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井工程部钻机操作规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井工程部钻机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井工程部钻机操作规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钻机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ZJ32型钻机、ZJ40型钻机的使用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API Spec 8A 钻井和开采提升设备规范(第12版)SY/T 5048-94 石油钻机用190系列柴油机安装、操作和维护规范SY/T 6058-94 自升式井架起放作业规程JJG03-1999 石油钻井指重表检定规程 Q/CNPC-CQ 3147 钻井设备安装验收规范 3 操作规程3.1 钻机安装结束,由钻井队驻井
2、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员、大班司钻、机械工长、司钻、司机等人员按照Q/CNPCCQ 3147验收合格后,各钻井队应能按本规程和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操作。3.2 钻机每个岗位的操作者均应按规定的考核办法取得操作合作证。3.3 钻机的操作者必须遵守钻机安全操作规程,钻机各岗位操作员严禁下列操作:a) 钻机部件超速、超温、超压运转;b) 未切断操作钻机的各控制源检修设备;c) 用转盘崩扣;d) 用钢丝绳拉猫头;e) 未摘开离合器变换绞车速度、转盘速度;f) 在大绳有负荷时调节刹把;g) 用水浇刹车毂。4 ZJ 32 - ZJ 40型钻机的操作规程4.1 提升系统4.1.1 井架操作规程4.1.1.1
3、安装井架4.1.1.1.1 井架安装前应清点检查零部件的数量,对使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变形要校正、修复,补齐缺件。4.1.1.1.2 先安装底座,再依次安装井架左、右下段,左、右中段。每一段左右两片安装好后,先安装横拉杆,再安装斜拉杆,穿好主销和保险销(别针),用低支架支护好。4.1.1.1.3 安装天车等部件后,用吊车将井架头部吊高,换上高支架,安装二层台及立管台。4.1.1.1.4 摆放好游车、大钩,穿好游动系统钢丝绳。将平衡滑轮挂上大钩后,再穿好起升系统钢丝绳。4.1.1.2 井架起升4.1.1.2.1 井架安装、起升、下放应有专人统一指挥,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钻机的性能和操作方法。4.1
4、.1.2.2 起升或下放井架时,最大风速不得超过8 m/s。4.1.1.2.3 动力机、传动系统及绞车等设备要经空载试验,保证性能良好,刹车灵活可靠。4.1.1.2.4 井架起升前应检查:a) 所有构件之间连接销是否标准,安装是否正确、到位,保险销(别针)是否齐全、穿好;b) 所有螺栓、螺母是否上紧,弹簧垫圈是否齐全;c) 起升大绳穿绳是否正确,挡绳销是否完好到位,绳有无跳槽现象,大绳固定是否完好;d) 各转动部位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润滑脂必须使用7011低温极压脂;e) 游动系统大绳穿绳是否正确,死、活绳头固定是否正确可靠;f) 是否调校准指重表,缓冲液缸伸缩是否自如;g) 清理井架上一
5、切杂物,确保井架起升时和起升后无坠落物;h) 翻起二层台操作台、立管台、套管台并固定好。将大钳平衡重放至底位;i) 检查底座是否有足够的配重。4.1.1.3 起升井架井架起升必须在专人指挥下,经过井架安装质量检查、起升前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才允许进行:a) 启动柴油机,使传动系统、绞车充分跑合、运转一切正常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b) 用绞车最低档慢慢起升井架。如果大钩载荷超过50 T,井架还不抬头,应立即停止起升, 检查是否有阻卡现象和其他问题,待问题排除后方可起升。当井架离开支架200 mm 300 mm 时刹车,停止时间不少于5 min,并进行下列检查:各受力部位有无损坏、变形焊蜂有无开裂
