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voip四期组网技术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通voip四期组网技术建议书.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联通VoIP工程第四期组网方案简 述本文是依据中国联通公司对现有三期移动IP电话网的扩容工程要求,提交的CommWorks公司IP电话业务网四期扩容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的整体方案。本文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描述了现有三期IP电话网络的运行状况,从系统结构、业务运行状况等方面加以叙述。第二部分为第四期IP电话网扩容方案,包括系统结构、方案设计、系统分析等内容。其中集中讨论由CommWorks公司提供的整套电信级IP电话解决方案,包括每个部分的技术描述,功能特点等,系统分析部分则包括容量、性能、可靠性、管理性扩展性等方面的分析。第一部分、 现有三期 VoIP网络运行状况目前三期IP电话网即
2、17911移动一次拨号网络共覆盖有320个节点城市,近440台网关。全网按地理及业务特点共分为四大片区(DOMAIN),分别有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四大关守/支持中心 。全网共有中继线路(E1 PRI)2600多条,整个网络每天可产生六、七百万分钟的话务量。本网络设计可开通业务包括:移动到固定,固定到移动,移动到移动三种业务。系统结构CommWorks VoIP 三层结构本网络采用CommWorks VoIP体系结构,从软、硬件角度看,都可以分为以下三层:1、网关层;2、关守层;3、后台服务器层。见下图: CommWorks 三层体系结构图第一层,即网关(Gateway)层:在硬件上,采用Co
3、mmWorks公司的电信级硬件多业务接入平台-Total Control 1000。该平台所有模块均可以软件升级,且具备业界公认的高可靠性指标,广泛运用于接入网、CMTS、CDMA,及VoIP体系。该设备提供IP网与电话网之间的连接,具有E1/T1标准电信接口,在数据侧则是100MB以太网接口。软件上,CommWorks网关软件是基于H.323协议栈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完成G.711,G723.1,或G. 729协议所规定的语音压缩及解压功能,同时用H.225/245及RTP/UDP协议与关守(Gate Keeper)保持信令及控制的一致性。关守(Gate Keeper)为CommWorks
4、VoIP电话系统的第二层。关守软件符合H.323协议栈所规定的与网关信息交换与控制功能,协议有H.225.0v2,H.245v3,RASv2,RTP,RTCP等。集中完成地址翻译、呼叫控制、带宽控制、呼叫建立/拆除功能、服务质量控制等功能,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构件。CommWorks将路由决策、用户管理和计费等功能的数据部分外置在目录服务器(Directory Server)、计费服务器(Accounting Server)及计费支持服务器(Billing Support Server)上。由此保证关守的功能的专一性、可靠性、稳定性,并同时保证了高性能。在后台服务系统即第三层,其模块标准配置通常包
5、括:计费系统(Billing System)、目录服务(Directory Server)、网管系统、组件管理系统(Web Provisioning Server)等。在联通三期工程中CommWorks公司只设置了目录服务器、网管系统,和管理服务器(此服务器提供了基于WEB浏览方式的综合路径管理),另配置Accounting Server用于为计费系统,提供呼叫详单(CDR)产生。由于在硬/软件上,系统各层均采用工业标准开放接口,因此后台软/硬件维护及开发具有开放、灵活、方便等特点。域组织结构本网络的域组织结构可归纳为三方面:四大区域建制、三级网管结构、分布/集中路由组织:l 四大区域建制如前
