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程监理检查提纲.doc
《焊接工程监理检查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工程监理检查提纲.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焊接工程监理检查提纲一、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1、专业管理行为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有关要求条款依据检查方式检查手段所属控制点1.1焊接人员1.1.1焊接管理人员的配置是否符合规定现场配设焊接技术人员、质量检查员,要求具有中坟以上学历及一年以上的焊接生产实际经验,能具体指导、检查现场的焊接工作(技术、质检人员具有上岗证)GB50236-1998,2.0.2重点检查1.1.2焊工资格证的符合情况焊工必须取得相应项目的资质证书后方可上岗。GB50236-1998,2.0.4重点检查1.2焊接质量管理体系焊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已经建立工程管理及施工单位应建立焊接质量管理体系。GB50236-1998,2.0
2、.3抽查1.3技术文件检查1.3.1是否按规定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施工承包方应在工程焊接前对被焊材料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GB50236-1998,4.1重点检查1.3.2焊接作业指导书否符合要求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主要包括:焊接方法、焊接位置、接头形式、焊接参数等工艺要求;预热、后热等技术措施),并向焊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GB50236-1998,2.0.2重点检查1.3.3焊接过程文件、记录在有无损检验要求的焊缝竣工图上应标明焊缝编号、无损检验方法、局部无损检验焊缝的位置、底片编号、热处理焊缝位置及编号、焊缝补焊位置及施焊焊工代号。
3、GB50236-1998,11.4重点检查焊缝施焊记录及检查检验记录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1.4焊接材料检验与管理1.4.1焊接材料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检查检验采用的焊条、焊丝,其质量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并符合设计和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规定。GB50236-1998,3.0重点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齐全,符合要求;焊条药皮不得有脱落或明显裂纹,出厂期超过一年的焊条,应进行焊条焊接工艺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焊接用各种气体纯度符合规定。1.4.2焊接材料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施工现场焊接材料贮存场所、焊条烘干室的环境及温度、湿度应符合规定。JB/T3223-1996抽查焊接材料烘干时间、温度、保管
4、、发放、清洗、回收制度符合要求并有记录。1.5焊接环境焊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焊接环境温度应能保证焊件焊接所需的足够温度和焊工技能不受影响。GB50236-1998,2.0.4抽查焊条电弧焊接时,风速8m/s;气体保护焊接时,风速2m/s;必须采取措施,否则不得进行焊接作业。铝及铝合金焊接时相对湿度不得大于80%;其他材料焊接时不得大于90%。当焊件表面潮湿,覆盖有冰雪或在下雨下雪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无保护措施时不应进行焊接。2、焊接作业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有关要求条款依据检查方式检查手段所属控制点2.1碳素钢的焊接及焊接一般要求2.1.1焊缝设置钢板卷管或设备、容器的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
5、两纵缝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100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200mm。GB50236-1998,6.1.2抽查加热炉受热面管子焊缝中心与管子弯曲起点、联箱外壁及支、吊架边缘的距离70mm;同一直管段两个对接焊缝间的距离150mm;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距离管子外径,且100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50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150mm时,150mm;公称直径5mm的立向焊缝宜采用两人双面同步氩弧焊工艺。2.4铜及铜合金的焊接2.4.1焊前准备紫铜及黄铜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应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弧切割。GB50236-1998,8.2
