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绕城公路某大桥挂篮设计施工技术方案.doc
《武汉绕城公路某大桥挂篮设计施工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绕城公路某大桥挂篮设计施工技术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概述武汉绕城公路某合同段某大桥主桥为三跨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桥跨布置为45+80+45米。箱梁设计为两幅分离的单箱单室结构,单幅箱梁(挂篮施工段)顶宽为13.5米,底宽为7米,翼板长度为3.25米,顶板厚度为25厘米,底板厚度为2740.9厘米,腹板厚度为35厘米,梁高(以二次抛物线变化)为2.34.13米。箱梁底板和顶板均设置2%的向外侧的横坡。2. 挂篮设计与制作根据设计要求,挂篮自重及全部施工荷载重量之和应控制在60t以下,在确保承载力、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将挂篮轻型化。椐此挂篮设计总长为10.25米,高为3.44米,悬臂长为4.85米,锚固于已浇好的箱梁上。挂篮主要由主桁架、行走及
2、锚固系统、吊带系统、底模平台系统、模板系统五大部分组成。挂篮型式及构造见附图,挂篮重量见挂篮材料汇总表,设计验算见计算书。2.1.挂篮主桁架系统 挂篮主桁架为棱形桁架,每片桁架的上、下弦分别由N2(232a)、N4(2I56a)组成,前、后斜杆及立柱分别由N3(232a)、N1(2I36b)、N5(2I36b)组成。并由加强板、节点板、平联及前挂梁等组成空间桁架。具体见结构图1、图2。2.2.挂篮行走及锚固系统 每个挂篮行走及锚固系统由=20mm的钢板加工的滑船、1台3t卷扬机、手拉葫芦(4个5t、4个3t、6个1t)、2个32t的螺旋千斤顶、底座、夹具、6 32后锚主锚杆和连接器等组成。 主
3、桁底梁前端与滑船连成一体形成前支点,将力集中传递给已浇箱梁,底梁后端通过 32精轧螺纹钢筋锚固于已浇箱梁上。在挂篮行走时,先将底篮通过手拉葫芦和钢丝绳悬挂于主桁前、后挂梁上,然后解除底模与主桁之间及底模与砼之间的精轧螺纹钢筋之约束,并将翼板底模和外侧模下放于底篮平台,通过手拉葫芦下调底模,使底模与箱梁脱开,最后在挂篮主桁两前支点分别加1台32t螺旋千斤顶将主桁顶起,同时逐步松卸主桁后锚,当主桁底梁(4#杆件)与滑梁脱开后将滑梁前移到指定位置并锚固,再施加主桁与滑梁之后锚约束,千斤顶卸荷使主桁下放于滑梁上,上述工作完成后,通过操作2台5t手拉葫芦来完成挂篮行走。 2.3.挂篮吊带系统 挂篮吊带系
4、统由前232a的挂梁、 32精扎螺纹钢筋、夹具和连接器等组成。挂篮前吊带12根,均与底模之横梁(2I25a)锁接。2.4.挂篮底篮系统挂篮底篮系统由前、后下横梁(2I25a)、纵向支撑梁(I36b)、底模板(由=6mm钢板、8及14a组成大模板和前、后操作平台等组成。底篮前端悬挂于主桁架前挂梁上,后端锚固于已浇箱梁上。见图1-2、图10-11。底篮移动采用悬挂的方式,即通过钢丝绳及手拉葫芦将底篮悬挂于主桁前、后挂梁上,使底篮与主桁同时移动。2.5.挂篮模板系统 挂篮模板由箱梁底板底模、翼板底模、内顶模、对拉螺杆、箱梁腹板内、外侧模和端头模等组成。见图11-15。3. 挂篮制作及安装3.1.挂篮
5、施工工艺流程见流程图,挂篮制作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进行试拼,并检测。挂篮主桁、底篮系统和侧模加工内模系统安装主桁架安装及锚固主桁前、后梁及平联梁安装底篮系统安装工作平台安装外模系统安装调试3.2.挂篮制作3.2.1.制作要求a.主受力杆件均采用现场材料。b.焊缝高度hf 8mm,焊缝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3.3.挂篮安装首先在1#块顶板上的腹板位置放出挂篮主桁架的中心线,凿出预留孔,然后吊装主桁架菱形架,将其直接置于已浇箱梁上并锚固(当挂篮施工完第一节段后,在挂篮移动前,加滑梁于主桁架4#杆件下),安装平联梁、前挂梁、后挂梁,待挂篮主桁架安装完毕后,安装底篮系统、模板、吊带等。吊装采用15t浮吊从上
6、、下游侧安装。底篮系统及模板安装在支架上进行,待底模和侧模拼装完成后,用5t手拉葫芦和卷扬机将其提升到位,并进行锚固,底模系统前端通过精轧螺纹钢筋悬挂于主桁前挂梁上,后端通过精轧螺纹钢筋锚固于已浇箱梁。3.4.挂篮荷载试验经过计算,挂篮桁架和模板系统在3.5m施工段和4.0m施工段的荷载出入不大,并且挂篮的竖向变形仅为9mm,各个杆件的应力相应较小,因此,挂篮的荷载试验采用在现场“堆载试验”的方法;试验荷载分三级,在加每级荷载的同时,进行测量;经过分析4.0米梁段为最不利工况,则对该梁段试验。3.4.1试验荷载的三次加载第一级荷载为:底板砼重26t;第二级荷载为:底板、腹板砼重48t;第三级荷