6、所述,目前中国联通17911移动一次拨号网络320个节点,近440台网关,按地理及业务特点共分四大片区(DOMAIN),分别有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四大关守/支持中心,关守、后台服务器放置于四大关守/支持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支持中心具有路由组织、信令控制、网管、计费等功能,且便于集中管理。l 分布/集中路由组织目前关守的路由组织、计费均采用分布式均衡负载加集中处理方式。分布式是指路由组织分为四大片区,每个片区的关守、计费服务器均各自负责本片区的话务。所谓集中,是指各大区路由策略由全国网管中心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在各支持中心内,网守及后台服务器的配置提供了足够的处理能力,并按10:1
7、的比例进行冗余配置,关守与网关的数量按1:15比例合理配置,即保障每个关守或后台服务器所负担的网关个数永远在设计能力内,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及规模可持续均衡扩展,同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l 三级网管结构网管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对各设备进行监控、软件升级等网络管理任务。在二期网络中,CommWorks的VoIP使用TCM网管软件完成,该软件使用SNMP方式与各设备之间交换管理信息,完成对设备的配置管理及监控。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只读密码和读写密码实现不同的管理权限。在本网中共分为三种网管平台:全国网管中心,使用基于Solaris的在无节点限制的HPOV上的TCM网管平台,用于管理全网的所有节点,
8、具有全局权限。省级网管中心,使用基于Solaris的在250节点限制的HPOV上的TCM网管平台,用于管理省内的各节点,具有全省权限。各网关接入点(POP)网管平台,使用基于Windows的TCM网管软件,用于监控本接入点的运行情况,具有当地权限。与周边系统的互联l 与IP网的互联CommWorks各设备以100Mb以太网口与联通IP局域网直连,再通过路由器、ATM交换机等上主干网。为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及业务的正常运行,对承载IP电话数据的网关至关守、网关与网关之间的IP网络传输性能有严格的要求,即,网络延迟不超过50ms,丢包率不大于0.2%,具体描述参见方案书第二部分的“系统分析”。l
9、与移动交换网的互联CommWorks的IP网关设备并不与移动交换机(MSC)直接相连,而与前置交换机以标准的ISDNE1/PRI线路接入,采用出入中继分离方式。前置交换机将完整的话号一次性地发送给CommWorks网关。号码信息在IP网中透明传输,直至落地端前置机。l 与计费系统的接口CommWorks计费服务器(AS)系统记录流入/流出IP网关的话务。每一次通话后,发起网关及落地网关共同生成4条CDR记录,并保存于网关所在区域的计费服务器中,即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四大计费中心。四大中心定期(每15分钟)生成CDR文本并传送到计费系统,由计费系统生成统计数据。网关工程接口图已开通业务类型及运
10、行模式按设计三期VoIP电话系统提供如下业务移动用户拨打固定用户业务模型图参见下图业务模型图移动用户拨打移动用户(试运行)固定用户拨打移动用户(目前未开放)系统运行现状业务功能工作流程移动用户拨打固定用户130一次拨叫异地PSTN电话,各地市MSC不存在来话处理问题。流程见下图:130手机-17911-当地GMSC-当地数据前置机-当地CommWorks网关-(联通移动一次拨号IP承载网)-对方CommWorks网关-对方数据前置机-对方城市PSTN电话移动用户拨打固定用户示意图移动用户拨打移动用户(试运行)其流程为:GSM使用179110GSM被叫号码,呼叫由GSM当地前置机CommWork
