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主备人 石爱菊 执教人 2010 - 2011 学年 下 学期课题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个性化修改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一”组成。其中,种子、只拣儿童多处行、钓鱼、是精读课文。爷爷的芦笛是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反映的都是儿童的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特点,表达了儿童的思想,抒发了儿童的感情。种子通过儿童捡树种,叫树种的事情,表现了儿童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的性格。只拣儿童多处行描述的是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的儿童,表达了作者喜爱儿童的情趣。钓鱼一文,作者记叙了小时候和父亲一起钓鱼的事情,说明做人要有正确的到的抉择。爷爷的芦笛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人只有经过磨练,才
2、能变得坚强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2.学习对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进行详细描述的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领悟事理。4.进行字词句的学习,感悟语言规律,读背精美的语言材料。5.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发展语言表达能力。6.随文识字24个,会写26个。掌握常用词语。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磁带,课件,词语
3、卡片,教学挂图课时安排:1、种子 2课时2、只拣儿童多处行 3课时3、钓鱼 2课时4、爷爷的芦笛 1课时语文百花园一 3课时单元复习 1课时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主备人 石爱菊 执教人 2010- 2011 学年 下学期课题1、种子个性化修改教学目标: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教学重点:从小女孩交树种
4、、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读中感悟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3、交流体会。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二、谈话引
5、入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学习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五、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投示出示:根据下
6、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3)“我”深受感动。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六、练习朗读课文1、轮读2、自由练读3、同桌互读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7、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2、读课文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因为“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浅黄”、“豆绿”什么意思?说明从颜色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掺杂着荚皮和角柄”写出了从成色上看不纯,杂质多。一些同学只追求上交的树种的数量,而不注意质量。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
8、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3、学习最后一段(1)有感情地朗读。(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三、积累语言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1、读生字
9、卡片、词语卡片。2指导书写。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七、板书设计 种 子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补充资料词语解释素雅指颜色虽然不鲜艳,但是很协调,很好看。羞涩不自然,难为情。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情或者未能尽到应该尽到的责任而感到不安。凝望目不转睛的望着。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唯恐只担心。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主备人 石爱菊 执教人 2010 - 2011 学年
10、 下学期课题2、只拣儿童多处行个性化修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2、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3、感受春天的美好及花儿和儿童的生机勃勃,体会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认真朗读,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的生机勃勃。教学方法:自主探究、阅读深入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目标导入:1、揭题,齐读课题。2、复习。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地方的景象吗?这两处地方又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板书:儿童花儿3、揭标。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这两方面的内容的?它们之
11、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主要内容。二、自主探究: (一)1、学习第一部分儿童。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儿童的句子,边读边体会,作评注。2、学生自主学习。3、交流。 (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一下子)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抓重点词句体会,指导朗读。*练习仿照说一说。(2)“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积累人多的成语。(3)配乐读第3小节。(二)学习第二部分花儿。冰心奶奶一路就随着这群可爱的小天使走进了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瞧1、观看录像。2、说感受。3、轻声读课文第5小节,圈画出描写花开得旺的词句,边读
12、边体会。4、交流,指导朗读。5、看着这一切,冰心奶奶也发出了由衷的感叹,齐读第6小节。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吗?(指导学生结全已理解的生字词,联系第5小节边读边体会这句话,集体交流。)(三)探究儿童和花儿的关系。1、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中有句话把花儿和儿童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是哪句?2、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再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小组里交流体会。3、指导朗读。4、补充阅读。三、质疑:课文学到这,还有哪些不懂的句子吗?小组交流。四、点题结束:1、同学们,当再有人问我们,春天在哪里?让我们大声告诉他,当你春游的时候,齐读第9小节。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会找到春天!2、齐唱春
