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有趣的成语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有趣的成语故事.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生有趣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一起来观赏小学生好玩的成语故事吧 小学生好玩的成语故事【1】 这个典故出自尚书大传.大战。殷商末代的纣王是个残忍无道的昏君。当时的西部诸侯之头领姬昌,因反对纣王被囚禁。出狱后,姬昌回到周的都城岐山,称周文王,要推翻商朝。他聘请姜尚(姜太公)为军师,起先扩军备战,并迁都丰邑(今陕西省)。不久,周文王去逝,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他联络几个诸侯,出兵伐纣。大军渡过黄河,直逼商朝京城朝歌。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朝歌很快被攻克,纣王自杀。纣王虽死,敌人并未完全肃清。周武王召见姜太公,请教如何处置
2、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否使局面安定下来。姜太公答道:"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之鸟;不爱人者,及其胥余。"就是说,假如宠爱那个人,就连他屋顶上的乌鸦也喜爱;假如不爱那个人,就连他住处的墙壁也厌烦。姜太公的主见是要把敌对分子彻底歼灭。后来,这个典故常被人们用作描述因为深爱某人,连带也宠爱他的亲属挚友等人这种现象。 小学生好玩的成语故事【2】 这个典故出自宋史.列传.道学一.邵雍。邵雍字尧夫。初到洛阳的时候,住在四面透风的破房子里。富弼、司马光和吕公著等各位贤人,被罢官以后也住在洛阳。平常他们很敬重邵雍,常常跟邵雍来往,而且为邵雍买了园田与住宅。到了农时,邵就自己去
3、园田耕种与收割,但收获下来的粮菜,只够一个人的吃用和换取必备的衣裳。为表示"安贫乐道,不求荣华富贵",邵雍把自己的住处叫作"安乐窝"。早晨起来,点好香坐着休息,到了傍晚,自己便斟上三、四杯酒喝下,略微有一点酒意就行了,但从不喝醉。爱好来了,他就吟成诗章,然后又放声朗诵。每到春天和秋天,邵雍就到洛阳城里去游玩。刮风下雨是不出门的。出去的时候,就坐一辆小车,让一个人拉着,心里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官宦人家的人一听出他的车音,就争着出门等候迎接。这些人家的小孩子与奴仆,也喜爱他来,相互说:"我们家的先生来了。"他们就不再称呼邵雍的姓名了。他在
4、这些人家,有时竟一连住上两宿方肯离去。有一些好多事的人,便在自己家里仿照邵雍的"安乐窝",盖一处房舍,等邵雍来了住,他们把这房子称作邵雍的"行窝"。现通常用此典故比方安逸舒适的生活。 小学生好玩的成语故事【3】 这个典故源于于唐.刘束的隋唐佳话。唐朝时,大臣许敬宗为人特别自傲轻慢,凡属他见过的客人,尽管经人介绍,也经常遗忘很快,假如再见面犹如生人一样。有的人就讥讽他记性太差了。许敬宗则回答说:"像你这样的人,我当然很难记住。但是假如遇到像南朝的何逊、刘季绰、沈约、谢兆等闻名学者,我即使在黑暗中摸索,也能分辨出来。"现通常用此典故比方没
5、有师傅或门径,独自探究学问或技术的驾驭与创建。 小学生好玩的成语故事【4】 这个典故载于汉书.梅福传。在春秋时代秦国,有个相马专家叫伯乐,原名孙阳。他擅长识千里马并写了一本相马经。伯乐的儿子死读相马经,根据书中所说的马的样子去找寻骐骥良马。有一天,在望见一只大蟾蜍,他便兴奋地对伯乐说:"爸爸,这是一匹良马,眼睛和额头跟你书上描述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大一样。"伯乐知其子之愚,转怒为笑地说:"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无法驾驭)。"这个典故比方做事情拘泥教条,不能理论结合实际。 小学生好玩的成语故事【5】 这个典故出自列子.汤问。渤海的东面,不知几亿万里,有一大壑