11、s网关-(联通移动一次拨号IP承载网)-对方CommWorks网关-对方前置机对方GSM固定用户拨打移动用户(目前未开放)其流程为:PSTN使用179110GSM被叫号码,呼叫由PSTN当地前置机CommWorks网关-(联通移动一次拨号IP承载网)-对方CommWorks网关-对方前置机对方GSM系统资源占用情况基于目前的运行状况,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统计如下:网关CPU资源利用率在20%左右,内存资源在30%左右,硬盘约为20%。但E1资源很不平衡,少数地区高达90%,通常为30%。关守CPU资源利用率在20%-30%左右,内存资源在40%左右,硬盘约为10%。路径服务器CPU资源利用率在
12、20%-30%左右,内存资源在50%左右,硬盘约为10%。计费服务器CPU资源利用率在20%-30%左右,内存资源在50%左右,硬盘约为40%。第二部分、联通公司VoIP四期工程建议方案系统结构基于第一部分对域组织结构的描述可知,CommWorks公司CommWorksVoIP系统具有较强的系统伸缩性,基于分布控制的网关、关守和后台服务器的部署方式使网络容量的扩展非常简便。第四期网络架构从纵向看,将继续基于第三期的三层结构;从横向看,则仍然基于原域组织结构,在各大区各层分别扩展网关、关守及后台服务器以支持新城市和扩容城市的新增E1线路。整个系统仍然包括有:网关接入点,由关守和后台服务器组成的支
13、持中心以及网络管理系统(见下图)。结构描述根据需求描述,此次扩容后的中国联通IP电话网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跨越320多个城市,总容量超过4600条E1线的大型IP电话网络。针对这样的规模及特点,四期网络将基于原中国联通IP电话网三期划分的四个大区的结构,继续采用分布式的域组织方式将整个网络分为以下四个区域:华北(北京)、华南(广州)、华东(上海)和西南(成都)。在每个大区中,分别建立完整的VoIP系统,包括: 媒体接入部分即VoIP网关也称为VoIP系统的第一层,用于与电话网(GSM网/前置交换机)相连,完成IP语音包与传统语音消息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由IP网向电话网的呼叫转出或由电话网导入呼叫
14、。VoIP网关安装于各大区内的每一个城市节点,具体数量(容量)根据各城市的实际需求而定。(每台CommWorks的VoIP网关设备可同时提供360个IP电话用户的接入。) 呼叫控制部分即关守,称为VoIP系统的第二层,用于负责呼叫接纳,呼叫控制,区域/资源管理以及对网关和后台服务系统的连接。其在功能上类似传统电话网智能网的服务控制点(SCP)概念。关守安装于各大区的中心节点(与第三期网络相同),视四期网络所增加用户端口的数量,各大区增加配置相应数量且冗余配置的网关设备。关守的处理能力为每台250KBHCA。 后台服务系统即VoIP系统的第三层,包括目录服务器、计费服务器、计费支持服务器和配置管
15、理服务器。提供所有电信级的操作支援和服务功能,其中包括呼叫路由控制,呼叫详细清单,基于万维网的配置和网络管理。与关守的配置原则相同,四期网络将增加一定数量的后台服务系统平台。后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为450KBHCA。四个大区各系统第二层、第三层与顶级中心节点的对应层相互之间提供交叉连接以实现大区间的业务互通。下面对上述各部分作详细介绍。VoIP网关接入点(POPs)网关接入点将IP网络与电话网络连接起来。网关接入点中网关通过10/100BaseT以太网与IP骨干网相连接,而与电话网络之间通过E1/PRI连接起来,入呼叫(Igress)及出呼叫均通过这些E1/PRI中继实现。每个网关接入点包含有以
16、下部分:网关入中继部分网关出中继部分网管平台(分别有基于Solaris和Windows两种平台)支持中心(关守及后台服务器)支持中心包含了用以提供实时呼叫处理和呼叫详细记录服务,以及诸如软件下载等的网络管理功能。在全网中配置四个大区支持中心和一个顶级支持中心,各大区支持中心用于为各大区内的用户提供服务,而顶级支持中心则为各大区支持中心提供服务。在各支持中心内,网守及后台服务器的配置提供了足够的处理能力,并按10:1的比例进行冗余配置,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及可靠性。支持中心可以采用防火墙技术进行安全防护。各支持中心具体分别为:总部顶级网管中心(含备件库)北京大区支持中心上海大区支持中心广