6、抽查焊件坡口及两侧不小于20mm范围内的表面及焊丝,应采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除去油污,并应采用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清除氧化膜等污物,使之露出金属光泽。管道对接焊缝组对应内壁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应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大于2mm.2.4.2焊接工艺焊接定位焊缝时,应采用与正式焊接要求相同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并应由合格焊工施焊。当发现定位焊缝有裂纹、气孔等缺陷时应清除重焊。GB50236-1998,8.3重点检查2.4铜及铜合金的焊接2.4.2焊接工艺每条焊缝应一次连续焊完,不得中断。GB50236-1998,8.3重点检查紫铜钨极氩弧焊时:当焊件壁厚大于3mm时焊前应对坡口两侧150mm
7、范围内进行均匀预热,预热温度应为3500C5500C;进行预热或多层焊时,应及时去除焊件表面及层间的氧化层,焊缝层间温度应控制在3000C4000C。黄铜氧乙炔焊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采用微氧化火焰和左焊法施焊;施焊前应对坡口两侧150mm范围内进行均匀预热,当板厚为515mm时,预热温度应为4000C5000C;当板厚大于15mm时,预热温度应为5000C5500C。黄铜施焊前焊丝亦应加热并蘸上焊剂。2.5工业纯钛的焊接2.5.1焊前准备坡口及其两侧各50mm以内的内外表面及焊丝表面应清除油污,并用细锉或奥氏体不锈钢丝刷、铣刀等机械方法清除氧化膜、毛刺和表面缺陷,清理工具应专用,并保持清洁。GB
8、50236-1998,9.2抽查管子或管件的焊缝组对应符合下列规定:壁厚相同的管子或管件组对时应内壁平齐,对口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应大于1mm。定位焊缝应采用与正式焊接相同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且应由合格焊工施焊,焊缝长度宜为1015mm,高度不应超过2/3的壁厚,焊点数应根据管径和壁厚确定。2.5.2焊接工艺工业纯钛钨极氩弧焊应采用直流电源正接法。在保证熔透及成形良好的条件下,应选用小线能量焊接。层间温度低于2000C。采用管内充氩气保护焊缝及近缝区的内表面,管内应提前充氩,排净空气,并保持微弱的正压和呈流动状态。焊接时应采用高频引弧,焊炬应提前送气,熄弧时应采用电流衰减装置和气
9、体延时保护装置。弧坑必须填满且避免大气污染。焊接过程中焊丝的加热端应处在氩气的保护之中,熄弧后焊丝不应立即暴露在大气中,应在焊缝脱离保护时同时取出。GB50236-1998,9.3重点检查2.6铬镍奥氏体钢、铁镍合金、镍合金的焊接2.6.1焊前准备焊件切割及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若采用等离子切割,切割后应除去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层。SH3523-2009,6.1.2、6.1.3、6.1.4、6.2.2、6.2.3、6.2.7、6.2.8抽查坡口加工应进行外观检查,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等缺陷。坡口表面检测应按设计规定进行,设计无规定时,铸造管子及管件的坡口应按JB/T4730.5进行渗透检测
10、,级合格。焊件组对前应清除坡口及母材两侧表面20mm范围内(以离坡口边缘的距离计)的氧化物、油污、熔渣及其他有害杂质。铸造管组对应符合下列规定:壁厚相同的管子、管件组对时,其内壁错边量不应大于0.5mm;对不等厚的管子和管件组对时,内壁差大于0.5mm或外壁差大于2mm时应按本规范第6.2.3条规定进行加工。定位焊方式可采用根部定位焊缝或过桥定位焊缝。定位焊应采用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作为正式焊缝组成部分的定位焊缝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实芯焊丝钨极气体保护焊进行定位焊时,焊缝背面应进行充氩或充氮保护;管子对接定位焊缝每道焊口不少于2处,焊缝的长度宜为10mm15mm,厚度不超过壁厚的2/3。组对
11、的工卡具不宜焊接在母材上,若需焊接在母材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工卡具与母材相焊部位的化学成分应与母材化学成分相近;工卡具的拆除不得采用敲打、掰扭等方法;工卡具拆除后应修磨焊痕,铸造管、镍合金和铁镍合金母材应按JB/T4730.5进行渗透检测,级合格。2.6.2焊接工艺要求焊工手工工具如刨锤、钢丝刷等,应用不锈钢制成,打磨焊缝宜用不锈钢专用砂轮片。SH/T3523-2009,7.1.6、7.1.7、7.3.2-7.3.8重点检查采用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时,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内应涂上白垩粉或其他防粘污剂。焊条电弧焊焊接应采用小线能量、短电弧、不摆动或小摆动的操作方法,小摆动时摆动幅度
12、应不大于焊条直径的2.5倍。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多道焊;铬镍奥氏体钢层间温度控制在1500C以下;铁镍合金、镍合金和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层间温度控制在1000C以下;每一焊道完成后均应清除焊道表面的熔渣,并消除各种表面缺陷;每层焊道的接头应错开;有抗腐蚀性能要求的双面焊焊缝,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层应最后施焊。2.6铬镍奥氏体钢、铁镍合金、镍合金的焊接2.6.2焊接工艺要求采用实芯焊丝或不填丝的钨极气体保护焊焊接底层焊道时,焊缝背面应采取充氩或充氮保护措施。采用药芯焊丝或外涂层焊丝钨极氩弧焊焊接奥氏体钢底层焊道时,焊缝背面可不用充气保护。采用钨极气体保护焊焊接时,焊丝前端应置于保护气