13、天在哪里。让我们把冰心奶奶的话牢记在心间,跟着这群小伙伴一起去赶春吧。第二课时一、范读课文,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配以相关图片及音乐)2、谁能说说,读了课文以后,你体会到了冰心奶奶怎样的感情?二、学习课文14自然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哪些词语、句子,体现了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画好了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2、交流反馈,老师适时指导。3、指导朗读。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2)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
14、,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三、学习课文58自然段。1、下面就让我们继续学习58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冰心奶奶的感情。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58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她非常喜爱儿童,喜爱春天,再做上记号。2、反馈交流,指导朗读。3、指导朗读5、6自然段,体会冰心奶奶热爱春天的感情。师范读,男女生分读。4、分角色朗读第7自然段,感受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5、齐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花儿和儿童一样?6、讨论“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四、创设情景、拓展延伸。说说你想对冰心奶奶说些什么?五、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六
15、、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处行欢畅活泼旺盛的生命力新鲜美丽 喜爱儿童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冰心奶奶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时,见到很多孩子。她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随着儿童,她来到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看到了开得正旺的海棠花。)学生答后,板书: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2、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复习第一个问题,体现从整体入手。第二个问题也很重要,与结尾呼应。前面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她确定的一个意见;后面则是实践的证明。)二、讲读第二段。过渡: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去
16、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这堂课学习的目标。)1、讲读第3自然段。(1)自读,思考: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到了什么?(2)交流。(很多孩子;谈笑、休息、游玩。)(师引)“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生读)“座无隙地!女孩子”(师引)“也有些孩子(生读)大概是”(师引)“湖面”(生读)“无数坐满儿童”(这样引读,主要是提示学生注意领悟这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2、引读第4自然段。(师引)既然知春亭畔座无隙地(生读)“我们就沿着”(师引)没想到,在转弯的地方(生读)“总和”(师引)“知春亭和园门口”(生读)“大概是”(这段话是一个过渡,
17、引读一带而过。老师的两处“引”,提示了“地点”。)3、讲读第5、6自然段。过渡:迎着儿童的涌流,冰心奶奶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1)听录音朗读第5自然段。交流,品读。这几棵海棠开得怎么样?(开得多而密:开满了、密密层层、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开得旺,生机勃勃:喷、飞泉。春天不可抵挡的力量。)指导朗读,练习背诵。(2)范读第6自然段。提问:看着这些海棠花,冰心奶奶忍不住赞叹。她赞叹什么?指导朗读。这两句话,用了两个感叹号。怎样读,才能表达冰心奶奶发自肺腑的赞叹之情呢?(3)小结。“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奶奶在玉澜堂,果然看到了开得旺的海棠花,感受到了浓浓
18、的春意,感悟到春天的力量!(讲读这两个自然段,采用了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很清楚。读的形式选择得也比较恰当。)4、讲读第7、8自然段。过渡: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冰心奶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1)自读第7自然段。(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3)指名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冰心的慈爱,女孩的忸怩,男孩的爽朗。)过渡: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什么呢?(1)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2)交流,并进一步讨论:花儿和儿童有哪些共同点?(需要人培育;活泼、生命力旺盛;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风采;给别人带来欢乐。)学生答
19、后,板书:儿童活泼、花儿旺盛。学生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朗读7、8两段。(虽然思路和上面是相同的,但形式有一点儿变化。)三、讲读第三段。过渡:冰心奶奶在游览颐和园前,确定游览的思想:游人不知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那么,她游览了颐和园后,她的感受怎么样?她最想告诉大家什么?1、指名读。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定会找到春天的;儿童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儿童多处春光肯定美丽;儿童充满了生机,本身就像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春天。)四、总结。同学们,冰心奶奶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而又真实地记录了她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不仅赞美了春光,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和殷切的希望。同学们,你们是人间最
20、美好的春光,你们才是祖国的春天。让我们一起高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五、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5至9自然段。2、读一些冰心的文章,进一步了解冰心“儿童就是一切”的爱的哲学,体会她对儿童诚挚的爱。(这是一篇散文。以前也作过教材。文章中有记叙,有描写,又有直接的抒情。直接抒情有三个自然段,这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弄清是作者的所想,再细细地品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安排是好的。) 六、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的? 儿童活泼、花儿旺盛。词语注释蕴藏蓄积或未显露或未发掘。释放把所含有的物质或能量放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电子 备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