17、州大区支持中心成都大区支持中心支持中心内部包含以下服务器:关守(Gate Keeper)路径服务器(Directory Server)计费服务器(Accounting Server)计费支持服务器(Billing Support Server)后台服务器的映射后台服务器通过关守向网关提供服务,后台服务器与关守之间的映射关系同关守与网关之间的映射关系基本相同,因而可以使用同样的方式来制定其对应关系。网管系统在此网络中,网管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用于管理各级设备,对各设备进行监控、软件升级等网络管理任务。在CommWorks的VoIP四期网络管理系统中,使用CEM网管软件完成,该软件使用SNMP方
18、式与各设备之间交换管理信息。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只读密码和读写密码实现不同的管理权限。在本网中共分为三种网管平台:全国网管中心,使用基于Solaris的CEM网管平台,用于管理全网的所有节点运行;省级网管中心,使用基于Solaris的CEM网管平台,用于管理省内的各节点运行;各网关接入点(POP)网管平台,使用基于Windows的CEM网管软件,用于监控本接入点的运行情况;这些网管系统由联通的网管招标工程提供。支持业务类型由于四期网络仅在规模容量方面对原三期网络进行扩展,其支持的业务类型与第三期完全相同,主要提供移动用户一次拨号业务,目标为将当前网络所有业务,包括试运行的及尚未开通的业务全部正式开
19、通。方案设计思想 中继数及网关(Gateway)入/出中继分离 现网数据显示,由于PRI线路无法避免的双向碰撞导致呼损增加近10个百分点,为提高系统接通率,此次四期工程设计将各网关的出中继和入中继分离。考虑新增业务 目前三期工程设计应用中只开放了130手机拨打国内固定电话业务,和部分130拨打130的业务,四期工程设计考虑到所有业务开发和新加业务,如CDMA业务、139互联业务、固定打移动业务等。 关守与后台服务器(Gate Keeper & BES)本方案继续遵循CommWorksCommWorksIP电话系统三层结构的设计。在第二层及关守层内以各大区为单位配置多台关守,以达到备份和流量分担
20、的双重目的。关守设备的配置使用1+1的顺序备份机制,且做到流量分担。如拓扑图所示,在各区域多个关守可以组成一个关守簇,在一个关守簇里,关守之间可以互相备份,同时工作。我们将网关设备分成多组,各组网关的话务量基本平衡。例如,各网关组(City1,City2,Cityn)分别以GKa,GKb,GKc作为自己的主用关守,而以GKb,GKc,GKa作为备份关守;这样各网关的流量基本被平均分配到多台网关,而任何一台关守失效都不会中断网络的服务业务。此外随着业务发展如果网络容量有增加需要,可以随时扩展关守的数量以满足性能要求,充分体现了此类系统结构的灵活性。(参见下图)一组关守和多个网关(GW)共同组成一
21、个域(区)。一个关守(GK)支持多个网关,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认证、路由、CDR处理、计费预处理。GK与GW可以实现冗余备份,如上拓扑图所示:一组CommWorksGW可以向两个GK登记,一个是首选的GK(Primary),另一个是作备份(Secondary)用,正常情况下特定GW是向首选的GK申请并取得服务,一旦此GK与GW之间的通讯中断,或首选的GK不能正常的提供服务,该组GW立即向备份的GK申请并取得服务,以保证服务的不间断。将用户按四个大区均分后,结合每个呼叫长度为1.5分钟的典型时间值即可算出用户在每个区对系统(关守)容量的需求(BHCA)值,由此可推算出每个区所需配置的关守数量同时
22、根据各区的E1数量可计算出本区内各种业务所需的网关(Gateway)数量。后台服务器用以通过网守向网关提供服务,在移动一次拨号网络中将使用两种后台服务器,即路径服务器和计费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与网守之间的映射关系同网守与网关之间的映射关系基本相同,因而可以使用同样的方式来制定其对应关系。(参见下图)计费方式计费系统在IP电话设备的配合下,完成计费信息的收集、计费处理、计费查询等功能。在用户管理系统中,提供基于WEB界面的方式管理用户,对用户的验证及呼叫进行实时反映。CommWorks提供基于标准的开放接口,完全可以使用第三方的计费系统。本次联通IP电话网络采用Digiquant公司与中国联通共同
