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教学设计.doc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教学设计.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班级六(1)六(2)科任教师王喜元教学课题种子发芽实验(一)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2、会根据生活的需要正确地使用相关工具。3、知道对工具的爱护和工具使用中的安全。教学重、难点1、 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工具。2、 能根据生活的需要正确地使用相关工具。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做事情常常用工具来帮忙。我们认识哪些工具?我们使用过工具吗?二、自学指导请认真看P.23的内容,思考:1、我们曾经使用过哪些工具,用它们做了些什么事情?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填表一。2、试用工具,学生分组试着将学具木板上的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取出来,选择什么工具会更加
2、方便省力?想选择的理由注意对工具的爱护和工具使用中的安全。3、观察P3的三幅图,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完成3项工作,想想选择理由。三、学生自学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2、检查自学效果1根据“表一”,指名说一说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有哪些?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2P2试用工具时,选择什么工具会更加方便省力?说一说选择的理由。3请三名同学说一说P3的三幅图中,选择那件工具完成3项工作最恰当,说明选择的理由。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1、学生自由更正,或说一说不同想法。2、评讲1一起评第一个问题。估计没有错误。2一起评第二个问题。估计选择理由说不明白。分析错因:钉锤拔出铁钉,小
3、刀取出图钉,运用杠杆原理比较省力方便。螺丝刀取出螺丝钉运用了轮轴原理省力方便。3一起评第三个问题。估计没有错误。五、课堂作业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选择工具打开油漆桶。新课标第一网2、选择工具打开一瓶饮料。3、选择工具将汽车轮胎上的螺母取下来。六、课堂小结1、请学生理解P3简单机械的定义。2、对于简单机械,我们有什么问题?教学反思教学班级六(1)六(2)科任教师王喜元教学课题杠杆的科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能找到杠杆这三个点。2、会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3、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
4、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 认识杠杆的作用,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2、 利用杠杆尺进行研究时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杠杆能在生活中产生巨大的作用,那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杠杆的工作原理。二、自学指导请认真看P.46内容:1、思考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三个点在什么位置?2、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省力问题。3、讨论思考研究杠杆省力问题需收集哪些数据?怎样收集数据?填P6杠杆尺的记录表。三、学生自学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分组看书,操作研究,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说一说:什么是杠杆?杠杆有哪三个点?2请两名同学在投影上标出压水井、跷跷
5、板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3分辨杠杆:观察P4、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4以小组为主汇报:收集了哪些数据?怎样收集数据?依据表中的数据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1、学生自由更正。2、评讲1一起评第一个问题。估计没有错误。2一起评第二个问题。估计没有错误。3一起评第三个问题。估计错把面杖当作杠杆。分析错因:对杠杆的意义没有理解一根棍子工作时,如果能找到杠杆的三个点,我们把它看作杠杆,否则不是杠杆。4一起评第四个问题。教学反思教学班级六(1)六(2)科任教师王喜元教学课题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
6、、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2、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3、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会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教学重、难点1、 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2、 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二、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板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三、自学指导请认真
7、看P78的内容。1、思考P7中铁片开瓶器夹子这三种杠杆类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说一说什么样的杠杆工具省力?什么样的杠杆工具费力?从杠杆三个点的位置及是否省力两方面比较2、观察P8杠杆类工具,按是否省力的标准进行分类,填写P8杠杆类别记录表。3、思考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四、学生自学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分组看书,操作研究,教师巡视。2、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回答:1杠杆类工具分为几种?2什么样的杠杆工具省力?什么样的杠杆工具费力?什么样的杠杆工具既不省力也不费力?3为什么设计省力杠杆与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五、讨论更正1、学生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更正。2、教师小结。教学反思教学班级六
8、(1)六(2)科任教师王喜元教学课题轮轴的秘密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2、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教学重、难点1、 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2、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1、导入: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它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根据实物指出轴、轮所在位置2、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三、自学指导认真看P1011的内容,每个小组做两次轮轴作用实
9、验。指导学生安装好轮轴装置1、根据P10内容要求做轮轴实验,填写“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想一想有什么发现?2、根据P11内容要求将原装置的轮换成更大的轮做轮轴实验,填写“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记录表”,把两种轮轴提起相同重物所用的力进行比较,想一想有什么发现?四、学生自学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进行实验指导。2、检查自学效果1各小组汇报第一次轮轴作用试验数据及发现的规律。2P10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每一小组中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两人按不同方向转。猜猜胜者是谁?说明原因。3各小组汇报第二次“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试验数据及
10、发现的规律。五、讨论更正,合作探究1、学生自由更正,或说一说不同想法。2、评讲1一起评第一个问题。估计没有错误。挂在轮上的钩码比轴上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2一起评第二个问题。估计没有错误。3一起评第三个问题。估计个别小组轮换大了,实验成功,数据准确,但没有发现新的规律。分析错因:两次实验在轴上挂的钩码个数不同,致使轮上的钩码个数比较不明显;两次实验在轴上挂的钩码个数应相同,再比较轮上的钩码个数,结果会很明显。教学反思教学班级六(1)六(2)科任教师王喜元教学课题定滑轮和动滑轮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11、。2、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教学重、难点1、 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2、 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二、自学指导请认真看P1213的内容,1、利用定滑轮装置试一试,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小组合作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填P13“定滑轮作用实
