在在城里,一到这个时候一些山区的农夫就会在野地里拔一些艾到城里卖给城里人赚钱,我记得小时候
2、,我们家乡的坡坡岭岭上到处长的都有,到了端午节你在地里检一些长的又粗又壮的艾拔下来,拿回家插在门上就行了。关于吃粽子、鸡蛋、大蒜,小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什么用意,后来我才明白主要是纪念屈原。据读齐谐记载,屈原五月初五投汩罗江,人们听说后竞相划船来救他,但为时已晚,人们为了缅怀他,每到这一天,就会向江里投煮熟的鸡蛋、大蒜和用竹筒装着的江米,让屈原的在天之灵享用,以寄予人们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但投进江里的江米经常被蛟龙偷吃,有一个聪慧人就把江米包进棕叶里,再用五彩线捆上,蛟龙胆怯这种东西,就不敢再偷吃了。后来人们为了求富祈祥,就用竹叶或者苇叶包成各种各样的粽子,从而演化成了一种求富祈祥的风俗。关于佩戴香
3、包、抹雄黄酒习俗。小时候听老年人说是为了避邪,其实不然,据帝京岁时记胜记载:五月初,女人们剪彩叠福,用软布裁制成老寿星、老虎、蒜头等小包包,包里装上香草、薄荷、杨杞枝、艾草等中草药,给小孩带上,有的家庭用中草药制成雄黄酒,抹在小孩的鼻子上、耳朵上、肚脐上,主要都是防止夏天毒虫的侵袭。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佩戴芳香药物以祛除不祥和防止污浊气味的侵袭,楚辞.离骚:扈江离御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另据书载,汉代疫疠流行,温气毒疠,千户灭门,人们用薰草等7种药物,制成香囊佩之可以疠,由此可以看到,古代人们佩戴芳香药物香囊,与当时防疠流行有肯定的关系。另据现代有些专家探讨称
4、,佩戴药物香囊能改善人的免疫状态,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民间习俗都有肯定的出处,它是劳动人民才智和实践的结晶,也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也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不行磨灭的贡献。其次篇 家乡的端午节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家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瘦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当心
5、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渐渐地爬上梯子。最终,外公细致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忘形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专心插上的茱萸。微风缓缓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似乎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肯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第三篇 家乡的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盼望着,最终把期盼已久的端午节给盼来了。又闻到那惦念已久的粽子香,荷包香。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端午的
6、习俗,每年端午家家都会包粽子,煮鸡蛋。青青的柴叶包着白白的糯米,煮熟闻一闻,芳香扑鼻,没吃就沉醉了。吃完粽子,大人们会去野外采些或者买些艾草,青蒲等香草给孩子们煮水洗澡,驱蚊。洗完澡后会给他们换上新衣服,戴上香荷包和彩色绒线,祝愿孩子们在夏天里蚊虫不侵,健康成长。换上新衣服的孩子们会聚集在一起玩耍,比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香包好闻,谁的绒线艳丽,特别喧闹。家乡的端午节,人们会一家子人聚在一块吃饭,一起品尝着粽子,谈论着孩子,享受这华蜜的好时间。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悠然,平淡。你喜爱吗?第四篇 家乡的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因而庆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端午节有的
7、说祭祀河神、恳求收成的节日,有的说祭屈原的,有的说祭伍子胥的,也有的说祭龙的,还有的说辟邪的。家乡人的说法是祭屈原。家乡的人以祭屈原为由。家乡的人是这样过端午节的:当端午节到来时,家乡的人们在自家的房顶和门楣上插上柳枝和艾叶意在避邪,妇女们和面洗菜忙着蒸包子,这时她们早已为孩子做好香包。端午节的这天,小挚友们胸前挂着形态各异的香包,早早的来到草地上,一起嬉戏,载歌载舞沉醉在节日的气氛之中。端午节其次天,从自家院子里摘来正在盛开的丁香、芍药、牡丹等鲜花以及艾叶插在屋内,以此达到人们消退毒气、驱恶辟邪、预防疾病的朴实愿望。家乡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虽然家乡并不产雄黄酒,但是在端午节这天,大人们用青稞酒代替雄黄酒涂抹孩子的额头、口鼻等习惯,希望孩子们平平安安。有的人们在端午节当天,拌凉面、做凉粉,带着吃食走到大自然中,尽情地唱着青海花儿、喝着醇香的青稞酒.你跳我唱,尽情快乐。家乡的端午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不亚于家乡的春节。和春节一样到处洋溢着喧闹的气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