6、,起升钢丝绳头有无异常现象。检查完后将井架缓慢放到支架上,如此起升两次,确认各部分无异常现象后方可起升;c) 起升过程中的速度应缓慢均匀。在井架离开高支架升至地面60左右夹角时启用缓冲装置,使缓冲缸活塞杆伸出,当快到垂直位置时,要放慢速度,在井架接触到缓冲液缸活塞杆时摘掉绞车低速离合器,靠惯性力使井架缓慢与人字架接触,井架平稳达到垂直位置刹车,用销子、抗剪销、保险销将后支脚与人字架连接在一起。4.1.1.4 校正井架4.1.1.4.1 在大钩上挂钻铤,使钻铤中心对准转盘中心,校正后的井架顶部中心须与钻台面处井口中心对正,尺寸偏差应小于20 mm。4.1.1.4.2 井架左右方向调校通过井架支脚
7、处千斤顶或调整垫板来进行。先将调节支座上的螺栓放松,然后用手动液压千斤顶将井架支脚顶起。根据需要增或减调整垫片调整高度,调好后再将螺栓上紧。4.1.1.4.3 井架前后方向调校通过人字架上端顶丝为进行。先将井架与人字架之间的U 型螺栓松开,即缓冲液缸将井架螺栓顶起,调好顶丝后再将U型螺栓上紧。4.1.1.5 井架下放4.1.1.5.1 检查刹车,确保灵活、可靠。4.1.1.5.2 拆掉井架上的悬吊物(大钳、井口机械化工具、气动小绞车吊绳)及有碍井架下放的构件或附件。4.1.1.5.3 摆放好游车大钩支架和井架大支架。4.1.1.5.4 拆除后支脚与人字架连接件。4.1.1.5.5 用缓冲装置使
8、井架重心前移达到井架能自由下落的程度。4.1.1.5.6 下放井架时,避免冲击等异常现象的出现,特别要控制下放速度,使之缓慢落在大支架上。4.1.2 绞车操作规程4.1.2.1 绞车速度应按绞车使用说明书规定选择使用。4.1.2.2 更换链条时,应整盘更换,以保证链条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各种链条节数按规定不得多装,绞车总离合器没有摘掉及刹把没有刹死,不能派人进入绞车护罩内更换链条。4.1.2.3 未配备行星猫头的绞车,不得使用钢丝绳拉猫头。4.1.2.4 换档操作要平稳,不能撞击。4.1.2.5 绞车传动轴未停止传动前,不得改变传动方向。4.1.2.6 严禁将棕绳缠在滚筒牙嵌上扣、卸扣或吊
9、重物。4.1.2.7 为避免刹车毂发热和减少刹车片带片的磨损,必须挂合辅助刹车。4.1.2.8 辅助刹车内无水时严禁使用,电磁刹车无负载时严禁长时间通电。4.1.2.9 辅助刹车正常水温不得超过75 。4.1.2.10 辅助刹车正常工作时排水孔允许有少量的水流出,若有大量水流出时应更换挡水密封圈。排水孔不得堵塞和打黄油。4.1.2.11 滚筒未停稳前,禁止挂辅助刹车牙嵌离合器。4.1.2.12 刹车毂温度过高时不得用水浇刹车毂以防激裂,若发现刹车毂水平端面有宽超过2 mm,长超过100 mm裂纹必须及时更换。4.1.2.13 严禁油脂浸入刹车毂与刹带之间,以防打滑。4.1.2.14 刹带片磨损
10、剩余厚度不能小于18 mm。4.1.2.15 经常检查绞车刹车机构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刹带与刹车毂四周的间隙在4 mm 7 mm ,刹把角度为60,严禁在刹带圈 内侧下端垫其它东西。4.1.2.16 使用气刹车时,司钻操作台控制箱上的刹车压力必须保持在0.48 MPa 0.6 MPa之间。4.1.2.17 正常工作时必须经常检查绞车过卷阀是否灵活可靠、防碰天车的绳索与重锤是否灵活好用,在每次起下钻前必须首先进行检查试验,确认可靠后方可工作。4.1.2.18 电磁刹车安装操作使用应遵守以下规程4.1.2.18.1 检查刹车主体、可控硅整流装置及司钻开关是否完好无损,转动刹车主体的转子是否转动自如
11、,牙嵌或齿式离合器操纵是否灵活,风机叶轮是否碰擦。可控硅整流装置的元件与接线是否松动,元器件是否有损坏。司钻开关的操纵手柄转动是否灵活。4.1.2.18.2 安装时必须保证涡流刹车轴与绞车滚筒轴轴线严格找正,其同轴度误差不得大于0.25 mm。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期间,有15 mm 19 mm间隙。4.1.2.18.3 可控硅整流装置稳妥地安装在钻机配电房或气源房内,切勿漏天安放,以防受潮受热而损坏。同时采取防震措施,减少振动。4.1.2.18.4 严格按照电器原理图要求进行接线。在接线前,先用500 V兆欧表检查涡流刹车激磁线圈及通风机电机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其值必须大于一兆欧,一般情况下测得