23、开发的计费系统。其要点如下: CDR的信息由CommWorks网关生成,由Accounting Server(计费服务器)分别采集源网关和目的网关的两个开始(Start Message)和停止(Stop Message)消息并进行综合,生成Digiquant所需要的CDR格式,主要含有主叫号、备叫号、起始时间、网关IP地址等诸元。 Accounting Server放置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负责各自地理区的CDR收集存储工作,并定期生成CDR文本(每15分钟),定期(每15分钟)传送给计费系统; Accounting Server采用11循环冗余备份方式,一台DOWN机,另一台仍可接管相应
24、的网关,继续生成CDR,且其自身采用RAID5磁盘阵列+磁带机备份,有相当高的可靠性;后台服务系统容量规划计费系统数据库容量可基于以下方法推算(2000万用户)1. 保留2个月的详单需要推算依据:每个信道平均每2分钟产生一个呼叫,一个话单的大小是600Byte,产生CDR话单的中继数是2638个E1。容量=CDR大小*(60/2)*30(port)*2200(E1)*24(一天)*30*2(月)/4(4个域)结果=600x30x30x2200x24x30x2/4=428GB拟订保留两月的CDR(详单)各个计费中心需428GB注:系统选用磁带作历史备份,两个月以前的数据全部存储在磁带上以备查询,
25、这样可以降低数据库的开销。2. 保留用户信息所需的空间每用户的信息:800Bytes每用户月帐单:300Bytes合计(800+300x6)x20,000,000/4=13GB3. 系统控制软件20MB综上所述:四个大区的数据库不能小于428GB+13GB=441GB。如何推算系统所需的后台服务器数量呢,让我们来举例说明如下:CommWorks的关守及后台服务器硬件计数基数为BHCA(忙时呼叫次数):其中,关守的BHCA值为250KBHCA;目录服务器和计费服务器的BHCA值为450KBHCA;管理服务器总是和目录服务器安装在一起,故不需考虑其独立数量。而计费支持服务器由于其功能特性决定了它们
26、在全网的双机冗余备份配置。上述硬件的参考配置如下:关守:双PIII700MHz/1MBCPU1GMemory18GHardDisk目录服务器:双PIII700MHz/1MBCPU1GMemory80GHardDisk计费服务器:双PIII1MBCPU1GMemory80GHardDisk计费支持服务器:4PIII1MBCPU2GMemory160GHardDisk双机冗余备份配置BHCA的计算方法:假设全VoIP网络的中继数为E1,平均每呼叫在线时长为CHT,网络的忙时端口占用率为Erl,则全网的BHCA为:BHCA(30E1Erl)2(60CHT)这里,我们定义E14000,Erl0.8,C
27、HT1.5,则BHCA(3040000.8)2(601.5)1920KBHCA假设这些呼叫在四大区平均分配,考虑到n1备份方式,则可得出各大区中心城市所需的大致服务器数量:关守:1920K4250K13台目录服务器:1920K4450K13台计费服务器:1920K4450K13台各大区中心城市服务器硬件配置参考:关守目录服务器计费服务器计费支持服务器北京3332上海3330广州3330成都3330小计1212122请注意,上述服务器数量并不包括各地所需的网管平台的数量。而各节点所需扩容的中继数是根据各节点当前的话务量及其预期的话务量推算出来的,其方法如下:1、定义网络的忙时爱尔兰值为Erl,若
28、Erl=0.6,则表示在VoIP网络忙时,有60%的端口被占用;若Erl=0.7,则表示在VoIP网络忙时,有70%的端口被占用;2、定义网络忙时所产生的话务量为Tbusy,假设VoIP网络拥有的中继数为E1,则据定义1,在网络忙时,有30*E1*Erl个端口被占用;又,每一个通话有来话端口和去话端口,故能在忙时产生有效话务量的端口数为n=(30*E1*Erl)/2,则这些端口在忙时产生的理论话务量为60*n分钟(1小时有60分钟),即Tbusy=60*n=60*(30*E1*Erl)/2,得出E1=Tbusy/(900*Erl);3、定义网络忙时话务量与网络平均话务量Tday的关系,这里,根