6、,其实是无底之谷,把它叫作归墟。八方及中心的水、天河的水,都流入其中,而水无增减。其中有五座山:一座叫岱舆、二叫员峤、三叫方壶、四叫瀛州、五叫蓬莱。这山凹凸四周达三万里,其山平顶达九千里。五山相隔的空间有七万里广远,这样相与为邻居。其山之上看到的都是金玉,山上的鸟都是白色。像珠玉般光彩的树木丛生,花朵和果实都有味道,吃了都不老不死。所居住的人都是有道的仙人的后代,一早一晚飞来往去的仙人不行胜数。而五座山的根没什么附着,常常随潮水的波涛上下波动,不能短暂停自动荡。仙圣认为五山动荡担心是患害,告知了天帝,天帝担忧五山随波流往西极,仙人们失掉居所。于是吩咐人面鸟身的禺强神,让海中的十五只大鳖抬头背负
7、大山,一再轮换,六万年一替换,五座大山才停息不动。后遂以"鳌戴"比方负荷重任,或以表示感恩戴德。 小学生好玩的成语故事【6】 这个典故出自昭明文选卷十六赋.长门赋。汉武帝刘彻的妻子陈阿娇特别得宠,被立为皇后。但后来陈皇后始终未生下独生子,她又嫉妒别的宫妃得宠,便暗中搞媚术和"巫盎"(用巫术诅咒的方法)害人所以被汉武帝废弃,逼令住在长门宫中。她悲苦愁闷,想复原过去皇后的地位。听说蜀郡成都人司马相如,是妙笔生花的大作家,就奉献一百斤黄金给司马相如和他妻子卓文君,请他们买酒喝。托司马相如为她写一篇能解脱苦闷生活的文章。司马相如就写成了长门赋,呈献给汉武帝,劝导
8、他不记旧怨,重新和好。由此,陈皇后又得到汉武帝的宠爱。现通常用此典故比方有美无人赏、有才无人用的冷落境遇。 小学生好玩的成语故事【7】 这个典故原载战国策.齐策。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颜蜀的人,很有才能,不愿做官,宁愿隐居在家。有一天,齐宣王召见他并用非常高傲的口气说:"蜀,过来!。"蜀站立不动,也叫道:"王,过来,"齐宣王大怒,高声喝道:"究竟是国君名贵还是文士名贵?"蜀笑道:"当然是文士名贵,国君有什么名贵的。"颜蜀讲了一个例子:"从前秦国攻打齐国,路经鲁国,为了爱护名士柳下季的坟墓,秦国号令全军:谁要毁
9、坏坟墓五十步以内的草木,马上处死。进入宋国时又下令:谁要杀了齐王,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可见,一个活着的国王还不抵一个死去名士之墓。"齐宣王无话可话,表示非常敬佩,接着便改换笑脸请颜蜀收他为弟子,劝颜蜀住到宫里,每餐都有肉吃,出门有车坐,荣华富贵享受不尽。颜蜀回答道:"我不要荣华富贵,宁愿'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娱'!"意思是说:吃不起肉,可以晚一些吃饭,肚子饿了,饭自然就香;步行只要走得平稳,就好比坐车;只要不犯罪,清白正直就是名贵,不当官,可以自由自乐。这个典故旧时表示文人安于贫苦生活费的清高思想。现在只用其字面意义,形容不乘车而从容步行的乐趣。 小学生好玩的成语故事【8】 这个典故源于国策.齐策。战国时,齐王派使臣出访赵国。赵威后接见了这位使臣,一见面,赵威后便问:"今年你们齐国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齐国的使臣一听心里很不兴奋,就对赵威后说:"我是奉齐王之命来贵国的,现在你先我年成,再问百姓,最终才问到国君,这不是先贱后贵,贵贱倒置吗?"赵威后听了连连摇头:"不!假如没有好年成,老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假如没有老百姓,哪里还有什么国君?我不这样问你,莫非让我舍本问末,舍本逐末吗?"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