12、绝缘电阻为无限大。4.1.2.18.5 用三根截面积大于2.5 m2的电缆或铜芯电线分别将可控硅整流装置外壳、涡流刹车外壳和司钻开关外壳与接地极连接起来,进行安全接地。4.1.2.18.6 接地完毕后,必须认真核对,特别是三相四线制的电源线将三相电源从配电房或发电房引到可控硅装置时,切切不可把相线误接到零线上,否则将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4.1.2.18.7 检查风机进风口及刹车排风口是否畅通无阻。钢板网处不允许有杂务存在,风叶转动灵活自如,不得有任何卡阻现象或其他故障。4.1.2.18.8 用手盘动牙嵌或齿式离合器,涡流刹车转子应转动灵活,不得有任何卡阻现象,转子与定子的气隙中决不允许有砂
13、砾、金属杂物等存在。4.1.2.18.9 在刹车两侧的轴承腔内注入足够的锂基润滑脂,保证至少注满轴承腔的三分之二。4.1.2.18.10 在牙嵌或齿式离合器的滑动与转动部分注入足量机油,确保润滑,使离合器运动自如,“离”、“合”可靠。4.1.2.18.11 接通电源,使可控硅整流装置与司钻开关处于工作状态。4.1.2.18.12 启动风机,使风机运转。在整个下钻作业过程中,风机始终不停的运转,如有故障应及时排除,确保风机正常工作。在风机故障排除之前,涡流刹车不得投入使用。4.1.2.18.13 操作司钻开关。控制钻具下放速度,严禁把辅助刹车当主刹车使用。确保安全,在下钻时司钻仍应手扶刹把,做到
14、有备无患。4.1.3 游动系统操作规程4.1.3.1 天车4.1.3.1.1 天车、转盘、井口三者的中心必须在同一条铅垂线上,其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20 mm。钢丝绳的穿绳方式根据其结构,进行顺穿或花穿。4.1.3.1.2 各滑轮的转动应灵活,无阻滞现象。当转动一个滑轮时,其相邻滑轮不应随着转动。4.1.3.1.3 天车轴与天车架必须固定牢靠,所有联接螺栓应拧紧,不得松动。防止螺栓松动的开口销、铁丝应装配齐全牢固,否则不准使用。4.1.3.1.4 天车的挡绳架不完整、齐全、牢靠、不准使用。天车的挡绳架与滑轮轮沿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8 mm 12 mm,以防止钢丝绳因间隙过大而跳槽。4.1.3.1.
15、5 滑轮轴承的运转应正常,无异常噪音。4.1.3.1.6 检查天车架,当天车架出现裂纹或变形较大时应更换天车。4.1.3.1.7 滑轮有裂痕或轮缘缺损时,严禁继续使用,不准用焊补法镶补轮缘。4.1.3.1.8 定期检查天车各部分的固定情况,及时地拧紧各固定螺栓。4.1.3.1.9 当出现顿钻或提断钻具、顶天车、卡钻等重大事故时,应仔细检查钢丝绳是否跳槽。4.1.3.2 游动滑车4.1.3.2.1 各滑轮的转动应灵活,无阻滞现象。当转动一个滑轮时,其相邻滑轮不应随之转动。4.1.3.2.2 游车轴与左右侧板必须紧固牢靠,所有联接螺钉,螺母必须拧紧,不得松动,防松装置并用的止动板、开口销、铁丝必须
16、装配齐全、牢固。否则不准使用。4.1.3.2.3 游车护罩不完整、不安全、不牢靠不准使用。4.1.3.2.4 游车护罩与滑轮轮沿之间的间隙应在8 mm 12 mm之间,以防钢丝绳跳槽或摩擦滑轮影响滑轮转动。4.1.3.2.5 滑轮轴承的转动应正常,无异常噪音。4.1.3.2.6 游车左右侧板与钢板座的焊缝有裂缝时应更换游车。4.1.3.2.7 当轴承发热超过70 时,应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降温和换润滑脂。4.1.3.2.8 滑轮有裂痕或轮缘缺损严重,严禁继续使用,不准用焊补法镶补轮缘。4.1.3.2.9 定期检查游车各部分的固定情况,及时地拧紧各固定螺母及卡子。4.1.3.2.10 当出现顶天
17、车、顿钻和提断钻具、卡钻需解卡时,应仔细检查钢丝绳是否跳槽,护罩完好情况,滑轮的灵活程度。4.1.3.3 大钩4.1.3.3.1 使用前,先吊起打开制动销,用手盘动,要求钩体转动灵活,大钩提环摆动轻快,钩口安全锁紧装置(大钩舌头)开关灵活可靠。4.1.3.3.2 大钩顶端的防护盖帽、固定螺钉、放松铁丝、弹簧垫片必须齐全,以防松脱。4.1.3.3.3 大钩止推轴承、提环销轴、钩杆销轴等部位应该按润滑规程加注润滑脂。4.1.3.3.4 大钩止推轴承、提环销轴、钩杆销轴等摆动部位应始终保持旋转自由无阻卡,无异常声音。凡润滑油道堵塞,轴销与轴承升温至70 以上时必须采取消除措施。4.1.3.3.5 起