7、载为:整个梁段砼重107t。3.4.2.试验监控 测量监控:测量监控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并详细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分析挂篮的变形。 3.4.3.荷载试验观测内容、成果:荷载试验仅观测挂篮主桁架整体受力情况,即整体变形量、挠度和水平方向的稳定情况;试验完毕后,提供试验成果给项目部,以便指导后续梁段的施工。3.5.挂篮施工规程节段箱梁施工完毕后,挂篮移动步骤如下:a.将底篮系统、外侧模系统和内顶模通过手拉葫芦悬挂于主桁架前、后挂梁上。b.解除前挂梁与底模、外侧模之间的精轧螺纹钢筋连接。 c.解除底篮与主桁之间及底篮与砼之间的精轧螺纹钢筋之约束,并将翼板底模放置于底篮平台上。 d.通过操作手拉葫芦使底
8、篮与箱梁脱开,并保证有一定的间距。e.使用千斤顶将主桁顶起,前移滑轨并锚固。f.千斤顶卸落,使主桁下落于滑轨上并锚固。g.操作主桁前方手拉葫芦拉动主桁,使挂篮前移。h.挂篮前移到位后,进行定位、锚固。i.采用手拉葫芦提升模板,模板提升到位后,进行定位、锚固。4. 挂篮设计计算书图 (一) (单位:米)4.1.主桁主桁受力简图见图(一)。4.1.1. 荷载4.1.1.1.待浇砼、挂篮底蓝、模板和其它施工荷载重:3.5米梁段:钢筋砼重858.71kN、施工荷载47.25kN、模板系统重232.24kN4.0米梁段:钢筋砼重796.73kN、施工荷载54.0kN、模板系统重217.47kN4.1.1
9、.2.荷载总重:3.5米段:1138.2kN4.0米段:1068.2kN4.1.1.3.前点板荷载计算:对3.5米梁段:G=1138.21/22.15/4.65=263.1kN对4.0米梁段:G=1068.21/22.40/4.65=275.7kN经上面计算得知:4.0米梁段工况为最不利。4.1.2.菱形桁架各杆件的几何、断面特性及受力情况后锚点与前支点的间距为:4.25米前支点与前节点(前挂点)的间距为:4.45米立柱高为:3.0米杆件采用的型钢:N1、N5为:2I36b N2、N3为:232a N4为: 2I56a杆件的截面积:A1=A5=16700mm2A2=A3=9700mm2A4=2
10、7050mm2 各杆件受力: N1=(288.722+4092)1/2=500.6kN(拉)N2=4.45/3275.7=409kN(拉)N3=5.367/3275.7=493.2kN(压)N4=4.25/5.202500.6=409kN(压)N5=3/4.25409=288.7kN(压)RA=3/5.202500.6=288.7kN(拉)RB=8.7/4.25275.7=564.4kN(压)4.1.2.1.受拉杆件强度验算4.1.2.1.1.对N1进行验算:1=N1/A1=500.6103/16700=30.0MPa =210MPa由1知杆件强度满足要求。4.1.2.1.2.对N2进行验算:
11、2=N2/A2=409103/9700=42.2MPa =210MPa由1知杆件强度满足要求。4.1.2.2.受压杆件稳定性验算4.1.2.2.1.对N3进行验算: 由=Ln/iy=536.7/7.03=76.34查表得=0.712 有3=N3/A3=4931000/(97000.712)=71.4MPa=210MPa 则N3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4.1.2.2.2.对N5进行验算: 由= Ln/iy=56.56查表得=0.825 有5=N5/A5=288.71000/(167000.825)=20.95MPa=210MPa 则N5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4.1.2.3.焊缝抗剪强度验算按主桁实际受
12、力及主桁的构造,该结构只验算N2与N3、N1与N2和N1与N4焊接处焊缝强度即可。以:t=N/(0.7HfLf) 焊缝抗剪强度t=160MPaa. N1与N2焊缝强度验算t=500.61000/(0.763670)=33.05MPa由tt知焊缝强度满足要求。b. N2与N3焊缝强度验算t=493.21000/(0.762650) =44.31MPa由tt知焊缝强度满足要求。4.1.3.挂篮竖向变形计算挂篮竖向变形f包括主桁架和底模吊带变形的总和。4.1.3.1.挂篮竖向变形挂篮最不利工况为4.0米段箱梁砼浇筑,假定对主桁施加单位荷载G=1,则桁架的单位内力系数如下:1#杆件 N1=1.734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汉 公路 大桥 挂篮 设计 施工 技术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