13、体中。焊件表面不得电弧擦伤,并不得在焊件表面引弧、收弧。焊接中应确保引弧与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并用砂轮将收弧处修磨平整。SH/T3523-2009,7.1.6、7.1.7、7.3.2-7.3.8重点检查2.7低温钢的焊接2.7.1焊前准备低温用钢质量证明文件必须有低温夏比(V形缺口)冲击试验值。其合格标准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SH/T3525-2004,4抽查不得在低温钢表面刻划或敲打材料标记和焊工钢印等导致产生缺口效应的划痕。SH/T3525-2004,5.2直接与受压元件焊接的非受压件应是具有良好焊接性的钢材,其低温冲击韧性及焊接接头性能应与受压元件匹配。焊条应按批进行药皮含水
14、量或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的复验,其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应的焊条标准或技术要求。低温钢焊接工艺评定的低温冲击试验按本规程4.3条的规定进行。高合金钢、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宜采用冷加工方法。若采用热加工方法,应除去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层。低温钢坡口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坡口表面及两侧20mm范围内,应将铁锈、油污、积渣和其他有害杂质清除干净。为防止沾附焊接飞溅,奥氏体不锈钢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内应采取防飞溅措施。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热加工坡口应进行100%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a.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3%;b.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本规程5
15、.2.6条规定以外的低温钢坡口应进行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的抽检,抽检比例为5%。临时支架、卡具等与焊件接触部分的材质应和焊件相同或相近,焊接工艺应与正式焊接要求相同。卡具不得用敲打等方法拆除,拆除后应用砂轮修修焊痕,并进行着色渗透检测。SH/T3525-2004,5.32.7.2焊接工艺要求焊前预热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焊接性能、焊件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程度、焊接方法等综合考虑,必要时通过试验确定。常用钢号推荐的预热温度见表8。SH/T3525-2004,6抽查在焊接工艺评定所确认的焊接线能量范围内,宜选择较小的焊接线能量。焊条电弧焊时,焊条不宜摆动,采用窄焊道多层多道施焊。低温钢单面焊底层焊道
16、应采用钨极氩弧焊,必要时在背面充氩保护或采用其他背面保护措施。采用多层焊时,施焊过程应控制层间。间各层焊道的头应错开30mm50mm,接弧处应保证熔合。双面焊宜清理焊根,并经渗透检测合格。若设计文件无规定,当焊件厚度等于或大于16mm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推荐的焊后热处理条件见表9。SH/T3525-2004,82.8异种钢的焊接2.8.1焊前准备异种钢焊接工艺评定应按表1母材分类进行评定,除另有规定外,表1的B系列钢号可与A系列钢号同等对待。部分国外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参见附录A。当重要因素不变时,同组材料组成的异种母材接头中一种材料已评定合格或同类不同组的异种母材接头中高组别材料已评定
17、合格时,可不重新评定。SH/T3525-2004,4抽查当焊缝两侧母材具有不同冲击试验温度要求时,焊缝金属的冲击试验温度应低于或等于两侧母材中的较高者。SH/T3525-2004,5不同铁素体钢的焊接:a.不同强度级别的低碳钢、低合金钢、珠光体耐热钢之间的异种钢焊接接头,可按合金含量较低一侧母材或介于两者母材之间选用焊接材料,也可按合金含量较高一侧母材先用焊接材料,但应优先按合金含量较低一侧母材先用焊接材料。B.不同铁素体钢焊接时,焊接材料可能照附录C选用。2.8异种钢的焊接2.8.1焊前准备不同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a.不同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应选用保证熔敷金属的Cr、Ni、Mo或Cu等的
18、主要合金元素的含量不低于合金含量较低一侧母材标准规定的下限值的焊接材料。b.有防止晶间腐蚀要求的焊接接头,应选用保证熔敷金属中含有稳定化元素Ti、Nb或保证熔敷金属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04%的焊接材料。c.设计文件对奥氏体焊接材料的熔敷金属内铁素体数有控制时(如特殊的耐腐蚀场合、低温、防止高温相脆化以及对磁导率有要求的场合),在订购焊条时应向焊条供货商提出上述要求。d.不同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焊接材料可参照附录C选用。SH/T3525-2004,5抽检铁素体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a.当设计温度低于或等于4250C时可选用铬镍含量为25%Cr-13%Ni型的焊接材料;b.当设计温度高于42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焊接 工程 监理 检查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