18、下钻具前应注意耳环固定情况是否可靠,防止吊环脱出。在钻进及起下钻过程中出现钩口安全锁紧装置失灵的情况,必须修理完好再进行工作。在处理井下复杂情况时大钩安全装置及吊环应加两道10 mm(3/8)保险钢丝绳。4.1.3.3.6 开始提钻具时应平稳缓慢,以免大钩弹簧受力过猛折断损坏。凡弹簧失去弹性伸缩力或折断应及时更换大钩。4.1.3.3.7 定期检查各紧固件、制动装置、安全锁紧装置,固定部件的防松装置应确保齐全、完整、牢固、可靠。4.1.3.3.8 钻进时,应锁住钩体,以防水龙头回转。起下钻及下套管时,应松开钩体,使钩体能够旋转,便于作业。4.1.3.3.9 挂水龙头时,用操作杆将钩口安全销体拔块
19、(大钩舌头)向下拉,把安全锁体打开。当水龙头提环挂入安全锁体后,应检查安全锁体是否锁好,以防水龙头提环脱出而发生以外事故。4.2 旋转系统4.2.1 水龙头4.2.1.1 检查中心管,应转动灵活,无阻卡现象。4.2.1.2 检查盘根装置上下螺母,水龙带内接头螺母以及接头等是否上紧。4.2.1.3 每班检查一次油位,不得低于游标尺最低刻线。4.2.1.4 润滑油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对新的或修理过的水龙头,在使用满200 h后应更换新油。换油应将脏油排净,用冲洗油洗掉全部沉淀物,再注入新的润滑油。4.2.1.5 对搁置时间较长的水龙头,应卸下旋扣器箱盖,检查旋扣器内轴承及齿轮间的润滑脂是否干硬变质。
20、如已变质,则需要用油将原有润滑脂洗净,并重新充填润滑脂。4.2.1.6 当泥浆盘根或冲管磨损造成泥浆渗漏后要及时更换冲管和盘根,安装新盘根时,应在盘根上涂抹润滑脂,特别要注意盘根的方向和隔环的位置,不可搞错。4.2.1.7 每次起下钻应检查一次油位情况及冲管磨损情况,油温及各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 。4.2.1.8 快速钻进及跳钻严重时,应加强检查鹅颈管连接螺栓及各紧固件松紧情况。4.2.1.9 中心管、保护接头、方钻杆及冲管盘根压盖都是左旋螺纹,拆装时应注意旋转方向。4.2.1.10 搬运水龙头时,应将水龙头放置在一个专用的架子上,中心管保护接头螺纹头要带上护帽。严禁将水龙头直接在地面上托运
21、。4.2.2 转盘4.2.2.1 在开动转盘前必须检查制动销是否打开。4.2.2.2 转盘启动应由慢到快,运转保持平稳,不能有过热、单边发热及不正常的声音。4.2.2.3 转盘油池的标尺在每次检查油量后,应将丝扣全部上完扳紧,以免钻井液等进入油池。4.2.2.4 严禁使用转盘崩卸钻具。4.2.2.5 每口井搬家安装前应检查转盘下端盖固定螺栓是否齐全、紧固。4.3 循环系统4.3.1 搅拌器操作规程4.3.1.1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完好,护罩、轴承座必须紧固。4.3.1.2 叶轮叶片应齐全紧固。4.3.1.3 电动机的转向必须与护罩上的箭头一致。4.3.1.4 减速器推荐采用N32号机械油,机械油
22、油量按油标加注,当现场使用不能满足时,也可使用其它粘度适当的润滑油(120号工业齿轮油)。4.3.1.5 搅拌器第一次使用时,当运转60 h后,减速器必须更换新油。在以后的使用中应定期检查油的质量,对于混入杂质或老化变质的油必须随时更换,但一般情况下,对于长期连续工作的减速器须每两到三个月换一次油,对于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 h的减速器,须每四到六个月换一次油。4.3.1.6 电动机应定期检查和清扫,外壳不得堆积灰尘。4.3.1.7 搅拌器应半年检修一次。4.3.2 振动筛操作规程4.3.2.1 通常钻井条件下,筛箱工作角度应在上下两度之间,以便使液池末端正好接近第二张筛网的中间部位。当从井底返
23、出的泥浆中的固相较多、含有泥土或流量较大时,可调大向上的倾角。增大筛箱向上的倾角,可增大振动筛的处理量,但也加快了筛网的磨损。遇到粘土层排砂不畅时,操作者可在工作状态下通过筛箱两侧的手轮来调节筛箱的倾角使其向下倾斜,直到设备正常运转。4.3.2.2 筛布必须平整、固定牢靠,受力均匀。4.3.2.3 清理筛网上的积屑时,切忌使用铁锹,以避免铲破筛网。4.3.2.4 检查电动机线路接线,护罩齐全,按护罩上的标志检查电机旋向。4.3.2.5 新筛网装好后,振动筛要先运转30 min 60 min,然后停车再把筛网拉紧。4.3.2.6 检查电动机运转情况,温度不超过75 。4.3.2.7 每次停筛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部 钻机 操作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