29、据常用的80:20法则,假设每天80%的话务量在20%的忙时产生,故忙时话务量Tbusy=(Tday*80%)/(24hour*20%),则E1=(Tday*80%)/(24hour*20%)/(900*Erl)=Tday/(5400*Erl);系统分析系统性能l 系统时延分布CommWorksVoIP系统采样不同压缩编码方式下的系统时延分布:G.723G.711G.729130.0mS20.0ms2x10ms采样Sample260.0mS40.0ms40.0ms抖动补偿Jittercompensation(thedefaultjitterbuffersizeis2frameseachofsa
30、mple)31.5mS1.5ms1.5msIngress处理时延ProcessingdelaybyingressES41.5mS1.5ms1.5msEgress处理时延ProcessingdelaybyegressES517.0mS7.0ms12.0ms编码时延EncodingdelayintroducedbyingressDSPandRISC612.0mS12.0ms17.0ms解码时延De-codingdelayintroducedbyegressDSPandRISC.122ms82ms93ms单向呼叫时延16.0ms11.0ms16.0ms网关单向时延l 呼叫后时延(PostDialDe
31、lay),即呼叫建立时延在实验室环境中,当IP网的时延小于1.5ms时,CommWorks的VoIP系统满负荷情况下的呼叫后时延为小于400ms(测试值)。该数值可作为最小呼叫建立时间。从其他用户反馈回的数据表明,平均呼叫建立时间与最小建立时间之间会有约5%左右的差距。l 话音质量指标CommWorks的VoIP系统在采用G.711编码方式下的传输质量为4.5MoS。此结果为第三方(Mier Communications)测试结果。同时,AT&T公司亦高度认可了所选用的采用G.711模式的CommWorksVoIP系统。在中国联通VoIP网中采用的编码方式为G.723,由于采用了压缩算法,虽然
32、节省了带宽但不可避免的导致话音质量有一定的损失。根据G.723标准规范中的定义,采用此算法的MOS值应为约3.9MoS。CommWorks公司在实验室中用“MoldenMoS”测试工具测试的结果表明,CommWorksVoIP系统达到了上述的标准规定。CommWorks用户之一,西门子公司认为CommWorksVoIP系统是采用G.723编码方式的同类系统中话音质量最佳的产品。周边系统相关因素l 与IP网的关系因为IP网络的性能对系统延迟带来的影响最大,并且许多复杂因素会对IP网络的传输性能产生影响。要保证VoIP业务的高质量,必须对IP网络提出严格的要求。若需达到95%以上的呼叫接通率,需要
33、IP网确保性能如下:最大单向时延:50ms最大连续丢包数:2个最大丢包率:0.2%由此可见对IP网络只有满足以上的苛刻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话音呼叫可答到市话质量。从目前三期工程中的实施情况看,IP骨干网的传输质量始终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丢包率高和时延大两方面。网络负载大时的丢包率在部分地区达到近7080%,系统延时最大可达1900ms以上!这对IP电话系统的正常工作所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满足IP电话系统的正常运行,CommWorks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厂商相关技术人员和联通公司技术人员共同进行了大量的测试,总结出对IP网的基本性能要求如下:传输150字节的数据包情况下:最大单向时延
34、:150ms最大丢包率:5%只有满足上述性能要求,采才能保证IP电话业务的正常开通。(注:此项指标用于保证业务的开通,但若要达到市话质量,请参照前一项指标!)l 与前置交换机的关系l 网关的选线方式基于联通公司VoIP网的具体需求,CommWorks的VoIP网关提供了四种算法用于出中继(Egress E1)的选线。均衡负载方式(Load_Balancing):网关选择出负载最轻的E1线,以轮巡的方式选用各时隙。这种方式仅建议用于单向工作模式(入或出)的网关。缓和冲突方式(Glare_Mitigation):网关从最低槽位的最低可用时隙开始向上选线。若此时前置交换机向网关的选线可从相反方向开始