12、验记录表”。3、体会动滑轮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4、小组合作实验:测力计测量将重物直接提升,再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将实验数据填入“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思考发现什么?三、学生自学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进行实验指导。2、检查自学效果小组汇报:1定滑轮是否省力?它有什么作用?说明理由。2什么叫动滑轮?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汇报实验数据。3定滑轮与动滑轮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1、学生自由更正,或说一说不同想法。2、评讲1一起评第一个问题(估计没有错误)。2一起评第二个问题(估计没有错误)。3一起评第三个问题(估计学生对定滑轮与
13、动滑轮的作用不同点概括不完整)。教师点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五、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六、课堂小结通过实验探究,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教学班级六(1)六(2)科任教师王喜元教学课题滑轮组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2、会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重、难点1、 用实验研究探究定、动滑轮的作用。2、 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请看P14“观察起重机上的滑轮”想一想,起重机
14、上那么多的滑轮有什么作用?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二、自学指导请认真看P1415的内容。1、理解什么是滑轮组,并依照结构图P14,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2、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比较,能发现什么?填“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一”。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及2个定滑轮的滑轮组作用。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比较,能发现什么?填“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二”。三、学生自学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分组实
15、验,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进行实验指导。2、检查自学效果小组汇报:1什么是滑轮组?滑轮组提升物体与直接提升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有什么不同?2有多个动滑轮与定滑轮的滑轮组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1、学生自由讨论更正,或说一说不同想法。2、教师小结:滑轮组在提升重物时,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中的动滑轮与定滑轮数量越多越省力。五、课堂游戏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1出示游戏器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2要求没有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3说出自己的发现及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六、课堂
16、小结滑轮组的作用是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组?教学反思教学班级六(1)六(2)科任教师王喜元教学课题斜面的作用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斜面的意义,认识斜面省力作用。2、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3、学会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教学重、难点1、 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2、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在山区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S”形?二、自学指导请认真看P1617内容:1、阅读P16内容,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填“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拉动中,当
17、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数。)2、阅读P16内容,分组设计实验,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作用,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3、分析实验数据,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有什么不同或相同?三、学生自学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进行实验指导。2、检查自学效果小组汇报:1第一个实验的实验数据并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2第二个实验的实验数据并说明不同坡度的斜面有什么规律。3在山区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S”形?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1、学生自由讨论更正,或说一说不同意见。2、评讲1一起评第一个问题。估计个别小组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与直接提升物体的力没有差别。分析错因:一种情况是用测力计测斜
18、面上的拉力,当测力计没有处于匀速运动时便进行读数;另一种情况是斜面坡度太大。2一起评第二个问题。估计个别小组几次试验的数据差别不大,不能找出规律。分析错因:一种情况是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当测力计没有处于匀速运动时便进行读数;另一种情况是实验设计不周密,利用斜面提升的重物不同。3一起评第三个问题。估计没有错误。五、课堂作业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2、斜坡就是一种,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同一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坡度越大,所需的拉力。3、讨论螺丝钉也是斜面吗?六、课堂小结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斜面工具?教学反思教学班级六(1)六(2)科任教师王喜元教学课题自行
19、车上的简单机械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研究自行车上链条和齿轮,发现齿轮转动快慢与齿轮大小之间的关系。2、发现并分析自行车上更多的机械种类和作用3、通过整理已认识的各类机械和机械的作用,体会机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1、 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2、 对其他简单机械的原理解释。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么自行车是利用一个怎样的工作原理前进的呢?以前同学们可能觉得很神奇,但在你们学习完这章后再回头来思考这个问题,那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二、自学指导1、请认真看P18内容,小组合作研究自行车上的链条和齿轮作用。小组分工,分别转动大小两个齿轮,观察齿轮转动
20、的快慢与齿轮的大小有没有关系?2、变速自行车上大齿轮有几个?小齿轮有几个?讨论变速是怎样产生的。3、认真看P1920内容,小组合作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记录表”。三、学生自学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分组操作,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2、检查自学效果小组汇报:1链条作用;大齿轮转动一圈会带动小齿轮转动几圈?小齿轮转动几圈才会带动大齿轮转动一圈?2变速自行车上的变速是怎样产生的?3在自行车上发现的简单机械有哪些?作用是什么?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1、学生自由讨论更正,或说一说不同意见。2、评讲1一起评第一个问题。估计没有错误。2一起评第二个问题。估计学生对于变速是怎样
21、产生弄不明白。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最大的大齿轮带动的最小小齿轮转速变快;最小的大齿轮带动最大的小齿轮转速会变慢。3一起评第三个问题。 估计没有错误。教学反思教学班级六(1)六(2)科任教师王喜元教学课题抵抗弯曲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弯曲产生的原因。2、知道通过怎样的原理来抵抗弯曲。3、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或与同学的合作发现问题。教学重、难点3、 知道通过怎样的原理来抵抗弯曲。4、 知道抵抗弯曲的原理。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新课在三年级时,我们研究过纸承受拉伸和弯曲的性能。说说纸承受弯曲的性能如何?(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1)图片导入了解: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这要通过观察、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六年级 上册 科学课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