35、,这样仅在E1线路将近满负荷时才可能出现冲突问题,则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网关与前置交换机之间的选线冲突机率。奇/偶方式(Odd/Even):网关只选择奇数(或偶数)序列的时隙,以均衡负载的方式选择至前置交换机的线路。前置交换机可按另一序列即偶数(或奇数)序列选择至网关的线路。这种算法可以完全避免选线冲突,但带之而来的是单方向可用线路减少为原来的一半。隔离方式(Segregation):将E1线的时隙分为两部分,仅用其中一部分作为出线路。特点同于奇/偶方式。在三期工程中采用的选线方式为缓和冲突方式(Clare_Mitigation)。系统扩展能力分析CommWorksIP电话系统中各项指标如下:网
36、关处理能力:典型值每个E1平均支持900BHCA关守处理能力:典型值250,000BHCA。关守能管理的网关数量:与网关数量无关,取决于同时上网的端口数。CommWorks路径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典型值为450,000BHCA其中网关处理能力为实验室测试值,CommWorks经过大量测试保证网关可以满足这样的性能。关守和路径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为理论值,推算如下:Commworks关守主要面向信令,协议的处理,而将面向数据库处理的任务交给后台服务程序处理。它处理的业务请求主要有用户认证,路径查询,RAS消息处理和CDR产生。在硬件参考配置为PIII800,双CPU,1GB内存的情况下,关守处理每个呼叫
37、平均占用CPU时间约14毫秒,这样可以推出:每秒处理呼叫数=1000/14=71个关守BHCA值=每秒处理呼叫数*3600=257,100CommWorks路径服务器在相同的硬件平台下,处理一个路径查询请求约占用CPU8.4毫秒,这样可以推出:每秒处理呼叫数=1000/8.4=119个关守BHCA值=每秒处理呼叫数*3600=428,600系统冗灾恢复本节描述在有故障发生时的网络操作:首选关守故障当网关在试图与首选网守通信失败时,将切换到次选网守继续工作。这种通信失败可能由系统失败引起,也可能由网络故障引起以及其他。当首选网守恢复后,可通过手动将网关切换回首选网守。令外,当次选网守发生故障时,
38、也回切换回到首选网关。首选路径服务器故障当首选路径服务器发生故障而无法提供服务时,网守会自动切换到次选路径服务器上。首选和次选路径服务器均故障时当两个路径服务器均无法提供服务时,网守将不再接受新到的呼叫,网关会切换指向次选网守。首选计费服务器故障当首选计费服务器故障时,网守会自动切换到次选计费服务器上。首、次选计费服务器均故障时呼叫仍然能够进行,但所有用户呼叫记录数据将全部丢失。方案特点综述综上所述,本套方案的主要优势体现在: 继承三期网络的整体结构 从产品,运营方面全面满足电信级网络的要求 开放的编程接口满足运营商OSS本地化的需求 多域,分层的系统有利于管理及网络扩展。 整套系统以“平台”
39、为基础,全部可以软件升级,以适应技术的发展。 方便,直观的网络管理。业务功能的实施移动网用户IP电话业务本网络提供的服务有:移动用户拨打固定用户移动用户拨打移动用户固定用户拨打移动用户第三部分网管软件介绍CommWorks5215通用元件管理器对CommWorks设备通过提供更为深度的监视和控制,增强了服务商网络管理系统的能力。CommWorks5215通用元件管理器(CEM)系统为IP电话提供服务商提供灵活和直观的管理方案,全面和集成的管理能力,和高附加值特性,以此为业界提供领先的元件管理能力。特别强调对于IP电话的管理,CommWorks5215通用元件管理器为CommWorksIP电话系
40、统提供全面的设备管理。CommWorks5215支持下列TotalControlIP电话系统组件:TotalControl1000机箱(包括所有的板卡)CommWorks4200H.323关守CommWorks4220SIP代理服务器CommWorks7000系列为CommWorksIP电话系统服务的后台服务器一、CEM系统概述CommWorks通用设备管理器(CEM:CommonElementManager)是Commworks公司的下一代设备管理软件。它使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统一的核心软件可运行在Windows、Linux、Solaris等多种操作平台,提供了包括VoIP
41、、3G、EDS等CommWorks的所有产品线的设备管理功能;同时提供了与常用网管软件如HPOpenView的集成接口,使用基于Java的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为用户提供完全的网管平台。1、CEM的主要特性性能管理简单MIBMetrics图形化显示MIBMetrics故障管理提供Trap接收器配置管理软件下载/升级配置存储/恢复NVRAM存储/恢复板卡检测脱机配置脚本生成与修改安全管理审计记录支持SNMPV3系统管理客户端/服务器应用MIB浏览支持常见SNMP设备多用户支持管理读、写权限设立支持Java2客户化定制HPOpenView集成VFPDL
42、icense管理逻辑结构生成设备查找命令行管理远程登录独立平台支持所有CommWorks产品2、CEM支持平台平台/操作系统Java运行环境Solaris2.6SunJavaRuntimev1.3Solaris2.7(7.0)SunJavaRuntimev1.3Solaris2.8(8.0)SunJavaRuntimev1.3HP-UX11.0HPJavaRuntimev1.3Windows954.00.950BSunJavaRuntimev1.3Windows98SunJavaRuntimev1.3Windows98SESunJavaRuntimev1.3Windows/NT4.0SunJa
43、vaRuntimev1.3Windows2000SunJavaRuntimev1.3RedHatLinux7.0IBMJavaRuntimev1.3SuseLinux7.0IBMJavaRuntimev1.3MandrakeLinux6.0IBMJavaRuntimev1.3DebianGNULinux2.2IBMJavaRuntimev1.3总之,CEM用于管理TC1000、TC2000和所有的基于CommonAgent的CommWorks服务器,它提供设备查询、状态查询以及所有支持SNMPMIBII的产品升级等多种服务。二、CEM的产品功能特性1、客户端/服务器平台CEM的Client/S
44、erver体系结构设计允许用户进行简单、直接的域管理模式。例如,使用者可以将CEM服务器端和需管理的设备置于同一网段,而将CEM客户端设备集中在另一子网。此时所有的SNMP数据传输发生在CEM的服务器与SNMP设备之间,远端的CEM客户端只和CEM服务器交互消息。另外,CEM客户端既可以采用GUI界面,又可以采用命令行界面,这就对目标设备的管理提供了很多灵活性。2、图形用户界面CEM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提供了一个简单且直观的设备管理环境。如下图所示,被管理的设备在左面板中以树状结构显示;属性列表或设备直观图显示在右面板。系统管理员可以为被管理的设备生成逻辑视图,并且可为不同的用户分配特定的视图
45、。如下图:设备树图标标识出设备的类型及操作状态。3、命令菜单在主菜单和点击右键弹出的菜单中提供多种操作命令。弹出菜单提供了绝大多数命令,且可针对特定目标弹出相应的菜单。如下图:4、工具栏工具栏提供了某些特定命令的快捷访问。5、设备配置用户可以配置一个独立的设备或整个机箱的设备。配置独立设备时,可在左面板选择设备,在右面板选择属性栏并直接予以修改;也可通过下载配置文件的方式配置整个机箱。6、MIB浏览MIB浏览功能允许对SNMP设备树中的任意设备MIB库进行显示及编辑。7、性能监测CEM允许用户监测设备或其某些属性,用户可以看到多种类型的系统记录,也可以看到设备的虚拟面板。8、工具提示CEM对每一个命令及功能提供工具提示信息。将鼠标置于该项目处,相应的工具提示即可迅速显示。9、顾问提醒第一次使用图形化的CEM时,一个独立的建议窗会显示出来,它给出类似工具提示的显示和相应状态信息。三、CEM的应用功能举例1、用户分级管理CEM的管理员缺省帐号为Administrator,它可生成新用户,同时对用户的管理范围进行定义。例如,Administrator可以将不同的设备分配到不同的管理域,然后给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管理域,这样当用户登录时,其只能见到并管理自己域内的设备。同时,Administrator可以实时监控登录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